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泄過後仍需麵對滿腦門的官司,金帳行帷外,康熙喟歎一聲揮手遣退了周遭的侍衛,夜色深沉自然不會注意侍衛們眼神中的絲絲不自然。
撩簾,書案早立狼藉換齊整,兩個黃燦燦的的銅盆裏冰浮水上,涼氣沁體憋悶燥熱一掃而光,淡淡的冷香讓頭腦也是一醒,從西洋傳教士到來就有了這硝石製冰法,讚一聲奴才們做事還算用心,再抬頭康熙卻由不得一愣!
書案上,兩份被糊好的折子攤在一側,另一側的九品燭台下一俏佳人正對著最後一份缺半截奏折顰眉,燭火掩映嬌靨如花,卻是太子妃石氏!
“臣妾參加皇阿瑪!”看康熙進來,石氏聘婷起身盈盈拜倒,原本淡淡的馥鬱之氣一下子濃鬱起來,源頭卻在石氏身上!
佳人在前,麵嬌如花體香若梅身段豐腴,康熙由不得一陣眼熱——胤礽至少在這一點上看的極準,皇阿瑪的確是很“欣賞”他這位太子妃!但康熙是個驕傲的人,絕不像那位開元唐明皇把自己的兒媳弄成寵妃還“惟願取,恩情美滿地久天長”,齷齪的爬灰事生生整成了“比翼分離連理死,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愛情故事!
輕咳一聲壓下不斷騰起的綺念,康熙自袖口處取出那半塊奏折往桌上一丟,“太子妃請起!阿瑪孟浪卻要太子妃勞神了,你也看到了,嘿!”
遏非份之想不妨礙與之親近,比方說在這夜半無聲“憤發”卻無力的時候,心儀紅顏是天生的知己,一丟一憤,既是對胤禩的失望也是沒話找話!
“皇阿瑪,有句話臣妾不知道當講不當講?”石氏目光炯炯,瞳仁深邃的如同漩渦讓你恨不能沉淪,康熙目光倏爾漂移,“但講無妨!”
“雖有後宮不得幹政之律臣妾卻不得不貿言一句,”石氏盈盈再拜,“依臣妾看莫說八弟的折子,就是這兩份——”石氏轉回身,纖纖玉手拈起剛剛粘好的奏折一角,輕移蓮步走到帷帳中間的冰盆處,兩指一鬆便丟了進去!
費神耗力的粘了許久就為了丟進冰水?康熙一愣間另外的兩份折子落得同樣下場!
“玉婷!”
康熙一急忍不住喊出了石氏的閨名,這名字魂牽夢繞了很多年,一朝出口某些不該之想法便如決堤的洪水噴湧,一時也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現實,緊走兩步,就像長輩教訓不聽話的孩子,又像丈夫與妻子的閨房之戲,啪的一掌輕拍在石氏的豐臀之上……
“啊——”石氏的小叫讓兩個人都呆了!
目光火熱到手足之犯雖是發之於情的一小步,於倫常卻是一大步!
於石氏,憤是女兒嬌羞心裏卻不曾真的著惱,因為不著惱反倒真惱——莫不成自己還有*婦的潛質?這樣的想法讓她麵紅耳赤手足無措,本欲含羞走又恐一誤再誤,人僵在原地!
於康熙,一巴掌落在石氏身上卻等於落在自己臉上,君子慎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之事怎敢放肆,尤其現在石氏的模樣,於後宮呆的多了怎能不知女兒臉紅紅的含義?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逐落花才見大丈夫本色!
手指死命在腿上一掐,康熙岔開話題,“奏折聯係君臣,上奏回批自皇考之時便有規矩,如此輕慢?朕之罰,你可心服口服?”
