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之前,首先解決讀者的提問。為何此書命名為《楚風》


    戰國末期最重要的國家,當屬秦國和楚國。


    秦國因深受法家思想的影響,秦文化如火,壯烈絢麗,在戰國晚期,因其實用而又功利,一切以物質作為獎懲的基礎,迅速的席卷整個神州大地,完成了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統。


    秦國的政治製度,頂層設計,延續千年。但秦文化,秦國的法家權謀,再也沒有獨立的存在於任何一個朝代。如齊國的管仲‘以商治國’一樣一世而亡。


    楚國自立國到滅亡存在八百餘年,作為當時世界上麵積最大的國家,物產豐饒,思想文化,深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同時又具有獨特的個性。


    天下大爭的時代,楚國反倒撿拾起了周王朝的貴族禮儀。正如當年楚宋之間的戰爭一樣,宋襄公要等到楚國排好戰陣再進攻。曆史往往有著驚人的巧合,楚國在東方諸國以權謀詭詐立身的時候,卻相信了貴族禮儀。


    正是因為這種傳承,才使得中國文化,有了自由.浪漫的種子。楚文化如水,老子所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天下首義,楚地的農民陳勝吳廣打響的,秦國的精銳,是楚國的貴族項羽帶領江東弟子消滅的,漢朝的開國君臣,劉邦帶領楚地的一批下層公職人員完成的。


    漢朝建立以後除政治層麵漢承秦製以外,文化.飲食.服飾…無一不是沿襲楚國舊製。


    風從過去來。


    久遠的國家早已消亡在曆史的塵埃之中,但是文化的精神,戰勝了空間,戰勝了時間。


    《楚風》是從我們現代人的角度,去回眸兩千年前,中國大地上波瀾壯闊的曆史畫麵。自由.強權.人性.文化的傳承。


    歡迎各位能夠提出寶貴意見,讓我們的作品更加完善。


    話說燕姬躺在床上,休息了一會兒,突然覺得一陣陣的心慌,眼皮跳的不知所措,頓時也就睡意全無,趕緊穿衣起身.


    洗漱完畢,坐在桌前,從櫃子裏取出幾枚古錢幣,口中念念有詞,古人講究陰陽五行八卦之說。


    相傳在上古時,伏羲氏創造先天八卦,神農氏創造連山八卦,軒轅氏創造歸藏八卦。後來,有‘三代之英‘美譽的周文王,被拘押在羑裏,曆經數十載潛心鑽研,將其規範化、條理化,演繹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人稱《周易》。


    《周易》以簡單的圖像和數字,以陰和陽的對立變化,來闡述紛紜繁複的社會現象,充滿變化的特點。


    再加之後世周公,孔子等人的不斷推演,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理論體係,對中國的文化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深深的影響著後世,直接導致了諸子百家的思想大爆發,是中國思想的發源地,稱之為‘中國聖經’當之無愧。


    燕姬將手中的銅錢置於桌上,經過仔細推演,大驚失色。卦象顯示近日有血光之災。抬起頭,看見陽光從窗外撒入,照在這張絕美的臉龐之上,甚是妖嬈。


    “公子和小主人回來了沒有?”燕姬若有所思的問了一句下人。


    “啟稟夫人,公子和小主人,出去有些時候了,擱到往日這個時辰早就該回來了?”侍女趕緊回稟。


    “不好!你趕緊叫院裏的武士,集合,帶好兵器隨我出去尋找!”燕姬麵色凝重,如一尊高傲的冰雕,所下達的命令那樣的震懾人心,如同指揮千軍萬馬一般。


    “諾”侍女趕緊下去,隻聽的乒乒乓乓兵器的碰撞之聲,不消多時,一隊侍衛已經整裝待發。


    這些侍衛表麵雖然隻是,看家護院的奴仆,實際上這些人都是‘飛羽騎’中精挑細選的得力幹將,在此一是保護贏稷公子及其家人的安全,二來也是方便刺探諸侯國的國情.民情.軍事動態。


    燕姬在屋裏,走到床前的櫃子裏,取出一柄吳鉤,順手將鬥篷罩在外麵,英姿颯爽,出的屋來。


    眾人一時錯愕,未曾想自己朝夕相處的女主人,平日裏待人謙和,溫良恭儉。


    一身戎裝之後,居然如此的英氣勃發,霸氣十足。


    “眾人隨我出門尋找公子和少主人”不待眾人反應過來,早已快步走到門前,侍衛們隨後蜂擁而至。


    經過一陣搜索,燕姬發現了贏稷和女兒趴在河邊,以為他們二人已經遭遇不測,不覺淚如雨下,飛快的向這邊跑來,贏稷聽到哭聲,知道是燕姬帶著侍衛前來。趕緊大喊:


    “別過來!弩箭上有毒!”


