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封賞又不疏親情,”康熙撚了撚胡須,“衡臣,依你之見兩全之措又該如何?”
“這——”張廷玉知道,自己的話一出口弘皙甚至太子的烙印就算刻在腦門了,隨即心裏又笑,太子明日之君,弘皙未來之君,自己又有什麽可猶豫,“於京興建府邸如何?”
“勞民傷財!”康熙臉上不陰不晴。
“不若於暢春園擇處……”
“暢春園是朕孝敬仁憲皇太後與各位太妃的,讓朕孝行有虧?”
“臣惶恐,薨歿勳貴舊邸如何?先睿親王多爾袞也曾是鑲黃旗主,宅院寬廣……”
“不詳!”
“先成澤親王舊府……”
“破!”
“那隻有——”張廷玉抹一把腦門汗,“隻有直郡王胤褆的府邸了!”
“就依愛卿之見吧!”康熙很是滿意剛才的君臣奏對,漢人文臣就這點不好,什麽事不一氣說完非得一下一下的往外擠,熊賜履如此,張英如此,張廷玉剛進上書房就又添了這毛病,像索額圖那樣直來直去不是挺好?微微一笑道:“難得你能為弘皙考慮的如此周詳,依朕看由弘皙為你張家抬籍吧!滿鑲黃旗,先去見過你的小主子吧!”
張廷玉的頭叩的百感交集,君有賜不敢辭,但康熙畫了一圈挽了一個套,借自己的嘴把胤禔一家趕出直郡王府讓張廷玉走進一個毫無回旋餘地的死胡同!此後經年除盡心輔佐弘皙當一個比索額圖更鐵杆的“漢奸”之外再無他選,因為,沒有一個阿哥能接受“以奴欺主”“心性薄涼”的他!
“張大人快快請起,”弘皙咬了一下舌尖努力控製著情緒,開府建衙,怕自己做不好又添了人才,張廷玉,以後的三朝元老,真真特麽的太好了!
“弘皙,再說說為什麽殺靈堂上喇嘛,又為什麽要去四貝勒府上,做的好,瑪法這不還吝封賞!”康熙說這話的時候不忘了胤禛,張廷玉的一拜等於儀式完成,你,又待如何?
“還是不說的好!”又來了……
爺孫一唱一和間胤禛半麵豬頭上的鼻子都歪了,已經和碩貝勒鑲黃旗主了還不吝?封到太子位把胤礽擠下去不成?而憑什麽到了我家就一定要有不吝封賞的“做得好”?
“皇阿瑪,兒臣自認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內不愧心,”胤禛忍不住直起身子,“請皇阿瑪下旨,讓弘皙當麵直抒吧!”
“四叔很想聽?”
“若說不出所以然或胡說八道,四叔與你不甘休!”
康熙不忿,說什麽不甘休?要把弘皙拉下鑲黃旗主的位置是吧?老子白教訓你們哥倆了?頂著個豬頭還敢跪著跟我打擂台?憤怒中弘皙的發而中節便做神展開:你胤禛家裏也好不了,你不怕丟臉,那就把你的麵皮摔在地上任人踩!
“弘皙,從實講來——”
“喇嘛在招魂儀式上胡說八道,說太子妃容顏身段如何如何,還要送給上師,說就像四阿哥家裏一樣……”
“我家什麽事?”看弘皙又欲言又止,胤禛恨不能把言語從弘皙嘴裏掏出來!
議論太子妃他不在意,喇嘛本就葷素不忌,想想石氏那姣好的容貌嫋娜的身段借著語言不通口花花還真有可能,但牽涉自家……剛才是情急失措,萬一喇嘛們要隨口禿嚕出拜托他們訓練人手的事,暗蘊武力圖謀不軌的罪名一出自己恐怕要跟大哥做伴了。
“喇嘛說四阿哥不行又擔心家裏的老頭子知道,把上師請進府裏四福晉就有孩子了!”
