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那是挖苦人呢!
大丈夫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康熙剛才說的這段就是荀子《修身》篇的第一段,莫說狀元了,哪怕是捐官監生都明白!
作為開篇明義之首先是講君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後邊也就這段專講小人的:自己昏亂卻憎恨別人責備,自己無能卻要別人說賢能,虎狼禽獸的言行卻恨指出罪惡,奉承就親近,規勸就疏遠,勸諫當譏笑,極端忠誠卻以為是戕害,這樣的人想不滅亡可能嗎?
說白了就是傻子信條:我蠢,可你不能說,你要說我就跟你急!莫說狀元,混在官場的哪怕是監生捐官哪個不知道這是“不可救藥”的展開版?
而事情更大條的還在前後聯係,五大狀元之所以揪著“官紳一體納糧”不放,就是想通過如他們一般的標杆人物,像鉚釘之於輪轂一樣,把朝廷的車輪定位。碾過弘皙,不改其誌,該幹啥幹啥!
但康熙說這話的前綴是“早有定論”,聖旨上早寫的明白的,弘皙雖“不讀無知”但這份報國心還是“朕心甚慰”的。皇上沒明確反對可以沒說讚成啊!現在倒好,駁斥你們聽不進半點不同意見不就等於是弘皙有理?
尤其是更遠的地方還有兩句還等著聯想呢,一句是這段話的結尾:“詩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依!”胡說八道就可悲了,破綻百出的智謀硬著頭皮去實現,皇上都替他可悲呢!什麽計謀?分明就是弘皙揭發他帶兵麵聖,他為了脫罪而反咬一口!
另一句則是前邊“恩大反成仇乎”,子係中山狼,得誌更猖狂,救了你的命不琢磨報恩反以為是別人的錯,於是硬扯出早有定論的不是錯誤的“錯誤”反詰恩人,輕飄飄一步邁過韓菼想要強調的重點還順手把一頂卑鄙無恥的小人帽兒晃晃悠悠的扣在韓菼頭上!
這,這句不是韓菼想要的!
“皇上,您怎可如此揣度,臣之心昭昭可對日月啊,皇上——”韓菼就差說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一聲悲嚎,仰頭間滿腦門子的血順著皺紋蔓延到臉上,“臣這條命是弘皙世子所救,今日臣就將這條命還他,可臣——臣誓死反對官紳一體納糧事!”
自古文死諫武死戰,以血被麵是最暴烈的表現方式,再往下發展就是頭撞金猊了,張廷玉再也看不下去了,疾步趨近輅車,仰頭道:“皇上,若事有不忍需擔心史筆如鐵人言可畏!”
康熙麵上一沉,弘皙倒是樂了,“衡臣啊,你是說韓菼這老東西會死麽?”
張廷玉臉色一變,自己可是壓低聲音說的,你焉敢大聲喧嘩,尤其是蹲著身子居高臨下的戲謔——這要是自己的兒子必定揪過來一頓好打,這小兔崽子才是唯恐天下不亂呢!
他這怒氣勃勃弘皙卻已轉過身,身子輕佻的趴在欄杆上,就跟青樓上倚窗賣笑的姐兒沒什麽兩樣,假如磕著瓜子兒那就更像了!
“老韓菼,你若作死就快點,爺正好欣賞當朝比幹,仰頭看天,你挑時辰麽?”
正醞釀情緒準備說點什麽“誰無死照汗青”的韓菼聞言險些一口血吐出來,曆來隻有勸人偷生哪有逼人速死的,情緒一轉,悲壯之氣也滯,“世子,你莫欺人太甚!”
“我欺人太甚?”弘皙一下挺直了身子,橫眉立眼的仿佛是受了偌大的委屈,“老韓菼,這麽欺負人的話你也說得說的出來,要不是當著皇瑪法在呢,信不信爺老大耳刮子抽你?”
“你——”這是自己欺負人嗎?韓菼的身子和他伸出去的手指一樣哆嗦!
