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漢明示意榮浩把今天的事略略講了一遍,毓賢、岑春煊驚訝的合不攏嘴,沉思了一會兒。沒有人敢開口。
一旦把幕後的黑手掀出現,後果對於皇室還是朝廷都不可想象!
“皇上,小臣沒在朝廷,但與各衙門熟悉,倒有幾句肺腑之言不知當不當講!”岑春煊清了清嗓子說。
“這不是在宮裏,說!”
“喳!小臣聽聞,自聖母皇太後歸天,皇上親政,在朝廷裏略作改革,下頭就有些個流言。有人說皇上不是文宗皇帝的親子,年紀又小不能綜理國事,常此以往會亂了朝綱;有人說國賴長君,是醇王爺和母後皇太後為了一己之私才任由皇上重用漢臣,排斥滿洲舊臣。還有臣聽得幾位鐵帽子親王府的侍衛管家說最近鄭親王、豫親王和禮親王王府大肆宴會滿蒙八旗都統和內外蒙古諸王,今日聞聽連步軍統領衙門副都統都與此有關,還險些危及聖躬。這裏麵可是有大文章!”
所有人都被岑春煊的大膽直言嚇呆了,隻有唐漢明端著蓋碗細細聽了,問:“有什麽文章?”
“這是臣的一點兒小見識,皇上榮登大寶,接承先帝普天同知,為什麽現在京城裏的風言風語愈來愈厲?世襲罔替的各大親王雖然位尊,但朝廷早有製度,外官不得擅自拜謁皇室宗親,八旗都統的選任和軍隊的調防全部由皇上的旨意決定,他們公開宴請各旗都統是何用意?但現今八旗都統都是握有兵權,還都是各王府的門下或是奴才關係,王位尊而無兵,八旗卑而有兵權!再說用人行政大權操之於皇上,皇上隻不過設立了新部又厚賞了宗室,為何還有如此之多的忤逆之言?”
一連番的疑問把眾人唬得一愣!
“恕臣直言,這說明朝中有奸黨!他們在暗中而且調度的如此周密。先造聲勢,再拉攏朝官收買心腹,步步為贏走得又穩又準,已經慢慢逼了上來,一旦時機已到。小臣恐怕……”
所有人都被這寒氣逼人的話語侵襲的打了個寒戰!岑春煊膽子再大下麵的話也不敢出口,唐漢明想了想自己盜取慈禧棺中珍寶那夜詭異的刺客,心中已是了然。
“皇上,奴才前幾日聽說東蒙古諸王離京,禮親王一出手就是十萬銀子,鄭親王還送了上千匹的絲綢。”世續眨著眼道。
“岑春煊一說奴才也正要稟奏,奴才手下人說豫親王和禮親王各自在蒙古和古北口定了三千匹駿馬,不知作何用處!”
唐漢明靜靜聽著眾人七嘴八舌的話語,想了想一擺手,眾人止住了聲音。
“岑春煊,朕知道你父親想把你送到李中堂那裏曆練,你不要去北洋了。朕封你二等侍衛,禦前帶刀行走,跟著朕。”
“喳!臣願為皇上效力!”
“恩,王商,回宮挑四五十個得用的太監,每個親王府賜給五個,剩下的你裁奪。”
唐漢明看看榮祿,“榮祿,朕今兒給你燒了第一把火,剩下的事你自己辦!一個月之內,你步軍統領衙門的兵士必須整頓好。知道你喜歡翡翠,這兩樣東西賞給你。”
感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榮祿莊重的行了禮。道
“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奴才想京師的禁軍和兵士都不再可用,奴才也想了幾條。一是皇上慢慢調換大內、禦前侍衛。二是把京畿防務的官兵隻調官不調兵,全部分發到各省,三是把各省的中下級武官調進京補入禁軍。如此皇上的安全無虞,再者探聽朝中重臣們建議。匆忙中奴才也就想到這幾條,請皇上聖裁!”榮祿不愧是帶了幾十年兵的老將,辛酉政變慈禧慈安無恙就是他的功勞。
唐漢明聽了點點頭,不言聲的打開那副偽造的墨梅圖,說:“這雖是贗品,卻是元朝趙孟?的真跡。嗬嗬,賣者無知啊!玉貴,明兒想著把這副畫賞給恭親王!”
