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號角,5萬蒙古騎兵像離玄的弓箭衝了出去,古人喜歡穿黑衣服,從高空望去像一群黑螞蟻,一窩蜂往前跑。剛跑到2000米時就遭到猛烈的炮擊。
李如鋅自從被李斌發配到遼東就痛定思痛,專研兵法,特別是火炮,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際訓練。本來他隻有150門火炮,到了彰武順手搶了30門火炮,彰武兵備遊擊將軍受他管製,又是王爺的哥哥,隻有睜隻眼閉隻眼。
這次他把180門火炮分成三個梯次,每個梯次60門,分別在1500米到2000米範圍進行覆蓋,隨著蒙古人的推進逐漸調整炮口。猛烈的轟擊並未讓蒙古人停止,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次關乎整個部落的生死。
一般馬的時速是60公裏,最有名的汗血馬可以跑到80公裏,2000米距離隻需十分鍾,騎兵進攻對守者來說最大的壓力莫過於心理,看著風馳電掣的馬群誰都害怕,情不自禁的想逃跑,特別是從未上過戰場的新兵。
遼東兵馬已經訓練多年,雖然很少上戰場卻早已憋著一股勁,在李如鋅帶領下一心想著立功,光宗耀祖。陣地前隻有少數人心理打鼓,看別人沒動自己也不敢逃跑。轉眼間蒙古騎兵已經到達據陣地500米距離,隻需2分鍾便可衝到。
排在陣地前的60門火炮調低炮口。“轟”60門火炮散彈發射,數十萬鐵砂呈扇形像雨點般發散出去。李如鋅專門試驗過,像這樣的射擊,500米範圍內基本無生還可能。跑在最前麵的5000千騎兵連人帶馬當即倒地,隻有幾十個漏網之魚借著慣性衝到陣地前沿,被火槍手一一擊斃。
後麵的蒙古兵看著前麵的弟兄們衝的正歡,突然一聲巨響人便沒了,露出空曠的草原,嚇的趕緊拉住韁繩調頭就跑,心裏還突突直跳,僥幸沒跑在前麵不然也玩完。
一次衝鋒就損失了2萬多勇士,幾乎一半,令圖拉騰再也不敢輕視眼前的遼東兵馬。看來想衝過著道關口,沒有十萬兵馬是衝不過去的,可十萬兵馬他就成了光杆司令,考慮再三下令撤軍。
邊走謀士邊說:“王子、烏蘭浩特是去不成了,我看不如轉向西北,烏拉特部落首領我認識人還不錯。”
圖拉騰心想到了西北人生地不熟,還不是寄人籬下,我一個王子臉麵往哪擱。突然一匹快馬奔至來到他麵前,一個傳令兵跳下馬單腿跪立。“報王子,李王八萬追兵已經距離我20餘裏。”
“這是要斬盡殺絕啊!”圖拉騰恨恨地說著,手朝西北方向一指,蒙古大軍改道朝西北進發。走了十餘裏後傳令兵再次來報。
“王子、李王兵馬已經距我十餘裏,遼東3萬兵馬距我八餘裏,卻不急於追擊,緩緩跟在後麵。”
圖拉騰氣急敗壞想,討厭的家夥,膽小鬼又不敢進攻像狼一樣跟在後麵。命令前鋒官帶2萬勇士阻擊,掩護大部人馬撤離。這可是要命的活,前鋒官的臉都變色了,怎麽老是我?又不敢違抗命令,低著頭走了。
圖拉騰帶著十幾萬牧民和十萬軍隊朝西加快步伐,沿途卻見許多牧民紛紛朝他們相反的方向狂奔,好像後麵有獅子老虎似的。圖拉騰感到奇怪急忙讓手下找個人問問。
一個牧民哭訴著說:“大王啊,不好了,也不知從哪來的中國軍隊,不講信義,無論老幼見人就殺,見房就燒,西北草原已經是屍山血海了。”
圖拉騰一聽,一股熱血從心口升出被他強忍住,嘴角流出幾滴鮮血。三路大軍圍攻蒙古草原,把他夾在中間,李王早已算計好了,自己還大言不慚進攻北京城,妄想當皇帝,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自不量力,現在想想多麽可笑。
圖拉騰下馬跑到扶餘王爺的馬車旁跪下說:“父王、孩兒錯了,願受任何責罰,望父王可憐我蒙古族人與李王和好如初。”
“晚了、李王且是你我說和就和之人,你扣留王爺,窺視王妃,公然與之為敵,本來他就對我們不放心,你的行為正好為他帶來殺戮的借口,我族在劫難逃都因你的過失、狂妄、自大造成的,連你妹妹的見識都不如。我早就看出李王非凡體俗胎,多此勸你不聽,連努爾哈赤都敗於他,何況你乳臭未幹的莽漢。”
“父王教訓的是,可如今事關族人生死,還請父王拿個主意。”
扶餘歎了口氣:“唉、事到如今還有什麽主意,隻能任人宰割,你命令百姓歸屬一起,士兵在外圍守候,馬上派出使者與李王和談,我們錯在先,總之就一句話,他們提出任何條件都答應。”
蒙古使者來到王虎帳下。“拜見王將軍,我們一起喝過酒,也算是朋友了。”
“停,誰跟你是朋友?你們扣留王爺的時候怎麽不說是朋友,欺辱王妃時怎麽不說朋友。”
“這都是王子犯的錯,如今王爺又當權,我們願意賠禮道歉,與貴王賠罪重新修好。”
“你們說和就和,犯了錯換了個王爺就沒事了?”
