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3-09
這就是北海城啊!
鍾誌生跟著華佗終於來到了這北海之城,看著眼前的古城,青灰色的牆磚,暗沉色的大門,感受到一種靈樸古素,巍然壯大,這是後世那些所謂的文化景點所無法比擬的,一時之間竟激動興奮的說不出話來。
真沒想到自己能夠親眼見識到這三國時期的古城。
交了入城的錢,迎麵的是道路兩旁的一間間木屋和商店,“我們這是要去哪兒?”鍾誌生不解對華佗問道,華佗回答道:“我們去太守府,此間太守與老朽有些交情,不久前托人尋我,說是有要事相求。”
“北海太守,孔融!”鍾誌生驚歎道,華佗疑惑道:“公子也與孔太守相識?”
鍾誌生解釋道:“在下怎麽可能有太守有交集,隻是聽人說過,北海太守孔融是當今的名士,所以也就有了點印象。”華佗點點頭說道:“原來如此,那孔文舉實乃好才之人,老朽倒是可以替公子引薦引薦。”“那便多謝老伯了。”
說到孔融,一般人都會想到孔融讓梨,其他的便不太清楚,其實,孔融,字文舉,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深厚,是孔子的二十世孫,性好賓客,喜歡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剛正不阿,隻是後來因為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太守府門前,隻見太守府並不是想象中的恢宏大氣,看來孔融也是一個清官,隻是為人有點自負,加上言辭激烈,不留回旋的餘地,才為曹操所不容,實在可惜。
“來著何人”守衛攔住華佗和鍾誌生問道,華佗回到:“在下華佗,應太守之邀前來,煩勞閣下,進去通報一聲,說是故人來訪。”守衛想到自己主人平時宴請的那些賓客,哪個不是華服雍貴,哪像眼前的兩個人一樣,一身布衣,還有一股莫名的味道,想是有段時間沒有洗澡了,於是不屑的說道:“可有拜帖嘛?”
華佗回到:“未曾有拜帖。”衛兵不耐煩的說道:“連拜帖都沒有,還敢說是應邀前來,分明是來騙吃騙喝的,趕快給我老子滾。”說著一把便將華佗和鍾誌生推到一邊,未曾想華佗一時不留意,立足未穩竟摔倒地上。
鍾誌生憤慨到:“哪來的混賬,竟然狗眼看人低,耽誤了你家主人的大事,你擔當的起嘛。”說著便彎身去扶華佗,“狗眼看人低,這話倒也新鮮。”隻見一個華服少年從門內走出對衛兵問道:“這是怎麽回事啊?”
衛兵惶恐答道:“這兩山野之人謊稱是太守的故人,還說是應邀前來,卻無拜帖,門下正要驅逐。”“哦,是嗎?”說著,華服少年便瞧起眼前的兩人,鍾誌生做了一個揖,對華服少年說道:“我二人確實應邀而來,隻是一路風塵卜卜,才弄的這樣,哪想的這衛兵連通報都不通報一聲,殊不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話說的倒也有理,這天下之人豈是用眼便能看穿的,隻憑這句話,我便信你們是應家父之邀而來的。”華服少年點頭說道。
“家父,你是孔文舉之子孔文?”華佗對華服少年問道,華服少年疑惑道:“在下正是孔文,不過老伯又是如何得知,不知老伯大名?”
華佗滿臉笑意,捋了捋胡子,說道:“老夫華佗,華元化,與你父孔文舉相識也有數十年了,小時候老朽還抱過你那。”孔文驚歎道:“原來是華世叔,家父不久前就在盼你來了,這下弟弟的病有救了。”說著冷眼看向差點驅逐了二人的衛兵。
“混賬,竟仗勢欺人,驅趕家父的客人,自己收拾東西走吧,我孔府容不下你。”孔文怒斥衛兵道,衛兵慌張的跪倒在地上,求饒道:“公子,小的知錯了,是小的不長眼,求公子開恩,家裏還有年邁的老母需要供養。”說著,竟磕起頭來,一聲聲“砰砰”的聲音令人不覺為之一震。
鍾誌生看著眼前磕頭的衛兵,又發現孔文露出不忍的神情,於是對孔文說道:“他也是無心之失,就饒過他這一次吧。”華佗也趁機說道:“無礙的,且在給他一次機會吧。”
孔文看著衛兵說道:“兩個客人都為你求情,就饒你這一次,下次切不可識人不明。”“多謝少爺。多謝兩位,多謝。”衛兵舒了一口氣,說道。
“兩位還是進府休息一下吧。”孔文說道,“也好,不知你父可在?”華佗問道.