“皇上,外頭車上那堆鐵疙瘩怎麽辦?”王商小心問。
“運回宮,那不是鐵,是金像外頭鍍了層鐵水。”唐漢明起身在屋裏轉了幾步,仿佛是自言自語往外走:“膿包要擠出來才好!”
“今天的事言者必誅!”
榮祿聽走到門口頓住的皇帝輕聲說道。
就在九門提督步軍統領衙門唐漢明等人召開緊急會議的時候,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帝師翁同和正坐著四人抬的綠呢子大轎匆匆從禮親王府趕往恭王府。
翁同和最近心裏像是吞了隻耗子忐忑不安,先是被撤了軍機和總理衙門的差事,又莫名其妙的進了軍機,剛準備著“大展宏圖”將李鴻章、曾紀澤等人一竿子打到在地,永不超生,再把自己的門生故吏道德君子全部提拔上要職。可還沒行動,另一位帝師和清流黨的領袖李鴻藻卻病倒了,其他的軍機大臣與他平時不和睦,加上唐漢明一下子又塞進了好幾人,因此在軍機處他什麽事都辦不成,什麽事也問不清,什麽事也決策不了。本就被大事小情忙的七葷八素滿頭昏亂的翁同和卻被皇帝不經任何商量的朱諭攪得更加頭疼不已,心裏納罕不已:這是自己一直教了好幾年的皇帝?!怎麽行事做派跟原先一點兒不一樣?設立官製接見外國使臣大肆賞賜大臣這些政務自己一絲兒風也沒預先聽到,他隱隱覺得皇帝已經把他排除在嫡係之外了。所以糾集了都察院、翰林院、國子監、詹事府的大小官員一窩蜂的上了百十道奏本想試探皇帝的真意,然而都叫皇帝留中不發了。
進了曲曲折折的王府,奕?在花園裏打著太極拳。翁同和行了大禮,道:“王爺倒是清閑!您是領班軍紀,這幾日朝裏的事您也細看看,臣瞧著皇上……”
“嗬嗬,翁師傅一向是沉得住氣,這時候著急幹什麽?放心,天塌不下來!”奕?收了功一副氣定神閑的表情,令人上了茶點,一撩袍子坐了,早有小丫頭上來給他梳理好辮子,奕?則是一身天潢貴胄的氣派捏著蓋碗:“翁師傅,皇上可是跟您啟蒙聽得講,這些日子皇上做得事您該心裏有數啊!”奕?如雲手般輕輕一推,球被踢了回來。
“這,這皇上自親政,臣倒是按時進講,但皇上現今下發的朱批密旨、朱諭和奏本都沒有經過任何人皆是禦筆親裁,臣當時還以為是王爺的協助或是母後皇太後的襄理。可聽內宮的人說根本沒有,這就很奇怪了。萬歲再怎麽說……”翁同和在花木蘢蔥的精致花園裏沒有絲毫閑適越發緊張。下頭的話他沒出口,這也是奕?最關心的事:十一歲的皇帝處理起軍國政務條條有理,皇權意識敏感的不可思議!雖說自小在皇宮裏長大的孩子理應如此,但畢竟才十一歲,經過密查,皇帝後頭又沒有人暗中支撐協助。連官場中混跡了四十多年的翁同和與掌理朝政二十多年的最近枝親王首席軍機仿佛同時陷入了一個九宮迷局,隱約的感到什麽,卻又什麽都看不清。答案似乎就在麵前不遠處,然而隔著一層薄如輕霧香煙的紗幕就是接不開真相!
