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常委中隻有分管黨群的李書記和紀委何書記沒有說話,李書記臉上波瀾不驚,沒有什麽變化,而何書記似乎是在沉思。
尹揚一直耐心的在等這兩個自己最器重的人說話,但等了許久看他們還沒有主動說話的意思,終於忍不住說:“李書記,你的意見呢?”
李書記抬頭看了尹揚一眼,搖了搖頭說:“我沒有什麽意見,因為這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隻是我們很多人把它想的太複雜了。
這件事情的起因和焦點是什麽?不就是個毛巾廠的承包事情嗎?那麽追究下去也不過就是承包這間工廠的人,本來和縣政府說好了給雲龍水泥和古川化工做勞保用品的,結果我們突然變卦了,讓他們已經付出的代價落了空,因此生出了一股怨氣而已。
所以我們隻要把這股怨氣化解了,事情沒有了鬧的源頭,自然也就平息了。
那麽我們發愁的是怎麽平息這股怨氣?我們已經和別人簽了合同,而且我們也確實需要這兩百萬的撥款,因此我們才犯了難。
這裏我就想到了一個成語,叫做“一葉障目”。我們都隻看到了雲龍水泥和古川化工,而忽略了其它的地方,比如現在正在我們這裏大量承包工程的各個施工隊、還有我們旅遊點的各個服務點需要的服裝,隨便哪一個都可以讓一個小小的私人企業吃個飽啊?
另外我還要提醒一點,我們現在是市場經濟,不是計劃經濟了,各個企業都應該離開政府這個保姆了吧?所以這本來就是一場沒有道理的爭執,隻是我們把它想複雜了。我真沒有什麽好說的。”
尹揚深深的看了李書記一眼,隨後問大家還有沒有什麽其它地意見?
常委們在聽了李書記的發言之後,大部分人都露出了笑意,交頭接耳了一番,都搖頭說沒有什麽意見了,李書記說的很精辟,一針見血,切中了問題的要害。
隻有郝方方悄悄注意到李書記和何少坤交換了一個會意的眼神,何少坤還輕輕拉了一下本來準備說話的劉建設。
尹揚看了大家一眼,說:“那好。就先這樣吧。明天趙縣你親自跑一趟縣毛巾廠,和那邊談談,了解一下有關的情況,必要時候可以幫助他們聯絡一下工程隊和旅遊點,到底做不做的了還是要看他們自己的能力。老領導這邊明天我親自去找他們解釋。”
散會以後,尹揚回到了辦公室,他沒有回招待所,而是在那裏慢慢洗著茶杯。
過了一會兒。曾浩敲門進來說李書記,何書記還有劉書記來了。
尹揚笑了一下說,叫他們都進來吧!三個人悄悄走了進來,也不客氣,都自己主動找地方坐了下來。
尹揚看了他們一眼,說:“就你們幾個啊?看樣子我又算錯了,多洗了幾個杯子!”
“哈哈。”大家都笑了起來。
尹揚沒有笑,淡淡的說了句:“別藏著掖著了,把剛剛開會地時候。不敢拿出來說地貓膩全拿出來說吧!別老堵在心裏,會憋壞的!”
看到尹揚的表情和語氣,三個人不敢嬉笑了,李書記首先清了清嗓子說:“剛剛開會的時候,有些話不好明說。主要是怕有人故意歪曲意思,帶來不必要的矛盾和誤會。”
尹揚沒有說話,他把剛剛泡好的茶水逐一的遞給了每個人。然後看了李書記一眼,示意他繼續說。
李書記說:“剛剛會上說的那些是個開頭,劉書記提出來地那個問題我故意淡化和回避了。原因有三。
其一。尹書記不知道聽過一句話沒有,說的是尹書記精於生意算計。卻疏於人情世故,這句話流傳已久,範圍遍及全省各地。”說到這裏的時候,李書記特意看了一眼尹揚的臉色,看見沒有什麽異常,就繼續說:“我們可以看看,遍觀全省,我們古川似乎與外界毫無幹係,無論是省裏,還是市裏,或者是臨近各縣市,均對我們持觀望態度,不來往,不摻合,也似乎不聞不問,任憑我們折騰。表麵上似乎是給了我們極大的自由和權利,其實卻是因為我們坐在一個不知道什麽時侯,也不知道會不會爆炸的火藥桶上,他們遠遠的躲開了!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處境是非常艱難險惡地。
這點我們時刻都要有清醒的認識,也要善於利用和平衡這種局麵。”
聽著,聽著尹揚眉頭皺了起來,他的內心突然感到不安了,難道真的是這樣嗎?
