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雙方鏖戰鄭成功聽到號角聲,急忙發信號讓兩艘戰船前來接應,當戰船靠岸時士兵們紛紛搶著上船,被水軍攔住。黃道周湧著皇上、皇後分開人群踏上戰船,後麵的士兵急了不顧阻攔便要上船。
戰船之上本來就有大炮、士兵那能裝下這麽多人,搞不好船要沉,水軍和陸軍爭執起來,這時候要逃跑那顧的了許多,仗著人多勢眾陸軍紛紛爬上去,人越來越多,水軍看阻攔不住起錨便走,卻怎麽也推不動船。
突然幾顆炮彈在船上爆炸,引燃了船上的火藥,兩艘戰船接連引起爆炸,轉眼間被炸的四分五裂。海麵上到處都飄著屍體,黃道周從海水裏爬起來大聲喊著皇上,卻無人答應,顧炎武也帶著未上船的士兵趕來尋找。
福州城南門李斌率部破門而入,才知明軍已被李如梅殺死差不多了,鄭芝龍和皇上跑了,急忙令李如梅追趕。前後夾擊鄭芝龍和家眷被俘虜,趕到梅花鎮海岸邊,看見一幫士兵在海灘上,兩個文人打扮的官員放聲大哭。
隆武帝-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和陳皇後就這樣葬身海底。鄭成功看見兩艘戰船爆炸,中國軍隊追來,怕岸上炮火支援,急忙下令撤兵,帶著六十多艘戰船逃離福州。
福州皇宮金鑾殿上,鄭芝龍、鄭鴻魁、黃道周、顧炎武被帶了上來。鄭芝龍、鄭鴻魁跪在地上求饒,還說本來就要投降,不想被他人搶先,隻要放過他們,家產也不要了全貢獻給王爺。
黃道周、顧炎武兩人卻傲然挺胸,大義凜然,站在大堂之上不把李斌放在眼裏,腦袋歪在一邊不屑一顧的樣子。李斌令把鄭芝龍、鄭鴻魁先關起來,家眷放回,不許走動。對黃道周、顧炎武兩人和顏悅色,給他們座位,端上茶水。
黃道周前麵介紹過,顧炎武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撰寫《軍製論》、《形勢論》、《田功論》、《錢*》,即著名的“乙西四論”從軍事戰略、兵力來源和財政整頓等方麵提出一係列改革建議。提出為學以經世致用是鮮明旨趣,樸實歸納的考據方法,創僻路徑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學術上的成就,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的先路,給予學者以極為有益的影響。
李斌說:“顧先生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很認同,但你說‘眾治’懷疑‘君權’思想不徹底,那不成了誰都可以治國,眾口不一,沒有統一的意誌,應該建立由社會精英組成的眾議院,來掌管、治理國家。”
顧炎武聽了驚的瞪大眼睛,張著大口,半天沒反應過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他這幾年琢磨出來還未在正式場合說出的話。“眾治”一說更是醞踉很久未發表的言論,攝政王怎麽知道?都說他有些神乎其神的難道是真的,而且由“眾治”引申出眾議院一詞,比他的說法更加離經叛道,且行之有效。
看到眾人望著他,急忙閉上張開的大口,抱拳說道:“王爺之才小生佩服,王爺所說確實是小生所想,王爺提出眾議院一說更是治國之道,但小生生是大明之人,死是大明之鬼,是不二君,到教王爺失望。”
李斌笑道:“剛還說你對‘君權’否定的不徹底,看樣子擺脫不了君臣綱常,可你想過沒有,君主並非是國家,對一家一姓的忠誠,把我大漢民族的利益放在何處?賢君自然是好,如果碰上昏君,國家、百姓跟著遭殃,你這種忠誠不是害了我大漢民族,就是愚忠。”
這個說法對他來說是一種全新概念,自古以來君主即是國家,國家即是君主,從未分開來看,人們普遍尊崇的是皇權、皇帝至高無上。李斌對君主的否定完全超出他的思想範疇,天下沒有皇帝將是什麽樣子他不可想象。可李斌將來眾所周知必定是要當皇帝,且不是連自己也要否定,顧炎武腦袋不夠使了。
“王爺所言小人有些糾結,將來王爺如做皇帝也要限製皇權嗎?”