“家父正在府內,見到世叔,一定會很開心。”孔文說道。
鍾誌生看著眼前的客廳,一幅幅字畫,透露出書香門第的味道,給人一中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感覺,不愧是孔融的住所。
“元化,吾可是等你好久了。”隻見一中年男子應聲而入,迎麵而來了一股書卷之氣,想必這就是孔融,孔文舉。
華佗笑道:“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沒什麽變化啊。”“你可是老了許多,來了這就別走了,整日奔波,風餐露宿又是何苦那。”孔融說道。
華佗搖搖頭說道:“整日悶在一處,怕是吾的醫術就要停滯不前了,況且外麵有那麽多需要我的人,豈可安居在此,倒是吾聽孔文說你二子病了,還是先看病要緊。”
“好好,看病要緊,咦!這位是?”孔融問道,華佗指了指鍾誌生道:“這位公子是吾在來的途中遇到的,感覺頗有才能,便帶來向文舉引薦引薦,文舉不會嫌棄吧。”
孔融說道:“哪會,既是你華元化引薦的,吾一定要見識見識,不知公子姓名,哪裏人士。”
鍾誌生頓了段,沉吟道:“在下鍾誌生,字公禮,沛縣人士,今日得見太守,實乃幸焉。”孔融笑道:“公禮,奉公守禮,好字,日後有空切磋切磋。“華佗道:“怎麽還是以前的老樣子,又想抨議時政,如今可不太平,還是先看看令公子吧。”
孔融道:“也好,諸位且隨我來。”
這就是北海城啊!
鍾誌生跟著華佗終於來到了這北海之城,看著眼前的古城,青灰色的牆磚,暗沉色的大門,感受到一種靈樸古素,巍然壯大,這是後世那些所謂的文化景點所無法比擬的,一時之間竟激動興奮的說不出話來。
真沒想到自己能夠親眼見識到這三國時期的古城。
交了入城的錢,迎麵的是道路兩旁的一間間木屋和商店,“我們這是要去哪兒?”鍾誌生不解對華佗問道,華佗回答道:“我們去太守府,此間太守與老朽有些交情,不久前托人尋我,說是有要事相求。”
“北海太守,孔融!”鍾誌生驚歎道,華佗疑惑道:“公子也與孔太守相識?”
鍾誌生解釋道:“在下怎麽可能有太守有交集,隻是聽人說過,北海太守孔融是當今的名士,所以也就有了點印象。”華佗點點頭說道:“原來如此,那孔文舉實乃好才之人,老朽倒是可以替公子引薦引薦。”“那便多謝老伯了。”
說到孔融,一般人都會想到孔融讓梨,其他的便不太清楚,其實,孔融,字文舉,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深厚,是孔子的二十世孫,性好賓客,喜歡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剛正不阿,隻是後來因為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來到了太守府門前,隻見太守府並不是想象中的恢宏大氣,看來孔融也是一個清官,隻是為人有點自負,加上言辭激烈,不留回旋的餘地,才為曹操所不容,實在可惜。
“來著何人”守衛攔住華佗和鍾誌生問道,華佗回到:“在下華佗,應太守之邀前來,煩勞閣下,進去通報一聲,說是故人來訪。”守衛想到自己主人平時宴請的那些賓客,哪個不是華服雍貴,哪像眼前的兩個人一樣,一身布衣,還有一股莫名的味道,想是有段時間沒有洗澡了,於是不屑的說道:“可有拜帖嘛?”
