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出班的便是司徒、太尉、司空三公奏事,對去年三公府的工作進行總結匯報。劉澤見識過後世那冗長沉悶的會議,一個領導講話,洋洋灑灑能講上幾個小時,說者唾沫飛濺,聽者沉沉欲睡。與之相比現在朝議的奏事倒也算言簡意賅,沒有長篇大論,估計現在的人受《春秋》的影響頗深,微言曉義,惜墨如金。但要命的是這個時代但凡有點文化的人,都喜歡用生僻的字來裝點門麵,驪六駢四晦澀難懂的漢賦文風同樣也適用在表奏案牘之中,仿佛不找出幾個殷墟裏翻出來的字就顯得自己沒文化似的。
說實話,從古至今,人們常用的漢字不會超過三千個,但讓劉澤感到頭痛的是漢代的文人普遍都認識並運用六七千以上的漢字,就這還往往讀不順一遍文章,就連許多的人名用的也是奇詞澀字,劉澤都根本叫不上來。在後世的時候,劉澤直以為古人說話寫文章用的都有是同樣的語言,穿越之後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回事,雖然古人的口語和後世人相差很大,但和寫出來的文字還是有著天差地別的,許多故作高深的文人,總以為說幾句高深的話,寫幾個生澀的字,就能表明高人一等,其實到最後,反倒證明了他的無知和淺薄!
三公的奏章念完之後,九卿又挨個出列,一一奏來。看著日頭偏西,劉澤已是兩腿酸麻,肚子更是不爭氣地咕咕直叫。今日早起的興奮勁早就蕩然無存了。由於起得太早,劉澤根本就沒有食欲,本來還計劃著中午吃一頓大餐來著,看來也隻能等到晚上了。
劉澤瞧了瞧左右的列位同僚,卻是正襟危立,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懈怠,連著站了幾個小時,雖然早已是汗流浹背,竟然還能咬牙堅持站得住。這皇帝的威嚴還真是神聖不可侵犯。
終於也算是輪到最後一個項目了。也將是今日大朝儀最**最令人翹首以待的部分——大封群臣。
張讓立於階下,高聲誦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左車騎將軍冀州刺史皇甫嵩平定叛亂有功,加太尉銜。領冀州牧。晉爵槐裏侯。食邑槐裏、美陽二縣八千戶。”
皇甫嵩出班叩拜:“臣皇甫嵩謝主龍恩。”
平靜的大殿上起了一陣竊竊私語,盡管大朝儀的規矩甚多,不準接頭接耳可是明文規定的。但第一個封賞出來後,竟然是如此之優厚,不禁令下立的群臣熱血沸騰,皇甫嵩乃平定黃巾的主帥,當值無愧的第一功臣,他封賞的起點高了,接下來的封賞肯定也低不了,浴血疆場出生入死不就盼著這一天嗎?
果不其然,接下來朱雋被封為右車騎將軍、光祿大夫,晉爵錢塘侯,食邑五千戶,劉虞被封為幽州牧,崔烈為司徒,鄭泰為侍禦史,宗員為度遼將軍,閔貢為河南中部掾,郭典為奮威將軍,曹操為濟南相……接受到封賞的人一一出班叩首謝恩,此進彼退,數百號人的名單的確夠長的,但這會兒大家都來了精神,領到封賞的人心滿意足,還沒輪到的則滿懷期許。
終於張讓將那長長的名單念到了最後:“……騎都尉劉澤平定叛亂有功,封平原縣令。欽此!”
劉澤整了整衣冠,出班叩拜道:“臣劉澤謝主龍恩。”
劉澤那邊一絲不苟地行著大禮,可方才還在笑逐顏開竊竊私語的百官在一瞬間石化了,平原縣令?這是神馬情況?不是說劉澤準備受封的是兗州牧嗎?開什麽玩笑,縣令和州牧那可是差了有十萬八千裏的。
排在前麵的皇甫嵩略感疑惑地向張讓道:“張中常,方才是否念錯了?”
張讓收起詔書,斜著瞥了皇甫嵩一眼,道:“這是陛下親擬的詔書,又怎會出錯?”
皇甫嵩問道:“騎都尉劉澤戰功卓著,斬殺黃巾賊首張角張梁,緣何不升反降?”
張讓麵露輕蔑之色,輕哼了一聲,未曾開口,坐在龍榻之上的漢靈帝卻是麵色一沉,道:“皇甫愛卿,你是在詰問朕賞罰不明嗎?”