“當然,人都有善惡賢良之分,今後我的子孫後代出個昏君,且不害了天下。你們不要把皇帝看的太重,皇帝又不是天神,都是兩條胳膊兩條腿一個腦袋,也是爹媽養的,與常人沒什麽不同,隻是運氣好點罷了。關鍵是對國家、百姓是否有利,像大明千瘡百孔,破爛不堪你還死抱著不放,不知你是蠢還是愚?”
顧炎武是思想家,對現實有著深刻的理解,多年的思考也認為皇權過大是造成國家破敗的根源,但曆史的局限完全否定又不能接受,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讓他接納李斌一時轉不過彎來。
“王爺所言不知有何出處?根據何在?”
“你們真是迂腐,尋什麽出處,革舊維新不是更好嗎?聖人之言是在當時那個年代,自然有不足之處,才需要我們不斷創新、補充和剔除,社會才會進步和發展,否則要我們這些人幹嗎?”
作為人意義何在?顧炎武思索許多年,勵誌做一個賢人、聖人,立一家之言,有自己的思想傳於後世,也做到了這點。李斌之言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問題,人活於世就是他的思想、話語、言行能使後人受益,在曆史的長河中書寫上一筆。
顧炎武心裏非常讚同李斌對聖人之言的方法,但心有不甘,看看黃道周也是低著腦袋不言語,兩人相視一眼,相互都表示了震驚,這個將要當皇帝的攝政王言詞敏捷,思想領異標新,有部分是他們所想而不敢說的,曾看過他的詩詞文采斐然,胸懷大誌倒不失一位名主。
兩位都是當代大儒,文壇領袖,矜持是要的,心中暗暗佩服表麵卻不會顯示出來,座在椅子上沉默不語。李斌看到差不多了吩咐手下安排兩位回家中休息,給他們一個思考、回味的時間。
目前三路人馬齊集福州兵力達到30萬左右,明軍已經基本消滅,少數遊勇之兵不足為慮。
命令李定國人馬和原來陝西回回人馬總共七萬人,開赴陝西準備沿絲綢之路向西進攻新疆。紅娘子已經回陝西,令養好病的高夫人率5萬人馬,支援在廣西的李如樟,準備進攻西南,包括越南、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地,也算給他四哥作個媒,成不成看李如樟的本事了。
戰船之上本來就有大炮、士兵那能裝下這麽多人,搞不好船要沉,水軍和陸軍爭執起來,這時候要逃跑那顧的了許多,仗著人多勢眾陸軍紛紛爬上去,人越來越多,水軍看阻攔不住起錨便走,卻怎麽也推不動船。
突然幾顆炮彈在船上爆炸,引燃了船上的火藥,兩艘戰船接連引起爆炸,轉眼間被炸的四分五裂。海麵上到處都飄著屍體,黃道周從海水裏爬起來大聲喊著皇上,卻無人答應,顧炎武也帶著未上船的士兵趕來尋找。
福州城南門李斌率部破門而入,才知明軍已被李如梅殺死差不多了,鄭芝龍和皇上跑了,急忙令李如梅追趕。前後夾擊鄭芝龍和家眷被俘虜,趕到梅花鎮海岸邊,看見一幫士兵在海灘上,兩個文人打扮的官員放聲大哭。
隆武帝-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和陳皇後就這樣葬身海底。鄭成功看見兩艘戰船爆炸,中國軍隊追來,怕岸上炮火支援,急忙下令撤兵,帶著六十多艘戰船逃離福州。
福州皇宮金鑾殿上,鄭芝龍、鄭鴻魁、黃道周、顧炎武被帶了上來。鄭芝龍、鄭鴻魁跪在地上求饒,還說本來就要投降,不想被他人搶先,隻要放過他們,家產也不要了全貢獻給王爺。
黃道周、顧炎武兩人卻傲然挺胸,大義凜然,站在大堂之上不把李斌放在眼裏,腦袋歪在一邊不屑一顧的樣子。李斌令把鄭芝龍、鄭鴻魁先關起來,家眷放回,不許走動。對黃道周、顧炎武兩人和顏悅色,給他們座位,端上茶水。
黃道周前麵介紹過,顧炎武著名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撰寫《軍製論》、《形勢論》、《田功論》、《錢*》,即著名的“乙西四論”從軍事戰略、兵力來源和財政整頓等方麵提出一係列改革建議。提出為學以經世致用是鮮明旨趣,樸實歸納的考據方法,創僻路徑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學術上的成就,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的先路,給予學者以極為有益的影響。