    說話之間,刺客也發覺了眼前的突然變故,趕緊扣動扳機,一支弩箭呼嘯著從河的淺灘直奔燕姬而來。


    贏稷一看自己的女人馬上要被毒箭射傷,也顧不了那麽多了,一頭鑽入河中,向刺客遊去,心中無比憤怒,‘我的女人沒事最好,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定讓你生不如死,誅滅九族’,無比的憤怒化作動力,不消片刻便遊到了刺客身後。


    弩機不同於弓箭,連續發射所用時間短。弩是靠機械力量激發的。弩由弓.弩臂.弩機構成,弩臂用以承弓、撐弦,托持;弩機用以扣弦、發射。每一次的使用,都要將弦張開以弩機扣住,把箭置於弩臂上的矢道內,瞄準目標,而後扳動弩機,弓弦回彈,箭才能射出。就連訓練有素的秦國弩手,也不可能瞬間完成這一連串的動作。


    刺客剛才隻顧著射擊燕姬,並未看到贏稷已經跳入水中。還在忙著準備下次射擊。贏稷悄悄的浮出水麵,一把將他腰間的吳鉤拿了下來。


    刺客頓時一愣,心中默念‘不好,行動失敗,趕緊跑’就地一翻身而起。手持弩機與贏稷對峙,就在這剛才的一瞬間,贏稷本打算背後一下子結果了刺客,沒想到此人反應竟然如此神速,已經站在自己的麵前,心中不免稱讚‘好身手,若是能為我所用,定是如虎添翼’,當然刺客顧不上這些了,侍衛們已經開始從岸邊往他身上射箭了,這些‘飛羽騎’的侍衛,箭無虛發,贏稷自然是心中有數。


    可就苦了刺客,一邊要躲避岸邊射來的羽箭,一邊還要與贏稷對峙.周旋。


    贏稷手持吳鉤,近身一擊,反被躲開,刺客用弩機反擊,


    鉤來弩擋,弩來鉤消,來來回回,贏稷並未站到絲毫的優勢。岸邊的侍衛已經開始陸續的下水趕來參戰。


    刺客一看,心中不免慌亂‘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趕緊走為上策。


    贏稷哪裏肯讓他走,二人又扭打在一起。


    話分兩頭剛才燕姬以為他們父女二人遭遇不測,一時痛苦流涕,聽得弩箭帶著風聲呼嘯而來。再加上贏稷跟自己喊話,一下子警惕萬分。弩箭射來之時,早有防備,將懷裏的吳鉤順勢一擋,箭從一邊飛過。為了迷惑對方,乘勢倒在地上。見贏稷下水與刺客廝打,自己趕緊跑過去抱起雁翎,陪她,哄她開心。


    這一切贏稷不知道啊!他隻看著射箭,又沒看見射沒射中,此時還懷著‘喪妻之痛’與刺客拚命廝殺。


    這打架其實跟喝酒沒什麽區別,一開始的時候,你我還有些禮數,彼此謙讓,喝到一定程度,誰還顧得上這些。贏稷與刺客開始還有些招數來往,現在早已扭打在一起。岸上的侍衛也就不敢放箭了,這都扭打在一起了,萬一傷到自己公子,可是大罪過。


    拳來肉擋,手腳並用,就差你我互相撕咬了!這刺客雖然倒地廝打,但是周身如泥鰍一般油滑,贏稷仗著人高馬大,孔武有力,多少占些優勢。


    贏稷瞅準時機,一把將刺客的麵紗撤掉!


    “啊!是你!”贏稷頓時呆呆的站在那裏。


    刺客趁機跳入河中,等侍衛們趕過來時,早已不見了蹤影。為首的侍衛,下令


    “追!趕緊追!”


    “不要追了!讓她去吧”贏稷一下子,癱坐在地。努力拚湊著剛才的片段。


    “她為什麽要殺我?燕姬怎麽樣了?她還好嗎?”贏稷一邊說,一邊起身,往河邊焦急的望去。


    當他發現燕姬正和雁翎一起向岸邊走來。贏稷低頭吩咐道:


    “去,趕緊將刺客所遺留的物件,一件不落的,帶回府裏,悄悄的做,不要讓夫人知道”。


    '諾”身邊的侍衛忙碌起來不在話下。


    早有侍衛將那艘小船劃了過來,贏稷首先登船,劃向岸邊,小寶貝努力的揮舞著小手,剛才發生的一切,雖說生死一線,但是小姑娘好像並不怎麽在意。


    “燕姬,你手裏拿的什麽?”贏稷上岸以後,一眼就看到了,燕姬手裏的那把吳鉤。‘吳鉤’春秋時期,流行於南方的神兵利器,由青銅鍛造,長一米,單側有刃,呈曲線狀,狀如柳葉,吹毛利刃,削鐵如泥。


    屈原曾在《九歌.國殤》中寫到“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後世多有作品描述‘吳鉤’,‘吳鉤’無形之中演化成了馳騁疆場,殺敵報國的精神象征。


    燕姬剛才隻顧著擔心他們父女的安危,並未將吳鉤收好,現在再去收好,已經來不及了。麵容之中,產生了不少的歉意和愧疚。


    贏稷也並未當麵詢問,隻是淺淺的一笑,順手接過小丫頭,然後拍了拍燕姬肩膀,說了句:


    “走!回家吧!我們餓了”


    “好!”燕姬隨著贏稷漫步回家。贏稷心中多少已經明白了一些什麽,剛才刺客所使用的兵器也是吳鉤,與燕姬手中的一模一樣,刀柄之上,都有‘姑蘇’的字樣。可以斷定是越國所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芮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芮寧並收藏楚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