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日,春曉聽聞秦夫人到底還是服藥墮了胎,心中掛念她的身體,便提著一籃雞蛋前去看望。走進內堂,秦嬸正坐在秦夫人臥房門前默默垂淚,春曉見了一驚,忙趕過去問道:“秦嬸,您這是怎麽了?”
秦嬸微微搖頭:“我並沒有怎樣,隻是想起二少爺被活活打掉,心裏有些不忍罷了……”
春曉心下了然,卻又找不出合適的話來勸解,隻得自己坐了,默默陪在一旁。
過了一會兒,秦嬸擦去淚水,勉強笑道:“不過也好,夫人這樣的年紀,若再生產一次,怕是要吃更多的苦頭……”她站起身來,歉然說道:“你看我,光顧著自己難過,怠慢了貴客,春曉姑娘,你且進去吧,夫人剛請郎中過來診了脈、抓了藥,現下應該還沒睡著。”
走進臥房,秦夫人斜倚在榻上,也正拿著絹帕拭淚,麵色有些蒼白。
春曉在床邊坐下,柔聲勸慰了一番,秦夫人漸漸回轉過來,歎息著說道:“拿定主意時也不覺什麽,但當真將那孩子打了下來,心裏卻又一陣陣傷心難過……罷了,或許我這一世注定隻得居安一個,隻能更加用心照顧,將他好好撫養成人……”
從秦家出來,春曉一路走一路歎息。對於古代女子來說,懷孕生產幾乎是貫穿人生大半的主題,若能像現代那般,有些效果可靠的計生用具,她們該少受多少苦楚折磨……
元夕當日,不知是否機緣巧合,春華午後便被秦先生叫去吟詩作對,而且說好晚間即在秦家留宿,春曉獨自在家,百無聊賴、心神不屬,不時抬頭去看天色,從院中走到房裏,又從房裏走到院中,及至末尾,自己也掌不住笑了出來,索性在榻上躺倒,蒙頭便睡。
誰知這一覺竟睡得頗為深沉,再睜開眼時,天色已近黃昏,外麵已經有些人聲,隱隱聽得鄉民呼朋喚友,相約去鎮上看花燈。
春曉思量半晌,找出年前新做的那身藕荷色衣裙換上,拿起鮮少使用的胭脂香粉看看,仍原樣放了回去,隻略畫了畫眉。
對鏡梳成了倭墮髻,卻發覺並無適宜的首飾可供搭配,想起牆外的臘梅開得正盛,春曉走到院中,踩著板凳折下一枝,選出一朵簪在發上。
雖然隻是小小的一朵,卻清香盈動,久久不散,再看那花枝之上含苞待放的幾朵,點點鵝黃、瑩潤清雅,春曉心中喜歡,便找隻瓶子將花插好,擺在妝台之上。
天色漸漸黑了,春曉坐在窗前,滿心期待,卻又惴惴不安。她忽然有些憂慮,那人行蹤飄忽,莫不是早已忘了今日之約吧……
戌時剛過,院子裏忽然傳來一聲爆竹脆響,春曉嚇了一跳,起身推開房門,卻見程鬆朗已然坐在廊下,不時點燃一枚爆竹拋向半空。
望著他孩童般的舉動,春曉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你都多大的人了,還玩這些小孩子的把戲……”
程鬆朗並不回頭,又點著一枚爆竹扔出,口中說道:“有什麽奇怪,我當小孩子時,又不曾玩過這些……”
聽他語氣頗為落寞,憶起去年元夕初見時的情景,春曉心中一動,剛要說話,程鬆朗已經轉過身來,他微微一怔,上下打量春曉片刻,低低笑道:“你著意裝扮過?可是為了見我麽?”
聽他說得直白,春曉又羞又氣,轉身便走,程鬆朗忙伸手將她攔住,搖頭苦笑道:“說句玩笑便惱了,你的氣性也忒大了些!”
春曉仍是不停掙動,程鬆朗無奈,隻得放她離開,隻在背後說道:“為了今日之約,我寅時便早早出門,一路辛苦趕路,請姑娘多少體恤我些罷。”
春曉不由停下腳步,遲疑片刻,轉身說道:“要我不惱卻也容易,隻是你再不能說那些輕狂話了,你可能做到麽?”
程鬆朗連連點頭,上前拉住春曉雙手,低聲說道:“今夜月色甚好,鎮上的燈會也極熱鬧,不知你有何打算?”