皇甫嵩慌忙躬身道:“微臣不敢,隻是劉澤先前已是官至比二千石的騎都尉,此番若是僅封為六百石的縣令之職,唯恐天下人詬之。”
張讓哈哈笑道:“皇甫車騎此言差矣,騎都尉乃是軍職,所掌兵者不過數千而已,何況如今戰亂平息,騎都尉不過是閑職,已歸沙汰之列。平原縣乃平原國的首縣,戶口十萬,其縣令職位之重,又是一般軍職豈能比得了的?皇甫車騎據此詰問皇上不升反降,有些不妥吧?”
皇甫嵩道:“縣令官職是高是低,張中常心知肚明,何複多言。隻是當初黃巾亂起之時,陛下親下禦詔,有斬殺賊首張角者,賞萬金,賜爵萬戶侯,斬殺張寶張梁者,賞千金,賜爵關內侯,此張角張梁二人皆為劉澤所斬,於情於理,僅封為平原縣令恐怕不合適吧?”
漢靈帝有些動容,還未開口,張讓搶先道:“斬殺逆賊張梁的功勞早已記在盧尚書的名下,陛下感其功才赦免了盧尚書怠慢軍心之罪,皇甫車騎,難道你忘了不成?莫不是這一份功勞還可以兩人共享?”
皇甫嵩不禁為之語塞,他倒是沒忘當日拿張梁的人頭為盧植抵罪之事,隻不過張梁確係劉澤所殺,皇甫嵩情急之下提了出來,倒是反被張讓捉了把柄。
張讓悠悠地道:“更何況,軍中傳言,張角乃是自殺,並非是被他人所斬,皇甫車騎,是也不是?”
張角當日自殺之時,隻有劉澤在場,事後劉澤在向皇甫嵩稟報之時,卻未刻意隱瞞,皇甫嵩在上報朝庭的奏章之中並未提及張角自殺之事,在軍中知道這個消息,絕對不會超過幾十個人,而且全是皇甫嵩的親信。想不到在朝堂之上,張讓卻突然指出張角乃是自殺,分明是張讓已經得到了確切的消息,想不到在自己的中軍之中,竟然也有張讓等人的臥底存在。想到此節,皇甫嵩不禁有些不寒而栗,這些閹黨奸宦,真得是無孔不入啊。
看到皇甫嵩有為難這處,朱雋持笏出班奏道:“啟奏陛下,張角雖然是自殺,但若非是劉澤破其大陣,山窮水盡之下,又如何輕生?所以臣以為,斬殺張角之功,確應歸於劉澤名下。”
漢靈帝一皺眉,朱雋說的能沒道理嗎,不把張角逼到窮途末路,他能自殺嗎?
張讓卻在階下陰陰一笑道:“自殺和被斬殺,那完全是兩個概念,豈可相提並論,誠然劉澤破黃巾有功,但陛下先前的旨意明確無誤,斬獲張角首級者才有萬戶侯的封爵,所以陛下並沒有失信於天下。”
看著張讓的醜惡嘴臉,眾人不由地義憤填膺,巧言令色,顛倒黑白,真得是太無恥了。但在這朝堂之上,有漢靈帝給張讓撐腰,眾人隻能是敢怒不敢言。
剛剛進封幽州牧的劉虞上前奏道:“啟奏陛下,劉澤自涿郡投軍以來,屢立戰功,大興破黃巾,獻策燒長社,白馬渡河,身先士卒,青雲殺賊,居功至偉,如此功勳,陛下若不恩賞,豈不寒了萬千將士之心,請陛下三思。”
劉虞奏完,其他大臣如黃琬、楊彪、馬日磾、鄭泰、韓說、張均、崔烈等人均附議奏道:“請陛下三思。”
漢靈帝麵色鐵青,想不到這麽多的朝庭重臣都在為劉澤請賞,讓他心裏著實不是個滋味。原本擬定讓劉澤出任兗州牧封爵涿鹿亭侯的決議早在三公級別的朝議上通過了,至於出錢捐官那早已是既定國策,以前升任三公的張溫、段熲雖然功勞足夠大聲望足夠高,照樣不乖乖地拿錢出來。
這次封賞,劉焉、崔烈等人不也是花了大價錢的麽,誠然給劉澤的價碼是高了點,可雖讓他是隻大肥羊呢,給那些個賤民都肯花上三四個億,拿出一個億來孝敬皇上那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好歹咱也虧待不了他,高官厚祿那可是實打實的。
可就是這個豎子,如此大逆不道,不識時務,竟敢對皇上說沒錢,這不擺明了給皇上難堪嗎?這種人,就算是宗室出身,那也不能重用。至於貶斥到洪水泛濫的平原縣去,那就完全是張讓的主意了。一個小小的六百石的外放縣令,根本就無須他堂堂皇帝去操心。
計劃著宣完詔就準備散朝——一連坐了幾個時辰,漢靈帝大病初愈的身子骨也抗不住了——可這幫大臣卻不依不饒的,聯名上奏,一齊來為劉澤討要高官,你說能不讓漢靈帝大為光火嗎。
偏生這個時候,皇甫嵩又奏道:“陛下,臣之功猶在劉澤之下,臣自願削職降爵,請陛下重新封賞劉澤。”
漢靈帝怒不可遏,一拍龍案,厲聲道:“皇甫嵩,你在威脅朕嗎?”(未完待續。。)
說實話,從古至今,人們常用的漢字不會超過三千個,但讓劉澤感到頭痛的是漢代的文人普遍都認識並運用六七千以上的漢字,就這還往往讀不順一遍文章,就連許多的人名用的也是奇詞澀字,劉澤都根本叫不上來。在後世的時候,劉澤直以為古人說話寫文章用的都有是同樣的語言,穿越之後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回事,雖然古人的口語和後世人相差很大,但和寫出來的文字還是有著天差地別的,許多故作高深的文人,總以為說幾句高深的話,寫幾個生澀的字,就能表明高人一等,其實到最後,反倒證明了他的無知和淺薄!
