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隻需一件事?張毅放下手中的酒杯,很是震撼、不解,助我拿下許昌!拿下豫州!難道秀兒她不清楚這樣做的後果嘛?
“公子不信秀兒,還是覺得秀兒幫不了你?”張秀兒輕笑著收回那壓在他嘴唇上的羊脂玉指,坐了回去。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張毅慌忙回道:“隻....隻是秀兒這話,著實令某大吃一驚,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哦?即是如此,公子盡管再問。”張秀兒柔荑般的右手微微托著香腮,肌膚如冬凝白脂,彎起的嘴角邊露出些許整齊細致的牙齒。
張毅理了理思緒,沉聲道:“秀兒你知不知道我一旦拿下許昌,豫州便會易主,這裏的許多事物、規矩極有可能不複從前?”
“那又如何?”
“如何!”張毅盯著一臉淡然的張秀兒,不由地氣急道:“秀兒,你到底明不明白!豫州一旦易主,兗州必然會派不少謀臣文士遷往此處,奉孝、誌才、文若、公達等皆是深謀明察之輩,極有可能發現潛伏的你們,若真到了那時,怕是....”
“公子這般心急,莫不是在為秀兒擔憂?”
“你覺得是便是吧。”張毅頗感無奈,自己這話都說的如此明白直觀,怎麽秀兒還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難道她早就想好了應對之法?
“嘻嘻,公子你這表情太讓人家心疼了。”張秀兒看著眼前出神的張毅,輕笑道:“人家又不是白白幫你,可得先答應一件事。”
罷了,還是聽完再想吧,張毅頹然道:“先說好,有違道義的事某可是做不下來。”
“公子放心,秀兒的這件事不但不違背道義,還順應天道。”
順應天道?張毅腦海中靈光一閃,不覺浮現出自北海以來,自己遇到的、看到的黃巾樣容,驚呼道:“秀兒你是要我推翻大漢!”
“公子果然是同道中人。”張秀兒直直看著他,沉聲說道:“天道輪回,春秋更替,大漢劉氏已經做了數百年的皇帝,日薄西山,是時候改朝換代。”
“秀兒,那晚我不是跟你說過,大漢皇室已經撐不了多久,你又何必....”
“公子,秀兒一天沒能親眼見到大漢倒下,心裏就一天也無法踏實。”張秀兒臉色一暗,傷然欲泣道:“大漢一日尚存,我想父親和幾位叔叔,還有那數十萬的黃巾兒郎都不會甘心長眠在地下。”
“秀兒,這事急不得。”張毅心中暗自長歎一聲,無奈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漢皇室如今雖無一兵一卒,但畢竟還是這天下名義上的主人,我即便想要幫你,現在怕也是有心無力。”
“不,秀兒隻要公子的一句承諾。”張秀兒豁然抓住他的手,沉聲說道:“曹公若能占據兗、豫兩州,其聲望、實力必然大增,而公子身為曹公重臣,則可建言廢漢室,立新朝。”
“事情沒有秀兒你想得那麽簡單。”張毅搖了搖頭,苦笑道:“天下雖是大亂,但棒打出頭鳥的道理自古便有,想要孟德廢漢室,區區兩州之地還遠遠不能抵擋四方群雄來襲。”
記得曆史上,孟德雖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其哪怕是快要病死之時,也未曾下令廢除漢室,自立為皇,張毅不禁有些頭疼,若沒有什麽人格分裂,這一世的孟德怕也會止步魏王,不再寸進。
“公子,秀兒願意等!”張秀兒靜默了片刻,似是下了什麽決心,堅定地說道:“公子隻需答應,時機一旦成熟,便力諫曹公,廢汗立新,為百姓,為將士開創一個和平安穩的好日子。”
“善待百姓、優厚兵士,這些秀兒即便不說,我也會諫言孟德。”張毅微微一笑,坦然道:“隻是這廢除漢室,我真的不能給秀兒你一個確切的時間。”
張秀兒點了點頭,抓住他的手,笑道:“沒事,我可以每日督促你練兵結陣,為開創盛世而不斷進取。”
“什麽?督促我!”
“對啊,廢漢一日未完成,秀兒就必須督促你一日。”張秀兒一臉的認真,沉聲說道:“秀兒要對得起那數十萬戰死沙場的黃巾兒郎,也要為跟著我一路來到豫州,辛勞費神數年的老兵新卒負責。”
“那...那若是戰局一直膠著,難以打開怎麽辦?”張毅忽然想到日後的三分天下,忍不住忐忑地問道。
“那就督促你一輩子!”
