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曉急忙湊得更近了些,睜大眼睛看著李嬸的動作,李嬸見她如此性急,不由輕笑搖頭,一邊幹活一邊講解道:“你看,其實動作大多是重複的,就是打彎兒的地方特別些……”
半個多時辰之後,春曉已經基本掌握了編筐的要領,見她躍躍欲試,李嬸便分出一些劈好的竹篾給她,經過幾次指點,春曉很快便做得有模有樣,李嬸不禁連連點頭:“春曉啊,不是李嬸虛誇你,你實在是個心靈手巧的好姑娘……”
編好一隻竹筐,看看太陽已經開始西斜,春曉急忙站起身來:“李嬸,天不早了,我該回去準備晚飯啦,明日若是得空,我再過來請教吧。”
李嬸將她拉住,從袖子裏摸出一個手絹包,仔細數出六枚銅錢放在她的手上:“這些你拿去,就當是今日的工錢。這隻竹筐就留在我這兒吧,下次開了市集,我一同帶去幫你賣掉便是。”
春曉剛想推辭,李嬸已經沉下了臉:“怎麽,嫌我給的少?姑娘先拿著吧,若是賣的價高,我再補給你便是。”
春曉還有些摸不透她的脾氣,隻得接過銅錢,向李嬸感激一笑:“李嬸,春曉真不知道怎樣謝您才好……”
李嬸作勢瞪了她一眼:“這個簡單,隻要姑娘以後手下留情,莫要搶光了我的生意就行啦。”
春曉將銅錢仔細收進荷包,一路之上,錢幣和碎銀相互碰撞發出輕響,在她聽來,真如天籟一般。
春曉暗暗打定了主意,以後一有機會便去李嬸處幫忙編筐,雖然隻有幾文而已,但日積月累,總有一天能攢夠為春華醫病的錢吧。
米粥剛散發出陣陣香氣,楊氏就帶著幾個孩子進了門。
楊氏右手提著一大塊五花肉,左手拿著兩塊豆腐,袁春彩手裏拎著點心包,頭上多了一朵桃紅色的絹花,袁春成和袁春堂也拿著花生、麻糖等吃食,一個個眉開眼笑。春曉在廚房的窗口處張望了片刻,見春華的神色並無異樣,便放下心來,將粥鍋從灶上端下,拿著碗筷向堂屋走去。
擺好碗筷,盛上米粥,袁瑞隆也回到了家中,同樣喜上眉梢、滿麵春風。
春曉見了暗暗慶幸,看叔父的樣子,大概是得了老友的資助,或是聽到了什麽有用的訊息,明年的生意會順風順水也不一定……
許是心情不錯,晚飯之後,楊氏破例沒有給春曉安排雜事,反而催促她們姐弟早些睡覺。
回到房間,春華拉住姐姐,神神秘秘地從腰間摸出一個小紙包:“姐姐,這是點心鋪老板偷偷送給我的,他說你們女孩子都喜歡這個。”
春曉接過紙包打開,裏麵卻是幾顆裹著糖霜的山楂球,一看之下,令人不由口舌生津。
她忍不住笑了:“小傻瓜,這山楂是開胃的,咱們連飯都吃不飽,再吃了這山楂,豈不是要餓得睡不著麽?”
春華臉上的光彩瞬間褪去,他訥訥低頭,難過得仿佛就快哭出來。
春曉見狀,急忙將他攬入懷中:“對了,山楂還有好多作用呢,聽說生津止渴的效果就很好,姐姐打算用它們來泡水喝,酸酸甜甜的,味道肯定不錯。”
春華頓時破涕而笑,雙手捧著紙包遞到姐姐眼前:“那就好,其實,我今日在鎮上見到有人買生薑紅棗茶喝,當時就想,要是姐姐也能喝到就好了……”
春曉聽了忍俊不禁:“真是個小傻瓜,這生薑紅棗茶有何特別,隻要有原料,你想喝多少,姐姐就能給你煮多少。”
春華睜大了眼睛:“姐姐,我覺得你這次回來,廚藝好像精進了許多,氣度舉止也與從前不同,莫非撞到頭還能長本事麽?”
春曉尷尬地笑笑:“也沒有吧,其實我以前也會的,隻是不願伺候嬸娘他們,便顯得懶散了些。”
說到此處,春曉話鋒一轉:“春華,今日跟嬸娘去鎮上采購,可曾受了委屈?”
