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燙的淚水砸在金磚上,也砸進每個人心裏。
奕匡小心翼翼提著袍子入閣,正看見幾人泣血叩趁,沒等他行禮,晴空霹靂陡然降下,還沒明白怎麽回事的奕匡被罵了個狗血淋頭:“你是個死人呐!從貝子直接升到郡王曆代有幾個?一點子小事兒讓你手下人弄成什麽樣了!鼻子揚到天上去了!可見你平日裏對朝政大事懈怠荒疏!朕的旨意都當了耳旁風!前年下旨各衙門永遠不得再行收取門包勒索外官,你可倒好!即刻傳旨,慶郡王奕匡玩忽職守降三級革職……留任,罰俸兩年!沈家本,立即下令把理藩院所有守門人全部抄家,流放黑龍江永遠不得入關!找回鎮洋那枚貓眼戒指。昭告朝廷外省所有衙門,誰要是再敢觸犯,朕送他下地獄!”
“奴才該死!奴才不敢辯駁,確實是近日忙的昏頭脹腦誤了皇上的大事!請皇上重重處罰以儆效尤!”滿肚子委屈的奕匡心中苦楚難耐,淚珠撲簌簌不停落下,仁壽年紀大,宗人府不過是擔著個名兒,其實並不到衙門理事,剩下的鐵杆貴族都是皇室最近枝的宗親,照顧不好一竿子通上天罪責難逃,禮部衙門被撤銷了管理藩屬國事務,一大堆原先所謂的藩屬事務一攬子壓到理藩院忙的也是焦頭爛額,還領著天天在禦前站班的禦前大臣,這份差事當得辛苦,近幾天更甚,除了照顧慶典、外藩不說還得組織僅存的王公親貴換裝、重新演習大禮,光這份累也不是平常人能受得,得虧奕匡體氣素壯(曆史上活了80)才誠誠懇懇兢兢業業的完成任務,沒料到後院起火,手下又惹了事,你說這是招誰惹誰了,這一惹事還都上達“天聽”,這不倒黴催的嗎!
“慶王也是為大典的事鞠躬盡瘁、盡心盡力,幸虧沒出了大差錯,請皇上息怒,蘭芳之事要趕緊拿個主意。”重量級的趙烈文一張口,眾臣工七嘴八舌誰不趕著求情,一時間把個奕匡說得仿佛光出奶不吃草勤懇忠厚的老牛,明擺著,都是一殿稱臣的同事,皇帝的脾氣斌性又擰又強,一氣之下一句話不是流放雲貴極邊就是黑龍江接受平下中農再教育,傳出去好說不好聽,對新政府的影響不言而喻。
“好了!起來吧,奕匡,哭哭啼啼像什麽樣子!朕知道你忙,不過你心裏得有數,外藩的小事跟帝國的外務內政都連著,不可不留心。這回就是教訓。今天都夠受了,朕也就不再罰了。”
抹抹眼淚,奕匡坐了道:“奴才也是剛聽說這件事把他綁了正抽他呢……”
“不說這個了!你們看蘭芳的事怎麽辦?別悶著,有什麽說!”光緒製止奕匡的話,劉鎮洋聞言立馬支起耳朵靜聽朝廷要怎麽救援。
沉默許久大家夥誰也沒言語,越南的事日甚一日還摻雜尼泊爾、哲孟雄、不丹,日本人在東虎視朝鮮,國內新政還需要穩定,除了皇帝,就是再老資曆的憤青也不敢再談發兵對付荷蘭人,都是頂尖兒拔萃的睿智人物,位居宰輔,這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萬一說錯了砸了這百年不遇的中興形勢,那就是折折不扣的千古罪人。所有人心裏都在緊張盤算,想讓對方先說話。
光緒打定主意嚴肅看看噤若寒蟬的眾位大臣,心裏直發笑,正容道:“此事與廓爾喀大不相同,可否快刀斬亂麻或是有個長久之計?”
