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第573章大戰揭幕
這些大艦各裝備了220mm雙聯線膛炮四座,全部布置在主甲板上;另裝備130mm副炮10門,其它100mm以下火炮巨量。為了補償重心升高的問題,此款大艦采用了加重鋼龍骨和大容積液艙,另外煤艙的位置也比較靠下。
這就體現出了蒸汽機的優勢:功率巨大,可以輕鬆抵消船重增加的問題。
通過運河後的大艦暫時並沒有走遠,而是在運河北口炮台附近等待集結---附近就有十幾艘歐洲國家的大艦窺視著,不敢不防。
待所有的船隻都過了運河,艦隊組成了戰鬥隊形前進!
歐羅巴-美洲聯合艦隊司令-英格蘭人洛克看著不遠處壯觀的大宋船隊駛過,目瞪口呆,雖然他早已得到了有關情報,可現實看上去還是讓他大吃一驚:
大宋的新式大艦外表看上去簡潔了好多,隻有一根桅杆、上麵沒有任何風帆,突出的輪槳也沒有,可以判斷出推進裝置和機械全部在船體內部和水下。
它們采用破浪型船首,這種船首不容易上浪、穩定性好,但是阻力比較大,看得出大宋對他們推進裝置的效率很有信心。
艦麵前後四座共八根長長的炮管巍然前指,炮尾沒於一個“方盒子”(炮塔);炮管內徑並不算誇張,表麵看甚至不如他們新裝備的5000斤大炮;炮管厚度也比以前的重炮小了一些---這一切都表明大宋一流的火炮技術--長炮管射程要更遠,炮管薄說明炮鋼的質量很好。
前主炮後麵是高聳的艦橋,再往後是桅杆和四個高高的大煙筒,從煙筒中冒出的滾滾黑煙和熱浪引起的空氣扭曲能看出,它下麵的“爐子”實在不小!
船隊整體的速度達到了15節,甚至包括那些大型運輸船,要知道最新式的歐洲軍艦借助順風和輪槳全速才能達到這個速度(要是他知道大宋軍艦最高能達到22節不知道會不會瘋掉)。
熱愛航海的西歐羅巴人都在目瞪口呆地看著,稍稍清醒的在本子上記錄著某些信息―大宋艦隊並沒有遮掩什麽,一切都一目了然。
知道大宋艦隊拖著黑煙遠去,洛克菲勒才回過味來:忘了攔截他們了!本來這次他們來,就是監視為主、伺機攔截的,就是有便宜就占的意思。
不過洛克菲勒想了想,又搖搖頭:攔截談何容易?人家的遠程大炮、高航速…如此海戰,勝算能有幾何?老洛克不禁猛吸了幾口煙草,麵上掛上憂色,為以後必有的一戰。
…
因為將近“分享西宋洋”利益和下一步“分享”,而正在北平和大宋外交部扯皮的歐洲外交使團突然接到了大宋外交部的接見。
“我不得不很遺憾的通知各位:由於歐羅巴某些國家倚仗軍事優勢正在欺壓和企圖入侵大宋,所以大宋被迫對以下國家宣戰:英格蘭、荷蘭、高盧、西班牙、羅馬國。”大宋外交部長道。(.好看的小說)
接下來就是遞交宣戰書。
歐洲外交官們嚇了一跳:大宋前一陣子不是態度挺好的嗎,分享這分享那的,怎麽突然宣戰了?