李斌說:“顧先生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很認同,但你說‘眾治’懷疑‘君權’思想不徹底,那不成了誰都可以治國,眾口不一,沒有統一的意誌,應該建立由社會精英組成的眾議院,來掌管、治理國家。”
顧炎武聽了驚的瞪大眼睛,張著大口,半天沒反應過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他這幾年琢磨出來還未在正式場合說出的話。“眾治”一說更是醞踉很久未發表的言論,攝政王怎麽知道?都說他有些神乎其神的難道是真的,而且由“眾治”引申出眾議院一詞,比他的說法更加離經叛道,且行之有效。
看到眾人望著他,急忙閉上張開的大口,抱拳說道:“王爺之才小生佩服,王爺所說確實是小生所想,王爺提出眾議院一說更是治國之道,但小生生是大明之人,死是大明之鬼,是不二君,到教王爺失望。”
李斌笑道:“剛還說你對‘君權’否定的不徹底,看樣子擺脫不了君臣綱常,可你想過沒有,君主並非是國家,對一家一姓的忠誠,把我大漢民族的利益放在何處?賢君自然是好,如果碰上昏君,國家、百姓跟著遭殃,你這種忠誠不是害了我大漢民族,就是愚忠。”
這個說法對他來說是一種全新概念,自古以來君主即是國家,國家即是君主,從未分開來看,人們普遍尊崇的是皇權、皇帝至高無上。李斌對君主的否定完全超出他的思想範疇,天下沒有皇帝將是什麽樣子他不可想象。可李斌將來眾所周知必定是要當皇帝,且不是連自己也要否定,顧炎武腦袋不夠使了。
“王爺所言小人有些糾結,將來王爺如做皇帝也要限製皇權嗎?”
“當然,人都有善惡賢良之分,今後我的子孫後代出個昏君,且不害了天下。你們不要把皇帝看的太重,皇帝又不是天神,都是兩條胳膊兩條腿一個腦袋,也是爹媽養的,與常人沒什麽不同,隻是運氣好點罷了。關鍵是對國家、百姓是否有利,像大明千瘡百孔,破爛不堪你還死抱著不放,不知你是蠢還是愚?”
顧炎武是思想家,對現實有著深刻的理解,多年的思考也認為皇權過大是造成國家破敗的根源,但曆史的局限完全否定又不能接受,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讓他接納李斌一時轉不過彎來。
“王爺所言不知有何出處?根據何在?”
“你們真是迂腐,尋什麽出處,革舊維新不是更好嗎?聖人之言是在當時那個年代,自然有不足之處,才需要我們不斷創新、補充和剔除,社會才會進步和發展,否則要我們這些人幹嗎?”
作為人意義何在?顧炎武思索許多年,勵誌做一個賢人、聖人,立一家之言,有自己的思想傳於後世,也做到了這點。李斌之言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問題,人活於世就是他的思想、話語、言行能使後人受益,在曆史的長河中書寫上一筆。
顧炎武心裏非常讚同李斌對聖人之言的方法,但心有不甘,看看黃道周也是低著腦袋不言語,兩人相視一眼,相互都表示了震驚,這個將要當皇帝的攝政王言詞敏捷,思想領異標新,有部分是他們所想而不敢說的,曾看過他的詩詞文采斐然,胸懷大誌倒不失一位名主。
兩位都是當代大儒,文壇領袖,矜持是要的,心中暗暗佩服表麵卻不會顯示出來,座在椅子上沉默不語。李斌看到差不多了吩咐手下安排兩位回家中休息,給他們一個思考、回味的時間。
目前三路人馬齊集福州兵力達到30萬左右,明軍已經基本消滅,少數遊勇之兵不足為慮。
命令李定國人馬和原來陝西回回人馬總共七萬人,開赴陝西準備沿絲綢之路向西進攻新疆。紅娘子已經回陝西,令養好病的高夫人率5萬人馬,支援在廣西的李如樟,準備進攻西南,包括越南、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地,也算給他四哥作個媒,成不成看李如樟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