春曉思忖半晌,緩緩搖頭:“我也不知道,我,我沒有想過……”
程鬆朗將她的手牽得更緊,柔聲說道:“我卻知道一個極好的去處,你隨我來。”
大門外的暗影之中,一匹高大的駿馬靜靜站立,程鬆朗將春曉扶上馬背,自己也翻身上馬,一拉韁繩,馬兒便飛奔而去。
與前次不同,這回坐在馬背之上,被程鬆朗輕輕圈在懷中,春曉隻覺滿心甜蜜,雖然羞澀,卻忍不住想與他再接近些。程鬆朗似乎洞悉了她的心事,驀地將她抱得更緊,在她耳邊輕聲說道:“你不用怕,此馬名喚騰雲,已經跟我了整整三年,它最通人性,絕不會傷人半分……”
停頓了一下,他的聲音愈發輕柔:“冷麽?要不要讓騰雲再慢些?”
他身上的熱力和藥香將懷中人完全包圍,春曉紅著臉搖搖頭,安心地倚靠上他,微微閉上眼睛。
過不多時,程鬆朗拉住韁繩,口中“籲”了一聲,騰雲停下腳步,春曉抬頭看時,卻已來到了一個開闊的所在,四下隻有片片荒草,以及幾棵高大茁壯的樹木。
不等春曉說話,程鬆朗忽然將她攔腰抱住,腳下發力,騰空而起。
春曉猝不及防,唬得緊緊閉上雙眼,隻聽耳邊風聲呼嘯,再睜眼時,卻已來到了其中一棵大樹的頂端,此處頗為寬敞,不遠處的樹杈之上,還有一個小小的鳥窩。
正在訝異,程鬆朗已經鬆開雙手,向北方指點道:“你看,那邊便是梅林鎮的燈會了。”
春曉依言望去,果然,遠方燈火流轉,遊人如織,從高處張望,別有一番情趣。
觀望了一會兒,春曉回過頭來,學著程鬆朗的口吻輕聲笑道:“此地甚好,你既如此用心,我便不與你計較了罷。”
程鬆朗啞然失笑,凝望春曉片刻,從懷中摸出一件物事遞到春曉手中:“今日這個發式格外好看,剛好我又帶了這支珠釵來,你且看看喜不喜歡?”
秦嬸微微搖頭:“我並沒有怎樣,隻是想起二少爺被活活打掉,心裏有些不忍罷了……”
春曉心下了然,卻又找不出合適的話來勸解,隻得自己坐了,默默陪在一旁。
過了一會兒,秦嬸擦去淚水,勉強笑道:“不過也好,夫人這樣的年紀,若再生產一次,怕是要吃更多的苦頭……”她站起身來,歉然說道:“你看我,光顧著自己難過,怠慢了貴客,春曉姑娘,你且進去吧,夫人剛請郎中過來診了脈、抓了藥,現下應該還沒睡著。”
走進臥房,秦夫人斜倚在榻上,也正拿著絹帕拭淚,麵色有些蒼白。
春曉在床邊坐下,柔聲勸慰了一番,秦夫人漸漸回轉過來,歎息著說道:“拿定主意時也不覺什麽,但當真將那孩子打了下來,心裏卻又一陣陣傷心難過……罷了,或許我這一世注定隻得居安一個,隻能更加用心照顧,將他好好撫養成人……”
從秦家出來,春曉一路走一路歎息。對於古代女子來說,懷孕生產幾乎是貫穿人生大半的主題,若能像現代那般,有些效果可靠的計生用具,她們該少受多少苦楚折磨……
元夕當日,不知是否機緣巧合,春華午後便被秦先生叫去吟詩作對,而且說好晚間即在秦家留宿,春曉獨自在家,百無聊賴、心神不屬,不時抬頭去看天色,從院中走到房裏,又從房裏走到院中,及至末尾,自己也掌不住笑了出來,索性在榻上躺倒,蒙頭便睡。
誰知這一覺竟睡得頗為深沉,再睜開眼時,天色已近黃昏,外麵已經有些人聲,隱隱聽得鄉民呼朋喚友,相約去鎮上看花燈。
春曉思量半晌,找出年前新做的那身藕荷色衣裙換上,拿起鮮少使用的胭脂香粉看看,仍原樣放了回去,隻略畫了畫眉。
對鏡梳成了倭墮髻,卻發覺並無適宜的首飾可供搭配,想起牆外的臘梅開得正盛,春曉走到院中,踩著板凳折下一枝,選出一朵簪在發上。
