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房之內,楊氏正喋喋不休地給丈夫吹枕邊風:“這麽好的親事,居然會被山大王搶親,我看春曉這丫頭不是個福星。退還彩禮還算小事,大不了將大哥留下的那隻鑲金算盤賣了,去年當鋪的何掌櫃不是還開出了一百兩的高價麽?但這災星賴在家裏不走,隻怕日後還會生事……”
本已有些迷糊的袁瑞隆頓時睜開了眼睛:“你說什麽?你何時拿著那算盤去了當鋪?”
楊氏自知失言,略停了停,索性梗起脖頸,氣哼哼地說道:“我是去過當鋪讓人估了價,那又如何?跟著你整日窮得打不住心慌,還不準我自己想點法子了?你也不出去看看,誰家男人像你這般窩囊,讓老婆孩子跟著活受罪……”
袁瑞隆聽得焦躁,側身背對著她,悶聲說道:“算盤的主意打不得,那是大哥留給春曉春華的。我答應過哥嫂,隻要我活著一天,就要照顧這兩個孩子一日。行了,時候不早,快些睡吧。”
楊氏聽了,氣得在丈夫身上狠狠掐了一把,她也側身躺好,睜著眼睛又盤算了一會兒,正要再跟丈夫理論,卻聽袁瑞隆那邊已經傳來了如雷的鼾聲。
天剛蒙蒙亮,春曉就被楊氏的喊聲叫醒:“春曉,春曉!快起來幹活啦,你還打算睡到陳家的花轎來抬你不成?”
睡夢中的春華不安地挪動了一下身子,春曉急忙翻身坐起,輕輕拍哄了一會兒,見弟弟睡得沉了,才穿好衣服走出房門。
楊氏見她出來,氣哼哼地扔下手中的雞食盆,扭身進了女兒的房間。
四濺的雞食有些灑在了春曉身上,她蘸著清水將汙漬擦淨,正值隆冬,清早的寒風吹過,春曉不禁打了個哆嗦。
回房翻找了半天,隻有昨日那身大紅夾棉衣裙能穿,換好衣服出來,看看天色不早,春曉急忙生火,趁著煮粥的空當喂飽了雞,又將院子裏裏外外打掃了一遍。
楊氏見了春曉的裝束,自然又陰陽怪氣地搶白了幾句,春曉隻是低頭做事,並不理睬。
吃過早飯,楊氏帶著自家的三個孩子出門趕集,春曉得了空,便打發春華去外麵玩耍,自己和叔父在堂屋裏清點陳家的聘禮。
一副珍珠耳墜、一對雕花素銀手鐲、一根白玉簪、一支五彩珠釵、一盒各色頭花,還有一身大紅繡花夾棉衣裙和若幹胭脂水粉,春曉一邊樣樣數數地清點整理,一邊在心裏暗自詫異,就算新嫁娘八字弱鎮不住,但以陳家的身份,這樣的聘禮也未免太簡單了些,而且大喜之事,怎麽禮品卻大多是單數呢?
所有物品之中,隻有那根玉簪讓春曉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它通體清透,觸手溫潤,簪柄刻著一根梅枝,一直蜿蜒到簪頭盛開的梅花處,精雕細琢,頗為別致。
正捏著玉簪思忖,忽聽院門輕響,隨即傳來一個渾厚的男聲:“袁老板!袁老板在家嗎?”
春曉顧不上將玉簪放下,閃身躲進了內室,袁瑞隆則起身出去開門。
弄明白來者是陳家的家丁和仆婦,春曉悄悄在門邊站定,從門上的鏤空處向外看去。
雙方寒暄了幾句,家丁不再說話,倒是那名仆婦站了起來:“袁老板,我們這次上門,是奉了三夫人之命,來跟您家小姐賠個不是的。”
袁瑞隆受寵若驚,連連擺手:“哪裏,哪裏,您言重了,都是我家侄女無福……快坐,快坐。”
仆婦依言坐下,淡淡一笑:“我們夫人說了,您家小姐的人品是她看好了的,可惜天意弄人,也許春曉小姐注定與我家二少爺無緣……但不管怎麽說,我們陳家本應風風光光地來迎親,這次小姐會被賊人擄去,與陳家的失誤也不無關係,因此,依照我們夫人的意思,親事雖然不成,聘禮可以照舊留在您家,權當一點小小的補償。”
袁瑞隆聞言大喜過望,房裏的春曉卻默默咬緊了嘴唇。仆婦口中的這位“三夫人”說得不錯,若非陳家聽信八字之說不來迎親,袁春曉也許便不會被那個山大王劫去,一夜之間,喜事變禍事,女子的清譽何等重要,又豈是這區區聘禮換得來的?
