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馮金庭早上說過的話,春曉心中淒惶,卻隻能握緊弟弟雙手,輕聲說道:“春華,姐姐知道你痛,你切莫強忍,若是受不住了,隻管告訴姐姐,我去尋馮先生過來為你施針……”
春華閉目不語,隻將手從姐姐手中抽出,死死扯住床單不放。
過了大半個時辰,春華的手漸漸放鬆,呼吸也均勻了些,春曉知他疼痛稍緩,心中一鬆,輕輕擦去弟弟額上的冷汗,又端來一碗溫水喂他喝下。
如此發作了幾回,床單已被扯破了幾處,春華的麵色終於轉紅,他微微睜開雙眼,虛弱說道:“姐姐,我肚子餓了……”
接下來幾日與此相類,隻是疼痛發作的時間越來越短,到了第十天晚間,春華的右腿已能微微挪動,連聲嚷著讓姐姐取詩書來看,說是臨行時秦少甫布置了功課,要將這幾日拉下的學業補上。
春曉自是喜悅,問過馮金庭後,聽聞於傷勢無礙,便依言取來詩書,春華每日朗讀背誦,精神愈發健旺。
馮金庭見春華大好,又開始變著花樣地支派春曉,尤其是每日的飯菜,時常要些稀奇樣式,好在大小事務皆有秦伯從旁協助,因此日子過得尚算平順。
又過了幾日,幾位扁擔的鄉民上了門,放下許多糧食菜蔬,甚至還有幾條鮮魚、一隻羊腿。
春曉這才明白,原來馮金庭家中的食材皆是從前醫治過的傷者所送,對於旁人,他竟是不收半分銀錢的。
雖然心中不解,春曉卻並未多問,隻是對馮金庭更恭順了些。
轉眼三月過去,春華的身體日益恢複,由於整日臥床不動,人也胖了不少。期間春曉又提過幾次讓秦伯先行返回的事,秦伯隻是沉默搖頭,春曉也隻得作罷。
正值秋冬之交,馮金庭讓秦伯去山中砍了不少木柴,過往醫好的那些傷者也紛紛送來了米麵鹹肉和菜幹。
古代的冬日甚是難熬,春曉惦念家中過冬事宜,又想著秦伯乃是秦家主要勞力,不免有些著急,思前想後,硬著頭皮去找馮金庭,詢問春華何時可以拆去夾板。
馮金庭聞言,竟然驚訝反問:“如今已然滿了三個月麽?唔,我竟並不覺得……”
春曉幾乎絕倒,卻隻是斂手站定,輕聲回道:“正是,算上今日,已是三個半月了。無妨,待先生看過春華的狀況再做定奪罷。”
馮金庭微微點頭:“好,那就煩請秦伯將春華背來,馮某看看再說。”
一直站在門口等候的秦伯聽了,忙去西廂房背起春華,送到堂屋的窄榻之上。
馮金庭將木板拆去,仔細看過春華的右腿,微笑說道:“恭喜春華小弟,你的腿骨現下已然回位,而且甚是端正強健,隻要勤加鍛煉,將來自能與常人無異。”
春曉喜極而泣,連忙跪倒叩首,哽咽說道:“先生大恩,春曉春華沒齒不忘……”
春華也伏在榻上拜了又拜,馮金庭見狀,眼珠轉了幾轉,沉聲說道:“姑娘言重了,你若當真感激馮某,不如仍舊留下,等到開春再回去不遲。”
春曉聞言一怔,遲疑著問道:“這卻是為何?回到自家將養不也是一樣麽?先生若是有何叮囑,隻管盡數說給春曉,春曉定當照辦。”
馮金庭輕嗽一聲,訕笑著說道:“旁的倒也沒有什麽,隻是除了好生將養,還需多多鍛煉,馮某這裏尚有套強筋健骨的招式要教予春華小弟,而這招式甚為繁冗,沒有數月之功怕是學不來的……”
春曉聽完也沒了章法,在現代時,康複理療一類的科室自成體係,她也深知術後複健的重要,但見那馮金庭言辭含混、眼珠亂轉,又有些信他不過,同時顧慮秦家老小,不由眉尖微蹙,低頭沉思起來。
正在遲疑,一旁的秦伯忽然出聲問道:“馮先生,我原本是行伍出身,也算粗通拳腳,不如您先教會了我,回去之後,我再慢慢交給春華便是。”
