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雨疾,熱河行宮一片靜默。
清涼殿是康熙皇帝駐蹕之所,三更退暑九夏迎涼,雨落平湖百煉千挑碧水萬漪,風曳綠柳修竹彎腰,飛挑在簷角的銅鈴叮響到心煩意亂,偶爾撒在淡黃的窗紗上的雨滴如淚跡斑斑。
青布長衫月白布鞋的康熙帝打扮的就像私塾老先生,但現在,老先生被氣著了,一會兒直線一會兒弧形的亂走,豎起的三角眼狠狠的瞪著跪在地上的太子師傅王掞,每每經過他身邊都恨不能一腳踹死他。而麵對天子盛怒王掞竟無一句軟話,梗著脖子“請賜一死”!
惴惴的宮女太監們一個個恨不能將腦袋紮到胸前,就是太監總管李德全也不敢靠近一步,他知道,每當這樣的表象代表皇上怒極卻猶豫,或者咳嗽一聲就丟了狗命!
兩個同樣倔強的人頂牛還是因為弘皙。頗為討喜的嫡長孫夭亡康熙很是流了一把辛酸淚,多方慰藉太子的同時暗地裏下令十三衙門細細查訪,隨即留京的上書房大臣熊賜履的奏折就到了,索額圖、胤禛更把禦狀告到了麵前,震怒的康熙不管是這孩子是不是瘋了,養不教父之過的責任胤礽總要扛起來,即是安撫人心也為了天家體麵。
套用現代說法弘皙身份敏感兼之影響惡劣,須對天下、對朝廷乃至對宗族都有所交代才行,以太後名義發懿旨,太子妃的言簡意賅。另有隱情卻無決斷是不能不願,稱病恐有不敢。
好一個不敢!
前邊講了,康熙是個驕傲的人,這驕傲三分是天性,三分是自小前呼後擁長大一言九鼎居移氣養移體“慣”出來,還有三分則是一覽眾山小的閱曆積累。自登基以來,除鼇拜、平三番、收台灣、滅葛爾丹,從勝利走向勝利康熙的自信心足以爆棚。很久沒有什麽事讓他略略激動一下,他倒要看看究竟是什麽隱情讓曾經伶俐乖巧的小孫子變到自己都不認識!
算來今日就要到熱河,剛剛寫好“天下英雄盡在手”幾個酣暢淋漓的大字,有人密報說太子選擇這個時候不顧風雨出城了。有密報不奇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身為天子自然要掌握天下事,玉皇大帝有千裏眼順風耳,佛祖有千手千眼化身,地藏王有搜盡九幽十地的諦聽,身為皇帝沒耳目餓殍遍地“何不食肉糜”豈不成了笑話?
一等侍衛武丹專門負責的就是諜報機構十三衙門,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回答案就有了:王掞,太子的師傅王掞給了太子一個“舍得”的主意。
舍的自然是骨肉親情,得的無非是自己的歡心捎帶邀買人心。民間俚語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把你的阿瑪當狼?今天能殺子明天能不能弑父?鬼迷心竅心性薄涼,狠毒至此阿瑪隻能心寒朝野間必將齒冷!孰輕孰重都分不清,蠢笨若豬怎配做天下共主?我愛新覺羅的江山要交付到這樣的人手中?
惋惜生悲,遺憾有憤,悲憤交加便是恨,恨胤礽的不爭氣,更恨教唆犯王掞,康熙九年就中進士可謂學識過人,提督浙江學政嚴剔積弊三十年進內閣學士,從戶部到吏部,被自己千挑萬選送到太子身邊做師傅的,可聖人子弟怎麽能有如此髒心爛肺的壞肚腸?
王掞被召至殿內一句“好膽”就跪在地上了,人雖跪著腰杆子卻挺的筆直,雙手奉上一本奏折,全文引經據典洋洋灑灑上千字:前篇“世子所為壞國法逆人倫,不仁不忠不孝之人於國於君無益,何顏於世”;中篇將太子的大義滅親之行襄之為“義舉”“孝行”,下篇更請“聖天子”褒獎太子“為君父分憂”、安慰“生離骨肉之痛”、以安天下心!