正在羞惱,仆婦又氣定神閑地說道:“隻是有一樣,聘禮中有根白玉簪,乃是我們夫人的心愛之物,希望您能勸動小姐,盡快歸還……”
春曉此時再也聽不下去,她顧不得許多,打開房門,幾步走到仆婦麵前,將手中的玉簪遞上,傲然說道:“煩請嬤嬤回去轉告夫人,夫人既喜歡這根梅花簪子,想必亦會喜歡那歲寒三友的高潔風骨,須知我們尋常百姓,即便出身寒微,但於氣節無損。玉簪原物奉還,其他東西,也勞煩這位嬤嬤一並帶回去吧。”
仆婦聽了頗為驚訝,她定定地望著春曉,坐在原處久久不發一言,一旁的兩名家丁也麵麵相覷,不自覺地挪了挪身體,坐得更端正了些。
袁瑞隆急出一頭熱汗,他站起身來,向著仆婦連連作揖:“嬤嬤莫怪,我這侄女前日受了驚嚇,還請嬤嬤看在她年幼無知的份上,千萬莫要與她計較……”
仆婦此時卻笑了出來,她上下打量了春曉幾眼,忍不住點頭讚道:“春曉小姐不但樣貌出眾,性情也特別得很,老奴今日受教了。”
說完,她微微沉下臉來:“既是如此,聘禮我們就帶回去了,陳龍、陳虎,咱們走吧。”
走到門口,仆婦又轉過身來,向著春曉微微一笑:“小姐眼力不錯,隻見了梅花,就知道這簪子出自歲寒三友,就憑這些見識,縱然不能嫁入陳家,想來日後也會有個不錯的歸宿,還望小姐珍重。”
陳家一行家仆走後,袁瑞隆轉向春曉,語氣中頗有責怪之意:“春曉,那陳家家大業大,幾位公子都頗成氣候,聽說朝中也有人關照,你又何必逞一時之氣,非要說出那番話來?你,你還嫌這次出名出得不夠麽?”
本已有些迷糊的袁瑞隆頓時睜開了眼睛:“你說什麽?你何時拿著那算盤去了當鋪?”
楊氏自知失言,略停了停,索性梗起脖頸,氣哼哼地說道:“我是去過當鋪讓人估了價,那又如何?跟著你整日窮得打不住心慌,還不準我自己想點法子了?你也不出去看看,誰家男人像你這般窩囊,讓老婆孩子跟著活受罪……”
袁瑞隆聽得焦躁,側身背對著她,悶聲說道:“算盤的主意打不得,那是大哥留給春曉春華的。我答應過哥嫂,隻要我活著一天,就要照顧這兩個孩子一日。行了,時候不早,快些睡吧。”
楊氏聽了,氣得在丈夫身上狠狠掐了一把,她也側身躺好,睜著眼睛又盤算了一會兒,正要再跟丈夫理論,卻聽袁瑞隆那邊已經傳來了如雷的鼾聲。
天剛蒙蒙亮,春曉就被楊氏的喊聲叫醒:“春曉,春曉!快起來幹活啦,你還打算睡到陳家的花轎來抬你不成?”
睡夢中的春華不安地挪動了一下身子,春曉急忙翻身坐起,輕輕拍哄了一會兒,見弟弟睡得沉了,才穿好衣服走出房門。
楊氏見她出來,氣哼哼地扔下手中的雞食盆,扭身進了女兒的房間。
四濺的雞食有些灑在了春曉身上,她蘸著清水將汙漬擦淨,正值隆冬,清早的寒風吹過,春曉不禁打了個哆嗦。
回房翻找了半天,隻有昨日那身大紅夾棉衣裙能穿,換好衣服出來,看看天色不早,春曉急忙生火,趁著煮粥的空當喂飽了雞,又將院子裏裏外外打掃了一遍。
楊氏見了春曉的裝束,自然又陰陽怪氣地搶白了幾句,春曉隻是低頭做事,並不理睬。
吃過早飯,楊氏帶著自家的三個孩子出門趕集,春曉得了空,便打發春華去外麵玩耍,自己和叔父在堂屋裏清點陳家的聘禮。
一副珍珠耳墜、一對雕花素銀手鐲、一根白玉簪、一支五彩珠釵、一盒各色頭花,還有一身大紅繡花夾棉衣裙和若幹胭脂水粉,春曉一邊樣樣數數地清點整理,一邊在心裏暗自詫異,就算新嫁娘八字弱鎮不住,但以陳家的身份,這樣的聘禮也未免太簡單了些,而且大喜之事,怎麽禮品卻大多是單數呢?