打也是笞,雖是親自動手,但輕薄變成懲罰總算急智。
待康熙蹲身自冰盆中小心翼翼的撈起奏折,墨跡早作團團黑灰,忍不住又抬頭埋怨,“你啊,你——”
話沒法說了,抬頭便是美人胸猛低頭——冷香灌滿了鼻腔不說,旗裝合體,綢緞順滑著曲線的凹凸蜿蜒或筆直或渾圓的輪廓登時充斥視野,康熙趕忙站起來,“夜已深,太子妃若無他事還是回去歇息,有什麽話明日再說!”
“皇阿瑪請容臣妾把話說完!”石氏也不能容忍這樣的曖昧繼續,微退兩步,斂容道:“臣妾也聽聞封駁事更莫說剛才還看了折子,臣妾請問皇阿瑪,這三份奏折如何批?同意?帝王金口玉言怎能出爾反爾?駁回所請,皇阿瑪以為這些給事中會善罷甘休麽?”
左右為難原本是無力的根源,石氏既然講出來康熙心中一動,“太子妃之見又該如何?”
“聖天子,代天行狩,故有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七品小吏欲與皇阿瑪做口舌之爭,他們?也配!”石氏掩口一笑,成熟的風韻如盛放的牡丹般嬌豔,“包括這‘有奏當批’的規矩,用弘皙的說法‘不過是洗地的髒活’,不要也罷!”
“弘皙?洗地?”
“弘皙曾對臣妾講過,說別人幹壞事自己處理手尾,泥濘滿身的時候旁人就要誤會是你幹的,好心就成了責任,裏外不是人!卑鄙小人最擅長的就是這種誤會,把高他一等甚至天壤之別的對手直線拉低,而後在擅長的領域裏展開群毆!於上位者,不習慣便隻有招架之功,強迫自己習慣那就自甘墮落到跟他們等水平!”
“這個憊懶小子!”康熙又好氣又好笑,罵完了隱隱覺得有理確如燭下觀美,朦朧雖妙卻不真切,心中更多了幾分期待,隨手一揉將奏折丟在地上,“玉婷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阿瑪看你也快要被這這小子帶壞了!”
“怎麽會呢?臣妾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的!”石氏的眼眸微轉,“當日宜賢謀害,臣妾本打算請旨撥絲抽繭,弘皙便說了這番話,臣妾以為今日事不妨如此處置,撕捋不清是自己沒水平,撕捋清楚水平也沒了,幹脆一通大棒,一了百了!”
“胡鬧!毓慶宮的奴才怎麽能跟這些讀書人相比?”教訓石氏康熙佯怒,但說著說著康熙自己卻真的怒了,“批奏折是規矩,封駁聖旨是規矩,明知胤祉、胤禩煽動士林直指太子儲位,他們可以給朕打蒙頭拳朕卻不能不教而誅,這都是規矩!”康熙的手往金帳邊上的孔聖頭像一指,“這規矩都是他定的,朕就像蛛網中的飛蛾,敢如弘皙一樣親手去輪廷杖,士林的吐沫就把咱們衝到關外了!”
“皇阿瑪當然不能親自動手,可有一位能行啊!”石氏故作神秘,手往上指眼睛還眨啊眨的,孰不知這分明是在挑戰康熙的心理極限!
“誰?”康熙咬著牙,“不許賣關子,快說,”
“天啊!臣妾覺得明日一定有雨!”
天?還有雨?
康熙一愣,皇權不是至高無上,主動有以史為鑒以人為鑒,被動如今日的封駁聖旨,還有一種情願不情願都必須轉移意誌的,那就是天象示警!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尊皇帝為天子卻給帝王定了新規矩:天人共通!帝王在人間所做的任何事上天都會感應,比如蝗災,鋪天蓋地子孫萬千那一定是皇帝荒淫了;水災,濫殺血流成河上天就讓帝王知道被水泡著滋味。旱災一出,天下一定有了很大的冤情,連竇娥冤死之誓都不忘這一條。地震,更了不得天帝震怒恐怕就要換個人做皇帝!
至於什麽風吹旗倒戰事不利、雷擊宮殿訟獄不清、白虹貫日帝君有險林林總總,有警戒有提示一言以蔽之:知子莫過父的神展開!
