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讓郡主等等轉身進了廚房,找到食糖,瓷杯,把塘放入杯中倒了熱水,端進來說:“你拿毛筆,蘸此水寫幾個字看看。”


    “哎,你怎麽不寫?”


    “唉!雖然本人學富五車,讀書萬卷,然學海無涯就是這字寫不好,所以無緣仕途,還請郡主賜教。”


    “啊怎麽會這樣,難道就練不好嗎?誰不都是從小練起,要不你就捐一個監生(國子監),也好有個出身,以後就好辦事了。”順手寫了幾個字。


    “話是這麽說,我從小疏於懶惰,讀書勉強,書寫卻無緣,荒廢於今,再也撿不起來了,隻能說一飲一啄各有天命,怎麽捐?”


    “就是拿錢買啊!笨蛋連這都不知道。”


    “那進士可不可以買?”


    “按說也可以的,不過一般是字體過關,內容由幾位考官審定,隻要買通考官,不是三甲之一,皇兄是不看的,直接禦批。”


    李斌拿起剛才郡主寫的紙。


    “咦,我剛才寫的字怎麽不見了。”李斌沒說話把紙放到油燈上烤,出現剛才寫的字而且變成褐色。


    郡主眼睛睜的大大的,嘴都張的可以放蘋果,看到李斌望著她忙閉上嘴說;“你怎麽辦到的?快告訴我。”


    “你先用正常筆墨寫些不關痛癢的事情,寫成大字,再用糖水為墨,把重要之事在大字旁寫成小楷,然後涼幹小楷字跡自然消失,待看時,用火一烤便出。不過這個方法不可外傳,皇上也不能告之。”


    “這個自然,要不我怎麽有秘密呢。公子你說這利器能打過武功高強之人嗎?”這也是明朝人普遍的想法。


    “暫時還打不過,因為它打一槍就裝彈藥,那時候早被殺了,但利器之所以叫利器,因為他是器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等到可以打連發時,再厲害的武功也不是它的對手。”


    “火器可以打連發嗎?我怎麽沒聽說過。”


    “我說的是以後,就像從前沒有火器一樣,後來不就有了。”


    “你怎麽懂的那麽多,我越來越佩服你了。”李斌心想你是越來越愛我還差不多。


    “我還要找你幫忙呢?你看我在督造司天天跟生鐵打交道,煩都煩死了,不好玩,我想到軍中任參事幫哥哥出謀劃策,煩請你在皇上麵前給通融通融。”


    “這個沒問題,皇家女子不能參政,不過你的事不算參政。”


    “為什麽?”


    “不告訴你。”


    李斌到督造司才知道督造司分軍器局生產刀矢和兵仗局生產槍炮。他身為副司長主要負責兵仗局。司長是文人進士出身,近五十歲的老頭,李斌前來拜見,他摸著山羊胡子說:“想不到一個娃娃能造出如此火器,虧的李家人才輩出也是我大明的福分。”


    兵器製造屬工部,兵部無權幹涉,這又是一個問題;工部隻管製造不求質量,士兵拿著槍經常被炸的手臂斷裂,兵部找工部扯皮,要通過皇上,皇上找工部,工部說是士兵使用不當,因為有炸藥裝填數量多少問題,所以相互扯皮也解決不了。


    李斌視察了兵仗局生產槍炮全過程,明朝管理是由一個師傅領頭帶一幫徒弟,生產製造一杆槍,製造槍械有五個師傅帶領。根據出土文獻顯示,出土的每把槍都刻有銘文記錄了生產日期,人名,數量。說明明朝還挺重視質量,為什麽還有不合格的產品出來?


    大炮是仿製荷蘭人的叫“紅夷大炮”顧名思義因為西洋明朝稱夷,每個大炮生產出來就在炮身綁一個紅稠子。這種炮射程五公裏,按當時算是先進的,缺點是笨重,開一炮後再裝彈費時間,要撲火,澆水,清膛,裝填,重新調整目標等經常有炸膛現象。不善野戰,假如在戰場上打完一炮再裝填,對方的騎兵早衝過來了,就等於送給對方大炮一樣。不過讓李斌意外的是發現了開花彈。


    當然不是現代意義的炮彈,是外包鐵,鉛,內有炸藥,有一凸起的地方裝有引線,遇敵時點燃引線用拋石機拋出。有這種武器明朝還打不過女真人?令李斌詫異,看來明朝的滅亡不是武器的問題。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李斌可沒這想法,他有他的計劃。來到製造槍管的地方,從冶煉到加工整個過程看完後,才明白為什麽槍管容易炸膛;首先冶煉就不過關,溫度上不去,沒有添加劑,使礦石雜質清除不了,含碳量太高,偶爾碰上礦石雜質少的還可以。二是人工鑽孔,偏差很大,厚薄不均各人手法技術又不同,差異更大。三是管理混亂,當官的克扣工錢貪汙腐化嚴重,造成工匠的不滿,質量下滑。


    李斌上任兵仗局幾天一言不發,到處察看,不時同工匠聊幾句了解情況。這天回到局辦公地方問:“這裏有沒有秘書?”


    大家相互看看其中一人問:“大人何為秘書?”


    李斌想了半天才記起明朝應該叫書記,這在現代可是領導啊又怕不對說:“就是抄寫東西的書記員。”


    “有,有”馬上過來麵目滄桑的兩老頭。


    李斌遺憾古人平常百姓家女人是不讀書的,官宦人家小姐也不會拋頭露麵。“給皇上寫份奏折,我說大概意思你們寫。”沒辦法李斌羞於字拿不出手文言文不會隻好采用這種方式。


    李斌給萬曆上折子說一:要整治吏治,不能克扣工匠工錢,提高待遇。二:管理革新,實行承包製,一個工序一撥人,流水線作業。三:打破師徒製度,既然是熟練工種,三個月期滿就可以拿同樣的工酬。四:建立獎勵製度,在保證質量下,多幹多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窺明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聖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聖手並收藏窺明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