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皙舉手的瞬間,李紱已經下意識的以手抱頭蜷縮成團蹲到地上,反應如此之快,一來是前車之鑒他確信弘皙言出必行;二來他真的很重視自己的臉麵!
女人重臉麵是為悅己者容,士子們重臉麵皆因現實逼迫:唐代士子通過禮部試還需吏部選,選官有“四才”之說,即身、言、書、判四項。身即形體,要求五官端正儀表堂堂,歪瓜裂棗似得官威難立。言為口齒清楚語言明晰,結巴大舌頭之類有礙治事。書即書寫工整漂亮寫總結匯報的時候上司看的清楚痛快,判即思維敏捷糊塗蛋是不可能做官的。這其中身在頭一條,當初鍾馗撞柱不就是因為相貌醜陋而被拒入仕麽?
有清以來,對“身”的要求更甚,朝廷規定凡舉人應會試三科不中者,可應“大挑”,大挑隻論相貌,典型的以貌取官。標準是“同田貫日身甲氣由”,以字形喻體型相貌:同,長方臉;田,四方臉;貫,頭正身長;日,身體端直高傲肥瘦適中,符合以上四字才有可能入選。餘下四字為落選標準,身,身體不正;甲,頭大身下;氣,一肩高聳;由頭小身子大。
以“同田貫日”論,三字都是涉臉麵,李紱敢不好好保養?
可害怕或膽怯換不來弘皙的絲毫憐憫,一鞭破衣二鞭見血,三五而下,李紱的脊背鞭出道道血痕,士子不縛雞能熬刑的絕對是鳳毛麟角,第一聲慘叫就像打開話匣子的開關,再也難以停止,時長時短伴著腰帶破空的呼呼聲,聽者揪心見者不忍睹,監生編修們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弘皙,住手,你,你難道要打死他不成?”
胤祉這時候也顧不上遮掩自己的春光了,滿身狼狽的跳腳高喝,要打他先打我?這話到了嘴
邊卻不敢吐出來,這小兔崽子滿臉帶笑的行暴虐事,太嚇人了!
“打死他又如何,侄子能親手仗斃四十餘宮人也不在乎多一個!”
這不能怪弘皙殘忍!
馬斯洛總結過需要層次,除了保證生存的生理需求之外,更有包括安全、愛與歸屬、被人尊重和自我實現幾個層次!對弘皙而言,不管是仗斃宮人整飭毓慶宮還是君前奏對掀翻了胤禔氣瘋了胤禛抱愧拆分八爺黨都是出於安全的需要,哪怕些做法的初衷隻是試試,在這個過程中有愛,有因愛而產生的憎惡,情感的變化中對毓慶宮已經有了濃濃的歸屬,這時候的他早已不再去琢磨什麽土匪頭子了!
戳破虧空除了自辯更有幾分對愛新覺羅對大清的歸屬,直到麵對蘇嘛喇講出千古一帝,直到確定匪君天下的目標,他徹底成了萬惡地主階級的代表,還是最頂層的那種!
以後就是自我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自覺地創造,也是自覺地解決問題並逐步形成自己確定的“公正”,麵對現在的“清君側”,一句話,姥姥!凡跟爺站在對立麵的,佛擋殺佛,神擋殺神,敢螳臂當車就像坦克一樣碾過去!
回答就像一聲驚雷響在那些已到了承受臨界的監生編修心底,不知扛孔聖塑像的八人中究竟是誰腳下一軟,泥塑的孔聖塑像自肩頭滑落,轟然摔在地上,誰見過泥塑禁得起這種自由落體?
足有丈許的塑像瞬間四分五裂,冠冕的腦袋一直滾到了弘皙身前,所有人死了娘老子一樣臉麵掛灰,讀書人的祖宗啊,就這麽——尤其是抗塑像的那幾位,早不把扛牌位當美差了!