有雨康熙早知,讓他撓頭甚至說泄氣的也正在此,皇皇隊伍變成落湯雞很容易就會被聯想到“示警”二字,小懲戒的板子已經瞄準弘皙的屁股了,康熙的眉頭鎖緊!
“皇阿瑪,臣妾聽聞知子莫過父,知父也莫過子!”
對啊!康熙一拍大腿,緊走兩步來到石氏身前,伸手欲拍又覺不妥,不知如何表達激動便拉磨樣繞著石氏轉了一圈,讚也語無倫次,“好,好,好玉婷,朕——”
這不怪康熙激動,他的思維始終停留在史書記載的那些“示警事”上,從未移動或說懷疑過便不得不糾纏在“合情合理”四字上,朕不給爾等聯想的機會!但現在,一語驚醒夢中人:朕是天子,代天巡狩,有雨不假,可誰敢說比朕更了解天意?有敢說的——那是謀反!
隔牆有耳,孰不知剛剛康熙激動的一句話讓一幕之隔的太子把臉黑成了鍋底!
東珠,胤礽不在意但謝恩是必須,匆匆請太醫包裹一下便趕來皇阿瑪這裏,一路疾行連李德全都拋在身後了,帳外無人已經詫異,隔帷花影動誰還沒點八卦心理,更莫說那影子還似曾相識——就是想不起是誰!
也不知他是怎麽想的,看看左右無人竟然去撩帷帳,細細的縫隙足窺全貌,送出涼氣也捎帶著把這句話送到耳邊,瞬間,胤礽的腦海閃過某個小品的經典台詞——我媳婦啊!
“喲我說太子爺,您剛剛受了傷就這麽龍馬精神——”
氣喘噓噓趕到的李德全話沒說利索卻如驚雷震動帳內帳外之人,康熙猛回頭看帷幕輕搖,沉聲喝問:“誰在外邊?”
“兒臣胤礽求見皇阿瑪!”
弘皙若知道怕是要再哭一次,夜探帷帳也有了!
撩簾,書案早立狼藉換齊整,兩個黃燦燦的的銅盆裏冰浮水上,涼氣沁體憋悶燥熱一掃而光,淡淡的冷香讓頭腦也是一醒,從西洋傳教士到來就有了這硝石製冰法,讚一聲奴才們做事還算用心,再抬頭康熙卻由不得一愣!
書案上,兩份被糊好的折子攤在一側,另一側的九品燭台下一俏佳人正對著最後一份缺半截奏折顰眉,燭火掩映嬌靨如花,卻是太子妃石氏!
“臣妾參加皇阿瑪!”看康熙進來,石氏聘婷起身盈盈拜倒,原本淡淡的馥鬱之氣一下子濃鬱起來,源頭卻在石氏身上!
佳人在前,麵嬌如花體香若梅身段豐腴,康熙由不得一陣眼熱——胤礽至少在這一點上看的極準,皇阿瑪的確是很“欣賞”他這位太子妃!但康熙是個驕傲的人,絕不像那位開元唐明皇把自己的兒媳弄成寵妃還“惟願取,恩情美滿地久天長”,齷齪的爬灰事生生整成了“比翼分離連理死,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愛情故事!
輕咳一聲壓下不斷騰起的綺念,康熙自袖口處取出那半塊奏折往桌上一丟,“太子妃請起!阿瑪孟浪卻要太子妃勞神了,你也看到了,嘿!”
遏非份之想不妨礙與之親近,比方說在這夜半無聲“憤發”卻無力的時候,心儀紅顏是天生的知己,一丟一憤,既是對胤禩的失望也是沒話找話!
“皇阿瑪,有句話臣妾不知道當講不當講?”石氏目光炯炯,瞳仁深邃的如同漩渦讓你恨不能沉淪,康熙目光倏爾漂移,“但講無妨!”