皇帝一開口,下麵的文章就好做多了,順著這個思路發揮自然不錯。沒有人否認少年天子的睿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蘭芳事變由英荷等國覬覦其地,又妄圖在帝國與法國人爭鬥中首鼠兩端、火中取栗而已,與廓爾喀決然不同。英國人、荷蘭人為掙利益先就麵和心不合。蘭芳一隅之地孤懸海外,被荷屬東印度、英屬南太平洋諸島包圍,勢單力孤,不若廓爾喀、哲孟雄臨近帝國本土,若為此起傾國之兵直接收複則我海軍不免在備戰法國的同時與英荷直接對抗,勝敗難料不說,必然會影響帝國既定國策,不利於越南等處事端。現在萬一出兵,震動南洋,英荷法諸國很容易結成同盟在今後的戰爭中危害帝國,臣等的意思,是否可以利用外交途徑解決此事,分而治之、各個擊破,待越南事定再一統寰宇,不知聖上意如何?”
李鴻章精辟的意識到小皇帝麵對一大片海外領土又一次心動,但作為現實執行人,且不說這三人說的話真假難辨,就是不加在遠東威風猶在的荷蘭,單對英法絕對是下下策。國力還達不到的時候跟英法兩大強國交手,這不是找著崩潰嗎!一旦戰敗,遠東局勢風雲突變,外患一起爆發,大羅金仙難救。
他的話雖含糊意思卻很明顯,放著不管,抗議示威即可,為了一個“妾身未明”的海外領地,不能引起連鎖反應以至於大局崩壞。不合算。
聽話聽音,彭玉麟、崇厚、沈家本、曾國荃都是人尖子,略一思索比量,都清楚幾國盤根錯節局勢,點頭附議。
榮祿本想躍馬橫刀為中國再立新功,細一琢磨複雜莫名的局勢也隻得偃旗息鼓沉默不語。
閻敬銘囁喏半天,一場大戰下來最少也得上千萬白銀的花銷,在國用巨大的現在這位最善於斂財的戶部尚書實在不敢想象越南、廓爾喀、蘭芳三路用兵國庫裏還能剩下幾個大子兒。
曾紀澤見眾人都沒說到皇帝心檻上,陪笑道:“李中堂常說,外洋事務有個基本原則:我不欺你,我不懼你。如此看來,外藩之事千頭萬緒,恕難定奪。臣以為軍事為外交之後盾,假如帝國隻在外交領域抗議示威,不啻與虎謀皮,反而讓英荷兩國更看輕了帝國,不如先期派遣一支小型部隊趕赴蘭芳待命以為後盾,然後敦請德美俄羅斯等國調停,待中國與各國讓渡些權益,使各國承認帝國對蘭芳的主權或控製權,逼迫英荷兩國不敢大動幹戈,收斂些。待越南事平,再揮軍南下,將蘭芳收為直省,設置流官駐軍等等皆可傳檄而定。隻要蘭芳領土保住,嗣後帝國完全可以再行爭取權益。像東海之釣魚島、赤尾嶼接近琉球,若不是台灣提督吳長慶將軍先派兵駐紮,日本海軍早就動手了!等人家占了帝國領土,朝廷再大聲疾呼抗議示威有什麽用?不過是掩耳盜鈴反讓外洋輕視帝國實力,寒了外藩諸國之心。彭雪帥說過,外藩各國無不欽伏中華文明,一旦離心離德勢必分崩離析,外藩本就是帝國國防之門戶藩籬或者說戰略延伸,一旦全失,邊境不安,不可不慎重處理。加之容先生方才所言蘭芳之地比若台灣,四戰固守之所在,東西南北皆能控製馬六甲、荷屬東印度、英屬南太平洋諸島及西班牙屬菲律賓,遏製威脅英、法、荷蘭北上航線,須知蘭芳以北就是帝國南海,處置不當被洋人占據,定為帝國日後之大患。想那俄羅斯為取得黑海出海口,與土耳其戰爭綿延幾十載方才取得,此後俄羅斯艦隊可直接威脅地中海等處,國威大振。廓爾喀、哲孟雄收歸帝國為西南長城,則如果蘭芳經營得當,不論國防軍事、就是經濟、航運、商貿等也是合算的。臣願與德美俄三國商議協約以對抗英法荷,伏請陛下聖裁!”