春華輕輕搖頭:“不曾……他們買他們的,我逛我的,井水不犯河水,就算他們把整個和泰園都買下來,春華也不眼氣。”
春曉溫柔地拍拍弟弟的肩膀:“好啦,時候不早了,吃些點心就睡吧。”
她拿出兩塊菊花綠豆糕遞給春華,還不忘打趣道:“說是不眼氣,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吃點心,多少也會上些火吧,喏,吃點綠豆糕,去去火氣。”
春華紅著臉吃了,輕聲說道:“姐姐,我一整日沒碰書本,想看一會兒再睡,成麽?”
春曉很是訝異,隨即頗覺欣慰,便將油燈又挑亮了些:“嬸娘今日高興,不會來管點不點燈的事,你既有這份心氣,那索性多看幾章,等乏了再睡,姐姐在這兒陪你。”
燈光輕曳,四下悄然。春華捧著《三字經》無聲誦讀,念到得意處,還會忍不住搖頭晃腦一番。春曉在一旁看著,又是喜悅又是心疼,略想了想,狠了狠心,又點心包裏拿出兩根蜜麻花送到弟弟嘴邊。
望著春華滿足的表情,春曉忽然有些感慨,在現代時,她沒能親身體會為人父母的艱難,如今卻頗有心得,家有考生,家長伴讀,大抵就是這樣的心境吧。
轉眼已是子時,在春曉的再三催促下,春華才戀戀不舍地放下書本。精神和身體雙重疲勞的他,剛挨到枕頭便沉沉睡去,春曉卻輾轉反側,一夜難眠。
第二天一早,楊氏就帶著幾個孩子回了娘家,袁瑞隆依然外出訪友,春曉安頓春華在家看書,自己又悄悄去了李嬸家。
寒暄了幾句,春曉在李嬸身旁坐下,跟她學起了竹簍的編法。
竹簍的編法稍顯複雜,但體積比竹筐要小很多,因此一個時辰不到,春曉就編好了一隻。
滿懷喜悅地望著自己的作品,顏色深淺不一、編織有鬆有緊的竹篾形成了一些自然的紋路和暗影,乍一看去,似乎是什麽奇異的圖案,春曉不由想起現代的毛衣編織,隨即忽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
半個多時辰之後,春曉已經基本掌握了編筐的要領,見她躍躍欲試,李嬸便分出一些劈好的竹篾給她,經過幾次指點,春曉很快便做得有模有樣,李嬸不禁連連點頭:“春曉啊,不是李嬸虛誇你,你實在是個心靈手巧的好姑娘……”
編好一隻竹筐,看看太陽已經開始西斜,春曉急忙站起身來:“李嬸,天不早了,我該回去準備晚飯啦,明日若是得空,我再過來請教吧。”
李嬸將她拉住,從袖子裏摸出一個手絹包,仔細數出六枚銅錢放在她的手上:“這些你拿去,就當是今日的工錢。這隻竹筐就留在我這兒吧,下次開了市集,我一同帶去幫你賣掉便是。”
春曉剛想推辭,李嬸已經沉下了臉:“怎麽,嫌我給的少?姑娘先拿著吧,若是賣的價高,我再補給你便是。”
春曉還有些摸不透她的脾氣,隻得接過銅錢,向李嬸感激一笑:“李嬸,春曉真不知道怎樣謝您才好……”
李嬸作勢瞪了她一眼:“這個簡單,隻要姑娘以後手下留情,莫要搶光了我的生意就行啦。”
春曉將銅錢仔細收進荷包,一路之上,錢幣和碎銀相互碰撞發出輕響,在她聽來,真如天籟一般。
春曉暗暗打定了主意,以後一有機會便去李嬸處幫忙編筐,雖然隻有幾文而已,但日積月累,總有一天能攢夠為春華醫病的錢吧。
米粥剛散發出陣陣香氣,楊氏就帶著幾個孩子進了門。
楊氏右手提著一大塊五花肉,左手拿著兩塊豆腐,袁春彩手裏拎著點心包,頭上多了一朵桃紅色的絹花,袁春成和袁春堂也拿著花生、麻糖等吃食,一個個眉開眼笑。春曉在廚房的窗口處張望了片刻,見春華的神色並無異樣,便放下心來,將粥鍋從灶上端下,拿著碗筷向堂屋走去。
擺好碗筷,盛上米粥,袁瑞隆也回到了家中,同樣喜上眉梢、滿麵春風。
春曉見了暗暗慶幸,看叔父的樣子,大概是得了老友的資助,或是聽到了什麽有用的訊息,明年的生意會順風順水也不一定……
許是心情不錯,晚飯之後,楊氏破例沒有給春曉安排雜事,反而催促她們姐弟早些睡覺。
回到房間,春華拉住姐姐,神神秘秘地從腰間摸出一個小紙包:“姐姐,這是點心鋪老板偷偷送給我的,他說你們女孩子都喜歡這個。”
春曉接過紙包打開,裏麵卻是幾顆裹著糖霜的山楂球,一看之下,令人不由口舌生津。
她忍不住笑了:“小傻瓜,這山楂是開胃的,咱們連飯都吃不飽,再吃了這山楂,豈不是要餓得睡不著麽?”
