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麽話?女人是無限的,男人是有限的,隻有我不能滿足你,那有你不能滿足我一說。”
“王爺又胡說,妾跟王爺在一起就很滿足,隻是不解王爺為何還去那種肮髒的地方?”
李斌一聽知道她知道自己去新風居的事,聯想以前種種事情都是馬小姐搞得名堂,不由火從心起,厲聲問到:“你怎麽跟間諜似的,老子的事還要你來管?”
“何為間諜?我是受各位姐姐的囑托,監督你莫要沾花惹草,又給我們找來什麽姐妹,免的遭世人嘲笑,影響王爺聲譽。”
“放屁,山海關、京城一事是受誰囑托,你嫁給我是監視我來了,一幫丫鬟、管家全是奸細,你母親給你說什麽了,派你來當細作究竟為什麽?”
“沒有的事,母親大人都是為你好,我身為將軍之女何來的細作?妾一番苦心全是為了王爺成就大業,百世之功,為江山社稷所考慮。”
李斌一聽更加氣憤:“簡直是荒謬,你何德何能?還是曠世之才?就是一個將軍之女想助我成大業,不壞事就算喔彌陀佛了,竟大言不慚,不知自己幾斤幾兩,快給我滾回去,連你的仆人一個不剩統統混蛋,明天讓我見到一個殺一個。”
李斌第一次發這麽大的火,一來是對自己毫無隱私深惡痛恨,對她母親幹涉自己的做法不滿。二來潛意識裏心中有個柳如是,暫時對其它女人排斥。三來怕這個女人幫倒忙,弄巧成拙怕壞了自己的事。
倒是把馬小姐嚇的不輕,平時李斌和言善目、和藹可親,從不擺王爺架子,如今發起脾氣來說要殺人,王爺說話一言九鼎不怕是假的。第二天李斌起來馬小姐連人帶仆人早沒影了,跑到四川成都母親大人麵前告狀去了。
弘光帝以及三個貴妃被送回北京。碩鼠司報告:杭州沒有找到顧炎武,卻抓住了阮大铖,李斌命令斬首示眾。
劉宗周、黃宗羲走馬上任,一些官員上京城為官,李斌真的給他們寫了推薦信,目的就是減少東林黨、複社的人員過於集中,造成黨爭、派係鬥爭,專門派人把陳子龍送到京城做官,李斌寫了推薦信,說陳公子學識過人,才思敏捷,為人義氣可堪大用。
陳子龍看到李斌的評語,不盡苦笑,我連老婆都讓給你了當然仗義,前麵幾句評語倒還公正,胳膊擰不過大腿,就算給我的補償吧。
天下之大總有不協調的聲音,江陰縣傳來一個叫閻應元“起兵造反”的消息,聲稱“忠義之邦,綱常萬古,節義千秋。”李斌問知府大人如何解決?黃宗羲建議安撫為主,圍剿為輔,說他有個外甥叫金聖歎與閻應元相識,讓他勸說事倍功半。
李斌一驚,曆史上金聖歎的名聲不低於黃宗羲,著名的文學家、批評家,對明朝四大名著都給予評價,一生不為清政府賣命,嫉惡如仇,曾多次諷刺在朝為官的黃宗羲,最終被清政府砍頭。
“告訴你外甥,隻要他去,無論成與不成,委任他浙江知府,如他想入朝為官我給他寫封推薦信,官拜侍郎沒問題。”
這時候的金聖歎還是年輕後生,沒有顯示多少才能,黃宗羲大跌眼鏡,心想中國朝廷的官不值錢嗎?“王爺、我這個外甥剛到弱冠之年,如此重任恐有不妥,請王爺三思。”
李斌哈哈大笑道:“你以為我胡亂說的嗎?金聖歎日後的功名、成就不亞於你,可別小看了他。”
黃宗羲對李斌的預見之言早有領教,暗暗驚歎:平時老是看這個外甥不順眼,日後要注意了,說不定比我做的官都大。李斌考慮江陰的狀況,都是平民居多,大部分人不明真相,為了減少殺戮派高夫人單獨領兵平叛。
金聖歎年輕氣盛一聽說還給他知府幹,毫不猶豫進了江陰縣城,誰知閻應元不賣他的賬,反說他是叛徒,忠奸不分,扣在城裏。
高夫人見金聖歎久不出城,知道未果,命令部隊攻城,守城大部分非軍事人員,武器簡陋,素質差。高夫人派出高傑為了讓他立功,日後有所前途,高傑部打仗不行,欺負老百姓、挑軟柿子捏倒是拿手,不到半日在炮火掩護下衝進江陰縣城,部下一進城就忘了高夫人的囑咐,大開殺戒,屠殺了城中所有拿兵器的人。
終究走不出曆史的陰影,曆史上江陰起兵造反清軍三屠江陰城,殺光了城中所有的人,被曆史稱為“江陰三屠”。李斌的蝴蝶效應沒起作用,還是發生了此事,李斌為了避免曆史的發生,專門讓心慈手軟的高夫人負責圍剿,結果還是死了一部分人。
高傑興高采烈的回來報喜:“姐姐、這幫人敢造反被我全殺了,看他們還造反。”
“啪”一聲,高傑臉上挨了一巴掌,高夫人怒喝:“出發前我怎麽給你交代的。”
高傑捂著臉說:“殺主犯,脅從者不殺,可我隻殺了拿兵器跟我們作對的人,百姓秋毫無犯?”