此時,大宋無敵艦隊的蒸汽動力軍艦和大批運輸船已經從東方城。
一個月後歐洲五國回信:對大宋宣戰!誰怕誰啊…
雖然政界和民間人士、包括不少的少壯派信心滿滿,可知道內情的軍方人士憂心忡忡,他們知道,大宋無敵艦隊最新裝備了不少蒸汽船和新式大炮,海戰的前途十分不明朗。
雖然已經盡了“最大努力”,甚至撥出了上萬兩的白銀在研發上,可是在歐洲蒸汽機的應用還是晚了一些,此時隻是裝在船上試驗而已。
…
大宋無敵艦隊正乘風破浪,行駛在廣袤的西宋洋上,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南非。
大宋無敵艦隊-歐洲遠征艦隊共有蒸汽推進軍艦二十艘,其中四艘是改裝,十六艘新造---其實在所謂的“大造新艦”運動中大宋真正建造的新式戰艦隻有二十四艘,另外改裝了六艘,遠比公布的四十艘以上要少。
而歐洲方麵可是實實在在的造了四十艘“新式”輪槳大艦,全部裝備“新式”5000斤大炮,另外他們還有老式大艦二十多艘做了多多少少的輪槳改裝,總兵力表麵看來是超出大宋的。
在美洲,歐洲人部署了二十艘大艦,其中新式輪槳大型戰艦十艘,改裝版大艦十艘,其餘的分布在歐洲和非洲。
歐洲人經過了喋喋不休好幾個月的合議,決定派出所有三十艘新式戰艦加十艘最好的改裝版老式戰艦迎戰,2:1,他們認為獲勝的可能性很大。
當歐洲人總算合議完準備讓軍艦出發,大宋無敵艦隊已經越過了好望角,堵在了開普敦港外麵。
南非此時的勢力分布是這樣:英格蘭控製了三分之二的海岸線和一部分內陸,祖魯人、洛克人等組成的一些小國和部落主要生活在內陸。他們部落被英格蘭人欺負得挺慘,已經處於半臣服狀態。
在南非的英軍陸軍部隊有十多萬人,其中有不少是最近幾年增加的;另外英格蘭在南非有一隻小艦隊,可是在大宋艦隊的警告之下跑掉了:48小時內離開南非,別讓我們追上,否則擊沉。
雖然丟人,可英格蘭人認為保命重要,臨走前英格蘭南非艦隊司令還給附近的大宋艦隊送了感謝信,感謝宋人肯讓他們走的“紳士風度”。
一路上非洲沿岸的歐洲軍艦有樣學樣,紛紛撒丫子北逃,他們不承認這是逃跑,說是撤退:反正以後打贏了仗還可以回來嘛。
非洲為數不多的歐國殖民地軍也都紛紛縮入內陸,以免被炮轟。
歐洲人看宋人如此“紳士”,認為自己可以更“紳士”,於是聲稱如果大宋在大西洋軍事基地的人員返回大宋,他們將不會阻攔。不過沒人理他們,他們也沒敢打,因為大宋艦隊速度很快,很快就到!
這時候大宋在非洲沿岸搞的軍事基地就起了很大作用,大大減少了後勤負擔,特別是蒸汽機用的煤炭---連續幾年,大宋從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及普魯士區采購了大批優質煤,足夠供應一年的戰爭,儲備在各處的軍事基地。
雙方的司令部都掛著一張巨幅軍用地圖,上麵在西非畫了一個紅圈---佛得角那就是決戰之地。
…
南非東部。大量的大宋船舶出現在一處叫“祖拖”的海岸(祖魯人的地盤),八座大型的浮碼頭開始就位,一日夜後,已有多達兩萬的大宋士兵登陸,在周圍築起了陣地防禦。
七日後,已經有多達五萬的士兵、馬匹和大量物資登陸,而且宋人正在建設他們的要塞。
英格蘭人消息還算靈通,登陸第二天就知道了這事,立即開始動員軍隊,而且找到祖魯人,嚴厲斥責!
祖魯人也表現得十分冤枉:“別說我們沒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沒法擋住大宋登陸啊!不過我們會派員和他們交涉,讓他們離開!”
安排好了英格蘭大大,回頭祖魯人就請出了大宋大大,就有關事宜進行了商談。其實土人們也不傻:自己誰也惹不起,幹脆就由他們打去!誰打贏了誰就是主子。
第二天,當著英格蘭人的麵,祖魯人和大宋代表進行了交涉,祖魯人明確提出請大宋軍隊離開,大宋代表隻是說“知道了!”
最終登陸的大宋軍隊有十萬人,同時卸下了大批的物資,其中許多物資是從東非和馬達加斯加運過來的,並不太麻煩。
….
北美。知道宋歐已經宣戰,殖民地軍隊自然要有所表示,進攻一下。
首選的目標當然是巴拿馬運河!拿下了它,就能切斷宋人的交通線!
可是大宋能由他們嗎?
歐洲殖民軍大艦幾乎全員出動,企圖攻擊巴拿馬運河北口!
可是他們失算了,從古巴出發的大宋無敵艦隊以風馳電掣般的高速在加勒比海離運河不遠處追上了他們!
大宋首先出戰的都是新式蒸汽戰艦。
交戰伊始,雙方就開始搶占有利陣位(方便射擊)。
“宋人這也太快了!”差不多十七八節的速度,真是讓人絕望!
本來是雙方互相對頭試探性衝擊,結果宋人首艦在4200步距離上開炮!
“他們能打這麽遠?”這是歐洲人腦中閃過的念頭。這已經超過5000磅大炮的最大有效射程。
不過“轟隆隆”四處激起的巨大水花告訴他們,宋人可以!
首艦射擊後並不戀戰,轉身就走。
然後是第二艦,迅速逼近到4200步,“轟轟轟…”
雖然暫時沒有船被擊中,不過誰都知道是早晚的事!