“你什麽你?老韓菼,你忘了你剛才說什麽了?你說你那條命要還給本世子你的命就是爺的,拿著爺的命死諫?”弘皙惡狠狠的往下啐了一口,“呸,你他娘的倒是大方!”
“我——”
“我什麽我,早沒了你了還哪來那麽多話?還有你們——”弘皙的小手朝著另外跪地的四位一劃拉,“要是那驚馬撞死幾個,子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午夜捫心就不會愧疚?說起來弘皙也是你們的恩人呢,你們呢?倒打一耙也得等恩斷義絕再說吧!”
有強奸的有逼賭的,還是頭一回硬扯成別人的“救命恩人”的,可弘皙說的的確不假麽,死都不怕卻何必頂著忘恩負義侮了名頭?幾個狀元彼此對視心念也堅定,齊刷刷叩頭,磕的地上咚咚響,“臣等謝過世子!”
“磕頭就算完了麽?”從常寧那躉來的那句被弘皙轉手賣出去,“爺為上,你等在下,磕頭天經地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呢,你們甭想占了爺的便宜!”
“你——”幾位狀元臉如豬肝,氣喘如牛,響頭啊!忍氣吞聲氣節都丟了的響頭成了人家嘴裏的天經地義?不答應你倒是早說啊!耍猴麽?
而這句刁鑽話險些讓康熙險些笑出聲來,自知不妥趕緊壓住,一口吐沫嗆在嗓子眼忍不住連聲的咳嗽,看弘皙回頭又是擺手,“沒事,朕沒事,朕還真要看看幾位狀元公如何報恩呢,正心修身做不好,朕如何能信他們治國平天下!”
康熙自然看的明白,弘皙這就是在調戲狀元公呢!可那又怎麽樣?忘了你們跳著腳合著夥欺負朕麽?恨極了一刀給你痛快都是恩典,不狠狠的蹂躪對得起你們的蹬鼻子上臉嗎?
幾位狀元不敢揣測皇上如此“小心眼”,但意思聽得明白:跟弘皙扯不清,莫談國事!
“世子要我等如何償債?莫不是讚成您的士紳一體納糧?”汪繹年齡最小反應也最快,“汪某勸世子莫要妄想,大丈夫舍生取義殺人成仁!”
“你也打算把命送爺麽?”弘皙嘎嘎一笑,“爺要你的命有個屁用?上不得馬拿不得刀,定個陰謀詭計都是漏洞百出,事了臨頭等你們暴烈的時候想看撞得頭破血流的戲都看不見,若是佳人爺還能考慮鋪床疊被,你們——你們有個屁用!”
“世子,士可殺不可——”汪繹說了半截自己就閉嘴了,但凡在弘皙麵前說這話的主每一個是囫圇的,前車之鑒,他不想成為下一個,咬牙道:“世子有何要求,但請明言!”
“說完就死是吧?”弘皙笑嘻嘻的,“成,爺也不耽誤你們上路,聽人說救命之恩如再生父母,你們幾個就在爺的麵前三叩首叫聲爹爹,這事就算清了!”
太過兒戲,太過惡毒,太——五位當事人就跟雷劈了似得外焦裏嫩,尼瑪!
康熙一手捂住肚子,臉都扭了,張廷玉剛才還以為世子轉移話題是為了挽救這幾個人的性命進而為皇上解圍,誰知道——弘皙的作為分明是街上的地痞無賴,他哪有半點世子風範,偏是自己的主子,恨不能自己撞死在輅車上!至於後邊觀景的文武百官無不低頭咬牙,他們是怕自己笑出來,可憐佟國維站在最前邊不敢失禮,憋得嘴角抽抽如老年癡呆!
此時,隆隆雷聲就如應景的群眾演員一樣,劃空而過!
“蒼天啊,”韓菼狀若癲狂的爬起來,一人羞舉家皆辱,五人羞,士林無顏,高舉長矛,“蒼天開眼,請降下神雷擊死這奸佞之人吧!”