尹揚仔細想了一下,似乎真的就是李書記說地這種情況。
李書記的話仍在繼續“。。。。。。那麽這件事情的根源,就是因為很多人都認為你尹書記幹不長久,因此他們心裏一方麵是不想觸了黴頭,免得自己在你似乎看的見的仕途生涯中非常冤枉地落了馬,另一方麵又對你不以為然,陽奉陰違也好,心存隔閡也好,卻都有一個希望,就是盼著你早點離開,盼著古川早點回到他們熟悉和擅長地官場政治上去,隻有在那裏他們才有發揮的空間,才有發展地前途。
所以這次事情其實也是這些人推波助瀾的結果,想解決好並不是僅僅消除我在會上所說的那個源頭就可以的。
其二,我想現在省裏和市裏,應該已經接到不少關於這件事情各種版本的報告,甚至還會有來自各個方麵的檢舉信,告狀信也正在去省裏和市裏的路上。
尹書記,不知道你和鞏書記還經常通話嗎?”
李書記這句問話,驚的尹揚頓時冷汗直冒,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如果不是李書記今天突然這麽一問,自己還真沒有想起來,已經有將近二十多天沒有和鞏書記通過電話了,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尹揚越來越難看,也越來越凝重的表情,李書記下了下決心,他決定用重棒幫助尹揚更加清醒地意識到危局,更是為了讓尹揚快速的成熟起來。
他話沒有停頓:“其三,就是我們縣裏本身暗藏的矛盾。
我們古川幾十年以來,因為各種原因。各種關係早已有了一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連我們都不清楚到底誰與誰是什麽關係?我們年初通過人事改革拿下了多少幹部,觸動了多少人的利益,我們說得清楚嗎?那麽這些人真的就這麽無所作為了?
不,他們一直都在等待,一直都在觀察,隻是我們剛剛經曆了一場大的政治地震,整個古川原來的關係體係被我們打的個七零八碎,而尹書記你的威信也是在那次地震以後達到了一個非常高地高度。他們無力也不敢和你對抗。
但我們不要忽視這張關係網自我修複地能力,和它蘊涵的能量,我一直在防備他們利用四年以後換屆選舉做文章,要知道,黨代會大部分黨員代表都是來自基層,來自這裏土生土長的人啊!這也恰好是我們影響最薄弱的地方,唯一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四年的時間,當然是在我們不出意外的情況下。
可我估計他們想要給我們製造一個意外了。要不這次也不會一下子動靜就這麽大。”
劉建設皺了下眉頭說:“為什麽呢?他們為什麽想在這個時候就給我們製造意外了呢?這好象並不是什麽很好的機會啊!”
李書記輕哼了一下,說:“因為他們等不及了!他們被尹書記給逼地有點慌張了!我們不是準備精簡人員、機構,還要修改對幹部的衡量標準嗎?這些讓他們不安,讓他們惶恐了。這就是原因。”
何少坤也輕輕的說話了:“隻是我們還不知道他們是誰?也不知道他們會采取什麽樣的方式?
不過剛剛李書記最開始說的三個原因,我們已經做了一些安排。首先人大的陳主任主持組織部工作多年,與縣裏多個離退休老幹部關係都非常好,在全縣幹部中威信很高,他已經和政協的許主席(前水泥廠黨委書記),正在逐一拜訪各位老幹部。我們相信。明天早上兩個大院的聲音就會低了下去,甚至會消失。
會議上尹書記你又安排了趙縣。去妥善處理毛巾廠地事宜,這兩個風波的源頭我們是堵住了。
但現在想消除影響,平息風波。我們必須還要處理三件事情,一件是我們派人要上去走動走動;另一件事情,就是郝縣長那邊要打好招呼;最後一件,就是要沉住氣,先不要那麽快的出麵製止,我們要讓那些按耐不住的人主動跳出來,然後才好加以處理。”
何少坤說到這裏,看到了尹揚眉頭皺了一下,似乎有點不快。心裏知道尹揚是因為什麽,便笑了笑說:“從來改革都是在鬥爭中不斷前進的,我們是在試圖打破舊有地習慣,舊有的製度,自然就會遭到舊有勢力的阻力,如果我們不積極消除,那麽所謂的改革也不過是句空話,最多也隻是曇花一現。
我還記得尹書記你跟我說過:有時候以奇合正也是必要的,又說過,要用春雷喚醒沉睡地大地,那麽我們現在呢?難道現在就不需要了嗎?”