一輩子?張毅心頭頓時如一千頭呂布坐下神獸飛踏而過,督促一輩子?這不是要斷了我簡單舒適做富貴閑人的誌向!
不行!絕對不行!這一世說什麽也不能讓三分天下這種局麵再度出現,臥龍、周郎、鳳雛、陸遜....不管是誰,為了我下半輩子的安逸生活,我絕不會放棄。
“對了,秀兒還有一事要說。”
都說到這份上了,還需要問我嘛?張毅苦笑著擺擺手。
“曹公入住豫州,怕是放心不下我黃巾潛伏各地的人手。”張秀兒信然道:“為安其心,秀兒準備召尚能征戰沙場的兵士聚成一軍,其餘全部解散。”
秀兒,這是不願意讓我為難啊,張毅心中泛起絲絲感動,豫州一旦歸入孟德之手,很難容忍其間暗中潛伏著一股足夠顛覆官府的武裝力量,“即是如此,這支黃巾軍便由秀兒你來統領。”
“不,這支黃巾的統帥不能說我。”
“為什麽,秀兒你擅長兵陣潛襲,又深得這些黃巾兵卒的心,由你來統帥,最是合適。”
“公子,你覺得曹公會放心讓我來統領此軍嘛?”張秀兒嫣然一笑,小手掩住張毅的小嘴,笑道:“最後即便是看在公子的麵子上,給了我這統帥之職,兵卒們怕也會被人看輕,軍械糧草更是可能處處受人冷眼刁難。”
“所以秀兒,你的意思是要借勢?”
“公子果然是個明白人。”張秀兒拿起酒壺,到了兩杯果酒,柔聲說道:“我為副將,公子做統帥,這樣一來,曹公開心,文臣放心,那些武將軍人自然也不幹看輕我軍。”
“可是我已經是背嵬軍的統帥,如今在多領一軍,是不是有些不妥。”管五千人的吃喝穿用,自己就已經十分頭疼,文若更是為了錢財軍餉的事跟自己爭辯數次,秀兒這軍若也來個五千人,自己回去指不定要把文若活活氣死。
“公子,你覺得曹公對你信任如何?”
“還好吧。”張毅饒了擾頭說道。
“不是還好,是極好!”張秀兒雙眸一轉,淺酌了一口,說道:“秀兒曾經派人調查,感覺曹公對於公子異乎尋常的信任看重,你自北海剛至東郡,曹公便放心的將大軍統帥之職交托給你,令你對陣青州黃巾,其後呂布大軍來襲,曹公更是將妻兒老小所在的東平郡城托付於你,而眼前,公子也是身負重望,肩挑豫州。”
“秀兒,你這話我聽的怎麽感覺怪怪的。”張毅皺眉解釋道:“選我掛帥出征青州黃巾乃是孟德希望我以此戰堵住他人之嘴,至於將東平托付給我,本意怕是讓我緩一緩黃巾一戰,畢竟當時何人知道呂布會偷襲兗州,至於此次前來豫州,隻是不小心被人騙進了連環坑,剛訓練完背嵬軍,根本沒有比我合適的人熟悉此軍。”
“公子,你這是身在其中,渾然不覺啊!”張秀兒搖了搖頭,輕笑道:“曹公手下人才濟濟,為什麽會讓你同領政務、軍事,其老父慘死,公子為徐州百姓公然頂撞於他,他為何一絲芥蒂也未有,還讓你訓練精兵,出征豫州。”
這樣聽來,似乎真有些道理,可是自己也就是虎牢關前,孟德未發跡之時多提點了些,難道這對人的印象是那麽深刻?(曹操若是在此,必然會說道:印象固然是一方麵,其次便是公禮做事每每出乎預料,結果令人震歎不已,比如說青州黃巾一戰,公禮所帶大軍不但沒有想象中的大傷亡,還反將人家二十萬人收服,東平一戰,更是在兵少將缺的情況下,硬生生的阻擋了呂布大軍,當然還有一很重要的便是為人,你見過一個明明身懷大才,卻每天尋思著偷懶,輕鬆過日子的人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好幾次弄得曹操是咬牙切齒,這不,我就給你官職位子,讓你去謀政破敵去!)
放一隻羊也是放,放兩隻羊也是放,多添一支強軍,最頭疼的又不是我,張毅想到這點,忍不住輕笑道:“那秀兒,你對拿下這許昌郡城有什麽主意?”
“拿下此城並不難。”張秀兒信然道:“周昂此人雖然有些能力,可惜城中守軍基本都是本地百姓,我黃巾兵士不少潛伏在裏麵,有的甚至已經做到了城門令,公子若想拿下四門,今晚秀兒便能幫你拿下,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此事最好說得一人出麵相助。”
“許靖?”