華佗回到:“未曾有拜帖。”衛兵不耐煩的說道:“連拜帖都沒有,還敢說是應邀前來,分明是來騙吃騙喝的,趕快給我老子滾。”說著一把便將華佗和鍾誌生推到一邊,未曾想華佗一時不留意,立足未穩竟摔倒地上。
鍾誌生憤慨到:“哪來的混賬,竟然狗眼看人低,耽誤了你家主人的大事,你擔當的起嘛。”說著便彎身去扶華佗,“狗眼看人低,這話倒也新鮮。”隻見一個華服少年從門內走出對衛兵問道:“這是怎麽回事啊?”
衛兵惶恐答道:“這兩山野之人謊稱是太守的故人,還說是應邀前來,卻無拜帖,門下正要驅逐。”“哦,是嗎?”說著,華服少年便瞧起眼前的兩人,鍾誌生做了一個揖,對華服少年說道:“我二人確實應邀而來,隻是一路風塵卜卜,才弄的這樣,哪想的這衛兵連通報都不通報一聲,殊不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話說的倒也有理,這天下之人豈是用眼便能看穿的,隻憑這句話,我便信你們是應家父之邀而來的。”華服少年點頭說道。
“家父,你是孔文舉之子孔文?”華佗對華服少年問道,華服少年疑惑道:“在下正是孔文,不過老伯又是如何得知,不知老伯大名?”
華佗滿臉笑意,捋了捋胡子,說道:“老夫華佗,華元化,與你父孔文舉相識也有數十年了,小時候老朽還抱過你那。”孔文驚歎道:“原來是華世叔,家父不久前就在盼你來了,這下弟弟的病有救了。”說著冷眼看向差點驅逐了二人的衛兵。
“混賬,竟仗勢欺人,驅趕家父的客人,自己收拾東西走吧,我孔府容不下你。”孔文怒斥衛兵道,衛兵慌張的跪倒在地上,求饒道:“公子,小的知錯了,是小的不長眼,求公子開恩,家裏還有年邁的老母需要供養。”說著,竟磕起頭來,一聲聲“砰砰”的聲音令人不覺為之一震。
鍾誌生看著眼前磕頭的衛兵,又發現孔文露出不忍的神情,於是對孔文說道:“他也是無心之失,就饒過他這一次吧。”華佗也趁機說道:“無礙的,且在給他一次機會吧。”
孔文看著衛兵說道:“兩個客人都為你求情,就饒你這一次,下次切不可識人不明。”“多謝少爺。多謝兩位,多謝。”衛兵舒了一口氣,說道。
“兩位還是進府休息一下吧。”孔文說道,“也好,不知你父可在?”華佗問道.
“家父正在府內,見到世叔,一定會很開心。”孔文說道。
鍾誌生看著眼前的客廳,一幅幅字畫,透露出書香門第的味道,給人一中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感覺,不愧是孔融的住所。
“元化,吾可是等你好久了。”隻見一中年男子應聲而入,迎麵而來了一股書卷之氣,想必這就是孔融,孔文舉。
華佗笑道:“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沒什麽變化啊。”“你可是老了許多,來了這就別走了,整日奔波,風餐露宿又是何苦那。”孔融說道。
華佗搖搖頭說道:“整日悶在一處,怕是吾的醫術就要停滯不前了,況且外麵有那麽多需要我的人,豈可安居在此,倒是吾聽孔文說你二子病了,還是先看病要緊。”
“好好,看病要緊,咦!這位是?”孔融問道,華佗指了指鍾誌生道:“這位公子是吾在來的途中遇到的,感覺頗有才能,便帶來向文舉引薦引薦,文舉不會嫌棄吧。”
孔融說道:“哪會,既是你華元化引薦的,吾一定要見識見識,不知公子姓名,哪裏人士。”
鍾誌生頓了段,沉吟道:“在下鍾誌生,字公禮,沛縣人士,今日得見太守,實乃幸焉。”孔融笑道:“公禮,奉公守禮,好字,日後有空切磋切磋。“華佗道:“怎麽還是以前的老樣子,又想抨議時政,如今可不太平,還是先看看令公子吧。”
孔融道:“也好,諸位且隨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