尹揚聽了以後,心中一動,自己這是怎麽啦?自己地銳氣哪裏去了?記得那位偉人就說過:“改革,就是要有決心,要有那麽一股子敢幹的銳氣。”怎麽自己現在倒有點患得患失了呢?
尹揚摸了支煙出來自己點上了,又把煙盒丟給了眼巴巴看著自已地劉建設。劉建設趕緊雙手接上,然後得意的與李書記分享。
房間裏暫時陷入了沉默,大家都在默默地抽著香煙。
尹揚率先打破了沉默,說道:“那你們說說怎麽做才比較好?”
李書記和何少坤對視了一眼,何少坤說:“最好的選擇就是尹書記你親自去一趟省城,見見鞏書記,把我們這裏的情況詳細地跟鞏書記匯報一下,隻要得到了鞏書記的支持,事情就好辦了。
順便還可以了解一下那家省裏的企業到底是什麽樣的情況,這樣也有利於我們和郝縣長的接觸。
然後你再在回來的路上,找凡書記匯報一下,我想他如果知道了鞏書記的意見,也會給予我們必要的支持,最少他也不會給我們施加什麽壓力了。
縣裏就由我找機會去和郝縣長匯報一下工作,爭取取得一致的意見,如果不行的話就李書記再去說說,還不行就等你回來再和郝縣長談談,畢竟他能夠影響到省府大院啊!
這樣下來,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把在你去省城這段時間跳出來的小醜們清理幾個。相關的工作也就好順利開展了。”
尹揚歎了口氣,有點意興闌珊的說:“也許你是對的,我們不斷的深入改革,就注定了我們會不斷與各種各樣的阻力做鬥爭,不過,我還是希望我們能夠記住周總理,在建立黨的情報係統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出淤泥而不染,否則我們不過是打倒了一批,自己又成了另一批而已。”
尹揚一直耐心的在等這兩個自己最器重的人說話,但等了許久看他們還沒有主動說話的意思,終於忍不住說:“李書記,你的意見呢?”
李書記抬頭看了尹揚一眼,搖了搖頭說:“我沒有什麽意見,因為這本來就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隻是我們很多人把它想的太複雜了。
這件事情的起因和焦點是什麽?不就是個毛巾廠的承包事情嗎?那麽追究下去也不過就是承包這間工廠的人,本來和縣政府說好了給雲龍水泥和古川化工做勞保用品的,結果我們突然變卦了,讓他們已經付出的代價落了空,因此生出了一股怨氣而已。
所以我們隻要把這股怨氣化解了,事情沒有了鬧的源頭,自然也就平息了。
那麽我們發愁的是怎麽平息這股怨氣?我們已經和別人簽了合同,而且我們也確實需要這兩百萬的撥款,因此我們才犯了難。
這裏我就想到了一個成語,叫做“一葉障目”。我們都隻看到了雲龍水泥和古川化工,而忽略了其它的地方,比如現在正在我們這裏大量承包工程的各個施工隊、還有我們旅遊點的各個服務點需要的服裝,隨便哪一個都可以讓一個小小的私人企業吃個飽啊?
另外我還要提醒一點,我們現在是市場經濟,不是計劃經濟了,各個企業都應該離開政府這個保姆了吧?所以這本來就是一場沒有道理的爭執,隻是我們把它想複雜了。我真沒有什麽好說的。”
尹揚深深的看了李書記一眼,隨後問大家還有沒有什麽其它地意見?