奕匡小心翼翼提著袍子入閣,正看見幾人泣血叩趁,沒等他行禮,晴空霹靂陡然降下,還沒明白怎麽回事的奕匡被罵了個狗血淋頭:“你是個死人呐!從貝子直接升到郡王曆代有幾個?一點子小事兒讓你手下人弄成什麽樣了!鼻子揚到天上去了!可見你平日裏對朝政大事懈怠荒疏!朕的旨意都當了耳旁風!前年下旨各衙門永遠不得再行收取門包勒索外官,你可倒好!即刻傳旨,慶郡王奕匡玩忽職守降三級革職……留任,罰俸兩年!沈家本,立即下令把理藩院所有守門人全部抄家,流放黑龍江永遠不得入關!找回鎮洋那枚貓眼戒指。昭告朝廷外省所有衙門,誰要是再敢觸犯,朕送他下地獄!”
“奴才該死!奴才不敢辯駁,確實是近日忙的昏頭脹腦誤了皇上的大事!請皇上重重處罰以儆效尤!”滿肚子委屈的奕匡心中苦楚難耐,淚珠撲簌簌不停落下,仁壽年紀大,宗人府不過是擔著個名兒,其實並不到衙門理事,剩下的鐵杆貴族都是皇室最近枝的宗親,照顧不好一竿子通上天罪責難逃,禮部衙門被撤銷了管理藩屬國事務,一大堆原先所謂的藩屬事務一攬子壓到理藩院忙的也是焦頭爛額,還領著天天在禦前站班的禦前大臣,這份差事當得辛苦,近幾天更甚,除了照顧慶典、外藩不說還得組織僅存的王公親貴換裝、重新演習大禮,光這份累也不是平常人能受得,得虧奕匡體氣素壯(曆史上活了80)才誠誠懇懇兢兢業業的完成任務,沒料到後院起火,手下又惹了事,你說這是招誰惹誰了,這一惹事還都上達“天聽”,這不倒黴催的嗎!
“慶王也是為大典的事鞠躬盡瘁、盡心盡力,幸虧沒出了大差錯,請皇上息怒,蘭芳之事要趕緊拿個主意。”重量級的趙烈文一張口,眾臣工七嘴八舌誰不趕著求情,一時間把個奕匡說得仿佛光出奶不吃草勤懇忠厚的老牛,明擺著,都是一殿稱臣的同事,皇帝的脾氣斌性又擰又強,一氣之下一句話不是流放雲貴極邊就是黑龍江接受平下中農再教育,傳出去好說不好聽,對新政府的影響不言而喻。
“好了!起來吧,奕匡,哭哭啼啼像什麽樣子!朕知道你忙,不過你心裏得有數,外藩的小事跟帝國的外務內政都連著,不可不留心。這回就是教訓。今天都夠受了,朕也就不再罰了。”
抹抹眼淚,奕匡坐了道:“奴才也是剛聽說這件事把他綁了正抽他呢……”
“不說這個了!你們看蘭芳的事怎麽辦?別悶著,有什麽說!”光緒製止奕匡的話,劉鎮洋聞言立馬支起耳朵靜聽朝廷要怎麽救援。
沉默許久大家夥誰也沒言語,越南的事日甚一日還摻雜尼泊爾、哲孟雄、不丹,日本人在東虎視朝鮮,國內新政還需要穩定,除了皇帝,就是再老資曆的憤青也不敢再談發兵對付荷蘭人,都是頂尖兒拔萃的睿智人物,位居宰輔,這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萬一說錯了砸了這百年不遇的中興形勢,那就是折折不扣的千古罪人。所有人心裏都在緊張盤算,想讓對方先說話。
光緒打定主意嚴肅看看噤若寒蟬的眾位大臣,心裏直發笑,正容道:“此事與廓爾喀大不相同,可否快刀斬亂麻或是有個長久之計?”
