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郡王府門,於太子輦車上現身的胤莪足以叫人驚詫。
如佟國維這樣的八爺黨朝臣都知道,十爺是八爺黨的鼎足之一,前些日子八爺斷腿更被“請”做掌髦。隻是時勢如狗,十爺再為麝月公主所傷,而圈禁的八爺卻複起,如以退為進般直升郡王。
適才,佟國維還曾問起十爺的狀況,他無非跟大夥一樣擔心三兄弟起了齷齪。八爺笑對居府靜養,怎麽——這是靜養到太子的車駕上?
分崩,倆字沉在心頭,寒意隨即泛上來,目光也在胤莪與胤禩之間來回打轉。
八爺仁義是真,總是掛著陰笑的十爺卻握著大家的小辮子呢!更沒人敢確定,自家這小辮兒究竟是一個人攥著,還是哥倆同時在手。真要是後者,哪天左右齊用勁兒,自己幹脆找地方抹脖子!
朝臣們愣怔中帶著愁苦,方才還仿佛一切盡在掌握胤禩卻多了幾分手足無措!
無措因失控。
兄弟們這些年相處,他以為自己足夠了解胤莪。嘴上說對儲位乃至皇位不感興趣,無非是因為眷戀太多而缺乏勇氣。
想想也是,作為太子之下出身第二高貴者,一朝掀翻太子,上位本該是順理成章。可萬一失敗,必定是萬丈高樓失腳,弄不好要摔進地底下。反倒是躲在自己之後,大事若成,以老九憨直的秉性他還是第二尊貴,若不成,有出身做護身符,有自己在前麵擋風,此後隻需夾起尾巴做人,他至少也能撈個親王。
兩廂得好,勝敗無虞,這就是老十!反觀自己,出身低下任人可欺。退無可退,不出頭,毋寧死!
權利這種東西,沒有的想掌握,一朝權在手,誰也不甘心失去!即便當初斷腿之為,無非是將幕後的老十推到台前做幌子。就像他與胤禟交心所說:等到出頭椽子爛了,等到紛爭起了,忍過一時就能扶持九弟上位!
這麽說還是故意,兄弟情深的事是屬於九弟的,他才不會那麽想!但有這句話墊底,真要九弟坐上那把椅子,至少得冊封一個輔政王給自己吧?
赦出、複起。聖旨到家,明知國葬期間禁止歡聚,胤禩卻沒有閉門謝客。他就是要看看兄弟們的心思,看看昔日黨羽的心思。
九弟來了,佟國維來了,絡繹不絕者卻沒有十弟的身影,他一笑拒絕了二人或明或暗“請老十過府”的提議。在他看來,蕭規陳隨這種事應該是自覺,不自覺者就該晾一晾!否則,自己退位讓賢的駟馬難追豈不成了出爾反爾的笑話?人無信何以立世?何以統馭群臣?
他萬萬沒有想到,胤莪竟然會投靠太子!
這不是失去才懂珍惜的感慨,而是因為措手不及!
胤莪對於八爺黨,不僅僅是背後“推”手,更因擔了惡名而掌握了八爺黨的錢袋子,一手鋼刀一手銀錢,不光是現在的支柱,更是將來安臣心穩朝廷最好的祭品!
如此為兄弟規劃,可見仁義八爺仁義的究竟有多虛偽。但胤禩卻沒有半點心理負擔,爭天下就像人處黑夜與白晝。每逢夜晚,赤膊上陣,什麽齷齪事都可以幹,男盜女娼都是情趣!到了白天,衣冠楚楚,事無不可對人言,如夜壺樣的醃臢物藏著都不踏實,唯有打碎才安心!
可這該是將來,現在——若胤莪鋼刀向內,銀錢向外,八爺黨怕是要瞬間崩盤!
無措而緊張,胤禩抓握輪椅的手因為用力而骨節泛白。
與胤禩不同,胤禟更多的是憤怒,一怒十弟的背叛,二怒太子的夜貓子進宅。環目四顧,周遭人的惶恐盡收眼底,抬眼看,從府門到路口,大小官轎盡毀,轎夫家丁與馬匹橫七豎八躺在血泊,悲號哀鳴充耳!