“滿天烏雲你找雷劈呢!”
上天似乎聽到了弘皙的自言自語一道閃電在所有人眼裏定格:劃空,轉彎,落矛,人倒!
雨如驟,電閃若明,四寂無聲,所有人都傻愣愣的看著如焦炭一樣躺在地上的老狀元韓菼,雨點灑處甚至有白煙嫋嫋,除了這,密匝匝的人群,包括康熙,包括近在咫尺的魁首四狀元、稍遠的編修監生、如席爾達這樣黨附阿哥卻心憐士林的弘皙“反對派”們、乃至奉弘皙為主的張廷玉、張宗仁、隆科多,無聲無息!
子不語怪力亂神,不是說儒家就是無神論者,而是“人為生而知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進而才“敬鬼神而遠之”否則何必在《左傳》專門講“國之大事在祀在戎”,朱熹早《論語集注》裏邊說的更明白:聖人語常不語怪,語德不語力,語治不語亂,語人不語神!儒家的中庸之道,是知天命盡人事。
韓菼是被弘皙的“奸佞”氣瘋了,是對爺孫倆的聯手逼到了絕處才想到求讓上天開眼!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是無奈,可頭一回開眼——天應了!
沒有人去想是不是打偏了的問題,聖人生而卓異的思想早已定格在骨髓裏,要不也不會相信神龍護體、麒麟沐浴、腳踏蓮花等諸多的傳說,但這,遠超出他們的認知!
初春一聲雷叫驚蟄,萬物始動。平地一聲雷叫震撼,抱著你的小心肝使勁搖晃,燒灼你的七情六欲,大錘樣敲打你的腿彎,順便在你的小腹下邊接上高壓泵!
隆隆的雷聲在喧囂餘威,嘩嘩的雨聲中康熙的臉色比天還要陰沉,弘皙的話他可聽得清清楚楚,一個念頭在他腦海裏瘋狂的旋轉:這孫兒莫不是真的天定之人?
大丈夫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康熙剛才說的這段就是荀子《修身》篇的第一段,莫說狀元了,哪怕是捐官監生都明白!
作為開篇明義之首先是講君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後邊也就這段專講小人的:自己昏亂卻憎恨別人責備,自己無能卻要別人說賢能,虎狼禽獸的言行卻恨指出罪惡,奉承就親近,規勸就疏遠,勸諫當譏笑,極端忠誠卻以為是戕害,這樣的人想不滅亡可能嗎?
說白了就是傻子信條:我蠢,可你不能說,你要說我就跟你急!莫說狀元,混在官場的哪怕是監生捐官哪個不知道這是“不可救藥”的展開版?
而事情更大條的還在前後聯係,五大狀元之所以揪著“官紳一體納糧”不放,就是想通過如他們一般的標杆人物,像鉚釘之於輪轂一樣,把朝廷的車輪定位。碾過弘皙,不改其誌,該幹啥幹啥!
但康熙說這話的前綴是“早有定論”,聖旨上早寫的明白的,弘皙雖“不讀無知”但這份報國心還是“朕心甚慰”的。皇上沒明確反對可以沒說讚成啊!現在倒好,駁斥你們聽不進半點不同意見不就等於是弘皙有理?
尤其是更遠的地方還有兩句還等著聯想呢,一句是這段話的結尾:“詩曰:嗡嗡呰呰,亦孔之哀,謀之其臧,則具是依!”胡說八道就可悲了,破綻百出的智謀硬著頭皮去實現,皇上都替他可悲呢!什麽計謀?分明就是弘皙揭發他帶兵麵聖,他為了脫罪而反咬一口!
另一句則是前邊“恩大反成仇乎”,子係中山狼,得誌更猖狂,救了你的命不琢磨報恩反以為是別人的錯,於是硬扯出早有定論的不是錯誤的“錯誤”反詰恩人,輕飄飄一步邁過韓菼想要強調的重點還順手把一頂卑鄙無恥的小人帽兒晃晃悠悠的扣在韓菼頭上!