“放屁!”胤禛差點步了胤褆的後塵一口血噴出來,無論如何他想不到喇嘛們會說這些,回想往日他還曾囑咐福晉對上師多加禮遇,難不成自己這做法就是舍不得兒子套不住狼,舍不得老婆套不住流氓?是個男人就受不了綠帽子尤其是這種引狼入室更侮辱智慧,“弘皙,焉敢胡說八道,如此辱我?”
“是喇嘛說的!……我說我不說你非讓我,說了你又不信,”弘皙很無辜,“我還不信呢,什麽上師進了府四福晉就有了孩子,結婚才有孩子呢?可他們笑的很奸詐的說上師修的是歡喜禪做的是送子觀音的勾當!”
“對太子妃不敬就該死了,本想幹脆把四叔府上的喇嘛殺個幹淨一了百了,可四福晉非要護著,有三個喇嘛跑了……”
我勒個去!
滿殿歡愉已被雷的外焦裏嫩,君臣呆若木雞,而胤禛……以前他以為自己的堅忍是優點,但現在,他恨,恨自己為什麽沒有暈過去!
康熙已然漲紅了臉,太陽穴突突直跳,打算讓他丟臉也卻沒想到腳踩到自己臉上這般荒謬法?前些日子聽說四福晉有孕還專門吩咐太醫院好生伺候,現在看來——歡喜禪,送子觀音,天家第一醜事在這啊!
“胤禛——”康熙一聲斷喝,隨即一個漏風的大巴掌抽在豬頭的另一麵,堪堪完好的牙齒撲的一下隨著血沫子廢除了三顆,“你有何解釋!”
胤禛被打翻在地,滿腦子鍾磬齊鳴,解釋?怎麽解釋?身為皇子除了點兵點將幸運者繼承皇位,做“種人”繁衍子嗣是天定任務。皇子長到十二就有內宮女官專門教導,選秀女更多也是為皇子阿哥們配婚。若沒有胤礽這近乎胎裏帶的例外,冊立太子隻是子嗣繁茂也能加分。想胤禛生於康熙十七年,三十多了,原配嫡福晉內大臣費揚古之女烏拉那拉氏好幾年了直到前些日子才有動靜,除此再無旁人也沒啥花邊新聞傳出——說你那杆槍火力很猛得有人信啊!
歡喜禪、送子觀音,上師進府與福晉懷孕可以說牽強附會,但男主外女主內早是定例,福晉的職責是主持內宅家務,護著喇嘛……喇嘛可以自由出入後宅?算是內宅之人?還是情有獨鍾?他甚至不能如大阿哥一樣無恥,拖了衣服找個宮女來證明清白,他的雄起必須考鹿血支撐,依被他幹掉的老岐黃的說法——這是真的胎裏帶!
而康熙的意思也沒想聽你解釋,否則,能有漏風的大巴掌?
“殺得好!殺得好!”看胤禛陰晴變幻卻無言以對,康熙的牙齒咬得咯吱吱直響,想起剛才弘皙欲言又止他恨不能再抽自己幾個嘴巴。猛一頓足喝出一聲暴吼,“武丹,你可知罪?”
武丹掌管的是情報機構十三衙門,四阿哥府上理論上也有暗探才對,出了這麽大事竟然沒接到一點消息,虎兕出於柙典守之責也!
“奴才知錯!”武丹幹淨利索的打千,“奴才安排在四阿哥府上的人手以13號為首,自他被四阿哥栽進雪堆裏奴才就囑咐其他人暫緩進展,至今還沒人能貼近後宅!”
武丹說這話的時候明顯帶著怨氣,也是,辛辛苦苦培養的手下浸透著心血,出身未捷身先死還被如此殘忍的處置,無名英雄也就罷了偏是當上級的卻不能替他說一句話,怎能不怨不恨?麵對凶手,即便皇子又怎麽樣?武丹從少年時就跟在康熙身邊,憑的就是直來直去的武人脾氣和一腔子忠肝義膽,有皇上這個最大的後台在又是孤家寡人的光棍一條他會怕得罪誰嗎?告刁狀,必須的!
“兒臣——兒臣——”
胤禛終於吐血了!