-------本章完-------
這些大艦各裝備了220mm雙聯線膛炮四座,全部布置在主甲板上;另裝備130mm副炮10門,其它100mm以下火炮巨量。為了補償重心升高的問題,此款大艦采用了加重鋼龍骨和大容積液艙,另外煤艙的位置也比較靠下。
這就體現出了蒸汽機的優勢:功率巨大,可以輕鬆抵消船重增加的問題。
通過運河後的大艦暫時並沒有走遠,而是在運河北口炮台附近等待集結---附近就有十幾艘歐洲國家的大艦窺視著,不敢不防。
待所有的船隻都過了運河,艦隊組成了戰鬥隊形前進!
歐羅巴-美洲聯合艦隊司令-英格蘭人洛克看著不遠處壯觀的大宋船隊駛過,目瞪口呆,雖然他早已得到了有關情報,可現實看上去還是讓他大吃一驚:
大宋的新式大艦外表看上去簡潔了好多,隻有一根桅杆、上麵沒有任何風帆,突出的輪槳也沒有,可以判斷出推進裝置和機械全部在船體內部和水下。
它們采用破浪型船首,這種船首不容易上浪、穩定性好,但是阻力比較大,看得出大宋對他們推進裝置的效率很有信心。
艦麵前後四座共八根長長的炮管巍然前指,炮尾沒於一個“方盒子”(炮塔);炮管內徑並不算誇張,表麵看甚至不如他們新裝備的5000斤大炮;炮管厚度也比以前的重炮小了一些---這一切都表明大宋一流的火炮技術--長炮管射程要更遠,炮管薄說明炮鋼的質量很好。
前主炮後麵是高聳的艦橋,再往後是桅杆和四個高高的大煙筒,從煙筒中冒出的滾滾黑煙和熱浪引起的空氣扭曲能看出,它下麵的“爐子”實在不小!
船隊整體的速度達到了15節,甚至包括那些大型運輸船,要知道最新式的歐洲軍艦借助順風和輪槳全速才能達到這個速度(要是他知道大宋軍艦最高能達到22節不知道會不會瘋掉)。
熱愛航海的西歐羅巴人都在目瞪口呆地看著,稍稍清醒的在本子上記錄著某些信息―大宋艦隊並沒有遮掩什麽,一切都一目了然。
知道大宋艦隊拖著黑煙遠去,洛克菲勒才回過味來:忘了攔截他們了!本來這次他們來,就是監視為主、伺機攔截的,就是有便宜就占的意思。
不過洛克菲勒想了想,又搖搖頭:攔截談何容易?人家的遠程大炮、高航速…如此海戰,勝算能有幾何?老洛克不禁猛吸了幾口煙草,麵上掛上憂色,為以後必有的一戰。
…
因為將近“分享西宋洋”利益和下一步“分享”,而正在北平和大宋外交部扯皮的歐洲外交使團突然接到了大宋外交部的接見。
“我不得不很遺憾的通知各位:由於歐羅巴某些國家倚仗軍事優勢正在欺壓和企圖入侵大宋,所以大宋被迫對以下國家宣戰:英格蘭、荷蘭、高盧、西班牙、羅馬國。”大宋外交部長道。(.好看的小說)
接下來就是遞交宣戰書。
歐洲外交官們嚇了一跳:大宋前一陣子不是態度挺好的嗎,分享這分享那的,怎麽突然宣戰了?