通俗點講就是:弘皙天理不容故而自己要殺他,心有不忍才兒子服其勞,而太子替自己背了黑鍋所以還要表揚!
“放屁!”自認胸納百川的康熙帝都爆了粗口,連什麽事都沒搞清楚就下妄斷人的性命,還是幫朕做決斷,尤其是王掞以聖人之道入手!
康熙很驕傲,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用這類的詞就是他專用的!以前一口一個聖明來著,現在反過來教我怎麽做,是以前當孩子哄呢還是現在哄孩子呢?聖明二字是笑話我像那木頭疙瘩一樣?妄自揣測帝心不說,自以為是的替我辦了還挾功要挾?哪怕有不忍之事,朕也是有擔當的大丈夫鐵漢子,又何須旁人來背黑鍋?
滿紙荒唐言的奏折如雪花飄飄灑灑籠罩了王掞,氣呼呼恨不能一個窩心腳踹死這個“腐儒”,這位倔相公又開始批判皇帝的“失儀”之舉,“昔日堯舜之王天下,君臣奏對如大賓”,隨後又來了一句“子不言父過,臣不言君失,請賜一死!”
我勒個去!
這便是孔老二的弟子,臭文人的風骨,不光又臭又硬更有恃無恐,天子行事堂堂皇皇哪怕殺人也會讓你心服口服,明發天下也能擋住悠悠眾口,更別說以仁孝治天下的康熙,為了不頂上肆意誅殺朝廷重臣的桀紂之名,他下不去腳!
意氣上來,康熙老爺子也顧不上派人去阻止蠢兒子冒失之舉了,或者他是自信的張玉祥不負朕心,蹬蹬蹬的滿屋子亂走,王掞跪在地直著脖子瞅著他轉,兩個同樣倔強的人耗上了!
直到——
清涼殿的門忽的被推開,武丹帶著一身風雨闖進來,“皇上,太子於熱河城外攔住了縱馬而來的世子——”
“傷人沒有?”停住腳步的康熙直指關鍵,“張玉祥呢,太子妃呢?”
“回皇上的話,”武丹略作停頓瞥了一眼王掞,這可不是啪王掞走漏消息而是厭惡!
“咱們王師傅既然能給太子出了殺子的大義滅親主意還怕聽聽嗎?”康熙怪笑一聲,“說出來,讓朕明白,也好為這對滿口仁義替君父分憂的師徒論功行賞,啊——”
話音未落,滿殿宮人呼啦一聲跪倒在地。一是配合之禮,內廷所在動靜有禮法,君怒需跪,聞殺亦然。他們如何聽不出康熙的誅心之詞,更別說還有個注腳的語氣詞跟著呢!
二是心悸,王掞竟然指使太子殺世子弘皙!咱家這些奴才悄悄議論兩句就被大總管李德全以“非議天家大不敬”杖斃了六個,君君臣臣,你這死老頭子就該說就敢說?而無根之人更重香火,親手殺子還不得心疼死,讀書人哪來這麽狠毒的心腸?難怪皇上在屋裏亂走,很嚇人的知道不?
想想小命剛剛懸在一線皆因這死老頭子,即便是偶爾偷瞥可若目光如箭王掞身上恐怕已多了數個透明窟窿。
“臣請賜一死!”王掞的臉漲得通紅,他自然知道滿口仁義道德的後邊還藏著一句一肚子男盜女娼,他不懼死文死諫武死戰是身為臣子的驕傲,可他不能忍的是滿腔的“為國為民為君”被誣蔑為陰私之事不敢見人,這是對人格的侮辱,而更不能忍的是“師徒”係到一起,自己連累了太子殿下就百死南償其咎。奮力站起來,頭一低對著不遠的龍書案就要玩一出撞桌腳的戲碼。可惜久跪之下身體酸麻,搖搖晃晃沒走兩步就摔在了地上,官帽滾出老遠。
“王掞,你要陷君父於不義嗎?”看著狼狽的王掞康熙居高臨下,聲若金石中略帶些許痛打落水狗的快意,跟朕比,哼!