《大清律》至親無證,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果真是至理名言,一直驕傲的如鐵籬笆梳攏的府邸關鍵時刻找不著外人證明清白更致命啊!恍惚中帶著綠邊的黑鍋當頭罩下讓他喘不過氣來,說什麽疏離講什麽自立門戶,都太監了,還有必要嗎?
“皇阿瑪,您就不要再問四哥了!”
胤祥搶跪於地,額頭在地麵上磕的咚咚直響。隻差一步沒敢跟四哥跪到並排本就在兄友弟恭的親情與皇權威赫中掙紮,一口血出來天平兩頭高低立顯。
“哪個要你可憐?”誰也沒想到胤禛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皇阿瑪,兒子不甘啊!”
範進中舉一口痰堵在嗓子眼瘋了,詩文中也有喜若狂之語。講的便是人在大喜大悲中總會做出些匪夷所思的事,故而古語便有失意之人須慎口的教訓。
想胤禛苦心積慮這麽久好容易要鮮明旗幟了,麵對的卻是萬丈高樓失腳的落差,即便善於隱忍,隱私被堂皇亮於皇阿瑪眼前等同生生斷了念想,試問還有比他更失意的人嗎?情緒激蕩幾欲癲狂,胸中一口鬱悶之氣不吐不快更口無遮攔。
“想兒臣自幼於南書房苦讀詩書,熟諳諸子百家儒學經典,精通滿蒙漢藏四族語言,弓馬亦嫻熟。對皇阿瑪孝敬有加,諸兄弟頑劣欺侮幼弟胤祥隻有孩兒一人護他如手足,及成年,太子勢孤,為國家計兒臣盡心輔佐太子更因此被罵做太子的忠犬。”
“皇阿瑪親征葛爾丹要兒臣署理戶部供應糧草,可憐兒臣苦讀所學除一句三人行必有吾師竟無一用處,可歎兒臣苦心孤詣每日隻能睡兩個時辰,蒼天憐鑒,敵酋授首,天兵凱旋而歸!可皇阿瑪隻看到了太子坐鎮中樞之功、胤禔征戰沙場之險,您可曾一丁半點記掛可憐的兒臣之勞?”
“這——”張廷玉知道,自己的話一出口弘皙甚至太子的烙印就算刻在腦門了,隨即心裏又笑,太子明日之君,弘皙未來之君,自己又有什麽可猶豫,“於京興建府邸如何?”
“勞民傷財!”康熙臉上不陰不晴。
“不若於暢春園擇處……”
“暢春園是朕孝敬仁憲皇太後與各位太妃的,讓朕孝行有虧?”
“臣惶恐,薨歿勳貴舊邸如何?先睿親王多爾袞也曾是鑲黃旗主,宅院寬廣……”
“不詳!”
“先成澤親王舊府……”
“破!”
“那隻有——”張廷玉抹一把腦門汗,“隻有直郡王胤褆的府邸了!”
“就依愛卿之見吧!”康熙很是滿意剛才的君臣奏對,漢人文臣就這點不好,什麽事不一氣說完非得一下一下的往外擠,熊賜履如此,張英如此,張廷玉剛進上書房就又添了這毛病,像索額圖那樣直來直去不是挺好?微微一笑道:“難得你能為弘皙考慮的如此周詳,依朕看由弘皙為你張家抬籍吧!滿鑲黃旗,先去見過你的小主子吧!”
張廷玉的頭叩的百感交集,君有賜不敢辭,但康熙畫了一圈挽了一個套,借自己的嘴把胤禔一家趕出直郡王府讓張廷玉走進一個毫無回旋餘地的死胡同!此後經年除盡心輔佐弘皙當一個比索額圖更鐵杆的“漢奸”之外再無他選,因為,沒有一個阿哥能接受“以奴欺主”“心性薄涼”的他!
“張大人快快請起,”弘皙咬了一下舌尖努力控製著情緒,開府建衙,怕自己做不好又添了人才,張廷玉,以後的三朝元老,真真特麽的太好了!
“弘皙,再說說為什麽殺靈堂上喇嘛,又為什麽要去四貝勒府上,做的好,瑪法這不還吝封賞!”康熙說這話的時候不忘了胤禛,張廷玉的一拜等於儀式完成,你,又待如何?