“笨蛋、拿兵器者皆是百姓、脅從者,主犯隻有幾人,你殺這麽多人,壞了王爺的聲譽,王爺那裏如何交差?”
當高夫人帶著高傑向李斌請罪時,把李斌氣的直跺腳,下令把高傑捆起來,所有部下遣散一個不要,並對高夫人說:“這件事太大,非要高傑的人頭給江陰縣祭奠不可,望夫人諒解,我曾囑咐你少殺人,可結果呢?”
李斌讓黃宗羲帶著被解救的金聖歎到江陰,當著眾百姓的麵砍下高傑的腦袋,算挽回了一些影響。事後李斌兌現承諾派金聖歎任浙江知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據碩鼠司報告:在福建由福建巡撫張肯堂、巡按史吳泰枝、南安伯鄭芝龍擁立唐王朱律鍵監國,取年號隆武。特別是福建人稱明末大儒、王陽明式的人物—黃道周任兵部尚書,公開與李斌作對反中複明。
至今我們的中小學課本還有黃道周的文言文介紹,曾任天啟、崇禎兩屆吏部尚書。曾說“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誌”被稱為“理性”的堅持者。
李斌命王虎一部進入浙江;令汪錫退回山東;李如梅率大軍進攻福建;令紅娘子部同李俊水軍進攻江西,兩麵夾攻福建。
剛理完政事,侍衛來報說一個丫鬟來,說叫柳姑娘的讓他走一遭。李斌詫異古代女人沒這麽大方吧?主動邀請他,莫非柳如是動了凡心。
“王爺又胡說,妾跟王爺在一起就很滿足,隻是不解王爺為何還去那種肮髒的地方?”
李斌一聽知道她知道自己去新風居的事,聯想以前種種事情都是馬小姐搞得名堂,不由火從心起,厲聲問到:“你怎麽跟間諜似的,老子的事還要你來管?”
“何為間諜?我是受各位姐姐的囑托,監督你莫要沾花惹草,又給我們找來什麽姐妹,免的遭世人嘲笑,影響王爺聲譽。”
“放屁,山海關、京城一事是受誰囑托,你嫁給我是監視我來了,一幫丫鬟、管家全是奸細,你母親給你說什麽了,派你來當細作究竟為什麽?”
“沒有的事,母親大人都是為你好,我身為將軍之女何來的細作?妾一番苦心全是為了王爺成就大業,百世之功,為江山社稷所考慮。”
李斌一聽更加氣憤:“簡直是荒謬,你何德何能?還是曠世之才?就是一個將軍之女想助我成大業,不壞事就算喔彌陀佛了,竟大言不慚,不知自己幾斤幾兩,快給我滾回去,連你的仆人一個不剩統統混蛋,明天讓我見到一個殺一個。”
李斌第一次發這麽大的火,一來是對自己毫無隱私深惡痛恨,對她母親幹涉自己的做法不滿。二來潛意識裏心中有個柳如是,暫時對其它女人排斥。三來怕這個女人幫倒忙,弄巧成拙怕壞了自己的事。
倒是把馬小姐嚇的不輕,平時李斌和言善目、和藹可親,從不擺王爺架子,如今發起脾氣來說要殺人,王爺說話一言九鼎不怕是假的。第二天李斌起來馬小姐連人帶仆人早沒影了,跑到四川成都母親大人麵前告狀去了。
弘光帝以及三個貴妃被送回北京。碩鼠司報告:杭州沒有找到顧炎武,卻抓住了阮大铖,李斌命令斬首示眾。
劉宗周、黃宗羲走馬上任,一些官員上京城為官,李斌真的給他們寫了推薦信,目的就是減少東林黨、複社的人員過於集中,造成黨爭、派係鬥爭,專門派人把陳子龍送到京城做官,李斌寫了推薦信,說陳公子學識過人,才思敏捷,為人義氣可堪大用。
陳子龍看到李斌的評語,不盡苦笑,我連老婆都讓給你了當然仗義,前麵幾句評語倒還公正,胳膊擰不過大腿,就算給我的補償吧。
天下之大總有不協調的聲音,江陰縣傳來一個叫閻應元“起兵造反”的消息,聲稱“忠義之邦,綱常萬古,節義千秋。”李斌問知府大人如何解決?黃宗羲建議安撫為主,圍剿為輔,說他有個外甥叫金聖歎與閻應元相識,讓他勸說事倍功半。