三公的奏章念完之後,九卿又挨個出列,一一奏來。看著日頭偏西,劉澤已是兩腿酸麻,肚子更是不爭氣地咕咕直叫。今日早起的興奮勁早就蕩然無存了。由於起得太早,劉澤根本就沒有食欲,本來還計劃著中午吃一頓大餐來著,看來也隻能等到晚上了。
劉澤瞧了瞧左右的列位同僚,卻是正襟危立,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懈怠,連著站了幾個小時,雖然早已是汗流浹背,竟然還能咬牙堅持站得住。這皇帝的威嚴還真是神聖不可侵犯。
終於也算是輪到最後一個項目了。也將是今日大朝儀最**最令人翹首以待的部分——大封群臣。
張讓立於階下,高聲誦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左車騎將軍冀州刺史皇甫嵩平定叛亂有功,加太尉銜。領冀州牧。晉爵槐裏侯。食邑槐裏、美陽二縣八千戶。”
皇甫嵩出班叩拜:“臣皇甫嵩謝主龍恩。”
平靜的大殿上起了一陣竊竊私語,盡管大朝儀的規矩甚多,不準接頭接耳可是明文規定的。但第一個封賞出來後,竟然是如此之優厚,不禁令下立的群臣熱血沸騰,皇甫嵩乃平定黃巾的主帥,當值無愧的第一功臣,他封賞的起點高了,接下來的封賞肯定也低不了,浴血疆場出生入死不就盼著這一天嗎?
果不其然,接下來朱雋被封為右車騎將軍、光祿大夫,晉爵錢塘侯,食邑五千戶,劉虞被封為幽州牧,崔烈為司徒,鄭泰為侍禦史,宗員為度遼將軍,閔貢為河南中部掾,郭典為奮威將軍,曹操為濟南相……接受到封賞的人一一出班叩首謝恩,此進彼退,數百號人的名單的確夠長的,但這會兒大家都來了精神,領到封賞的人心滿意足,還沒輪到的則滿懷期許。
終於張讓將那長長的名單念到了最後:“……騎都尉劉澤平定叛亂有功,封平原縣令。欽此!”
劉澤整了整衣冠,出班叩拜道:“臣劉澤謝主龍恩。”
劉澤那邊一絲不苟地行著大禮,可方才還在笑逐顏開竊竊私語的百官在一瞬間石化了,平原縣令?這是神馬情況?不是說劉澤準備受封的是兗州牧嗎?開什麽玩笑,縣令和州牧那可是差了有十萬八千裏的。
排在前麵的皇甫嵩略感疑惑地向張讓道:“張中常,方才是否念錯了?”
張讓收起詔書,斜著瞥了皇甫嵩一眼,道:“這是陛下親擬的詔書,又怎會出錯?”
皇甫嵩問道:“騎都尉劉澤戰功卓著,斬殺黃巾賊首張角張梁,緣何不升反降?”
張讓麵露輕蔑之色,輕哼了一聲,未曾開口,坐在龍榻之上的漢靈帝卻是麵色一沉,道:“皇甫愛卿,你是在詰問朕賞罰不明嗎?”
皇甫嵩慌忙躬身道:“微臣不敢,隻是劉澤先前已是官至比二千石的騎都尉,此番若是僅封為六百石的縣令之職,唯恐天下人詬之。”
張讓哈哈笑道:“皇甫車騎此言差矣,騎都尉乃是軍職,所掌兵者不過數千而已,何況如今戰亂平息,騎都尉不過是閑職,已歸沙汰之列。平原縣乃平原國的首縣,戶口十萬,其縣令職位之重,又是一般軍職豈能比得了的?皇甫車騎據此詰問皇上不升反降,有些不妥吧?”