“還是不說的好!”又來了……
爺孫一唱一和間胤禛半麵豬頭上的鼻子都歪了,已經和碩貝勒鑲黃旗主了還不吝?封到太子位把胤礽擠下去不成?而憑什麽到了我家就一定要有不吝封賞的“做得好”?
“皇阿瑪,兒臣自認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內不愧心,”胤禛忍不住直起身子,“請皇阿瑪下旨,讓弘皙當麵直抒吧!”
“四叔很想聽?”
“若說不出所以然或胡說八道,四叔與你不甘休!”
康熙不忿,說什麽不甘休?要把弘皙拉下鑲黃旗主的位置是吧?老子白教訓你們哥倆了?頂著個豬頭還敢跪著跟我打擂台?憤怒中弘皙的發而中節便做神展開:你胤禛家裏也好不了,你不怕丟臉,那就把你的麵皮摔在地上任人踩!
“弘皙,從實講來——”
“喇嘛在招魂儀式上胡說八道,說太子妃容顏身段如何如何,還要送給上師,說就像四阿哥家裏一樣……”
“我家什麽事?”看弘皙又欲言又止,胤禛恨不能把言語從弘皙嘴裏掏出來!
議論太子妃他不在意,喇嘛本就葷素不忌,想想石氏那姣好的容貌嫋娜的身段借著語言不通口花花還真有可能,但牽涉自家……剛才是情急失措,萬一喇嘛們要隨口禿嚕出拜托他們訓練人手的事,暗蘊武力圖謀不軌的罪名一出自己恐怕要跟大哥做伴了。
“喇嘛說四阿哥不行又擔心家裏的老頭子知道,把上師請進府裏四福晉就有孩子了!”
“放屁!”胤禛差點步了胤褆的後塵一口血噴出來,無論如何他想不到喇嘛們會說這些,回想往日他還曾囑咐福晉對上師多加禮遇,難不成自己這做法就是舍不得兒子套不住狼,舍不得老婆套不住流氓?是個男人就受不了綠帽子尤其是這種引狼入室更侮辱智慧,“弘皙,焉敢胡說八道,如此辱我?”
“是喇嘛說的!……我說我不說你非讓我,說了你又不信,”弘皙很無辜,“我還不信呢,什麽上師進了府四福晉就有了孩子,結婚才有孩子呢?可他們笑的很奸詐的說上師修的是歡喜禪做的是送子觀音的勾當!”
“對太子妃不敬就該死了,本想幹脆把四叔府上的喇嘛殺個幹淨一了百了,可四福晉非要護著,有三個喇嘛跑了……”
我勒個去!
滿殿歡愉已被雷的外焦裏嫩,君臣呆若木雞,而胤禛……以前他以為自己的堅忍是優點,但現在,他恨,恨自己為什麽沒有暈過去!
康熙已然漲紅了臉,太陽穴突突直跳,打算讓他丟臉也卻沒想到腳踩到自己臉上這般荒謬法?前些日子聽說四福晉有孕還專門吩咐太醫院好生伺候,現在看來——歡喜禪,送子觀音,天家第一醜事在這啊!
“胤禛——”康熙一聲斷喝,隨即一個漏風的大巴掌抽在豬頭的另一麵,堪堪完好的牙齒撲的一下隨著血沫子廢除了三顆,“你有何解釋!”
胤禛被打翻在地,滿腦子鍾磬齊鳴,解釋?怎麽解釋?身為皇子除了點兵點將幸運者繼承皇位,做“種人”繁衍子嗣是天定任務。皇子長到十二就有內宮女官專門教導,選秀女更多也是為皇子阿哥們配婚。若沒有胤礽這近乎胎裏帶的例外,冊立太子隻是子嗣繁茂也能加分。想胤禛生於康熙十七年,三十多了,原配嫡福晉內大臣費揚古之女烏拉那拉氏好幾年了直到前些日子才有動靜,除此再無旁人也沒啥花邊新聞傳出——說你那杆槍火力很猛得有人信啊!