所有物品之中,隻有那根玉簪讓春曉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它通體清透,觸手溫潤,簪柄刻著一根梅枝,一直蜿蜒到簪頭盛開的梅花處,精雕細琢,頗為別致。
正捏著玉簪思忖,忽聽院門輕響,隨即傳來一個渾厚的男聲:“袁老板!袁老板在家嗎?”
春曉顧不上將玉簪放下,閃身躲進了內室,袁瑞隆則起身出去開門。
弄明白來者是陳家的家丁和仆婦,春曉悄悄在門邊站定,從門上的鏤空處向外看去。
雙方寒暄了幾句,家丁不再說話,倒是那名仆婦站了起來:“袁老板,我們這次上門,是奉了三夫人之命,來跟您家小姐賠個不是的。”
袁瑞隆受寵若驚,連連擺手:“哪裏,哪裏,您言重了,都是我家侄女無福……快坐,快坐。”
仆婦依言坐下,淡淡一笑:“我們夫人說了,您家小姐的人品是她看好了的,可惜天意弄人,也許春曉小姐注定與我家二少爺無緣……但不管怎麽說,我們陳家本應風風光光地來迎親,這次小姐會被賊人擄去,與陳家的失誤也不無關係,因此,依照我們夫人的意思,親事雖然不成,聘禮可以照舊留在您家,權當一點小小的補償。”
袁瑞隆聞言大喜過望,房裏的春曉卻默默咬緊了嘴唇。仆婦口中的這位“三夫人”說得不錯,若非陳家聽信八字之說不來迎親,袁春曉也許便不會被那個山大王劫去,一夜之間,喜事變禍事,女子的清譽何等重要,又豈是這區區聘禮換得來的?
正在羞惱,仆婦又氣定神閑地說道:“隻是有一樣,聘禮中有根白玉簪,乃是我們夫人的心愛之物,希望您能勸動小姐,盡快歸還……”
春曉此時再也聽不下去,她顧不得許多,打開房門,幾步走到仆婦麵前,將手中的玉簪遞上,傲然說道:“煩請嬤嬤回去轉告夫人,夫人既喜歡這根梅花簪子,想必亦會喜歡那歲寒三友的高潔風骨,須知我們尋常百姓,即便出身寒微,但於氣節無損。玉簪原物奉還,其他東西,也勞煩這位嬤嬤一並帶回去吧。”
仆婦聽了頗為驚訝,她定定地望著春曉,坐在原處久久不發一言,一旁的兩名家丁也麵麵相覷,不自覺地挪了挪身體,坐得更端正了些。
袁瑞隆急出一頭熱汗,他站起身來,向著仆婦連連作揖:“嬤嬤莫怪,我這侄女前日受了驚嚇,還請嬤嬤看在她年幼無知的份上,千萬莫要與她計較……”
仆婦此時卻笑了出來,她上下打量了春曉幾眼,忍不住點頭讚道:“春曉小姐不但樣貌出眾,性情也特別得很,老奴今日受教了。”
說完,她微微沉下臉來:“既是如此,聘禮我們就帶回去了,陳龍、陳虎,咱們走吧。”
走到門口,仆婦又轉過身來,向著春曉微微一笑:“小姐眼力不錯,隻見了梅花,就知道這簪子出自歲寒三友,就憑這些見識,縱然不能嫁入陳家,想來日後也會有個不錯的歸宿,還望小姐珍重。”
陳家一行家仆走後,袁瑞隆轉向春曉,語氣中頗有責怪之意:“春曉,那陳家家大業大,幾位公子都頗成氣候,聽說朝中也有人關照,你又何必逞一時之氣,非要說出那番話來?你,你還嫌這次出名出得不夠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