“原來公子知道此人!”
“公子不信秀兒,還是覺得秀兒幫不了你?”張秀兒輕笑著收回那壓在他嘴唇上的羊脂玉指,坐了回去。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張毅慌忙回道:“隻....隻是秀兒這話,著實令某大吃一驚,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哦?即是如此,公子盡管再問。”張秀兒柔荑般的右手微微托著香腮,肌膚如冬凝白脂,彎起的嘴角邊露出些許整齊細致的牙齒。
張毅理了理思緒,沉聲道:“秀兒你知不知道我一旦拿下許昌,豫州便會易主,這裏的許多事物、規矩極有可能不複從前?”
“那又如何?”
“如何!”張毅盯著一臉淡然的張秀兒,不由地氣急道:“秀兒,你到底明不明白!豫州一旦易主,兗州必然會派不少謀臣文士遷往此處,奉孝、誌才、文若、公達等皆是深謀明察之輩,極有可能發現潛伏的你們,若真到了那時,怕是....”
“公子這般心急,莫不是在為秀兒擔憂?”
“你覺得是便是吧。”張毅頗感無奈,自己這話都說的如此明白直觀,怎麽秀兒還是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難道她早就想好了應對之法?
“嘻嘻,公子你這表情太讓人家心疼了。”張秀兒看著眼前出神的張毅,輕笑道:“人家又不是白白幫你,可得先答應一件事。”
罷了,還是聽完再想吧,張毅頹然道:“先說好,有違道義的事某可是做不下來。”
“公子放心,秀兒的這件事不但不違背道義,還順應天道。”
順應天道?張毅腦海中靈光一閃,不覺浮現出自北海以來,自己遇到的、看到的黃巾樣容,驚呼道:“秀兒你是要我推翻大漢!”
“公子果然是同道中人。”張秀兒直直看著他,沉聲說道:“天道輪回,春秋更替,大漢劉氏已經做了數百年的皇帝,日薄西山,是時候改朝換代。”
“秀兒,那晚我不是跟你說過,大漢皇室已經撐不了多久,你又何必....”
“公子,秀兒一天沒能親眼見到大漢倒下,心裏就一天也無法踏實。”張秀兒臉色一暗,傷然欲泣道:“大漢一日尚存,我想父親和幾位叔叔,還有那數十萬的黃巾兒郎都不會甘心長眠在地下。”
“秀兒,這事急不得。”張毅心中暗自長歎一聲,無奈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大漢皇室如今雖無一兵一卒,但畢竟還是這天下名義上的主人,我即便想要幫你,現在怕也是有心無力。”
“不,秀兒隻要公子的一句承諾。”張秀兒豁然抓住他的手,沉聲說道:“曹公若能占據兗、豫兩州,其聲望、實力必然大增,而公子身為曹公重臣,則可建言廢漢室,立新朝。”
“事情沒有秀兒你想得那麽簡單。”張毅搖了搖頭,苦笑道:“天下雖是大亂,但棒打出頭鳥的道理自古便有,想要孟德廢漢室,區區兩州之地還遠遠不能抵擋四方群雄來襲。”
記得曆史上,孟德雖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其哪怕是快要病死之時,也未曾下令廢除漢室,自立為皇,張毅不禁有些頭疼,若沒有什麽人格分裂,這一世的孟德怕也會止步魏王,不再寸進。
“公子,秀兒願意等!”張秀兒靜默了片刻,似是下了什麽決心,堅定地說道:“公子隻需答應,時機一旦成熟,便力諫曹公,廢汗立新,為百姓,為將士開創一個和平安穩的好日子。”
“善待百姓、優厚兵士,這些秀兒即便不說,我也會諫言孟德。”張毅微微一笑,坦然道:“隻是這廢除漢室,我真的不能給秀兒你一個確切的時間。”
張秀兒點了點頭,抓住他的手,笑道:“沒事,我可以每日督促你練兵結陣,為開創盛世而不斷進取。”
“什麽?督促我!”
“對啊,廢漢一日未完成,秀兒就必須督促你一日。”張秀兒一臉的認真,沉聲說道:“秀兒要對得起那數十萬戰死沙場的黃巾兒郎,也要為跟著我一路來到豫州,辛勞費神數年的老兵新卒負責。”
“那...那若是戰局一直膠著,難以打開怎麽辦?”張毅忽然想到日後的三分天下,忍不住忐忑地問道。
“那就督促你一輩子!”
一輩子?張毅心頭頓時如一千頭呂布坐下神獸飛踏而過,督促一輩子?這不是要斷了我簡單舒適做富貴閑人的誌向!