歡喜禪、送子觀音,上師進府與福晉懷孕可以說牽強附會,但男主外女主內早是定例,福晉的職責是主持內宅家務,護著喇嘛……喇嘛可以自由出入後宅?算是內宅之人?還是情有獨鍾?他甚至不能如大阿哥一樣無恥,拖了衣服找個宮女來證明清白,他的雄起必須考鹿血支撐,依被他幹掉的老岐黃的說法——這是真的胎裏帶!
而康熙的意思也沒想聽你解釋,否則,能有漏風的大巴掌?
“殺得好!殺得好!”看胤禛陰晴變幻卻無言以對,康熙的牙齒咬得咯吱吱直響,想起剛才弘皙欲言又止他恨不能再抽自己幾個嘴巴。猛一頓足喝出一聲暴吼,“武丹,你可知罪?”
武丹掌管的是情報機構十三衙門,四阿哥府上理論上也有暗探才對,出了這麽大事竟然沒接到一點消息,虎兕出於柙典守之責也!
“奴才知錯!”武丹幹淨利索的打千,“奴才安排在四阿哥府上的人手以13號為首,自他被四阿哥栽進雪堆裏奴才就囑咐其他人暫緩進展,至今還沒人能貼近後宅!”
武丹說這話的時候明顯帶著怨氣,也是,辛辛苦苦培養的手下浸透著心血,出身未捷身先死還被如此殘忍的處置,無名英雄也就罷了偏是當上級的卻不能替他說一句話,怎能不怨不恨?麵對凶手,即便皇子又怎麽樣?武丹從少年時就跟在康熙身邊,憑的就是直來直去的武人脾氣和一腔子忠肝義膽,有皇上這個最大的後台在又是孤家寡人的光棍一條他會怕得罪誰嗎?告刁狀,必須的!
“兒臣——兒臣——”
胤禛終於吐血了!
《大清律》至親無證,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果真是至理名言,一直驕傲的如鐵籬笆梳攏的府邸關鍵時刻找不著外人證明清白更致命啊!恍惚中帶著綠邊的黑鍋當頭罩下讓他喘不過氣來,說什麽疏離講什麽自立門戶,都太監了,還有必要嗎?
“皇阿瑪,您就不要再問四哥了!”
胤祥搶跪於地,額頭在地麵上磕的咚咚直響。隻差一步沒敢跟四哥跪到並排本就在兄友弟恭的親情與皇權威赫中掙紮,一口血出來天平兩頭高低立顯。
“哪個要你可憐?”誰也沒想到胤禛搖搖晃晃的站了起來,“皇阿瑪,兒子不甘啊!”
範進中舉一口痰堵在嗓子眼瘋了,詩文中也有喜若狂之語。講的便是人在大喜大悲中總會做出些匪夷所思的事,故而古語便有失意之人須慎口的教訓。
想胤禛苦心積慮這麽久好容易要鮮明旗幟了,麵對的卻是萬丈高樓失腳的落差,即便善於隱忍,隱私被堂皇亮於皇阿瑪眼前等同生生斷了念想,試問還有比他更失意的人嗎?情緒激蕩幾欲癲狂,胸中一口鬱悶之氣不吐不快更口無遮攔。
“想兒臣自幼於南書房苦讀詩書,熟諳諸子百家儒學經典,精通滿蒙漢藏四族語言,弓馬亦嫻熟。對皇阿瑪孝敬有加,諸兄弟頑劣欺侮幼弟胤祥隻有孩兒一人護他如手足,及成年,太子勢孤,為國家計兒臣盡心輔佐太子更因此被罵做太子的忠犬。”
“皇阿瑪親征葛爾丹要兒臣署理戶部供應糧草,可憐兒臣苦讀所學除一句三人行必有吾師竟無一用處,可歎兒臣苦心孤詣每日隻能睡兩個時辰,蒼天憐鑒,敵酋授首,天兵凱旋而歸!可皇阿瑪隻看到了太子坐鎮中樞之功、胤禔征戰沙場之險,您可曾一丁半點記掛可憐的兒臣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