下一章開始招兵買馬,最近身體不好,正在打針。如果耽誤大家,大大請大家見諒!
一旦把幕後的黑手掀出現,後果對於皇室還是朝廷都不可想象!
“皇上,小臣沒在朝廷,但與各衙門熟悉,倒有幾句肺腑之言不知當不當講!”岑春煊清了清嗓子說。
“這不是在宮裏,說!”
“喳!小臣聽聞,自聖母皇太後歸天,皇上親政,在朝廷裏略作改革,下頭就有些個流言。有人說皇上不是文宗皇帝的親子,年紀又小不能綜理國事,常此以往會亂了朝綱;有人說國賴長君,是醇王爺和母後皇太後為了一己之私才任由皇上重用漢臣,排斥滿洲舊臣。還有臣聽得幾位鐵帽子親王府的侍衛管家說最近鄭親王、豫親王和禮親王王府大肆宴會滿蒙八旗都統和內外蒙古諸王,今日聞聽連步軍統領衙門副都統都與此有關,還險些危及聖躬。這裏麵可是有大文章!”
所有人都被岑春煊的大膽直言嚇呆了,隻有唐漢明端著蓋碗細細聽了,問:“有什麽文章?”
“這是臣的一點兒小見識,皇上榮登大寶,接承先帝普天同知,為什麽現在京城裏的風言風語愈來愈厲?世襲罔替的各大親王雖然位尊,但朝廷早有製度,外官不得擅自拜謁皇室宗親,八旗都統的選任和軍隊的調防全部由皇上的旨意決定,他們公開宴請各旗都統是何用意?但現今八旗都統都是握有兵權,還都是各王府的門下或是奴才關係,王位尊而無兵,八旗卑而有兵權!再說用人行政大權操之於皇上,皇上隻不過設立了新部又厚賞了宗室,為何還有如此之多的忤逆之言?”
一連番的疑問把眾人唬得一愣!
“恕臣直言,這說明朝中有奸黨!他們在暗中而且調度的如此周密。先造聲勢,再拉攏朝官收買心腹,步步為贏走得又穩又準,已經慢慢逼了上來,一旦時機已到。小臣恐怕……”
所有人都被這寒氣逼人的話語侵襲的打了個寒戰!岑春煊膽子再大下麵的話也不敢出口,唐漢明想了想自己盜取慈禧棺中珍寶那夜詭異的刺客,心中已是了然。
“皇上,奴才前幾日聽說東蒙古諸王離京,禮親王一出手就是十萬銀子,鄭親王還送了上千匹的絲綢。”世續眨著眼道。
“岑春煊一說奴才也正要稟奏,奴才手下人說豫親王和禮親王各自在蒙古和古北口定了三千匹駿馬,不知作何用處!”
唐漢明靜靜聽著眾人七嘴八舌的話語,想了想一擺手,眾人止住了聲音。
“岑春煊,朕知道你父親想把你送到李中堂那裏曆練,你不要去北洋了。朕封你二等侍衛,禦前帶刀行走,跟著朕。”
“喳!臣願為皇上效力!”
“恩,王商,回宮挑四五十個得用的太監,每個親王府賜給五個,剩下的你裁奪。”
唐漢明看看榮祿,“榮祿,朕今兒給你燒了第一把火,剩下的事你自己辦!一個月之內,你步軍統領衙門的兵士必須整頓好。知道你喜歡翡翠,這兩樣東西賞給你。”
感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榮祿莊重的行了禮。道
“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奴才想京師的禁軍和兵士都不再可用,奴才也想了幾條。一是皇上慢慢調換大內、禦前侍衛。二是把京畿防務的官兵隻調官不調兵,全部分發到各省,三是把各省的中下級武官調進京補入禁軍。如此皇上的安全無虞,再者探聽朝中重臣們建議。匆忙中奴才也就想到這幾條,請皇上聖裁!”榮祿不愧是帶了幾十年兵的老將,辛酉政變慈禧慈安無恙就是他的功勞。
唐漢明聽了點點頭,不言聲的打開那副偽造的墨梅圖,說:“這雖是贗品,卻是元朝趙孟?的真跡。嗬嗬,賣者無知啊!玉貴,明兒想著把這副畫賞給恭親王!”