康熙蹬蹬幾步落坐龍案之後,手點武丹,“據實回報,不得有一字疏漏!”
“喳!”武丹答得幹脆,一五一十的將世子縱馬而來太子先賜白綾後欲揮劍卻落馬,最後父子二人同縛君前的事講的明明白白,雖沒有抑揚頓挫但一波三折的起伏本就足以牽人心弦,尤其是那幾句關鍵詞更讓康熙紅了眼。
“殺子弑父有異乎”能說出這話誰敢說這孩子瘋悖?反過來更坐實了“隱情”之巨大!
雖然有一而再的“欲殺”環節可那不是被人蒙蔽嗎?父子同縛正彰顯天家親情!
雖然有弘皙擊斃奔馬的詭異,可有死而複生的離奇在前力氣大些算什麽?年歲雖小能挺身赴難,這才是我愛新覺羅的種!
“武丹,你怎麽看這事?”武丹是兒時對付鼇拜的布庫手,忠心耿耿不說更是心思伶俐之輩,要不也不能把十三衙門交給他。
“奴才佩服太子!”武丹自然知弦音明雅意,“奴才是粗人讀書不多,小時候頑劣少不了阿瑪教訓,可每一次麵對旁人阿瑪總是將奴才護在身後,阿瑪說:護不住兒子算不得好阿瑪!”
這還是粗人嗎?這是罵人不帶髒字!
“好!”康熙撫案而起,格格一笑,“來人,給王師傅賜座,太子仁愛要感謝他的教導呢!”
殺子弑父何異的話如晴天霹靂轟在的心頭,早愧自己看不透此節,“仁愛”更如鋼鞭抽在心頭臉麵,教導之功分明是君父替自己遮羞?羞愧交加,王掞一頭歪倒在地!恍惚中似乎聽到了皇帝的歎息……這是可憐我?
是遺憾!康熙輕撚胡須,我本想把你放到高處晾涼的!
清涼殿是康熙皇帝駐蹕之所,三更退暑九夏迎涼,雨落平湖百煉千挑碧水萬漪,風曳綠柳修竹彎腰,飛挑在簷角的銅鈴叮響到心煩意亂,偶爾撒在淡黃的窗紗上的雨滴如淚跡斑斑。
青布長衫月白布鞋的康熙帝打扮的就像私塾老先生,但現在,老先生被氣著了,一會兒直線一會兒弧形的亂走,豎起的三角眼狠狠的瞪著跪在地上的太子師傅王掞,每每經過他身邊都恨不能一腳踹死他。而麵對天子盛怒王掞竟無一句軟話,梗著脖子“請賜一死”!
惴惴的宮女太監們一個個恨不能將腦袋紮到胸前,就是太監總管李德全也不敢靠近一步,他知道,每當這樣的表象代表皇上怒極卻猶豫,或者咳嗽一聲就丟了狗命!
兩個同樣倔強的人頂牛還是因為弘皙。頗為討喜的嫡長孫夭亡康熙很是流了一把辛酸淚,多方慰藉太子的同時暗地裏下令十三衙門細細查訪,隨即留京的上書房大臣熊賜履的奏折就到了,索額圖、胤禛更把禦狀告到了麵前,震怒的康熙不管是這孩子是不是瘋了,養不教父之過的責任胤礽總要扛起來,即是安撫人心也為了天家體麵。
套用現代說法弘皙身份敏感兼之影響惡劣,須對天下、對朝廷乃至對宗族都有所交代才行,以太後名義發懿旨,太子妃的言簡意賅。另有隱情卻無決斷是不能不願,稱病恐有不敢。
好一個不敢!
前邊講了,康熙是個驕傲的人,這驕傲三分是天性,三分是自小前呼後擁長大一言九鼎居移氣養移體“慣”出來,還有三分則是一覽眾山小的閱曆積累。自登基以來,除鼇拜、平三番、收台灣、滅葛爾丹,從勝利走向勝利康熙的自信心足以爆棚。很久沒有什麽事讓他略略激動一下,他倒要看看究竟是什麽隱情讓曾經伶俐乖巧的小孫子變到自己都不認識!