“是先師顯靈!是先師不忍士林遭難恨不能身代,”關鍵時刻,自隊伍中傳出一聲高喝,“弘皙世子辱我士林在先,斷我傳承在後,郭老大人更一語揭破害朝之禍——”
當現實已無力便會求助於虛無縹緲的神明,這是人的本性。而這種精神催眠往往還會激發人無邊的勇氣,這便是信仰的力量。但這力量總需有人挺身而出做以呐喊喚醒彷徨,有人出頭,隊伍自動閃開道路,三角臉麵兩撇鼠須的方苞就如羊群中的駱駝樣突兀而出,呼喊也戛然而止——長成鼠貌自有鼠行,把他晾到陽光下正對弘皙還真少些膽子不說,關鍵是他身後還有八爺呢!
“原來是方靈皋!”弘皙格格笑著勾勾手指,“昔日的難兄難弟,來來來,有難同當如何?”
有難同當那就是過去叫你抽唄!方苞抽抽嘴角眾目睽睽之下終究不能退縮不是?正一正衣冠也忍不住在心裏狠狠罵一句“士子不相為謀”,緩步向前就像即將就義的勇士,可到了弘皙身前卻——方苞彎腰抱起塑像的頭顱,努力的舉過頭頂就像赫然得了護身符一樣,“弘皙世子,聖人在前,爾敢不敬?”
不敬?弘皙住了手嘴角卻如鉤,有膽子大的剛要上來攙扶李紱卻被當頭兩“鞭”抽的頭破血流,一腳踩在血糊糊的後背上,原本蜷縮成團的李紱就像扛石碑的王八五肢皆探,踏在李紱背上的弘皙笑道:“方靈皋,爾可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道理?”
嗯——方苞微愣卻不得不點頭,莫說自己就是先師孔聖也從沒想過造反而後自己去創造王道樂土不是?
“爺再問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為大同,對麽?”
禮記上說的肯定沒錯,哪怕有些刪減方靈皋也不敢不點頭,但心裏仿佛有了某種不好的預感!
“這就是了!”弘皙拍手而笑,“既是王土便要收益,賦稅是也,士紳不納糧莫非是國中之國不服王化?”
方靈皋這回可不敢做應頭蟲,惶急反駁:“士紳之田乃是皇上賜的世業田、永業田,在位了卻君王天下事難在守高堂身邊,幾畝薄田算是聊盡孝道,即便去職也是身有所養永沐聖恩!便如國族旗人的鐵杆莊稼,皇子王孫們的欽賜莊園——”
方靈皋沒有把話說完也用不著說完,留著尾巴恰能引人深思……不是說王土就要收益麽?旗人的皇子的包括你弘皙的,收唄,何必單把士紳拿出了說事?若不是畏於弘皙的淫威,周遭怕是已叫好聲一片,便是不敢喊出口所有的目光也都在向弘皙聚集,瞧你怎麽答話!
“方靈皋,爾以為自己的移花接木李代桃僵很聰明麽?”弘皙嗬嗬一笑,“從桐城到京師也有千裏,爾一路行來可曾見得幾家士紳還守著幾畝薄田永業?便是永業田又有幾人親自耕作?如東晉陶淵明開荒南野際,守拙在田園,方宅十餘畝,草屋**間者又有幾戶?”
“這——”方苞一時語塞,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一路行來開荒的士紳真沒見著四四方方的宅子十餘畝倒是不少,總是讀書人,他還做不到光屁股不要臉睜眼說瞎話!
“不敢說還是不能說?”弘皙冷笑,“自古賦稅莫不以人丁土地為基準,士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沒了賦稅之勞卻多了對佃戶的盤剝,而於農戶而言賦稅徭役一個不缺總是本朝輕賦稅誰敢肯定沒有肥籍斂?如此風調雨順還好,或旱或澇唯有賤賣土地甚至賣兒賣女、插標賣首以求生計。這就是多者愈多寡者愈寡高台填土深坑挖泥!”
