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那隻明顯鼓胖些的水餃,春曉也不覺失笑,微微抿著櫻唇,夾起水餃放進春華碗中:“小小年紀怎麽如此囉嗦,說了讓你吃,你隻管吃便是了……”
春華笑得眯起雙眼,夾起水餃小小咬了一口,一隻紅豔豔的棗子便露出頭來。
春華不免有些驚訝,眨著眼睛看向姐姐:“咦,今年怎麽變了規矩,敢問姐姐,這紅棗可有何寓意麽?”
春曉在他手上輕輕打了一下,佯嗔道:“既是咱們姐弟一處,便將那酸腐文人氣收了吧。其實我也並未多想,隻是覺得棗子本身便是紅色,吃起來又甜甜蜜蜜的,豈不比那千萬人摸來摸去的銅錢強得多麽?”
聽到“甜甜蜜蜜”四個字,春華不由睜大了眼睛,略張了張嘴,卻又將話咽了回去,隻是埋頭吃飯,若有所思。
憶起元夕之約,春曉心中喜悅甜蜜,並未注意到弟弟神情的變化,兩人吃過晚飯,春華先去睡覺,春曉收拾停當,待他睡得熟了,悄悄在妝台前坐下,將僅有的幾件首飾放在發上反複比對,後來索性將長發打散,重新梳成高高的雲髻。
當日出嫁之時,春曉已然上了頭、開了臉,後來回到叔父家中,原本仍想依照春彩的模樣,梳回未嫁女子的發式,怎知卻被楊氏狠狠奚落了一番。
無奈之下,春曉隻得草草梳成雙螺髻,想想畢竟嫁過一次,又將劉海兒梳起,露出額頭,後來覺得這個發式簡潔利落,便一直沿用至今。
想起往事,春曉忍不住歎了口氣,旋即打起精神,對著鏡子照了半天,覺得雲髻太過端麗,又將發髻拆散。
苦思半晌,她忽然想起87版紅樓裏那些別致發式,又聯想到語文課本上的《陌上桑》,忽然靈機一動,有樣學樣,梳了一個纖柔娟秀的倭墮髻。
望著鏡中平添嫵媚的自己,想起程鬆朗滿含情意的熱烈眼眸,春曉驀地麵上作燒,慌手慌腳地將頭發打散,三步並作兩步跑到床前躺下,拉過被子將頭緊緊蒙住。
正在這時,外麵忽然傳來低低的叩門聲,春曉心中一驚,春華也驀地翻身坐起,春曉這才知道弟弟一直不曾睡著,頓時將臉紅透。
穩了穩心神,她輕輕起身,將頭發綰好,向春華說道:“莫要慌張,若是賊人,便沒有先敲門的道理了,待我出去看看再說。”
春華卻緊緊拉住姐姐衣角:“我也去,我不放心。”
姐弟倆相攜來到大門之前,春曉看了弟弟一眼,伸手將門閂撥開。
將門打開一條縫隙,看清麵前的男子,春曉頓時鬆了口氣,忙將門扇開得更大些,讓那人側身進來。
齊楓宇返身關緊大門,關切問道:“方才那人找你何事?可曾為難於你?”
春曉搖了搖頭:“無妨,方才是位相熟的大叔,家裏的女眷臨時有些生產之事,請我過去幫忙。”
齊楓宇“嗯”了一聲,遲疑片刻,低聲說道:“如此,我就先回去了,適才來得匆忙,也不知紅寶蓋好被子沒有……”
轉過身去,他又回過頭來,聲音愈發低沉:“正月裏鄉民閑適,我和紅寶不便來此,你們多多保重。”
略頓了頓,他接著說道:“聽說元夕當日鎮上要辦燈會,到時你若得空,便去鎮上尋我們吧。”
春曉聽了低下頭去,低聲答道:“我,我元夕那日與一位朋友有約,故而並無去看燈的打算……”
齊楓宇仍背對著春曉,因此看不到他臉上的表情,他沉默良久,點頭說道:“也好,那燈會原本也沒什麽看頭……”
說完,他拉開大門,快步離去。
齊楓宇走出很遠,春華仍站在原地不舍張望,春曉見了輕歎一聲,上前攬住弟弟肩膀,柔聲說道:“快去睡吧,明早還要去給秦先生拜年呢。”
春華不情不願地返回房中,見他仍是悶悶不樂,春曉靈機一動,刻意誇張地叫了出來:“哎呀,明日便是初一,咱家的春聯還沒著落呢!”