憤怒讓他顧不上尊卑,手一點太子的車輦,怒聲道:“太子二哥,八哥初升郡王,你要也來喝茶,兄弟們雙手歡迎,可你卻又打又殺的,縱是八哥容你,小弟也要拽著你到皇阿瑪麵前說道說道!”
此問當詰,拿皇阿瑪來說道更是威脅,可胤礽會怕麽?莫說怕,就想他順著你的套路走都是妄想!久居太子位,他比所有人都知道該如何利用“君為上、臣為下”的規則!
人在紗簾後一聲輕咳,心領神會的胤莪一聲尖喝,“太子殿下駕到,跪迎!”
“你——”
雖是憤懣,可胤禟的手臂卻不得不恨恨垂下。臣麵君當跪叩是禮。以孝治國,仁興天下,說白了都脫不出禮字,禮與禮製是統治萬民,統禦天下的基礎,雖朝代更迭而不可改!饒胤禟是皇子,縱然他憋屈,也不得不跪,即便他梗著脖子!
他且如此,忐忑的朝臣更別說了,惶惶間跪伏一片。一瞬之後,隻有端坐在輪椅上的胤禩與太子車駕孓對。
“胤禩,太子當前,你焉敢不跪?”胤莪戟指一點,“你這是在跟太子擺郡王的威風麽?”
莫說郡王,就是親王對上太子也得叩拜,除非有像裕親王那樣的特旨。胤莪一語誅心,給胤禩扣上“失儀”的帽子!
“煩請十弟轉告太子,臣弟——”胤禩瞥一眼胤莪,再次確信他與自己分道揚鑣,咬牙發狠道:“臣弟腿部有疾,實難行禮——”
為了給惶恐的黨羽一顆定心丸,他必須要撐住,不跪且不能有罰!
“混賬!”胤莪不等胤禩說完就打斷了他,“君叫臣死臣,臣不得不死,為臣者,哪怕是腿斷了又焉敢因私廢禮?”
“老十,你是睜眼瞎麽?看不見八哥坐在輪椅上?”跪在地上的胤禟對著太子的車輦一拱手,“太子哥哥,嫂溺叔援還有個事急從權呢,你不會這麽不近人情吧?”
“太子哥哥不近人情?我的九哥,你說這話虧不虧心?”胤莪一聲冷笑,“咱們八哥頭晌還站起來攙扶施世倫呢,更說什麽‘國士在前,坐而不尊’,這小弟倒要問八哥一句——”胤莪的聲音故意拔高:“八哥,您隻尊重國士卻不尊重國儲,您,什麽居心啊?”
重國士卻不尊國儲,分明就是圖謀不軌的“莫須有”,即便在場諸人對八爺結黨的目的心知肚明,可誰又敢當麵說出來?覬覦儲位便是危害儲君,《大清律》寫的清楚:誅九族!
若說胤莪剛才的話是誅心,現在當場高喊就是殺人!帶血的屠刀就在旁邊擺著呢。胤禟忽的一下站起來,剛要反詰,胤禩卻是一聲悲喝,“九弟,你要累死八哥麽?跪下!”
“八哥——嘿!”胤禟為難的看看胤禩,泄氣的一拳擂在自己的胸口,憤恨而跪,雙眼卻憋得通紅!
“太子殿下,臣胤禩接駕來遲,萬望恕罪!”胤禩渾身顫抖著從輪椅上掙紮起來,心神激蕩之下卻又一跤摔倒,引得眾人一片驚呼!
“都跪好了,小心爺參你們一個君前失儀之罪!”胤莪一聲吆喝,帶著小人得誌般的快意。老八摔倒的瞬間,居高臨下的他早已看見那斷腿彎折的駭人角度,這回怕是又斷了吧?快哉!但他不急著拍手,太子哥哥還沒出手呢,你以為這就算過關了?
胤禩強忍著疼痛匍匐跪地,重又斷腿卻一聲不吭,他就要讓皇阿瑪看看咱們的太子二哥是如何冷血對待兄弟,讓朝臣們看看,這樣的太子即位,你們會不會“無遺類”?藉此,破釜沉舟再有同仇敵愾,當可彌補老十離心的漏洞!
想法很好,但疼也是真的,胤禩的手指死死摳著磚縫,黃豆大小的汗水滴答落地,“臣,廉親王胤禩參加太子千歲!”