“雖有後宮不得幹政之律臣妾卻不得不貿言一句,”石氏盈盈再拜,“依臣妾看莫說八弟的折子,就是這兩份——”石氏轉回身,纖纖玉手拈起剛剛粘好的奏折一角,輕移蓮步走到帷帳中間的冰盆處,兩指一鬆便丟了進去!
費神耗力的粘了許久就為了丟進冰水?康熙一愣間另外的兩份折子落得同樣下場!
“玉婷!”
康熙一急忍不住喊出了石氏的閨名,這名字魂牽夢繞了很多年,一朝出口某些不該之想法便如決堤的洪水噴湧,一時也分不清是夢境還是現實,緊走兩步,就像長輩教訓不聽話的孩子,又像丈夫與妻子的閨房之戲,啪的一掌輕拍在石氏的豐臀之上……
“啊——”石氏的小叫讓兩個人都呆了!
目光火熱到手足之犯雖是發之於情的一小步,於倫常卻是一大步!
於石氏,憤是女兒嬌羞心裏卻不曾真的著惱,因為不著惱反倒真惱——莫不成自己還有*婦的潛質?這樣的想法讓她麵紅耳赤手足無措,本欲含羞走又恐一誤再誤,人僵在原地!
於康熙,一巴掌落在石氏身上卻等於落在自己臉上,君子慎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之事怎敢放肆,尤其現在石氏的模樣,於後宮呆的多了怎能不知女兒臉紅紅的含義?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逐落花才見大丈夫本色!
手指死命在腿上一掐,康熙岔開話題,“奏折聯係君臣,上奏回批自皇考之時便有規矩,如此輕慢?朕之罰,你可心服口服?”
打也是笞,雖是親自動手,但輕薄變成懲罰總算急智。
待康熙蹲身自冰盆中小心翼翼的撈起奏折,墨跡早作團團黑灰,忍不住又抬頭埋怨,“你啊,你——”
話沒法說了,抬頭便是美人胸猛低頭——冷香灌滿了鼻腔不說,旗裝合體,綢緞順滑著曲線的凹凸蜿蜒或筆直或渾圓的輪廓登時充斥視野,康熙趕忙站起來,“夜已深,太子妃若無他事還是回去歇息,有什麽話明日再說!”
“皇阿瑪請容臣妾把話說完!”石氏也不能容忍這樣的曖昧繼續,微退兩步,斂容道:“臣妾也聽聞封駁事更莫說剛才還看了折子,臣妾請問皇阿瑪,這三份奏折如何批?同意?帝王金口玉言怎能出爾反爾?駁回所請,皇阿瑪以為這些給事中會善罷甘休麽?”
左右為難原本是無力的根源,石氏既然講出來康熙心中一動,“太子妃之見又該如何?”
“聖天子,代天行狩,故有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七品小吏欲與皇阿瑪做口舌之爭,他們?也配!”石氏掩口一笑,成熟的風韻如盛放的牡丹般嬌豔,“包括這‘有奏當批’的規矩,用弘皙的說法‘不過是洗地的髒活’,不要也罷!”
“弘皙?洗地?”
“弘皙曾對臣妾講過,說別人幹壞事自己處理手尾,泥濘滿身的時候旁人就要誤會是你幹的,好心就成了責任,裏外不是人!卑鄙小人最擅長的就是這種誤會,把高他一等甚至天壤之別的對手直線拉低,而後在擅長的領域裏展開群毆!於上位者,不習慣便隻有招架之功,強迫自己習慣那就自甘墮落到跟他們等水平!”
“這個憊懶小子!”康熙又好氣又好笑,罵完了隱隱覺得有理確如燭下觀美,朦朧雖妙卻不真切,心中更多了幾分期待,隨手一揉將奏折丟在地上,“玉婷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阿瑪看你也快要被這這小子帶壞了!”