春華看了姐姐一眼,怏怏說道:“姐姐可是忙糊塗了麽?當日我不是早早便與先生商定了一幅春聯,帶回家時,姐姐還直誇我字寫得好呢。”
春曉莞爾一笑,溫和說道:“如此,便快去把那春聯拿出來貼上吧。一想到明日街坊四鄰都能看到你的墨寶,我這當姐姐的,心裏著實歡喜得緊。”
此時春華方轉了心緒,姐弟倆興興頭頭地貼了春聯,又點亮春曉事先備下的兩隻燈籠,這才回房安歇。
春華很快沉沉睡去,春曉抱膝坐在榻上,望著漸漸發亮的天色,想到程鬆朗行蹤飄忽,不覺有些心煩。如今生活漸漸安穩,春華的學業也步入正軌,而自己也已經真真切切地滿了十六歲,不僅遭人悔婚,還頂著“巫醫”、“不祥之身”的名號,心上人又行事詭譎,照此發展下去,莫非又要當個剩女不成?
初一早上,一夜未眠的春曉帶著弟弟到門口熱熱鬧鬧地放了一掛鞭炮,回來吃過餃子,讓春華換上嶄新的衣服鞋帽,自己也精心裝扮了一番,還特意薄施粉黛,掩去了滿臉倦容。
喜氣洋洋地來到秦家,秦伯秦嬸早已在門外等候。見到秦伯,春華倒頭便拜,口中朗朗說道:“徒弟袁春華給師父拜年!”
秦伯麵上露出難得笑意,趕忙伸手扶起春華,上下打量一番,點頭說道:“半月不見,你好似又長高了些。如何,近日可曾腿疼?可有認真練習?”
春華聽了大力點頭:“嗯!春華一直記著師父的叮囑,每日早上練習樁功、舒展筋骨,午後研習拳腳兵法,不曾有一日懈怠。”
秦伯聞言緩緩點頭,隨即忽然打趣道:“一日不曾懈怠?那今日又怎麽說?莫非今早你也練了功不成?”
春華不由麵紅耳赤,囁嚅良久,嘟起嘴巴說道:“師父,您使詐……放假那天您明明說過,時逢新年,要我多幫姐姐做些家事,好生將養身體……”
春華笑得眯起雙眼,夾起水餃小小咬了一口,一隻紅豔豔的棗子便露出頭來。
春華不免有些驚訝,眨著眼睛看向姐姐:“咦,今年怎麽變了規矩,敢問姐姐,這紅棗可有何寓意麽?”
春曉在他手上輕輕打了一下,佯嗔道:“既是咱們姐弟一處,便將那酸腐文人氣收了吧。其實我也並未多想,隻是覺得棗子本身便是紅色,吃起來又甜甜蜜蜜的,豈不比那千萬人摸來摸去的銅錢強得多麽?”
聽到“甜甜蜜蜜”四個字,春華不由睜大了眼睛,略張了張嘴,卻又將話咽了回去,隻是埋頭吃飯,若有所思。
憶起元夕之約,春曉心中喜悅甜蜜,並未注意到弟弟神情的變化,兩人吃過晚飯,春華先去睡覺,春曉收拾停當,待他睡得熟了,悄悄在妝台前坐下,將僅有的幾件首飾放在發上反複比對,後來索性將長發打散,重新梳成高高的雲髻。
當日出嫁之時,春曉已然上了頭、開了臉,後來回到叔父家中,原本仍想依照春彩的模樣,梳回未嫁女子的發式,怎知卻被楊氏狠狠奚落了一番。
無奈之下,春曉隻得草草梳成雙螺髻,想想畢竟嫁過一次,又將劉海兒梳起,露出額頭,後來覺得這個發式簡潔利落,便一直沿用至今。
想起往事,春曉忍不住歎了口氣,旋即打起精神,對著鏡子照了半天,覺得雲髻太過端麗,又將發髻拆散。
苦思半晌,她忽然想起87版紅樓裏那些別致發式,又聯想到語文課本上的《陌上桑》,忽然靈機一動,有樣學樣,梳了一個纖柔娟秀的倭墮髻。
望著鏡中平添嫵媚的自己,想起程鬆朗滿含情意的熱烈眼眸,春曉驀地麵上作燒,慌手慌腳地將頭發打散,三步並作兩步跑到床前躺下,拉過被子將頭緊緊蒙住。
正在這時,外麵忽然傳來低低的叩門聲,春曉心中一驚,春華也驀地翻身坐起,春曉這才知道弟弟一直不曾睡著,頓時將臉紅透。
穩了穩心神,她輕輕起身,將頭發綰好,向春華說道:“莫要慌張,若是賊人,便沒有先敲門的道理了,待我出去看看再說。”
春華卻緊緊拉住姐姐衣角:“我也去,我不放心。”
姐弟倆相攜來到大門之前,春曉看了弟弟一眼,伸手將門閂撥開。
將門打開一條縫隙,看清麵前的男子,春曉頓時鬆了口氣,忙將門扇開得更大些,讓那人側身進來。
齊楓宇返身關緊大門,關切問道:“方才那人找你何事?可曾為難於你?”