胤礽千呼萬喚始出來,一身明黃常服,胡子拉碴不說,額上還纏著一條明黃的帶子,似乎是渾身無力般,手扶輦車的轅柱而立,如此形容讓偷眼打量的朝臣們心裏一驚,趕忙將頭紮的更低,良久,才聽太子聲音沙啞道:“胤禩,你這是給孤表演苦肉計麽?”
“臣,不敢!”
“敢或不敢,孤也不打算計較!”胤礽喘了兩口氣,恍若自語,“太子妃薨亡,皇阿瑪親自下旨為國葬!孤亦是不食難眠夙夜憂歎,不光是哀悼太子妃早逝,更歎朝廷多事之秋……孤反複思量,強忍悲痛,打算近日便向皇阿瑪請旨,國葬期日以月度,可你,可你們——”
胤礽的手臂一輪,身子也是一晃,旁邊的胤莪慌忙扶住,“太子,您千萬保重身體,莫被這些不懂規矩的奴才們氣壞身子,咱們大清的將來還指著您呢!”
“孤不生氣,”胤礽臉色泛起一陣潮紅,“孤是傷心,是心裏難受!想太子妃賢良淑德,這幫子奴才們,哪家妻妾沒得過太子妃的教誨?沒得過太子妃的賞賜?可如今屍骨未寒,竟然歡聚一堂——”馬蹄袖拭拭眼角,胤礽二目含淚,“孤想問問,爾等就連這十幾日都等不了麽?你們的良心叫狗吃了麽?”
太子若暴跳如雷,朝臣們或有逆反,偏是開口做悲聲,言談追思亡人,莫說臣子,就是梗著脖子的胤禟都低下了頭,想想以往,那總是麵帶微笑的太子妃嫂子,想她對母妃照顧有加,想她對妻妾的時時溫慰,眼圈一紅,嘴裏卻忍不住嘟噥自辯:“臣弟等沒有歡聚——”
“難道你們在一起慟哭麽?就是一起討論朝廷的虧空火耗,孤也認可你們,”胤礽一把推開胤莪,人最終也暴怒:“無非是冊封一個郡王,離著孤這個太子還遠呢?”似乎是氣急,太子竟一把撕開衣襟,咬破食指,刷刷點點在寫些什麽——
“太子不可!”
驚呼聲迭起,顯見偷瞧的不光是他一人。由不得不驚,所謂身體膚發受之父母,不敢損傷,何況骨血?真要太子血書一份奏折,怕是諸位的腦袋得挪窩!
衣襟飄飄而落,太子也似乎氣盡力竭,身體一晃就要栽倒,胤莪慌忙將他扶到輦內,緊跟著就是連聲的吆喝,“回太孫府,傳太醫!”
儀仗慌張而走,車內,胤莪卻是一躬到地,“太子哥哥說得好,小弟佩服,佩服!”
如佟國維這樣的八爺黨朝臣都知道,十爺是八爺黨的鼎足之一,前些日子八爺斷腿更被“請”做掌髦。隻是時勢如狗,十爺再為麝月公主所傷,而圈禁的八爺卻複起,如以退為進般直升郡王。
適才,佟國維還曾問起十爺的狀況,他無非跟大夥一樣擔心三兄弟起了齷齪。八爺笑對居府靜養,怎麽——這是靜養到太子的車駕上?
分崩,倆字沉在心頭,寒意隨即泛上來,目光也在胤莪與胤禩之間來回打轉。
八爺仁義是真,總是掛著陰笑的十爺卻握著大家的小辮子呢!更沒人敢確定,自家這小辮兒究竟是一個人攥著,還是哥倆同時在手。真要是後者,哪天左右齊用勁兒,自己幹脆找地方抹脖子!
朝臣們愣怔中帶著愁苦,方才還仿佛一切盡在掌握胤禩卻多了幾分手足無措!
無措因失控。
兄弟們這些年相處,他以為自己足夠了解胤莪。嘴上說對儲位乃至皇位不感興趣,無非是因為眷戀太多而缺乏勇氣。
想想也是,作為太子之下出身第二高貴者,一朝掀翻太子,上位本該是順理成章。可萬一失敗,必定是萬丈高樓失腳,弄不好要摔進地底下。反倒是躲在自己之後,大事若成,以老九憨直的秉性他還是第二尊貴,若不成,有出身做護身符,有自己在前麵擋風,此後隻需夾起尾巴做人,他至少也能撈個親王。
兩廂得好,勝敗無虞,這就是老十!反觀自己,出身低下任人可欺。退無可退,不出頭,毋寧死!