此時,大宋無敵艦隊的蒸汽動力軍艦和大批運輸船已經從東方城。
一個月後歐洲五國回信:對大宋宣戰!誰怕誰啊…
雖然政界和民間人士、包括不少的少壯派信心滿滿,可知道內情的軍方人士憂心忡忡,他們知道,大宋無敵艦隊最新裝備了不少蒸汽船和新式大炮,海戰的前途十分不明朗。
雖然已經盡了“最大努力”,甚至撥出了上萬兩的白銀在研發上,可是在歐洲蒸汽機的應用還是晚了一些,此時隻是裝在船上試驗而已。
…
大宋無敵艦隊正乘風破浪,行駛在廣袤的西宋洋上,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南非。
大宋無敵艦隊-歐洲遠征艦隊共有蒸汽推進軍艦二十艘,其中四艘是改裝,十六艘新造---其實在所謂的“大造新艦”運動中大宋真正建造的新式戰艦隻有二十四艘,另外改裝了六艘,遠比公布的四十艘以上要少。
而歐洲方麵可是實實在在的造了四十艘“新式”輪槳大艦,全部裝備“新式”5000斤大炮,另外他們還有老式大艦二十多艘做了多多少少的輪槳改裝,總兵力表麵看來是超出大宋的。
在美洲,歐洲人部署了二十艘大艦,其中新式輪槳大型戰艦十艘,改裝版大艦十艘,其餘的分布在歐洲和非洲。
歐洲人經過了喋喋不休好幾個月的合議,決定派出所有三十艘新式戰艦加十艘最好的改裝版老式戰艦迎戰,2:1,他們認為獲勝的可能性很大。
當歐洲人總算合議完準備讓軍艦出發,大宋無敵艦隊已經越過了好望角,堵在了開普敦港外麵。
南非此時的勢力分布是這樣:英格蘭控製了三分之二的海岸線和一部分內陸,祖魯人、洛克人等組成的一些小國和部落主要生活在內陸。他們部落被英格蘭人欺負得挺慘,已經處於半臣服狀態。
在南非的英軍陸軍部隊有十多萬人,其中有不少是最近幾年增加的;另外英格蘭在南非有一隻小艦隊,可是在大宋艦隊的警告之下跑掉了:48小時內離開南非,別讓我們追上,否則擊沉。
雖然丟人,可英格蘭人認為保命重要,臨走前英格蘭南非艦隊司令還給附近的大宋艦隊送了感謝信,感謝宋人肯讓他們走的“紳士風度”。
一路上非洲沿岸的歐洲軍艦有樣學樣,紛紛撒丫子北逃,他們不承認這是逃跑,說是撤退:反正以後打贏了仗還可以回來嘛。
非洲為數不多的歐國殖民地軍也都紛紛縮入內陸,以免被炮轟。
歐洲人看宋人如此“紳士”,認為自己可以更“紳士”,於是聲稱如果大宋在大西洋軍事基地的人員返回大宋,他們將不會阻攔。不過沒人理他們,他們也沒敢打,因為大宋艦隊速度很快,很快就到!
這時候大宋在非洲沿岸搞的軍事基地就起了很大作用,大大減少了後勤負擔,特別是蒸汽機用的煤炭---連續幾年,大宋從蘇格蘭、愛爾蘭、威爾士及普魯士區采購了大批優質煤,足夠供應一年的戰爭,儲備在各處的軍事基地。
雙方的司令部都掛著一張巨幅軍用地圖,上麵在西非畫了一個紅圈---佛得角那就是決戰之地。
…
南非東部。大量的大宋船舶出現在一處叫“祖拖”的海岸(祖魯人的地盤),八座大型的浮碼頭開始就位,一日夜後,已有多達兩萬的大宋士兵登陸,在周圍築起了陣地防禦。
七日後,已經有多達五萬的士兵、馬匹和大量物資登陸,而且宋人正在建設他們的要塞。
英格蘭人消息還算靈通,登陸第二天就知道了這事,立即開始動員軍隊,而且找到祖魯人,嚴厲斥責!
祖魯人也表現得十分冤枉:“別說我們沒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沒法擋住大宋登陸啊!不過我們會派員和他們交涉,讓他們離開!”
安排好了英格蘭大大,回頭祖魯人就請出了大宋大大,就有關事宜進行了商談。其實土人們也不傻:自己誰也惹不起,幹脆就由他們打去!誰打贏了誰就是主子。
第二天,當著英格蘭人的麵,祖魯人和大宋代表進行了交涉,祖魯人明確提出請大宋軍隊離開,大宋代表隻是說“知道了!”
最終登陸的大宋軍隊有十萬人,同時卸下了大批的物資,其中許多物資是從東非和馬達加斯加運過來的,並不太麻煩。
….
北美。知道宋歐已經宣戰,殖民地軍隊自然要有所表示,進攻一下。
首選的目標當然是巴拿馬運河!拿下了它,就能切斷宋人的交通線!
可是大宋能由他們嗎?
歐洲殖民軍大艦幾乎全員出動,企圖攻擊巴拿馬運河北口!
可是他們失算了,從古巴出發的大宋無敵艦隊以風馳電掣般的高速在加勒比海離運河不遠處追上了他們!
大宋首先出戰的都是新式蒸汽戰艦。
交戰伊始,雙方就開始搶占有利陣位(方便射擊)。
“宋人這也太快了!”差不多十七八節的速度,真是讓人絕望!
本來是雙方互相對頭試探性衝擊,結果宋人首艦在4200步距離上開炮!
“他們能打這麽遠?”這是歐洲人腦中閃過的念頭。這已經超過5000磅大炮的最大有效射程。
不過“轟隆隆”四處激起的巨大水花告訴他們,宋人可以!
首艦射擊後並不戀戰,轉身就走。
然後是第二艦,迅速逼近到4200步,“轟轟轟…”
雖然暫時沒有船被擊中,不過誰都知道是早晚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