皇帝一開口,下麵的文章就好做多了,順著這個思路發揮自然不錯。沒有人否認少年天子的睿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蘭芳事變由英荷等國覬覦其地,又妄圖在帝國與法國人爭鬥中首鼠兩端、火中取栗而已,與廓爾喀決然不同。英國人、荷蘭人為掙利益先就麵和心不合。蘭芳一隅之地孤懸海外,被荷屬東印度、英屬南太平洋諸島包圍,勢單力孤,不若廓爾喀、哲孟雄臨近帝國本土,若為此起傾國之兵直接收複則我海軍不免在備戰法國的同時與英荷直接對抗,勝敗難料不說,必然會影響帝國既定國策,不利於越南等處事端。現在萬一出兵,震動南洋,英荷法諸國很容易結成同盟在今後的戰爭中危害帝國,臣等的意思,是否可以利用外交途徑解決此事,分而治之、各個擊破,待越南事定再一統寰宇,不知聖上意如何?”
李鴻章精辟的意識到小皇帝麵對一大片海外領土又一次心動,但作為現實執行人,且不說這三人說的話真假難辨,就是不加在遠東威風猶在的荷蘭,單對英法絕對是下下策。國力還達不到的時候跟英法兩大強國交手,這不是找著崩潰嗎!一旦戰敗,遠東局勢風雲突變,外患一起爆發,大羅金仙難救。
他的話雖含糊意思卻很明顯,放著不管,抗議示威即可,為了一個“妾身未明”的海外領地,不能引起連鎖反應以至於大局崩壞。不合算。
聽話聽音,彭玉麟、崇厚、沈家本、曾國荃都是人尖子,略一思索比量,都清楚幾國盤根錯節局勢,點頭附議。
榮祿本想躍馬橫刀為中國再立新功,細一琢磨複雜莫名的局勢也隻得偃旗息鼓沉默不語。
閻敬銘囁喏半天,一場大戰下來最少也得上千萬白銀的花銷,在國用巨大的現在這位最善於斂財的戶部尚書實在不敢想象越南、廓爾喀、蘭芳三路用兵國庫裏還能剩下幾個大子兒。
曾紀澤見眾人都沒說到皇帝心檻上,陪笑道:“李中堂常說,外洋事務有個基本原則:我不欺你,我不懼你。如此看來,外藩之事千頭萬緒,恕難定奪。臣以為軍事為外交之後盾,假如帝國隻在外交領域抗議示威,不啻與虎謀皮,反而讓英荷兩國更看輕了帝國,不如先期派遣一支小型部隊趕赴蘭芳待命以為後盾,然後敦請德美俄羅斯等國調停,待中國與各國讓渡些權益,使各國承認帝國對蘭芳的主權或控製權,逼迫英荷兩國不敢大動幹戈,收斂些。待越南事平,再揮軍南下,將蘭芳收為直省,設置流官駐軍等等皆可傳檄而定。隻要蘭芳領土保住,嗣後帝國完全可以再行爭取權益。像東海之釣魚島、赤尾嶼接近琉球,若不是台灣提督吳長慶將軍先派兵駐紮,日本海軍早就動手了!等人家占了帝國領土,朝廷再大聲疾呼抗議示威有什麽用?不過是掩耳盜鈴反讓外洋輕視帝國實力,寒了外藩諸國之心。彭雪帥說過,外藩各國無不欽伏中華文明,一旦離心離德勢必分崩離析,外藩本就是帝國國防之門戶藩籬或者說戰略延伸,一旦全失,邊境不安,不可不慎重處理。加之容先生方才所言蘭芳之地比若台灣,四戰固守之所在,東西南北皆能控製馬六甲、荷屬東印度、英屬南太平洋諸島及西班牙屬菲律賓,遏製威脅英、法、荷蘭北上航線,須知蘭芳以北就是帝國南海,處置不當被洋人占據,定為帝國日後之大患。想那俄羅斯為取得黑海出海口,與土耳其戰爭綿延幾十載方才取得,此後俄羅斯艦隊可直接威脅地中海等處,國威大振。廓爾喀、哲孟雄收歸帝國為西南長城,則如果蘭芳經營得當,不論國防軍事、就是經濟、航運、商貿等也是合算的。臣願與德美俄三國商議協約以對抗英法荷,伏請陛下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