算來今日就要到熱河,剛剛寫好“天下英雄盡在手”幾個酣暢淋漓的大字,有人密報說太子選擇這個時候不顧風雨出城了。有密報不奇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身為天子自然要掌握天下事,玉皇大帝有千裏眼順風耳,佛祖有千手千眼化身,地藏王有搜盡九幽十地的諦聽,身為皇帝沒耳目餓殍遍地“何不食肉糜”豈不成了笑話?
一等侍衛武丹專門負責的就是諜報機構十三衙門,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回答案就有了:王掞,太子的師傅王掞給了太子一個“舍得”的主意。
舍的自然是骨肉親情,得的無非是自己的歡心捎帶邀買人心。民間俚語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把你的阿瑪當狼?今天能殺子明天能不能弑父?鬼迷心竅心性薄涼,狠毒至此阿瑪隻能心寒朝野間必將齒冷!孰輕孰重都分不清,蠢笨若豬怎配做天下共主?我愛新覺羅的江山要交付到這樣的人手中?
惋惜生悲,遺憾有憤,悲憤交加便是恨,恨胤礽的不爭氣,更恨教唆犯王掞,康熙九年就中進士可謂學識過人,提督浙江學政嚴剔積弊三十年進內閣學士,從戶部到吏部,被自己千挑萬選送到太子身邊做師傅的,可聖人子弟怎麽能有如此髒心爛肺的壞肚腸?
王掞被召至殿內一句“好膽”就跪在地上了,人雖跪著腰杆子卻挺的筆直,雙手奉上一本奏折,全文引經據典洋洋灑灑上千字:前篇“世子所為壞國法逆人倫,不仁不忠不孝之人於國於君無益,何顏於世”;中篇將太子的大義滅親之行襄之為“義舉”“孝行”,下篇更請“聖天子”褒獎太子“為君父分憂”、安慰“生離骨肉之痛”、以安天下心!
通俗點講就是:弘皙天理不容故而自己要殺他,心有不忍才兒子服其勞,而太子替自己背了黑鍋所以還要表揚!
“放屁!”自認胸納百川的康熙帝都爆了粗口,連什麽事都沒搞清楚就下妄斷人的性命,還是幫朕做決斷,尤其是王掞以聖人之道入手!
康熙很驕傲,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用這類的詞就是他專用的!以前一口一個聖明來著,現在反過來教我怎麽做,是以前當孩子哄呢還是現在哄孩子呢?聖明二字是笑話我像那木頭疙瘩一樣?妄自揣測帝心不說,自以為是的替我辦了還挾功要挾?哪怕有不忍之事,朕也是有擔當的大丈夫鐵漢子,又何須旁人來背黑鍋?
滿紙荒唐言的奏折如雪花飄飄灑灑籠罩了王掞,氣呼呼恨不能一個窩心腳踹死這個“腐儒”,這位倔相公又開始批判皇帝的“失儀”之舉,“昔日堯舜之王天下,君臣奏對如大賓”,隨後又來了一句“子不言父過,臣不言君失,請賜一死!”
我勒個去!
這便是孔老二的弟子,臭文人的風骨,不光又臭又硬更有恃無恐,天子行事堂堂皇皇哪怕殺人也會讓你心服口服,明發天下也能擋住悠悠眾口,更別說以仁孝治天下的康熙,為了不頂上肆意誅殺朝廷重臣的桀紂之名,他下不去腳!
意氣上來,康熙老爺子也顧不上派人去阻止蠢兒子冒失之舉了,或者他是自信的張玉祥不負朕心,蹬蹬蹬的滿屋子亂走,王掞跪在地直著脖子瞅著他轉,兩個同樣倔強的人耗上了!
直到——
清涼殿的門忽的被推開,武丹帶著一身風雨闖進來,“皇上,太子於熱河城外攔住了縱馬而來的世子——”
“傷人沒有?”停住腳步的康熙直指關鍵,“張玉祥呢,太子妃呢?”