李斌一驚,曆史上金聖歎的名聲不低於黃宗羲,著名的文學家、批評家,對明朝四大名著都給予評價,一生不為清政府賣命,嫉惡如仇,曾多次諷刺在朝為官的黃宗羲,最終被清政府砍頭。
“告訴你外甥,隻要他去,無論成與不成,委任他浙江知府,如他想入朝為官我給他寫封推薦信,官拜侍郎沒問題。”
這時候的金聖歎還是年輕後生,沒有顯示多少才能,黃宗羲大跌眼鏡,心想中國朝廷的官不值錢嗎?“王爺、我這個外甥剛到弱冠之年,如此重任恐有不妥,請王爺三思。”
李斌哈哈大笑道:“你以為我胡亂說的嗎?金聖歎日後的功名、成就不亞於你,可別小看了他。”
黃宗羲對李斌的預見之言早有領教,暗暗驚歎:平時老是看這個外甥不順眼,日後要注意了,說不定比我做的官都大。李斌考慮江陰的狀況,都是平民居多,大部分人不明真相,為了減少殺戮派高夫人單獨領兵平叛。
金聖歎年輕氣盛一聽說還給他知府幹,毫不猶豫進了江陰縣城,誰知閻應元不賣他的賬,反說他是叛徒,忠奸不分,扣在城裏。
高夫人見金聖歎久不出城,知道未果,命令部隊攻城,守城大部分非軍事人員,武器簡陋,素質差。高夫人派出高傑為了讓他立功,日後有所前途,高傑部打仗不行,欺負老百姓、挑軟柿子捏倒是拿手,不到半日在炮火掩護下衝進江陰縣城,部下一進城就忘了高夫人的囑咐,大開殺戒,屠殺了城中所有拿兵器的人。
終究走不出曆史的陰影,曆史上江陰起兵造反清軍三屠江陰城,殺光了城中所有的人,被曆史稱為“江陰三屠”。李斌的蝴蝶效應沒起作用,還是發生了此事,李斌為了避免曆史的發生,專門讓心慈手軟的高夫人負責圍剿,結果還是死了一部分人。
高傑興高采烈的回來報喜:“姐姐、這幫人敢造反被我全殺了,看他們還造反。”
“啪”一聲,高傑臉上挨了一巴掌,高夫人怒喝:“出發前我怎麽給你交代的。”
高傑捂著臉說:“殺主犯,脅從者不殺,可我隻殺了拿兵器跟我們作對的人,百姓秋毫無犯?”
“笨蛋、拿兵器者皆是百姓、脅從者,主犯隻有幾人,你殺這麽多人,壞了王爺的聲譽,王爺那裏如何交差?”
當高夫人帶著高傑向李斌請罪時,把李斌氣的直跺腳,下令把高傑捆起來,所有部下遣散一個不要,並對高夫人說:“這件事太大,非要高傑的人頭給江陰縣祭奠不可,望夫人諒解,我曾囑咐你少殺人,可結果呢?”
李斌讓黃宗羲帶著被解救的金聖歎到江陰,當著眾百姓的麵砍下高傑的腦袋,算挽回了一些影響。事後李斌兌現承諾派金聖歎任浙江知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據碩鼠司報告:在福建由福建巡撫張肯堂、巡按史吳泰枝、南安伯鄭芝龍擁立唐王朱律鍵監國,取年號隆武。特別是福建人稱明末大儒、王陽明式的人物—黃道周任兵部尚書,公開與李斌作對反中複明。
至今我們的中小學課本還有黃道周的文言文介紹,曾任天啟、崇禎兩屆吏部尚書。曾說“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誌”被稱為“理性”的堅持者。
李斌命王虎一部進入浙江;令汪錫退回山東;李如梅率大軍進攻福建;令紅娘子部同李俊水軍進攻江西,兩麵夾攻福建。
剛理完政事,侍衛來報說一個丫鬟來,說叫柳姑娘的讓他走一遭。李斌詫異古代女人沒這麽大方吧?主動邀請他,莫非柳如是動了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