常委們在聽了李書記的發言之後,大部分人都露出了笑意,交頭接耳了一番,都搖頭說沒有什麽意見了,李書記說的很精辟,一針見血,切中了問題的要害。
隻有郝方方悄悄注意到李書記和何少坤交換了一個會意的眼神,何少坤還輕輕拉了一下本來準備說話的劉建設。
尹揚看了大家一眼,說:“那好。就先這樣吧。明天趙縣你親自跑一趟縣毛巾廠,和那邊談談,了解一下有關的情況,必要時候可以幫助他們聯絡一下工程隊和旅遊點,到底做不做的了還是要看他們自己的能力。老領導這邊明天我親自去找他們解釋。”
散會以後,尹揚回到了辦公室,他沒有回招待所,而是在那裏慢慢洗著茶杯。
過了一會兒。曾浩敲門進來說李書記,何書記還有劉書記來了。
尹揚笑了一下說,叫他們都進來吧!三個人悄悄走了進來,也不客氣,都自己主動找地方坐了下來。
尹揚看了他們一眼,說:“就你們幾個啊?看樣子我又算錯了,多洗了幾個杯子!”
“哈哈。”大家都笑了起來。
尹揚沒有笑,淡淡的說了句:“別藏著掖著了,把剛剛開會地時候。不敢拿出來說地貓膩全拿出來說吧!別老堵在心裏,會憋壞的!”
看到尹揚的表情和語氣,三個人不敢嬉笑了,李書記首先清了清嗓子說:“剛剛開會的時候,有些話不好明說。主要是怕有人故意歪曲意思,帶來不必要的矛盾和誤會。”
尹揚沒有說話,他把剛剛泡好的茶水逐一的遞給了每個人。然後看了李書記一眼,示意他繼續說。
李書記說:“剛剛會上說的那些是個開頭,劉書記提出來地那個問題我故意淡化和回避了。原因有三。
其一。尹書記不知道聽過一句話沒有,說的是尹書記精於生意算計。卻疏於人情世故,這句話流傳已久,範圍遍及全省各地。”說到這裏的時候,李書記特意看了一眼尹揚的臉色,看見沒有什麽異常,就繼續說:“我們可以看看,遍觀全省,我們古川似乎與外界毫無幹係,無論是省裏,還是市裏,或者是臨近各縣市,均對我們持觀望態度,不來往,不摻合,也似乎不聞不問,任憑我們折騰。表麵上似乎是給了我們極大的自由和權利,其實卻是因為我們坐在一個不知道什麽時侯,也不知道會不會爆炸的火藥桶上,他們遠遠的躲開了!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處境是非常艱難險惡地。
這點我們時刻都要有清醒的認識,也要善於利用和平衡這種局麵。”
聽著,聽著尹揚眉頭皺了起來,他的內心突然感到不安了,難道真的是這樣嗎?
尹揚仔細想了一下,似乎真的就是李書記說地這種情況。
李書記的話仍在繼續“。。。。。。那麽這件事情的根源,就是因為很多人都認為你尹書記幹不長久,因此他們心裏一方麵是不想觸了黴頭,免得自己在你似乎看的見的仕途生涯中非常冤枉地落了馬,另一方麵又對你不以為然,陽奉陰違也好,心存隔閡也好,卻都有一個希望,就是盼著你早點離開,盼著古川早點回到他們熟悉和擅長地官場政治上去,隻有在那裏他們才有發揮的空間,才有發展地前途。
所以這次事情其實也是這些人推波助瀾的結果,想解決好並不是僅僅消除我在會上所說的那個源頭就可以的。
其二,我想現在省裏和市裏,應該已經接到不少關於這件事情各種版本的報告,甚至還會有來自各個方麵的檢舉信,告狀信也正在去省裏和市裏的路上。
尹書記,不知道你和鞏書記還經常通話嗎?”
李書記這句問話,驚的尹揚頓時冷汗直冒,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如果不是李書記今天突然這麽一問,自己還真沒有想起來,已經有將近二十多天沒有和鞏書記通過電話了,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
看到尹揚越來越難看,也越來越凝重的表情,李書記下了下決心,他決定用重棒幫助尹揚更加清醒地意識到危局,更是為了讓尹揚快速的成熟起來。
他話沒有停頓:“其三,就是我們縣裏本身暗藏的矛盾。
我們古川幾十年以來,因為各種原因。各種關係早已有了一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網。連我們都不清楚到底誰與誰是什麽關係?我們年初通過人事改革拿下了多少幹部,觸動了多少人的利益,我們說得清楚嗎?那麽這些人真的就這麽無所作為了?