“皇上,外頭車上那堆鐵疙瘩怎麽辦?”王商小心問。
“運回宮,那不是鐵,是金像外頭鍍了層鐵水。”唐漢明起身在屋裏轉了幾步,仿佛是自言自語往外走:“膿包要擠出來才好!”
“今天的事言者必誅!”
榮祿聽走到門口頓住的皇帝輕聲說道。
就在九門提督步軍統領衙門唐漢明等人召開緊急會議的時候,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帝師翁同和正坐著四人抬的綠呢子大轎匆匆從禮親王府趕往恭王府。
翁同和最近心裏像是吞了隻耗子忐忑不安,先是被撤了軍機和總理衙門的差事,又莫名其妙的進了軍機,剛準備著“大展宏圖”將李鴻章、曾紀澤等人一竿子打到在地,永不超生,再把自己的門生故吏道德君子全部提拔上要職。可還沒行動,另一位帝師和清流黨的領袖李鴻藻卻病倒了,其他的軍機大臣與他平時不和睦,加上唐漢明一下子又塞進了好幾人,因此在軍機處他什麽事都辦不成,什麽事也問不清,什麽事也決策不了。本就被大事小情忙的七葷八素滿頭昏亂的翁同和卻被皇帝不經任何商量的朱諭攪得更加頭疼不已,心裏納罕不已:這是自己一直教了好幾年的皇帝?!怎麽行事做派跟原先一點兒不一樣?設立官製接見外國使臣大肆賞賜大臣這些政務自己一絲兒風也沒預先聽到,他隱隱覺得皇帝已經把他排除在嫡係之外了。所以糾集了都察院、翰林院、國子監、詹事府的大小官員一窩蜂的上了百十道奏本想試探皇帝的真意,然而都叫皇帝留中不發了。
進了曲曲折折的王府,奕?在花園裏打著太極拳。翁同和行了大禮,道:“王爺倒是清閑!您是領班軍紀,這幾日朝裏的事您也細看看,臣瞧著皇上……”
“嗬嗬,翁師傅一向是沉得住氣,這時候著急幹什麽?放心,天塌不下來!”奕?收了功一副氣定神閑的表情,令人上了茶點,一撩袍子坐了,早有小丫頭上來給他梳理好辮子,奕?則是一身天潢貴胄的氣派捏著蓋碗:“翁師傅,皇上可是跟您啟蒙聽得講,這些日子皇上做得事您該心裏有數啊!”奕?如雲手般輕輕一推,球被踢了回來。
“這,這皇上自親政,臣倒是按時進講,但皇上現今下發的朱批密旨、朱諭和奏本都沒有經過任何人皆是禦筆親裁,臣當時還以為是王爺的協助或是母後皇太後的襄理。可聽內宮的人說根本沒有,這就很奇怪了。萬歲再怎麽說……”翁同和在花木蘢蔥的精致花園裏沒有絲毫閑適越發緊張。下頭的話他沒出口,這也是奕?最關心的事:十一歲的皇帝處理起軍國政務條條有理,皇權意識敏感的不可思議!雖說自小在皇宮裏長大的孩子理應如此,但畢竟才十一歲,經過密查,皇帝後頭又沒有人暗中支撐協助。連官場中混跡了四十多年的翁同和與掌理朝政二十多年的最近枝親王首席軍機仿佛同時陷入了一個九宮迷局,隱約的感到什麽,卻又什麽都看不清。答案似乎就在麵前不遠處,然而隔著一層薄如輕霧香煙的紗幕就是接不開真相!
下一章開始招兵買馬,最近身體不好,正在打針。如果耽誤大家,大大請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