“買地者何人?士紳也!兒女何去?脫不出士紳之家,或仆或妾!賣身者唯有青樓娼寮,購仆的,方靈皋,爾之天下大同呢?”
“士紳兼並土地,農戶化成流民,前者不納稅後者被士紳逼得逃稅,王土之收益何來?方靈皋,爺且問,這土究竟是王土還是士紳之土?說不得碰不得,這士紳究竟是王臣還是在王之上?”
一番話說完,弘皙負手而立,滿臉盡是刻薄譏諷!
於這些心思通透的監生編修們而言,威不在位重,理不在聲高,暴虐或許擔心,但論文可是長項,不少人開始沉思備辯,可往深裏一想由不得又凝眉,世子所言仿佛還有那麽幾分道理,都不繳稅服役朝廷怎麽辦?朝廷沒錢了莫說賑濟就是自己這幫人吃啥喝啥?而土地兼並的根子似乎就在士紳不納糧上,低頭認可又不甘,不認,真若到了極致,莫說朝廷就是那些流民會任由土地兼並自己生生餓死麽?
暴秦之末有揭竿而起,漢末黃巾席卷全國,便是前明也是毀在這上頭……
眾人彷徨胤祉卻急了,裹挾了這麽多人要被弘皙三言兩語退去自己成了什麽?皇阿瑪那裏又怎麽交代?一咬牙一跺腳,“弘皙,縱是你巧舌如簧也脫不了折損聖道羞辱士林,先師孔聖在此,你敢不謝罪?”
謝罪?看著高舉孔聖頭像已經汗流浹背的方苞,弘皙樂了,你要不提醒我還忘了呢,舉掌拍手,旗主府的儀門洞開,尹繼善推著坐在輪椅上的鄔思道緩緩而出,秋月與妙玉一人還捧著一個小香爐,故作端莊穩步而行眼中卻掩不住興奮,輕煙嫋嫋籠罩著鄔思道手裏的一塊木牌,上書幾個大字“叔梁紇之位”!
女人重臉麵是為悅己者容,士子們重臉麵皆因現實逼迫:唐代士子通過禮部試還需吏部選,選官有“四才”之說,即身、言、書、判四項。身即形體,要求五官端正儀表堂堂,歪瓜裂棗似得官威難立。言為口齒清楚語言明晰,結巴大舌頭之類有礙治事。書即書寫工整漂亮寫總結匯報的時候上司看的清楚痛快,判即思維敏捷糊塗蛋是不可能做官的。這其中身在頭一條,當初鍾馗撞柱不就是因為相貌醜陋而被拒入仕麽?
有清以來,對“身”的要求更甚,朝廷規定凡舉人應會試三科不中者,可應“大挑”,大挑隻論相貌,典型的以貌取官。標準是“同田貫日身甲氣由”,以字形喻體型相貌:同,長方臉;田,四方臉;貫,頭正身長;日,身體端直高傲肥瘦適中,符合以上四字才有可能入選。餘下四字為落選標準,身,身體不正;甲,頭大身下;氣,一肩高聳;由頭小身子大。
以“同田貫日”論,三字都是涉臉麵,李紱敢不好好保養?
可害怕或膽怯換不來弘皙的絲毫憐憫,一鞭破衣二鞭見血,三五而下,李紱的脊背鞭出道道血痕,士子不縛雞能熬刑的絕對是鳳毛麟角,第一聲慘叫就像打開話匣子的開關,再也難以停止,時長時短伴著腰帶破空的呼呼聲,聽者揪心見者不忍睹,監生編修們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弘皙,住手,你,你難道要打死他不成?”
胤祉這時候也顧不上遮掩自己的春光了,滿身狼狽的跳腳高喝,要打他先打我?這話到了嘴
邊卻不敢吐出來,這小兔崽子滿臉帶笑的行暴虐事,太嚇人了!