雖然隻是小小的一朵,卻清香盈動,久久不散,再看那花枝之上含苞待放的幾朵,點點鵝黃、瑩潤清雅,春曉心中喜歡,便找隻瓶子將花插好,擺在妝台之上。
天色漸漸黑了,春曉坐在窗前,滿心期待,卻又惴惴不安。她忽然有些憂慮,那人行蹤飄忽,莫不是早已忘了今日之約吧……
戌時剛過,院子裏忽然傳來一聲爆竹脆響,春曉嚇了一跳,起身推開房門,卻見程鬆朗已然坐在廊下,不時點燃一枚爆竹拋向半空。
望著他孩童般的舉動,春曉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你都多大的人了,還玩這些小孩子的把戲……”
程鬆朗並不回頭,又點著一枚爆竹扔出,口中說道:“有什麽奇怪,我當小孩子時,又不曾玩過這些……”
聽他語氣頗為落寞,憶起去年元夕初見時的情景,春曉心中一動,剛要說話,程鬆朗已經轉過身來,他微微一怔,上下打量春曉片刻,低低笑道:“你著意裝扮過?可是為了見我麽?”
聽他說得直白,春曉又羞又氣,轉身便走,程鬆朗忙伸手將她攔住,搖頭苦笑道:“說句玩笑便惱了,你的氣性也忒大了些!”
春曉仍是不停掙動,程鬆朗無奈,隻得放她離開,隻在背後說道:“為了今日之約,我寅時便早早出門,一路辛苦趕路,請姑娘多少體恤我些罷。”
春曉不由停下腳步,遲疑片刻,轉身說道:“要我不惱卻也容易,隻是你再不能說那些輕狂話了,你可能做到麽?”
程鬆朗連連點頭,上前拉住春曉雙手,低聲說道:“今夜月色甚好,鎮上的燈會也極熱鬧,不知你有何打算?”
春曉思忖半晌,緩緩搖頭:“我也不知道,我,我沒有想過……”
程鬆朗將她的手牽得更緊,柔聲說道:“我卻知道一個極好的去處,你隨我來。”
大門外的暗影之中,一匹高大的駿馬靜靜站立,程鬆朗將春曉扶上馬背,自己也翻身上馬,一拉韁繩,馬兒便飛奔而去。
與前次不同,這回坐在馬背之上,被程鬆朗輕輕圈在懷中,春曉隻覺滿心甜蜜,雖然羞澀,卻忍不住想與他再接近些。程鬆朗似乎洞悉了她的心事,驀地將她抱得更緊,在她耳邊輕聲說道:“你不用怕,此馬名喚騰雲,已經跟我了整整三年,它最通人性,絕不會傷人半分……”
停頓了一下,他的聲音愈發輕柔:“冷麽?要不要讓騰雲再慢些?”
他身上的熱力和藥香將懷中人完全包圍,春曉紅著臉搖搖頭,安心地倚靠上他,微微閉上眼睛。
過不多時,程鬆朗拉住韁繩,口中“籲”了一聲,騰雲停下腳步,春曉抬頭看時,卻已來到了一個開闊的所在,四下隻有片片荒草,以及幾棵高大茁壯的樹木。
不等春曉說話,程鬆朗忽然將她攔腰抱住,腳下發力,騰空而起。
春曉猝不及防,唬得緊緊閉上雙眼,隻聽耳邊風聲呼嘯,再睜眼時,卻已來到了其中一棵大樹的頂端,此處頗為寬敞,不遠處的樹杈之上,還有一個小小的鳥窩。
正在訝異,程鬆朗已經鬆開雙手,向北方指點道:“你看,那邊便是梅林鎮的燈會了。”
春曉依言望去,果然,遠方燈火流轉,遊人如織,從高處張望,別有一番情趣。
觀望了一會兒,春曉回過頭來,學著程鬆朗的口吻輕聲笑道:“此地甚好,你既如此用心,我便不與你計較了罷。”
程鬆朗啞然失笑,凝望春曉片刻,從懷中摸出一件物事遞到春曉手中:“今日這個發式格外好看,剛好我又帶了這支珠釵來,你且看看喜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