“阿彌陀佛,見過山山真人、去塵散人。”


    山山是以武林規矩遞的帖子,自然絕色老和尚要稱呼他真人。(真人,就是高級道士。)


    “絕色大師,久仰久仰!”山山和去塵也打個道家稽首禮。


    “絕塵大師,一向可好啊?”山山跟絕塵老和尚打招呼。在“驅逐喇嘛”一事中和這老和尚打過交道。


    絕塵老和尚隻是合十打禮、並不開口,山山知道他修的是“閉口禪”,也並不生氣。


    入得客堂落座,絕色老和尚發問:“不知山山真人此來可有事情?”


    “其實,是這樣,眼下武林及修仙界已有大亂之跡象…我是想求見方丈,商討一二。”


    絕色老和尚並無激動之色,道:“方丈玄慈師叔正在閉關…既如此,我就遣人去報告一聲,看是否可見…圓通,去。”


    侍立一個小和尚應聲而去。


    “那怎麽好?”山山客氣一下。


    不多時小和尚回稟,方丈正在出關,隻須等待一會。


    三人在這裏枯坐等待。


    絕色老和尚看來還比較健談(跟絕塵比),主動跟山山搭起了話。


    “山山真人,不知您的法號‘山山’是如何起的?“


    “這個…其實是我自己隨意起的,法號隻是個稱呼罷了,順嘴就好,其它倒是無所謂。”山山倒是坦然相告。


    “好個無所謂!山山真人倒是隨意,頗有閑雲野鶴之仙風。”


    “大師過獎!”


    “我這個法號‘絕色’,可是讓俗人笑了好多年!”


    “哦?難道是?”


    “他們說,絕色是用來形容女子的!”老和尚似乎對當年之事還有些耿耿於懷。


    “此言差矣!所謂‘色’代表紅塵百味,絕色一詞,正是禁絕紅塵、專心求佛之意,俗人無知!俗人無知!”


    絕色開顏道:“山山真人果然學識淵博、名不虛傳,受教了。”


    “大師客氣了。不過,‘色’也未必一定要絕的。”


    “此話怎講?”絕色老和尚麵露好奇之色。


    “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既然為空,何必絕之?強自絕之,反而著相了。”


    絕色老和尚稍稍思索,正色道:“倒是真人頗有真知灼見,善哉,善哉。”


    老和尚又說:“前日白馬寺戒苦禪師來訪,講了個難題,說是‘修佛’要遠離紅塵,實際上又離不開紅塵,至少在成佛之前是離不開紅塵的,可在紅塵中又會受到幹擾,難以成佛。此事何解?”


    “老和尚是要試探我?”山山暗想。不過來自後世的他,在網上到處都能看到這種似是而非的禪機,而且是經過幾千年千錘百煉的,這個難不住他。


    山山稍稍思考,拿起一個木魚,開口輕道:“此為木,亦為(佛)器。為木者,其質也,凡人視之然;為器者,意使之然、心使之然也,非匠人可為之。百年之後,木必朽,而佛意長存、佛心長存!”滿臉的奧妙莊嚴,好一個神棍。[.超多好看小說]


    (凡人眼中,這就是木頭,得到了一顆佛心,具備了佛意,它就成了佛器。百年後,木頭朽爛,可是佛意仍在,佛心仍在。)


    山山的意思是,在紅塵之中修行也是可行的,隻要堅持一顆“佛心”。


    絕色老和尚本來是微笑的表情,聞言瞬間滿臉驚容外加喜色,像是被驚雷劈中、又像是被醍醐灌頂,臉上肌肉抽動、似哭似笑又非哭非笑。


    “佛心、佛心…”他嘴裏喃喃誦念,竟似有失魂落魄之色---山山的話,正好點中了他一個思考已久的難題。


    絕塵老僧本在一旁閉目養神,聞言也突然睜眼看向山山,眼神竟如電光一閃,帶著三分的詫異、五分的震驚、兩分佩服。


    絕色老和尚苦思良久,漸漸神思平靜下來,似有所得。


    佛門講“頓悟”,就是突然明白一種關鍵道理,可是這種頓悟師傅一般是不幫忙的,往往要靠外界某種刺激。


    “好一個‘佛心長存’,哈哈哈…”遠處響起笑聲和話語,似聲音不大、卻又如驚雷滾滾、振聾發聵。


    “哈哈哈…”那聲音的主人轉眼已到―後室轉出一個老僧,須發皆白,麵目普通,身著一普通僧袍。


    “方丈!”兩個老和尚站起合十打禮。


    “原來這是少林方丈玄慈大師!”山山和去塵也站起大禮參見。


    玄慈方丈先是看著山山微微點頭,眼神爍爍放光,並不掩飾欣賞之色,然後對著絕色:“癡兒!癡兒!你現在可明白了嗎?”


    “絕色蒙山山真人點化,已有線索,日後細細思考,應有所得。”絕色正色道。接著對山山深深一躬:“聞君一席話,勝修百年佛,絕色今日受教,他日必報!”


    絕塵也深深一禮:“絕塵亦如是!”


    山山忙著還禮,麵上恭謹、心中暗笑:“叫你們倆欠我個大人情,以後找你幫忙就好辦了,哈哈!以後要需要打手的時候就拿禪機來賣一賣!”


    去塵在一旁看著自己的小老公,十分自豪。


    玄慈方丈對山山笑道:“老僧看山山頗有佛意,不如入我佛門如何?”


    山山亦笑道:“方丈說笑了,山山俗人一名,粗俗不堪,要不是師傅揀我回去,學個道都學不成,雖有佛意、卻無佛緣!”心中卻想:少林方丈也會開玩笑嗎?


    四人坐下繼續聊天。


    山山把來意說了一遍,看著玄慈的意思。


    玄慈並未立即回答,反問道:“山山乃修道之人,不知何為道?”


    山山這次卻思考很久才開口:“道門言成仙為得道,我卻有我的道!”


    “哦?何是山山的道?”幾個老和尚麵露重視之色。


    “讓天下眾人都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事做,永不受凍餒饑寒戰亂之苦,就是我的道!他日道業有成,天下眾生亦如是!”


    幾個老和尚聞言凜然,眼睛冒出三尺金光對著山山猛看,好像看著一尊大佛。


    老和尚們什麽眼光啊?他們自然能看得出山山說的至少有一半是真心話。


    這也沒什麽奇怪的,做夢做救世主是許多河蟹社會青年的通病,好萊塢大片鬧的。


    玄慈撫掌長歎:“此曰大善!若我佛門之人成此萬一,即可成佛矣!”


    山山連說過獎。


    “山山,你可知你的道有多難嗎?甚至要…”


    “難,我不怕;萬千惡業加於一身,我也不怕。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但求無愧於心!”山山正色道,擺個高大全形象。


    “好個無愧於心!善哉善哉!”幾個老和尚齊聲讚道。


    玄慈方丈又想了想,道:“山山,其實,你身上殺戮過多,又深陷紅塵,我佛門原本和你並非同道,你可理解?”


    “山山原本是一俗人,大師所說有理。”山山微微欠身,十分恭謹謙遜。來自河蟹社會的他,深深知道麵對這樣的前輩領導應該采用的態度。


    這種態度就是:由他去裝大b好了!還要在旁邊配合他敲鑼打鼓。你要不成全他,老家夥以後會找機會給你穿小鞋。


    “不過,今日聽君一席話,山山的道和我佛門之經義倒有殊途同歸之意…如此,絕色、絕塵,你二人欠下的因果,就由你二人來還罷!”兩老僧合十稱是。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荒唐小道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吹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吹雪並收藏荒唐小道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