“打死他又如何,侄子能親手仗斃四十餘宮人也不在乎多一個!”
這不能怪弘皙殘忍!
馬斯洛總結過需要層次,除了保證生存的生理需求之外,更有包括安全、愛與歸屬、被人尊重和自我實現幾個層次!對弘皙而言,不管是仗斃宮人整飭毓慶宮還是君前奏對掀翻了胤禔氣瘋了胤禛抱愧拆分八爺黨都是出於安全的需要,哪怕些做法的初衷隻是試試,在這個過程中有愛,有因愛而產生的憎惡,情感的變化中對毓慶宮已經有了濃濃的歸屬,這時候的他早已不再去琢磨什麽土匪頭子了!
戳破虧空除了自辯更有幾分對愛新覺羅對大清的歸屬,直到麵對蘇嘛喇講出千古一帝,直到確定匪君天下的目標,他徹底成了萬惡地主階級的代表,還是最頂層的那種!
以後就是自我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自覺地創造,也是自覺地解決問題並逐步形成自己確定的“公正”,麵對現在的“清君側”,一句話,姥姥!凡跟爺站在對立麵的,佛擋殺佛,神擋殺神,敢螳臂當車就像坦克一樣碾過去!
回答就像一聲驚雷響在那些已到了承受臨界的監生編修心底,不知扛孔聖塑像的八人中究竟是誰腳下一軟,泥塑的孔聖塑像自肩頭滑落,轟然摔在地上,誰見過泥塑禁得起這種自由落體?
足有丈許的塑像瞬間四分五裂,冠冕的腦袋一直滾到了弘皙身前,所有人死了娘老子一樣臉麵掛灰,讀書人的祖宗啊,就這麽——尤其是抗塑像的那幾位,早不把扛牌位當美差了!
“是先師顯靈!是先師不忍士林遭難恨不能身代,”關鍵時刻,自隊伍中傳出一聲高喝,“弘皙世子辱我士林在先,斷我傳承在後,郭老大人更一語揭破害朝之禍——”
當現實已無力便會求助於虛無縹緲的神明,這是人的本性。而這種精神催眠往往還會激發人無邊的勇氣,這便是信仰的力量。但這力量總需有人挺身而出做以呐喊喚醒彷徨,有人出頭,隊伍自動閃開道路,三角臉麵兩撇鼠須的方苞就如羊群中的駱駝樣突兀而出,呼喊也戛然而止——長成鼠貌自有鼠行,把他晾到陽光下正對弘皙還真少些膽子不說,關鍵是他身後還有八爺呢!
“原來是方靈皋!”弘皙格格笑著勾勾手指,“昔日的難兄難弟,來來來,有難同當如何?”
有難同當那就是過去叫你抽唄!方苞抽抽嘴角眾目睽睽之下終究不能退縮不是?正一正衣冠也忍不住在心裏狠狠罵一句“士子不相為謀”,緩步向前就像即將就義的勇士,可到了弘皙身前卻——方苞彎腰抱起塑像的頭顱,努力的舉過頭頂就像赫然得了護身符一樣,“弘皙世子,聖人在前,爾敢不敬?”
不敬?弘皙住了手嘴角卻如鉤,有膽子大的剛要上來攙扶李紱卻被當頭兩“鞭”抽的頭破血流,一腳踩在血糊糊的後背上,原本蜷縮成團的李紱就像扛石碑的王八五肢皆探,踏在李紱背上的弘皙笑道:“方靈皋,爾可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道理?”
嗯——方苞微愣卻不得不點頭,莫說自己就是先師孔聖也從沒想過造反而後自己去創造王道樂土不是?
“爺再問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為大同,對麽?”
禮記上說的肯定沒錯,哪怕有些刪減方靈皋也不敢不點頭,但心裏仿佛有了某種不好的預感!