權利這種東西,沒有的想掌握,一朝權在手,誰也不甘心失去!即便當初斷腿之為,無非是將幕後的老十推到台前做幌子。就像他與胤禟交心所說:等到出頭椽子爛了,等到紛爭起了,忍過一時就能扶持九弟上位!
這麽說還是故意,兄弟情深的事是屬於九弟的,他才不會那麽想!但有這句話墊底,真要九弟坐上那把椅子,至少得冊封一個輔政王給自己吧?
赦出、複起。聖旨到家,明知國葬期間禁止歡聚,胤禩卻沒有閉門謝客。他就是要看看兄弟們的心思,看看昔日黨羽的心思。
九弟來了,佟國維來了,絡繹不絕者卻沒有十弟的身影,他一笑拒絕了二人或明或暗“請老十過府”的提議。在他看來,蕭規陳隨這種事應該是自覺,不自覺者就該晾一晾!否則,自己退位讓賢的駟馬難追豈不成了出爾反爾的笑話?人無信何以立世?何以統馭群臣?
他萬萬沒有想到,胤莪竟然會投靠太子!
這不是失去才懂珍惜的感慨,而是因為措手不及!
胤莪對於八爺黨,不僅僅是背後“推”手,更因擔了惡名而掌握了八爺黨的錢袋子,一手鋼刀一手銀錢,不光是現在的支柱,更是將來安臣心穩朝廷最好的祭品!
如此為兄弟規劃,可見仁義八爺仁義的究竟有多虛偽。但胤禩卻沒有半點心理負擔,爭天下就像人處黑夜與白晝。每逢夜晚,赤膊上陣,什麽齷齪事都可以幹,男盜女娼都是情趣!到了白天,衣冠楚楚,事無不可對人言,如夜壺樣的醃臢物藏著都不踏實,唯有打碎才安心!
可這該是將來,現在——若胤莪鋼刀向內,銀錢向外,八爺黨怕是要瞬間崩盤!
無措而緊張,胤禩抓握輪椅的手因為用力而骨節泛白。
與胤禩不同,胤禟更多的是憤怒,一怒十弟的背叛,二怒太子的夜貓子進宅。環目四顧,周遭人的惶恐盡收眼底,抬眼看,從府門到路口,大小官轎盡毀,轎夫家丁與馬匹橫七豎八躺在血泊,悲號哀鳴充耳!
憤怒讓他顧不上尊卑,手一點太子的車輦,怒聲道:“太子二哥,八哥初升郡王,你要也來喝茶,兄弟們雙手歡迎,可你卻又打又殺的,縱是八哥容你,小弟也要拽著你到皇阿瑪麵前說道說道!”
此問當詰,拿皇阿瑪來說道更是威脅,可胤礽會怕麽?莫說怕,就想他順著你的套路走都是妄想!久居太子位,他比所有人都知道該如何利用“君為上、臣為下”的規則!
人在紗簾後一聲輕咳,心領神會的胤莪一聲尖喝,“太子殿下駕到,跪迎!”
“你——”
雖是憤懣,可胤禟的手臂卻不得不恨恨垂下。臣麵君當跪叩是禮。以孝治國,仁興天下,說白了都脫不出禮字,禮與禮製是統治萬民,統禦天下的基礎,雖朝代更迭而不可改!饒胤禟是皇子,縱然他憋屈,也不得不跪,即便他梗著脖子!
他且如此,忐忑的朝臣更別說了,惶惶間跪伏一片。一瞬之後,隻有端坐在輪椅上的胤禩與太子車駕孓對。
“胤禩,太子當前,你焉敢不跪?”胤莪戟指一點,“你這是在跟太子擺郡王的威風麽?”
莫說郡王,就是親王對上太子也得叩拜,除非有像裕親王那樣的特旨。胤莪一語誅心,給胤禩扣上“失儀”的帽子!
“煩請十弟轉告太子,臣弟——”胤禩瞥一眼胤莪,再次確信他與自己分道揚鑣,咬牙發狠道:“臣弟腿部有疾,實難行禮——”
為了給惶恐的黨羽一顆定心丸,他必須要撐住,不跪且不能有罰!