春曉聽了一喜,馮金庭卻麵色微變,支吾著說道:“馮某適才已經說過,這套招式甚為複雜,若單是照貓畫虎,無法得其精髓,練了也是無用。你們還是在此多留幾日吧。”
春曉覺得言之有理,不禁又有些猶豫,秦伯卻微微一笑,抱拳說道:“我平素便對武學頗有興趣,聽先生如此一說,不免更是好奇。我有個不情之請,勞煩先生先將那招式演練一遍,也讓我們開開眼界,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春曉還在猶豫,春華已經歡叫起來:“好啊好啊,春華也要看,先生,您就打上一趟吧。”
馮金庭麵上紅了又白,白了又紅,隻得咳嗽幾聲,極不情願地走到院落之中。
隨後,他便揮拳踢腿,演練起來,春曉定睛看著,慢慢皺起了眉頭,她不懂武藝,隻是覺得他動作潦草且力道不足,並不像是諳熟此道的模樣,但想想現代時康複科的那些設備和循序漸進的鍛煉方法,又覺自己多疑,大概初始之時,春華能耐受的程度就是如此吧。
一套招式下來,馮金庭已微微出了些汗,他亮出收勢,有些自得地轉頭笑道:“如何,你們可看清楚了?”
春華眨眨眼睛沒有回答,秦伯卻淡淡一笑,溫和說道:“馮先生,雖然您中途落了幾式,動作也不算精準,但秦某依然認得。隻是先生,據我所知,這禦敵十八式,從來都是演習新軍所用,功效無非是熱身打底,若說強筋健骨,隻怕還不夠格吧。”
“禦敵十八式”這幾個字一出口,就見馮金庭先是瞠目,隨即頹然垂首,良久才訥訥說道:“我,我方才是胡亂比劃的,原本也不是什麽正經招數……”
秦伯聞言卻麵色一沉:“先生此言差矣,禦敵十八式為前朝仁威大將軍親自編製,乃是各類招式的基礎,如何竟不是正經招數呢?先生如此說,想來無非是沒有看過打得好的,秦某不才,願為先生展示一二。”
春華閉目不語,隻將手從姐姐手中抽出,死死扯住床單不放。
過了大半個時辰,春華的手漸漸放鬆,呼吸也均勻了些,春曉知他疼痛稍緩,心中一鬆,輕輕擦去弟弟額上的冷汗,又端來一碗溫水喂他喝下。
如此發作了幾回,床單已被扯破了幾處,春華的麵色終於轉紅,他微微睜開雙眼,虛弱說道:“姐姐,我肚子餓了……”
接下來幾日與此相類,隻是疼痛發作的時間越來越短,到了第十天晚間,春華的右腿已能微微挪動,連聲嚷著讓姐姐取詩書來看,說是臨行時秦少甫布置了功課,要將這幾日拉下的學業補上。
春曉自是喜悅,問過馮金庭後,聽聞於傷勢無礙,便依言取來詩書,春華每日朗讀背誦,精神愈發健旺。
馮金庭見春華大好,又開始變著花樣地支派春曉,尤其是每日的飯菜,時常要些稀奇樣式,好在大小事務皆有秦伯從旁協助,因此日子過得尚算平順。
又過了幾日,幾位扁擔的鄉民上了門,放下許多糧食菜蔬,甚至還有幾條鮮魚、一隻羊腿。
春曉這才明白,原來馮金庭家中的食材皆是從前醫治過的傷者所送,對於旁人,他竟是不收半分銀錢的。
雖然心中不解,春曉卻並未多問,隻是對馮金庭更恭順了些。
轉眼三月過去,春華的身體日益恢複,由於整日臥床不動,人也胖了不少。期間春曉又提過幾次讓秦伯先行返回的事,秦伯隻是沉默搖頭,春曉也隻得作罷。
正值秋冬之交,馮金庭讓秦伯去山中砍了不少木柴,過往醫好的那些傷者也紛紛送來了米麵鹹肉和菜幹。
古代的冬日甚是難熬,春曉惦念家中過冬事宜,又想著秦伯乃是秦家主要勞力,不免有些著急,思前想後,硬著頭皮去找馮金庭,詢問春華何時可以拆去夾板。