不,他們一直都在等待,一直都在觀察,隻是我們剛剛經曆了一場大的政治地震,整個古川原來的關係體係被我們打的個七零八碎,而尹書記你的威信也是在那次地震以後達到了一個非常高地高度。他們無力也不敢和你對抗。
但我們不要忽視這張關係網自我修複地能力,和它蘊涵的能量,我一直在防備他們利用四年以後換屆選舉做文章,要知道,黨代會大部分黨員代表都是來自基層,來自這裏土生土長的人啊!這也恰好是我們影響最薄弱的地方,唯一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四年的時間,當然是在我們不出意外的情況下。
可我估計他們想要給我們製造一個意外了。要不這次也不會一下子動靜就這麽大。”
劉建設皺了下眉頭說:“為什麽呢?他們為什麽想在這個時候就給我們製造意外了呢?這好象並不是什麽很好的機會啊!”
李書記輕哼了一下,說:“因為他們等不及了!他們被尹書記給逼地有點慌張了!我們不是準備精簡人員、機構,還要修改對幹部的衡量標準嗎?這些讓他們不安,讓他們惶恐了。這就是原因。”
何少坤也輕輕的說話了:“隻是我們還不知道他們是誰?也不知道他們會采取什麽樣的方式?
不過剛剛李書記最開始說的三個原因,我們已經做了一些安排。首先人大的陳主任主持組織部工作多年,與縣裏多個離退休老幹部關係都非常好,在全縣幹部中威信很高,他已經和政協的許主席(前水泥廠黨委書記),正在逐一拜訪各位老幹部。我們相信。明天早上兩個大院的聲音就會低了下去,甚至會消失。
會議上尹書記你又安排了趙縣。去妥善處理毛巾廠地事宜,這兩個風波的源頭我們是堵住了。
但現在想消除影響,平息風波。我們必須還要處理三件事情,一件是我們派人要上去走動走動;另一件事情,就是郝縣長那邊要打好招呼;最後一件,就是要沉住氣,先不要那麽快的出麵製止,我們要讓那些按耐不住的人主動跳出來,然後才好加以處理。”
何少坤說到這裏,看到了尹揚眉頭皺了一下,似乎有點不快。心裏知道尹揚是因為什麽,便笑了笑說:“從來改革都是在鬥爭中不斷前進的,我們是在試圖打破舊有地習慣,舊有的製度,自然就會遭到舊有勢力的阻力,如果我們不積極消除,那麽所謂的改革也不過是句空話,最多也隻是曇花一現。
我還記得尹書記你跟我說過:有時候以奇合正也是必要的,又說過,要用春雷喚醒沉睡地大地,那麽我們現在呢?難道現在就不需要了嗎?”
尹揚聽了以後,心中一動,自己這是怎麽啦?自己地銳氣哪裏去了?記得那位偉人就說過:“改革,就是要有決心,要有那麽一股子敢幹的銳氣。”怎麽自己現在倒有點患得患失了呢?
尹揚摸了支煙出來自己點上了,又把煙盒丟給了眼巴巴看著自已地劉建設。劉建設趕緊雙手接上,然後得意的與李書記分享。
房間裏暫時陷入了沉默,大家都在默默地抽著香煙。
尹揚率先打破了沉默,說道:“那你們說說怎麽做才比較好?”
李書記和何少坤對視了一眼,何少坤說:“最好的選擇就是尹書記你親自去一趟省城,見見鞏書記,把我們這裏的情況詳細地跟鞏書記匯報一下,隻要得到了鞏書記的支持,事情就好辦了。
順便還可以了解一下那家省裏的企業到底是什麽樣的情況,這樣也有利於我們和郝縣長的接觸。
然後你再在回來的路上,找凡書記匯報一下,我想他如果知道了鞏書記的意見,也會給予我們必要的支持,最少他也不會給我們施加什麽壓力了。
縣裏就由我找機會去和郝縣長匯報一下工作,爭取取得一致的意見,如果不行的話就李書記再去說說,還不行就等你回來再和郝縣長談談,畢竟他能夠影響到省府大院啊!
這樣下來,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把在你去省城這段時間跳出來的小醜們清理幾個。相關的工作也就好順利開展了。”
尹揚歎了口氣,有點意興闌珊的說:“也許你是對的,我們不斷的深入改革,就注定了我們會不斷與各種各樣的阻力做鬥爭,不過,我還是希望我們能夠記住周總理,在建立黨的情報係統的時候,說過一句話出淤泥而不染,否則我們不過是打倒了一批,自己又成了另一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