這,這句不是韓菼想要的!
“皇上,您怎可如此揣度,臣之心昭昭可對日月啊,皇上——”韓菼就差說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一聲悲嚎,仰頭間滿腦門子的血順著皺紋蔓延到臉上,“臣這條命是弘皙世子所救,今日臣就將這條命還他,可臣——臣誓死反對官紳一體納糧事!”
自古文死諫武死戰,以血被麵是最暴烈的表現方式,再往下發展就是頭撞金猊了,張廷玉再也看不下去了,疾步趨近輅車,仰頭道:“皇上,若事有不忍需擔心史筆如鐵人言可畏!”
康熙麵上一沉,弘皙倒是樂了,“衡臣啊,你是說韓菼這老東西會死麽?”
張廷玉臉色一變,自己可是壓低聲音說的,你焉敢大聲喧嘩,尤其是蹲著身子居高臨下的戲謔——這要是自己的兒子必定揪過來一頓好打,這小兔崽子才是唯恐天下不亂呢!
他這怒氣勃勃弘皙卻已轉過身,身子輕佻的趴在欄杆上,就跟青樓上倚窗賣笑的姐兒沒什麽兩樣,假如磕著瓜子兒那就更像了!
“老韓菼,你若作死就快點,爺正好欣賞當朝比幹,仰頭看天,你挑時辰麽?”
正醞釀情緒準備說點什麽“誰無死照汗青”的韓菼聞言險些一口血吐出來,曆來隻有勸人偷生哪有逼人速死的,情緒一轉,悲壯之氣也滯,“世子,你莫欺人太甚!”
“我欺人太甚?”弘皙一下挺直了身子,橫眉立眼的仿佛是受了偌大的委屈,“老韓菼,這麽欺負人的話你也說得說的出來,要不是當著皇瑪法在呢,信不信爺老大耳刮子抽你?”
“你——”這是自己欺負人嗎?韓菼的身子和他伸出去的手指一樣哆嗦!
“你什麽你?老韓菼,你忘了你剛才說什麽了?你說你那條命要還給本世子你的命就是爺的,拿著爺的命死諫?”弘皙惡狠狠的往下啐了一口,“呸,你他娘的倒是大方!”
“我——”
“我什麽我,早沒了你了還哪來那麽多話?還有你們——”弘皙的小手朝著另外跪地的四位一劃拉,“要是那驚馬撞死幾個,子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午夜捫心就不會愧疚?說起來弘皙也是你們的恩人呢,你們呢?倒打一耙也得等恩斷義絕再說吧!”
有強奸的有逼賭的,還是頭一回硬扯成別人的“救命恩人”的,可弘皙說的的確不假麽,死都不怕卻何必頂著忘恩負義侮了名頭?幾個狀元彼此對視心念也堅定,齊刷刷叩頭,磕的地上咚咚響,“臣等謝過世子!”
“磕頭就算完了麽?”從常寧那躉來的那句被弘皙轉手賣出去,“爺為上,你等在下,磕頭天經地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呢,你們甭想占了爺的便宜!”
“你——”幾位狀元臉如豬肝,氣喘如牛,響頭啊!忍氣吞聲氣節都丟了的響頭成了人家嘴裏的天經地義?不答應你倒是早說啊!耍猴麽?
而這句刁鑽話險些讓康熙險些笑出聲來,自知不妥趕緊壓住,一口吐沫嗆在嗓子眼忍不住連聲的咳嗽,看弘皙回頭又是擺手,“沒事,朕沒事,朕還真要看看幾位狀元公如何報恩呢,正心修身做不好,朕如何能信他們治國平天下!”
康熙自然看的明白,弘皙這就是在調戲狀元公呢!可那又怎麽樣?忘了你們跳著腳合著夥欺負朕麽?恨極了一刀給你痛快都是恩典,不狠狠的蹂躪對得起你們的蹬鼻子上臉嗎?
