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瞪著眼睛剛要發火,柳如是擺擺手在老鴇耳邊說了幾句,老鴇聽罷張著大嘴“撲通”一聲跪下,邊叩頭邊說:“王爺恕罪、王爺恕罪,我有眼不識泰山,你大人不記小人過,饒過奴身吧。”


    丫鬟衝老鴇做個鬼臉,李斌理也沒理她帶著柳如是,做著馬車回到皇宮。皇宮內還留下五六個太監,二十多個宮女,見李斌帶個女人回來,全部跪下:“參拜王爺、王妃。”弄的柳如是臉色通紅連連擺手,又覺不對苦笑著匆匆而過。


    安排柳如是住在坤寧宮,第一天李斌雖然心跟貓抓,但也不敢造次,獨自睡在乾清宮裏,孤枕難眠,守著個大美人卻一個人睡覺,腦子裏總浮現妖嬈的身體,國際章的麵龐,心裏不是滋味。


    第二天一大早,柳如是就來拜見,看見李斌麵帶倦容問:“王爺昨晚沒睡好,是不是公務太繁忙?”


    李斌借坡下驢:“是啊、柳姑娘大才何不幫我看看奏折;批閱奏章;寫寫文書。就當個秘書、不,是書記員。”李斌不願太監幹政,都是自己用炭筆批示,京城沒有特殊事都由裴閣老做主。主要南方百廢待興政事較多,正愁找人得來全部費功夫。


    “咦、王爺這些奏章批閱的文字怎麽與我之不同,難道也是太上老君所授。”


    李左右看看說:“此話萬不可再說,就當你我之間的秘密。確實教了一些簡體字,書寫方便,但不知是他老人家偷懶把書法遺漏,現在我隻會用炭筆書寫,毛筆卻醜陋不堪,倒是仰仗柳姑娘妙筆生花。”


    柳如是笑笑:“我看倒是你想偷懶。”


    李斌把柳如是帶回皇宮的事,轉眼間鬧的滿城風雨,知府黃宗羲跑進宮勸道:“王爺、現在全城議論紛紛,說王爺帶秦淮女子進宮,恐影響王爺聲譽,不如盡快送回去。”


    “為什麽要送回去?柳姑娘乃清白之人,才學過人,賣藝不賣身,我還要迎娶她為王妃。”


    “此事萬萬不可,南京初平、福建立新君,政權尚不穩定,惹來非議,危及江山社稷。”


    “黃大人、娶一個女子跟江山社稷有什麽關係,再者說你說:情者貫金動鬼神,怎麽到我身上就變了,你不會說一套做一套吧。”


    “這個我所說乃平常百姓,關乎江山社稷的皇家、王爺不同。”


    “哦、尋常百姓是人,皇家、王爺不是人,是人就有情,還分貴賤不成?我倒覺的世俗觀念要改改,好女子誰願意落入青樓欺淩受辱,還不是生活所逼;惡人所使,她們是受害者,可憐之人,作為正義者就應該站出來幫助她們,救助於危難,怎麽還歧視、甚至打擊呢?”


    “秦淮人家非比一般青樓,她們以琴棋書畫為主,高雅的文化,給南京帶來繁華、稅收,其中不泛佼佼者,才藝出眾。如今北方已設女部,鼓勵女子出仕,南方也可照此行事,我看他們就可以擔當。”


    黃宗羲被李斌說的有些鬆動,而隨之各大臣、元老紛至遝來勸說,李斌耐著性子一一解釋,口幹舌燥,一天下來筋疲力盡好容易都走了,才拖著疲憊的腳步回乾清宮宮,看見有兩個陌生豔麗的女子坐在裏麵,柳如是眼睛紅紅的。


    兩個女子急忙跪下:“拜見王爺。”


    丫鬟燕子嘴快:“王爺,這便是李香君、董小婉兩位姐姐,特來謝王爺搭救夫君之恩。”


    曆史上秦淮八豔在國家危亡之計,雖是青樓女子卻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比明朝官員強上百倍,也是李斌敬佩的原因。今天又來了兩位,各有特色:李香君溫柔纖小、婉轉嬌羞,電影《桃花扇》就是說她與侯方域的愛情故事,最後歸於寺廟,當了尼姑。


    董小婉聰明靈秀、神姿豔發、窈窕嬋娟,是秦淮八豔中一流人物,15歲時畫的《彩蝶圖》現收藏在無錫市博物館。而且喜歡研究食譜,發明了“董肉、董塘”等食品,被後人美譽當古代十大名廚,都不為過。


    “快快請起、即是柳姑娘姐妹便是一家人,今後不必如此大禮隨便就好,柳姑娘這是何故?”


    柳如是愧色道:“外麵的事奴家知道了,都是妾身不好,惹的王爺跟著受氣,要不我和燕子搬出去住算了。”


    李斌知道她心高氣傲,受不了委屈,說:“別人說什麽管它呢,還能堵住嘴,自己問心無愧就好,我就是要改變世俗,讓人們都樹立平等觀念,人無貴賤之分,隻是職業不同,所以還要你們自己爭取,同世俗作鬥爭,不能遇到挫折就退縮、逃避,天下女子還靠你們作出榜樣,來解救、幫助她們。”


    三個女子齊聲說道:“王爺說的太好了。”三人相互看看哈哈大笑。董小婉接道:“難怪柳姐姐情有獨鍾,王爺就是不同凡響,見解新穎,敢為我們女人說話,世間女子因王爺而改變;天下為之而憾動。蒼天有眼,降明主於世,挽黎民於水火。”


    “過了、過了,董姑娘一說好像我神仙下凡,並非人類,且不成了妖怪,你是罵我還是誇我?”


    柳如是破涕而笑,李香君說:“王爺真是妙人,幽默詼諧,手握大權毫無架子,舉世之功卻倒謙遜過人。不知王爺從何得到法術有治國、平天下之才,還能哄得姐姐以身相許。”


    柳如是拍了她一下:“去你的,別胡說。”又對李斌說:“倒是有一事需王爺幫忙。”


    原來董小宛與冒公子成親後,同樣遭到家庭的反對,倆人隻好單獨立戶居住在一所別院裏,冒公子揚州被抓,斷了董小宛的生活來源,房租要交,不得已借了800兩高利貸維持生活,誰知不過月餘高利貸者竟索取三千兩,威脅如要不還就拿她來抵債,分明是想霸占董小宛。


    並拿出借據給他看,李斌沒想到古代還有高利貸一說,800兩銀子怎麽算成三千兩?還不如直接搶算了。吩咐三位道長辦理此事與衙門配合,好好教訓一下放高利貸者。


    李斌待兩位美女走時,便討要董小宛的丹青,點名要《彩蝴蝶》,令她奇怪,這事沒有幾人知道,而且還要少時所畫,現在的不是更好嗎?礙於李斌的麵子答應了。其實李斌是個笨蛋,現珍藏的董小宛作品是絕品,她的很多畫後人沒有流傳下來。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李斌也沒公開解釋,不去理睬,輿論反而漸漸淡化,謠言消弭於沉默,人們看沒什麽可聊的便不在關心。南方各省按照朝廷的統一政策整治吏治,土地改革,征收稅收,南方商業繁華商業稅的增加觸動了商人的利益,紹興縣鄉紳同商人勾結殺了朝廷派出的官員,把家丁、護衛組織起來2萬多人占領了紹興縣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窺明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聖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聖手並收藏窺明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