“怎麽會呢?臣妾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的!”石氏的眼眸微轉,“當日宜賢謀害,臣妾本打算請旨撥絲抽繭,弘皙便說了這番話,臣妾以為今日事不妨如此處置,撕捋不清是自己沒水平,撕捋清楚水平也沒了,幹脆一通大棒,一了百了!”
“胡鬧!毓慶宮的奴才怎麽能跟這些讀書人相比?”教訓石氏康熙佯怒,但說著說著康熙自己卻真的怒了,“批奏折是規矩,封駁聖旨是規矩,明知胤祉、胤禩煽動士林直指太子儲位,他們可以給朕打蒙頭拳朕卻不能不教而誅,這都是規矩!”康熙的手往金帳邊上的孔聖頭像一指,“這規矩都是他定的,朕就像蛛網中的飛蛾,敢如弘皙一樣親手去輪廷杖,士林的吐沫就把咱們衝到關外了!”
“皇阿瑪當然不能親自動手,可有一位能行啊!”石氏故作神秘,手往上指眼睛還眨啊眨的,孰不知這分明是在挑戰康熙的心理極限!
“誰?”康熙咬著牙,“不許賣關子,快說,”
“天啊!臣妾覺得明日一定有雨!”
天?還有雨?
康熙一愣,皇權不是至高無上,主動有以史為鑒以人為鑒,被動如今日的封駁聖旨,還有一種情願不情願都必須轉移意誌的,那就是天象示警!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尊皇帝為天子卻給帝王定了新規矩:天人共通!帝王在人間所做的任何事上天都會感應,比如蝗災,鋪天蓋地子孫萬千那一定是皇帝荒淫了;水災,濫殺血流成河上天就讓帝王知道被水泡著滋味。旱災一出,天下一定有了很大的冤情,連竇娥冤死之誓都不忘這一條。地震,更了不得天帝震怒恐怕就要換個人做皇帝!
至於什麽風吹旗倒戰事不利、雷擊宮殿訟獄不清、白虹貫日帝君有險林林總總,有警戒有提示一言以蔽之:知子莫過父的神展開!
有雨康熙早知,讓他撓頭甚至說泄氣的也正在此,皇皇隊伍變成落湯雞很容易就會被聯想到“示警”二字,小懲戒的板子已經瞄準弘皙的屁股了,康熙的眉頭鎖緊!
“皇阿瑪,臣妾聽聞知子莫過父,知父也莫過子!”
對啊!康熙一拍大腿,緊走兩步來到石氏身前,伸手欲拍又覺不妥,不知如何表達激動便拉磨樣繞著石氏轉了一圈,讚也語無倫次,“好,好,好玉婷,朕——”
這不怪康熙激動,他的思維始終停留在史書記載的那些“示警事”上,從未移動或說懷疑過便不得不糾纏在“合情合理”四字上,朕不給爾等聯想的機會!但現在,一語驚醒夢中人:朕是天子,代天巡狩,有雨不假,可誰敢說比朕更了解天意?有敢說的——那是謀反!
隔牆有耳,孰不知剛剛康熙激動的一句話讓一幕之隔的太子把臉黑成了鍋底!
東珠,胤礽不在意但謝恩是必須,匆匆請太醫包裹一下便趕來皇阿瑪這裏,一路疾行連李德全都拋在身後了,帳外無人已經詫異,隔帷花影動誰還沒點八卦心理,更莫說那影子還似曾相識——就是想不起是誰!
也不知他是怎麽想的,看看左右無人竟然去撩帷帳,細細的縫隙足窺全貌,送出涼氣也捎帶著把這句話送到耳邊,瞬間,胤礽的腦海閃過某個小品的經典台詞——我媳婦啊!
“喲我說太子爺,您剛剛受了傷就這麽龍馬精神——”
氣喘噓噓趕到的李德全話沒說利索卻如驚雷震動帳內帳外之人,康熙猛回頭看帷幕輕搖,沉聲喝問:“誰在外邊?”
“兒臣胤礽求見皇阿瑪!”
弘皙若知道怕是要再哭一次,夜探帷帳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