皇甫嵩道:“縣令官職是高是低,張中常心知肚明,何複多言。隻是當初黃巾亂起之時,陛下親下禦詔,有斬殺賊首張角者,賞萬金,賜爵萬戶侯,斬殺張寶張梁者,賞千金,賜爵關內侯,此張角張梁二人皆為劉澤所斬,於情於理,僅封為平原縣令恐怕不合適吧?”
漢靈帝有些動容,還未開口,張讓搶先道:“斬殺逆賊張梁的功勞早已記在盧尚書的名下,陛下感其功才赦免了盧尚書怠慢軍心之罪,皇甫車騎,難道你忘了不成?莫不是這一份功勞還可以兩人共享?”
皇甫嵩不禁為之語塞,他倒是沒忘當日拿張梁的人頭為盧植抵罪之事,隻不過張梁確係劉澤所殺,皇甫嵩情急之下提了出來,倒是反被張讓捉了把柄。
張讓悠悠地道:“更何況,軍中傳言,張角乃是自殺,並非是被他人所斬,皇甫車騎,是也不是?”
張角當日自殺之時,隻有劉澤在場,事後劉澤在向皇甫嵩稟報之時,卻未刻意隱瞞,皇甫嵩在上報朝庭的奏章之中並未提及張角自殺之事,在軍中知道這個消息,絕對不會超過幾十個人,而且全是皇甫嵩的親信。想不到在朝堂之上,張讓卻突然指出張角乃是自殺,分明是張讓已經得到了確切的消息,想不到在自己的中軍之中,竟然也有張讓等人的臥底存在。想到此節,皇甫嵩不禁有些不寒而栗,這些閹黨奸宦,真得是無孔不入啊。
看到皇甫嵩有為難這處,朱雋持笏出班奏道:“啟奏陛下,張角雖然是自殺,但若非是劉澤破其大陣,山窮水盡之下,又如何輕生?所以臣以為,斬殺張角之功,確應歸於劉澤名下。”
漢靈帝一皺眉,朱雋說的能沒道理嗎,不把張角逼到窮途末路,他能自殺嗎?
張讓卻在階下陰陰一笑道:“自殺和被斬殺,那完全是兩個概念,豈可相提並論,誠然劉澤破黃巾有功,但陛下先前的旨意明確無誤,斬獲張角首級者才有萬戶侯的封爵,所以陛下並沒有失信於天下。”
看著張讓的醜惡嘴臉,眾人不由地義憤填膺,巧言令色,顛倒黑白,真得是太無恥了。但在這朝堂之上,有漢靈帝給張讓撐腰,眾人隻能是敢怒不敢言。
剛剛進封幽州牧的劉虞上前奏道:“啟奏陛下,劉澤自涿郡投軍以來,屢立戰功,大興破黃巾,獻策燒長社,白馬渡河,身先士卒,青雲殺賊,居功至偉,如此功勳,陛下若不恩賞,豈不寒了萬千將士之心,請陛下三思。”
劉虞奏完,其他大臣如黃琬、楊彪、馬日磾、鄭泰、韓說、張均、崔烈等人均附議奏道:“請陛下三思。”
漢靈帝麵色鐵青,想不到這麽多的朝庭重臣都在為劉澤請賞,讓他心裏著實不是個滋味。原本擬定讓劉澤出任兗州牧封爵涿鹿亭侯的決議早在三公級別的朝議上通過了,至於出錢捐官那早已是既定國策,以前升任三公的張溫、段熲雖然功勞足夠大聲望足夠高,照樣不乖乖地拿錢出來。
這次封賞,劉焉、崔烈等人不也是花了大價錢的麽,誠然給劉澤的價碼是高了點,可雖讓他是隻大肥羊呢,給那些個賤民都肯花上三四個億,拿出一個億來孝敬皇上那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好歹咱也虧待不了他,高官厚祿那可是實打實的。
可就是這個豎子,如此大逆不道,不識時務,竟敢對皇上說沒錢,這不擺明了給皇上難堪嗎?這種人,就算是宗室出身,那也不能重用。至於貶斥到洪水泛濫的平原縣去,那就完全是張讓的主意了。一個小小的六百石的外放縣令,根本就無須他堂堂皇帝去操心。
計劃著宣完詔就準備散朝——一連坐了幾個時辰,漢靈帝大病初愈的身子骨也抗不住了——可這幫大臣卻不依不饒的,聯名上奏,一齊來為劉澤討要高官,你說能不讓漢靈帝大為光火嗎。
偏生這個時候,皇甫嵩又奏道:“陛下,臣之功猶在劉澤之下,臣自願削職降爵,請陛下重新封賞劉澤。”
漢靈帝怒不可遏,一拍龍案,厲聲道:“皇甫嵩,你在威脅朕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