馮金庭聞言,竟然驚訝反問:“如今已然滿了三個月麽?唔,我竟並不覺得……”
春曉幾乎絕倒,卻隻是斂手站定,輕聲回道:“正是,算上今日,已是三個半月了。無妨,待先生看過春華的狀況再做定奪罷。”
馮金庭微微點頭:“好,那就煩請秦伯將春華背來,馮某看看再說。”
一直站在門口等候的秦伯聽了,忙去西廂房背起春華,送到堂屋的窄榻之上。
馮金庭將木板拆去,仔細看過春華的右腿,微笑說道:“恭喜春華小弟,你的腿骨現下已然回位,而且甚是端正強健,隻要勤加鍛煉,將來自能與常人無異。”
春曉喜極而泣,連忙跪倒叩首,哽咽說道:“先生大恩,春曉春華沒齒不忘……”
春華也伏在榻上拜了又拜,馮金庭見狀,眼珠轉了幾轉,沉聲說道:“姑娘言重了,你若當真感激馮某,不如仍舊留下,等到開春再回去不遲。”
春曉聞言一怔,遲疑著問道:“這卻是為何?回到自家將養不也是一樣麽?先生若是有何叮囑,隻管盡數說給春曉,春曉定當照辦。”
馮金庭輕嗽一聲,訕笑著說道:“旁的倒也沒有什麽,隻是除了好生將養,還需多多鍛煉,馮某這裏尚有套強筋健骨的招式要教予春華小弟,而這招式甚為繁冗,沒有數月之功怕是學不來的……”
春曉聽完也沒了章法,在現代時,康複理療一類的科室自成體係,她也深知術後複健的重要,但見那馮金庭言辭含混、眼珠亂轉,又有些信他不過,同時顧慮秦家老小,不由眉尖微蹙,低頭沉思起來。
正在遲疑,一旁的秦伯忽然出聲問道:“馮先生,我原本是行伍出身,也算粗通拳腳,不如您先教會了我,回去之後,我再慢慢交給春華便是。”
春曉聽了一喜,馮金庭卻麵色微變,支吾著說道:“馮某適才已經說過,這套招式甚為複雜,若單是照貓畫虎,無法得其精髓,練了也是無用。你們還是在此多留幾日吧。”
春曉覺得言之有理,不禁又有些猶豫,秦伯卻微微一笑,抱拳說道:“我平素便對武學頗有興趣,聽先生如此一說,不免更是好奇。我有個不情之請,勞煩先生先將那招式演練一遍,也讓我們開開眼界,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春曉還在猶豫,春華已經歡叫起來:“好啊好啊,春華也要看,先生,您就打上一趟吧。”
馮金庭麵上紅了又白,白了又紅,隻得咳嗽幾聲,極不情願地走到院落之中。
隨後,他便揮拳踢腿,演練起來,春曉定睛看著,慢慢皺起了眉頭,她不懂武藝,隻是覺得他動作潦草且力道不足,並不像是諳熟此道的模樣,但想想現代時康複科的那些設備和循序漸進的鍛煉方法,又覺自己多疑,大概初始之時,春華能耐受的程度就是如此吧。
一套招式下來,馮金庭已微微出了些汗,他亮出收勢,有些自得地轉頭笑道:“如何,你們可看清楚了?”
春華眨眨眼睛沒有回答,秦伯卻淡淡一笑,溫和說道:“馮先生,雖然您中途落了幾式,動作也不算精準,但秦某依然認得。隻是先生,據我所知,這禦敵十八式,從來都是演習新軍所用,功效無非是熱身打底,若說強筋健骨,隻怕還不夠格吧。”
“禦敵十八式”這幾個字一出口,就見馮金庭先是瞠目,隨即頹然垂首,良久才訥訥說道:“我,我方才是胡亂比劃的,原本也不是什麽正經招數……”
秦伯聞言卻麵色一沉:“先生此言差矣,禦敵十八式為前朝仁威大將軍親自編製,乃是各類招式的基礎,如何竟不是正經招數呢?先生如此說,想來無非是沒有看過打得好的,秦某不才,願為先生展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