“這就是了!”弘皙拍手而笑,“既是王土便要收益,賦稅是也,士紳不納糧莫非是國中之國不服王化?”
方靈皋這回可不敢做應頭蟲,惶急反駁:“士紳之田乃是皇上賜的世業田、永業田,在位了卻君王天下事難在守高堂身邊,幾畝薄田算是聊盡孝道,即便去職也是身有所養永沐聖恩!便如國族旗人的鐵杆莊稼,皇子王孫們的欽賜莊園——”
方靈皋沒有把話說完也用不著說完,留著尾巴恰能引人深思……不是說王土就要收益麽?旗人的皇子的包括你弘皙的,收唄,何必單把士紳拿出了說事?若不是畏於弘皙的淫威,周遭怕是已叫好聲一片,便是不敢喊出口所有的目光也都在向弘皙聚集,瞧你怎麽答話!
“方靈皋,爾以為自己的移花接木李代桃僵很聰明麽?”弘皙嗬嗬一笑,“從桐城到京師也有千裏,爾一路行來可曾見得幾家士紳還守著幾畝薄田永業?便是永業田又有幾人親自耕作?如東晉陶淵明開荒南野際,守拙在田園,方宅十餘畝,草屋**間者又有幾戶?”
“這——”方苞一時語塞,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一路行來開荒的士紳真沒見著四四方方的宅子十餘畝倒是不少,總是讀書人,他還做不到光屁股不要臉睜眼說瞎話!
“不敢說還是不能說?”弘皙冷笑,“自古賦稅莫不以人丁土地為基準,士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沒了賦稅之勞卻多了對佃戶的盤剝,而於農戶而言賦稅徭役一個不缺總是本朝輕賦稅誰敢肯定沒有肥籍斂?如此風調雨順還好,或旱或澇唯有賤賣土地甚至賣兒賣女、插標賣首以求生計。這就是多者愈多寡者愈寡高台填土深坑挖泥!”
“買地者何人?士紳也!兒女何去?脫不出士紳之家,或仆或妾!賣身者唯有青樓娼寮,購仆的,方靈皋,爾之天下大同呢?”
“士紳兼並土地,農戶化成流民,前者不納稅後者被士紳逼得逃稅,王土之收益何來?方靈皋,爺且問,這土究竟是王土還是士紳之土?說不得碰不得,這士紳究竟是王臣還是在王之上?”
一番話說完,弘皙負手而立,滿臉盡是刻薄譏諷!
於這些心思通透的監生編修們而言,威不在位重,理不在聲高,暴虐或許擔心,但論文可是長項,不少人開始沉思備辯,可往深裏一想由不得又凝眉,世子所言仿佛還有那麽幾分道理,都不繳稅服役朝廷怎麽辦?朝廷沒錢了莫說賑濟就是自己這幫人吃啥喝啥?而土地兼並的根子似乎就在士紳不納糧上,低頭認可又不甘,不認,真若到了極致,莫說朝廷就是那些流民會任由土地兼並自己生生餓死麽?
暴秦之末有揭竿而起,漢末黃巾席卷全國,便是前明也是毀在這上頭……
眾人彷徨胤祉卻急了,裹挾了這麽多人要被弘皙三言兩語退去自己成了什麽?皇阿瑪那裏又怎麽交代?一咬牙一跺腳,“弘皙,縱是你巧舌如簧也脫不了折損聖道羞辱士林,先師孔聖在此,你敢不謝罪?”
謝罪?看著高舉孔聖頭像已經汗流浹背的方苞,弘皙樂了,你要不提醒我還忘了呢,舉掌拍手,旗主府的儀門洞開,尹繼善推著坐在輪椅上的鄔思道緩緩而出,秋月與妙玉一人還捧著一個小香爐,故作端莊穩步而行眼中卻掩不住興奮,輕煙嫋嫋籠罩著鄔思道手裏的一塊木牌,上書幾個大字“叔梁紇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