“將軍有何要求盡管提,我們保證全部答應,就是要了王子的人頭也在所不惜。”
王虎表麵五大三粗,一生過著枕戈泣血的生活,殺戮無數,內心卻善良無比,一旦對方服軟就再也舉不起手中的大刀。見蒙古使者如此說,善良的本性萌發出來,可李斌給他下的命令是殺無赦。蒙古使者見他猶豫,便使出渾身解數,憑三寸不爛之舌硬是把王虎心說軟了,答應請示王爺再說。
李如鋅也同時見到蒙古使者給他們帶來大批的牛羊,當時李斌在病榻床前隻顧交代作戰計劃,並未說要斬盡殺絕。李如鋅聽要和談,心想九弟雖然遇難也無大礙,並不知道還有柳姑娘一事,也沒拒絕照單全收,還和使者把酒言歡,答應不進攻,主要看王將軍意思。
此時李斌正慢慢安撫柳如是受傷的心靈,每天好言相勸、寬解,就是自己受傷的腿和屁股不爭氣,至今還隱隱作痛,不能進一步發展,隻能委屈第三隻腳,有時趁機占點小便宜解解手癮,搞的柳如是嬌態頓出,李斌怕控製不住隻好作罷。
侍衛前來稟報:“王爺、王將軍傳來口信,蒙古人要求講和,願將王子頭顱獻上,並滿足王爺任意條件。”
李斌知道王虎又心慈手軟了,殺蒙古人不光為了私憤,關鍵是蒙古人不好管理,隻有大殺大砍換一茬人,消弱蒙古有生力量,讓他們永遠不能有反叛之心,才能沒有反複,讓漢人後世後代不受蒙古外族的侵擾。
柳如是見李斌沉默以為他猶豫不決,便說:“王爺、既然蒙古人服軟了,我看就算了,沒必要殺那麽多人,天下蒼生皆為父母所生,父母所養,死了誰都可憐。”
“你難道忘了被辱差點自殺之痛了嗎?”
“當然沒忘,可也不能濫殺無辜,殃及他人。”
李如鋅自從被李斌發配到遼東就痛定思痛,專研兵法,特別是火炮,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際訓練。本來他隻有150門火炮,到了彰武順手搶了30門火炮,彰武兵備遊擊將軍受他管製,又是王爺的哥哥,隻有睜隻眼閉隻眼。
這次他把180門火炮分成三個梯次,每個梯次60門,分別在1500米到2000米範圍進行覆蓋,隨著蒙古人的推進逐漸調整炮口。猛烈的轟擊並未讓蒙古人停止,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次關乎整個部落的生死。
一般馬的時速是60公裏,最有名的汗血馬可以跑到80公裏,2000米距離隻需十分鍾,騎兵進攻對守者來說最大的壓力莫過於心理,看著風馳電掣的馬群誰都害怕,情不自禁的想逃跑,特別是從未上過戰場的新兵。
遼東兵馬已經訓練多年,雖然很少上戰場卻早已憋著一股勁,在李如鋅帶領下一心想著立功,光宗耀祖。陣地前隻有少數人心理打鼓,看別人沒動自己也不敢逃跑。轉眼間蒙古騎兵已經到達據陣地500米距離,隻需2分鍾便可衝到。
排在陣地前的60門火炮調低炮口。“轟”60門火炮散彈發射,數十萬鐵砂呈扇形像雨點般發散出去。李如鋅專門試驗過,像這樣的射擊,500米範圍內基本無生還可能。跑在最前麵的5000千騎兵連人帶馬當即倒地,隻有幾十個漏網之魚借著慣性衝到陣地前沿,被火槍手一一擊斃。
後麵的蒙古兵看著前麵的弟兄們衝的正歡,突然一聲巨響人便沒了,露出空曠的草原,嚇的趕緊拉住韁繩調頭就跑,心裏還突突直跳,僥幸沒跑在前麵不然也玩完。
一次衝鋒就損失了2萬多勇士,幾乎一半,令圖拉騰再也不敢輕視眼前的遼東兵馬。看來想衝過著道關口,沒有十萬兵馬是衝不過去的,可十萬兵馬他就成了光杆司令,考慮再三下令撤軍。
邊走謀士邊說:“王子、烏蘭浩特是去不成了,我看不如轉向西北,烏拉特部落首領我認識人還不錯。”
圖拉騰心想到了西北人生地不熟,還不是寄人籬下,我一個王子臉麵往哪擱。突然一匹快馬奔至來到他麵前,一個傳令兵跳下馬單腿跪立。“報王子,李王八萬追兵已經距離我20餘裏。”
“這是要斬盡殺絕啊!”圖拉騰恨恨地說著,手朝西北方向一指,蒙古大軍改道朝西北進發。走了十餘裏後傳令兵再次來報。