幾位狀元不敢揣測皇上如此“小心眼”,但意思聽得明白:跟弘皙扯不清,莫談國事!
“世子要我等如何償債?莫不是讚成您的士紳一體納糧?”汪繹年齡最小反應也最快,“汪某勸世子莫要妄想,大丈夫舍生取義殺人成仁!”
“你也打算把命送爺麽?”弘皙嘎嘎一笑,“爺要你的命有個屁用?上不得馬拿不得刀,定個陰謀詭計都是漏洞百出,事了臨頭等你們暴烈的時候想看撞得頭破血流的戲都看不見,若是佳人爺還能考慮鋪床疊被,你們——你們有個屁用!”
“世子,士可殺不可——”汪繹說了半截自己就閉嘴了,但凡在弘皙麵前說這話的主每一個是囫圇的,前車之鑒,他不想成為下一個,咬牙道:“世子有何要求,但請明言!”
“說完就死是吧?”弘皙笑嘻嘻的,“成,爺也不耽誤你們上路,聽人說救命之恩如再生父母,你們幾個就在爺的麵前三叩首叫聲爹爹,這事就算清了!”
太過兒戲,太過惡毒,太——五位當事人就跟雷劈了似得外焦裏嫩,尼瑪!
康熙一手捂住肚子,臉都扭了,張廷玉剛才還以為世子轉移話題是為了挽救這幾個人的性命進而為皇上解圍,誰知道——弘皙的作為分明是街上的地痞無賴,他哪有半點世子風範,偏是自己的主子,恨不能自己撞死在輅車上!至於後邊觀景的文武百官無不低頭咬牙,他們是怕自己笑出來,可憐佟國維站在最前邊不敢失禮,憋得嘴角抽抽如老年癡呆!
此時,隆隆雷聲就如應景的群眾演員一樣,劃空而過!
“蒼天啊,”韓菼狀若癲狂的爬起來,一人羞舉家皆辱,五人羞,士林無顏,高舉長矛,“蒼天開眼,請降下神雷擊死這奸佞之人吧!”
“滿天烏雲你找雷劈呢!”
上天似乎聽到了弘皙的自言自語一道閃電在所有人眼裏定格:劃空,轉彎,落矛,人倒!
雨如驟,電閃若明,四寂無聲,所有人都傻愣愣的看著如焦炭一樣躺在地上的老狀元韓菼,雨點灑處甚至有白煙嫋嫋,除了這,密匝匝的人群,包括康熙,包括近在咫尺的魁首四狀元、稍遠的編修監生、如席爾達這樣黨附阿哥卻心憐士林的弘皙“反對派”們、乃至奉弘皙為主的張廷玉、張宗仁、隆科多,無聲無息!
子不語怪力亂神,不是說儒家就是無神論者,而是“人為生而知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進而才“敬鬼神而遠之”否則何必在《左傳》專門講“國之大事在祀在戎”,朱熹早《論語集注》裏邊說的更明白:聖人語常不語怪,語德不語力,語治不語亂,語人不語神!儒家的中庸之道,是知天命盡人事。
韓菼是被弘皙的“奸佞”氣瘋了,是對爺孫倆的聯手逼到了絕處才想到求讓上天開眼!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是無奈,可頭一回開眼——天應了!
沒有人去想是不是打偏了的問題,聖人生而卓異的思想早已定格在骨髓裏,要不也不會相信神龍護體、麒麟沐浴、腳踏蓮花等諸多的傳說,但這,遠超出他們的認知!
初春一聲雷叫驚蟄,萬物始動。平地一聲雷叫震撼,抱著你的小心肝使勁搖晃,燒灼你的七情六欲,大錘樣敲打你的腿彎,順便在你的小腹下邊接上高壓泵!
隆隆的雷聲在喧囂餘威,嘩嘩的雨聲中康熙的臉色比天還要陰沉,弘皙的話他可聽得清清楚楚,一個念頭在他腦海裏瘋狂的旋轉:這孫兒莫不是真的天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