春曉搖了搖頭:“無妨,方才是位相熟的大叔,家裏的女眷臨時有些生產之事,請我過去幫忙。”
齊楓宇“嗯”了一聲,遲疑片刻,低聲說道:“如此,我就先回去了,適才來得匆忙,也不知紅寶蓋好被子沒有……”
轉過身去,他又回過頭來,聲音愈發低沉:“正月裏鄉民閑適,我和紅寶不便來此,你們多多保重。”
略頓了頓,他接著說道:“聽說元夕當日鎮上要辦燈會,到時你若得空,便去鎮上尋我們吧。”
春曉聽了低下頭去,低聲答道:“我,我元夕那日與一位朋友有約,故而並無去看燈的打算……”
齊楓宇仍背對著春曉,因此看不到他臉上的表情,他沉默良久,點頭說道:“也好,那燈會原本也沒什麽看頭……”
說完,他拉開大門,快步離去。
齊楓宇走出很遠,春華仍站在原地不舍張望,春曉見了輕歎一聲,上前攬住弟弟肩膀,柔聲說道:“快去睡吧,明早還要去給秦先生拜年呢。”
春華不情不願地返回房中,見他仍是悶悶不樂,春曉靈機一動,刻意誇張地叫了出來:“哎呀,明日便是初一,咱家的春聯還沒著落呢!”
春華看了姐姐一眼,怏怏說道:“姐姐可是忙糊塗了麽?當日我不是早早便與先生商定了一幅春聯,帶回家時,姐姐還直誇我字寫得好呢。”
春曉莞爾一笑,溫和說道:“如此,便快去把那春聯拿出來貼上吧。一想到明日街坊四鄰都能看到你的墨寶,我這當姐姐的,心裏著實歡喜得緊。”
此時春華方轉了心緒,姐弟倆興興頭頭地貼了春聯,又點亮春曉事先備下的兩隻燈籠,這才回房安歇。
春華很快沉沉睡去,春曉抱膝坐在榻上,望著漸漸發亮的天色,想到程鬆朗行蹤飄忽,不覺有些心煩。如今生活漸漸安穩,春華的學業也步入正軌,而自己也已經真真切切地滿了十六歲,不僅遭人悔婚,還頂著“巫醫”、“不祥之身”的名號,心上人又行事詭譎,照此發展下去,莫非又要當個剩女不成?
初一早上,一夜未眠的春曉帶著弟弟到門口熱熱鬧鬧地放了一掛鞭炮,回來吃過餃子,讓春華換上嶄新的衣服鞋帽,自己也精心裝扮了一番,還特意薄施粉黛,掩去了滿臉倦容。
喜氣洋洋地來到秦家,秦伯秦嬸早已在門外等候。見到秦伯,春華倒頭便拜,口中朗朗說道:“徒弟袁春華給師父拜年!”
秦伯麵上露出難得笑意,趕忙伸手扶起春華,上下打量一番,點頭說道:“半月不見,你好似又長高了些。如何,近日可曾腿疼?可有認真練習?”
春華聽了大力點頭:“嗯!春華一直記著師父的叮囑,每日早上練習樁功、舒展筋骨,午後研習拳腳兵法,不曾有一日懈怠。”
秦伯聞言緩緩點頭,隨即忽然打趣道:“一日不曾懈怠?那今日又怎麽說?莫非今早你也練了功不成?”
春華不由麵紅耳赤,囁嚅良久,嘟起嘴巴說道:“師父,您使詐……放假那天您明明說過,時逢新年,要我多幫姐姐做些家事,好生將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