不行!絕對不行!這一世說什麽也不能讓三分天下這種局麵再度出現,臥龍、周郎、鳳雛、陸遜....不管是誰,為了我下半輩子的安逸生活,我絕不會放棄。
“對了,秀兒還有一事要說。”
都說到這份上了,還需要問我嘛?張毅苦笑著擺擺手。
“曹公入住豫州,怕是放心不下我黃巾潛伏各地的人手。”張秀兒信然道:“為安其心,秀兒準備召尚能征戰沙場的兵士聚成一軍,其餘全部解散。”
秀兒,這是不願意讓我為難啊,張毅心中泛起絲絲感動,豫州一旦歸入孟德之手,很難容忍其間暗中潛伏著一股足夠顛覆官府的武裝力量,“即是如此,這支黃巾軍便由秀兒你來統領。”
“不,這支黃巾的統帥不能說我。”
“為什麽,秀兒你擅長兵陣潛襲,又深得這些黃巾兵卒的心,由你來統帥,最是合適。”
“公子,你覺得曹公會放心讓我來統領此軍嘛?”張秀兒嫣然一笑,小手掩住張毅的小嘴,笑道:“最後即便是看在公子的麵子上,給了我這統帥之職,兵卒們怕也會被人看輕,軍械糧草更是可能處處受人冷眼刁難。”
“所以秀兒,你的意思是要借勢?”
“公子果然是個明白人。”張秀兒拿起酒壺,到了兩杯果酒,柔聲說道:“我為副將,公子做統帥,這樣一來,曹公開心,文臣放心,那些武將軍人自然也不幹看輕我軍。”
“可是我已經是背嵬軍的統帥,如今在多領一軍,是不是有些不妥。”管五千人的吃喝穿用,自己就已經十分頭疼,文若更是為了錢財軍餉的事跟自己爭辯數次,秀兒這軍若也來個五千人,自己回去指不定要把文若活活氣死。
“公子,你覺得曹公對你信任如何?”
“還好吧。”張毅饒了擾頭說道。
“不是還好,是極好!”張秀兒雙眸一轉,淺酌了一口,說道:“秀兒曾經派人調查,感覺曹公對於公子異乎尋常的信任看重,你自北海剛至東郡,曹公便放心的將大軍統帥之職交托給你,令你對陣青州黃巾,其後呂布大軍來襲,曹公更是將妻兒老小所在的東平郡城托付於你,而眼前,公子也是身負重望,肩挑豫州。”
“秀兒,你這話我聽的怎麽感覺怪怪的。”張毅皺眉解釋道:“選我掛帥出征青州黃巾乃是孟德希望我以此戰堵住他人之嘴,至於將東平托付給我,本意怕是讓我緩一緩黃巾一戰,畢竟當時何人知道呂布會偷襲兗州,至於此次前來豫州,隻是不小心被人騙進了連環坑,剛訓練完背嵬軍,根本沒有比我合適的人熟悉此軍。”
“公子,你這是身在其中,渾然不覺啊!”張秀兒搖了搖頭,輕笑道:“曹公手下人才濟濟,為什麽會讓你同領政務、軍事,其老父慘死,公子為徐州百姓公然頂撞於他,他為何一絲芥蒂也未有,還讓你訓練精兵,出征豫州。”
這樣聽來,似乎真有些道理,可是自己也就是虎牢關前,孟德未發跡之時多提點了些,難道這對人的印象是那麽深刻?(曹操若是在此,必然會說道:印象固然是一方麵,其次便是公禮做事每每出乎預料,結果令人震歎不已,比如說青州黃巾一戰,公禮所帶大軍不但沒有想象中的大傷亡,還反將人家二十萬人收服,東平一戰,更是在兵少將缺的情況下,硬生生的阻擋了呂布大軍,當然還有一很重要的便是為人,你見過一個明明身懷大才,卻每天尋思著偷懶,輕鬆過日子的人嘛?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好幾次弄得曹操是咬牙切齒,這不,我就給你官職位子,讓你去謀政破敵去!)
放一隻羊也是放,放兩隻羊也是放,多添一支強軍,最頭疼的又不是我,張毅想到這點,忍不住輕笑道:“那秀兒,你對拿下這許昌郡城有什麽主意?”
“拿下此城並不難。”張秀兒信然道:“周昂此人雖然有些能力,可惜城中守軍基本都是本地百姓,我黃巾兵士不少潛伏在裏麵,有的甚至已經做到了城門令,公子若想拿下四門,今晚秀兒便能幫你拿下,不過....”
“不過什麽?”
“不過此事最好說得一人出麵相助。”
“許靖?”
“原來公子知道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