“王子、李王兵馬已經距我十餘裏,遼東3萬兵馬距我八餘裏,卻不急於追擊,緩緩跟在後麵。”
圖拉騰氣急敗壞想,討厭的家夥,膽小鬼又不敢進攻像狼一樣跟在後麵。命令前鋒官帶2萬勇士阻擊,掩護大部人馬撤離。這可是要命的活,前鋒官的臉都變色了,怎麽老是我?又不敢違抗命令,低著頭走了。
圖拉騰帶著十幾萬牧民和十萬軍隊朝西加快步伐,沿途卻見許多牧民紛紛朝他們相反的方向狂奔,好像後麵有獅子老虎似的。圖拉騰感到奇怪急忙讓手下找個人問問。
一個牧民哭訴著說:“大王啊,不好了,也不知從哪來的中國軍隊,不講信義,無論老幼見人就殺,見房就燒,西北草原已經是屍山血海了。”
圖拉騰一聽,一股熱血從心口升出被他強忍住,嘴角流出幾滴鮮血。三路大軍圍攻蒙古草原,把他夾在中間,李王早已算計好了,自己還大言不慚進攻北京城,妄想當皇帝,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自不量力,現在想想多麽可笑。
圖拉騰下馬跑到扶餘王爺的馬車旁跪下說:“父王、孩兒錯了,願受任何責罰,望父王可憐我蒙古族人與李王和好如初。”
“晚了、李王且是你我說和就和之人,你扣留王爺,窺視王妃,公然與之為敵,本來他就對我們不放心,你的行為正好為他帶來殺戮的借口,我族在劫難逃都因你的過失、狂妄、自大造成的,連你妹妹的見識都不如。我早就看出李王非凡體俗胎,多此勸你不聽,連努爾哈赤都敗於他,何況你乳臭未幹的莽漢。”
“父王教訓的是,可如今事關族人生死,還請父王拿個主意。”
扶餘歎了口氣:“唉、事到如今還有什麽主意,隻能任人宰割,你命令百姓歸屬一起,士兵在外圍守候,馬上派出使者與李王和談,我們錯在先,總之就一句話,他們提出任何條件都答應。”
蒙古使者來到王虎帳下。“拜見王將軍,我們一起喝過酒,也算是朋友了。”
“停,誰跟你是朋友?你們扣留王爺的時候怎麽不說是朋友,欺辱王妃時怎麽不說朋友。”
“這都是王子犯的錯,如今王爺又當權,我們願意賠禮道歉,與貴王賠罪重新修好。”
“你們說和就和,犯了錯換了個王爺就沒事了?”
“將軍有何要求盡管提,我們保證全部答應,就是要了王子的人頭也在所不惜。”
王虎表麵五大三粗,一生過著枕戈泣血的生活,殺戮無數,內心卻善良無比,一旦對方服軟就再也舉不起手中的大刀。見蒙古使者如此說,善良的本性萌發出來,可李斌給他下的命令是殺無赦。蒙古使者見他猶豫,便使出渾身解數,憑三寸不爛之舌硬是把王虎心說軟了,答應請示王爺再說。
李如鋅也同時見到蒙古使者給他們帶來大批的牛羊,當時李斌在病榻床前隻顧交代作戰計劃,並未說要斬盡殺絕。李如鋅聽要和談,心想九弟雖然遇難也無大礙,並不知道還有柳姑娘一事,也沒拒絕照單全收,還和使者把酒言歡,答應不進攻,主要看王將軍意思。
此時李斌正慢慢安撫柳如是受傷的心靈,每天好言相勸、寬解,就是自己受傷的腿和屁股不爭氣,至今還隱隱作痛,不能進一步發展,隻能委屈第三隻腳,有時趁機占點小便宜解解手癮,搞的柳如是嬌態頓出,李斌怕控製不住隻好作罷。
侍衛前來稟報:“王爺、王將軍傳來口信,蒙古人要求講和,願將王子頭顱獻上,並滿足王爺任意條件。”
李斌知道王虎又心慈手軟了,殺蒙古人不光為了私憤,關鍵是蒙古人不好管理,隻有大殺大砍換一茬人,消弱蒙古有生力量,讓他們永遠不能有反叛之心,才能沒有反複,讓漢人後世後代不受蒙古外族的侵擾。
柳如是見李斌沉默以為他猶豫不決,便說:“王爺、既然蒙古人服軟了,我看就算了,沒必要殺那麽多人,天下蒼生皆為父母所生,父母所養,死了誰都可憐。”
“你難道忘了被辱差點自殺之痛了嗎?”
“當然沒忘,可也不能濫殺無辜,殃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