春華臉上的光彩瞬間褪去,他訥訥低頭,難過得仿佛就快哭出來。
春曉見狀,急忙將他攬入懷中:“對了,山楂還有好多作用呢,聽說生津止渴的效果就很好,姐姐打算用它們來泡水喝,酸酸甜甜的,味道肯定不錯。”
春華頓時破涕而笑,雙手捧著紙包遞到姐姐眼前:“那就好,其實,我今日在鎮上見到有人買生薑紅棗茶喝,當時就想,要是姐姐也能喝到就好了……”
春曉聽了忍俊不禁:“真是個小傻瓜,這生薑紅棗茶有何特別,隻要有原料,你想喝多少,姐姐就能給你煮多少。”
春華睜大了眼睛:“姐姐,我覺得你這次回來,廚藝好像精進了許多,氣度舉止也與從前不同,莫非撞到頭還能長本事麽?”
春曉尷尬地笑笑:“也沒有吧,其實我以前也會的,隻是不願伺候嬸娘他們,便顯得懶散了些。”
說到此處,春曉話鋒一轉:“春華,今日跟嬸娘去鎮上采購,可曾受了委屈?”
春華輕輕搖頭:“不曾……他們買他們的,我逛我的,井水不犯河水,就算他們把整個和泰園都買下來,春華也不眼氣。”
春曉溫柔地拍拍弟弟的肩膀:“好啦,時候不早了,吃些點心就睡吧。”
她拿出兩塊菊花綠豆糕遞給春華,還不忘打趣道:“說是不眼氣,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吃點心,多少也會上些火吧,喏,吃點綠豆糕,去去火氣。”
春華紅著臉吃了,輕聲說道:“姐姐,我一整日沒碰書本,想看一會兒再睡,成麽?”
春曉很是訝異,隨即頗覺欣慰,便將油燈又挑亮了些:“嬸娘今日高興,不會來管點不點燈的事,你既有這份心氣,那索性多看幾章,等乏了再睡,姐姐在這兒陪你。”
燈光輕曳,四下悄然。春華捧著《三字經》無聲誦讀,念到得意處,還會忍不住搖頭晃腦一番。春曉在一旁看著,又是喜悅又是心疼,略想了想,狠了狠心,又點心包裏拿出兩根蜜麻花送到弟弟嘴邊。
望著春華滿足的表情,春曉忽然有些感慨,在現代時,她沒能親身體會為人父母的艱難,如今卻頗有心得,家有考生,家長伴讀,大抵就是這樣的心境吧。
轉眼已是子時,在春曉的再三催促下,春華才戀戀不舍地放下書本。精神和身體雙重疲勞的他,剛挨到枕頭便沉沉睡去,春曉卻輾轉反側,一夜難眠。
第二天一早,楊氏就帶著幾個孩子回了娘家,袁瑞隆依然外出訪友,春曉安頓春華在家看書,自己又悄悄去了李嬸家。
寒暄了幾句,春曉在李嬸身旁坐下,跟她學起了竹簍的編法。
竹簍的編法稍顯複雜,但體積比竹筐要小很多,因此一個時辰不到,春曉就編好了一隻。
滿懷喜悅地望著自己的作品,顏色深淺不一、編織有鬆有緊的竹篾形成了一些自然的紋路和暗影,乍一看去,似乎是什麽奇異的圖案,春曉不由想起現代的毛衣編織,隨即忽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