“回皇上的話,”武丹略作停頓瞥了一眼王掞,這可不是啪王掞走漏消息而是厭惡!
“咱們王師傅既然能給太子出了殺子的大義滅親主意還怕聽聽嗎?”康熙怪笑一聲,“說出來,讓朕明白,也好為這對滿口仁義替君父分憂的師徒論功行賞,啊——”
話音未落,滿殿宮人呼啦一聲跪倒在地。一是配合之禮,內廷所在動靜有禮法,君怒需跪,聞殺亦然。他們如何聽不出康熙的誅心之詞,更別說還有個注腳的語氣詞跟著呢!
二是心悸,王掞竟然指使太子殺世子弘皙!咱家這些奴才悄悄議論兩句就被大總管李德全以“非議天家大不敬”杖斃了六個,君君臣臣,你這死老頭子就該說就敢說?而無根之人更重香火,親手殺子還不得心疼死,讀書人哪來這麽狠毒的心腸?難怪皇上在屋裏亂走,很嚇人的知道不?
想想小命剛剛懸在一線皆因這死老頭子,即便是偶爾偷瞥可若目光如箭王掞身上恐怕已多了數個透明窟窿。
“臣請賜一死!”王掞的臉漲得通紅,他自然知道滿口仁義道德的後邊還藏著一句一肚子男盜女娼,他不懼死文死諫武死戰是身為臣子的驕傲,可他不能忍的是滿腔的“為國為民為君”被誣蔑為陰私之事不敢見人,這是對人格的侮辱,而更不能忍的是“師徒”係到一起,自己連累了太子殿下就百死南償其咎。奮力站起來,頭一低對著不遠的龍書案就要玩一出撞桌腳的戲碼。可惜久跪之下身體酸麻,搖搖晃晃沒走兩步就摔在了地上,官帽滾出老遠。
“王掞,你要陷君父於不義嗎?”看著狼狽的王掞康熙居高臨下,聲若金石中略帶些許痛打落水狗的快意,跟朕比,哼!
康熙蹬蹬幾步落坐龍案之後,手點武丹,“據實回報,不得有一字疏漏!”
“喳!”武丹答得幹脆,一五一十的將世子縱馬而來太子先賜白綾後欲揮劍卻落馬,最後父子二人同縛君前的事講的明明白白,雖沒有抑揚頓挫但一波三折的起伏本就足以牽人心弦,尤其是那幾句關鍵詞更讓康熙紅了眼。
“殺子弑父有異乎”能說出這話誰敢說這孩子瘋悖?反過來更坐實了“隱情”之巨大!
雖然有一而再的“欲殺”環節可那不是被人蒙蔽嗎?父子同縛正彰顯天家親情!
雖然有弘皙擊斃奔馬的詭異,可有死而複生的離奇在前力氣大些算什麽?年歲雖小能挺身赴難,這才是我愛新覺羅的種!
“武丹,你怎麽看這事?”武丹是兒時對付鼇拜的布庫手,忠心耿耿不說更是心思伶俐之輩,要不也不能把十三衙門交給他。
“奴才佩服太子!”武丹自然知弦音明雅意,“奴才是粗人讀書不多,小時候頑劣少不了阿瑪教訓,可每一次麵對旁人阿瑪總是將奴才護在身後,阿瑪說:護不住兒子算不得好阿瑪!”
這還是粗人嗎?這是罵人不帶髒字!
“好!”康熙撫案而起,格格一笑,“來人,給王師傅賜座,太子仁愛要感謝他的教導呢!”
殺子弑父何異的話如晴天霹靂轟在的心頭,早愧自己看不透此節,“仁愛”更如鋼鞭抽在心頭臉麵,教導之功分明是君父替自己遮羞?羞愧交加,王掞一頭歪倒在地!恍惚中似乎聽到了皇帝的歎息……這是可憐我?
是遺憾!康熙輕撚胡須,我本想把你放到高處晾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