“混賬!”胤莪不等胤禩說完就打斷了他,“君叫臣死臣,臣不得不死,為臣者,哪怕是腿斷了又焉敢因私廢禮?”
“老十,你是睜眼瞎麽?看不見八哥坐在輪椅上?”跪在地上的胤禟對著太子的車輦一拱手,“太子哥哥,嫂溺叔援還有個事急從權呢,你不會這麽不近人情吧?”
“太子哥哥不近人情?我的九哥,你說這話虧不虧心?”胤莪一聲冷笑,“咱們八哥頭晌還站起來攙扶施世倫呢,更說什麽‘國士在前,坐而不尊’,這小弟倒要問八哥一句——”胤莪的聲音故意拔高:“八哥,您隻尊重國士卻不尊重國儲,您,什麽居心啊?”
重國士卻不尊國儲,分明就是圖謀不軌的“莫須有”,即便在場諸人對八爺結黨的目的心知肚明,可誰又敢當麵說出來?覬覦儲位便是危害儲君,《大清律》寫的清楚:誅九族!
若說胤莪剛才的話是誅心,現在當場高喊就是殺人!帶血的屠刀就在旁邊擺著呢。胤禟忽的一下站起來,剛要反詰,胤禩卻是一聲悲喝,“九弟,你要累死八哥麽?跪下!”
“八哥——嘿!”胤禟為難的看看胤禩,泄氣的一拳擂在自己的胸口,憤恨而跪,雙眼卻憋得通紅!
“太子殿下,臣胤禩接駕來遲,萬望恕罪!”胤禩渾身顫抖著從輪椅上掙紮起來,心神激蕩之下卻又一跤摔倒,引得眾人一片驚呼!
“都跪好了,小心爺參你們一個君前失儀之罪!”胤莪一聲吆喝,帶著小人得誌般的快意。老八摔倒的瞬間,居高臨下的他早已看見那斷腿彎折的駭人角度,這回怕是又斷了吧?快哉!但他不急著拍手,太子哥哥還沒出手呢,你以為這就算過關了?
胤禩強忍著疼痛匍匐跪地,重又斷腿卻一聲不吭,他就要讓皇阿瑪看看咱們的太子二哥是如何冷血對待兄弟,讓朝臣們看看,這樣的太子即位,你們會不會“無遺類”?藉此,破釜沉舟再有同仇敵愾,當可彌補老十離心的漏洞!
想法很好,但疼也是真的,胤禩的手指死死摳著磚縫,黃豆大小的汗水滴答落地,“臣,廉親王胤禩參加太子千歲!”
胤礽千呼萬喚始出來,一身明黃常服,胡子拉碴不說,額上還纏著一條明黃的帶子,似乎是渾身無力般,手扶輦車的轅柱而立,如此形容讓偷眼打量的朝臣們心裏一驚,趕忙將頭紮的更低,良久,才聽太子聲音沙啞道:“胤禩,你這是給孤表演苦肉計麽?”
“臣,不敢!”
“敢或不敢,孤也不打算計較!”胤礽喘了兩口氣,恍若自語,“太子妃薨亡,皇阿瑪親自下旨為國葬!孤亦是不食難眠夙夜憂歎,不光是哀悼太子妃早逝,更歎朝廷多事之秋……孤反複思量,強忍悲痛,打算近日便向皇阿瑪請旨,國葬期日以月度,可你,可你們——”
胤礽的手臂一輪,身子也是一晃,旁邊的胤莪慌忙扶住,“太子,您千萬保重身體,莫被這些不懂規矩的奴才們氣壞身子,咱們大清的將來還指著您呢!”
“孤不生氣,”胤礽臉色泛起一陣潮紅,“孤是傷心,是心裏難受!想太子妃賢良淑德,這幫子奴才們,哪家妻妾沒得過太子妃的教誨?沒得過太子妃的賞賜?可如今屍骨未寒,竟然歡聚一堂——”馬蹄袖拭拭眼角,胤礽二目含淚,“孤想問問,爾等就連這十幾日都等不了麽?你們的良心叫狗吃了麽?”
太子若暴跳如雷,朝臣們或有逆反,偏是開口做悲聲,言談追思亡人,莫說臣子,就是梗著脖子的胤禟都低下了頭,想想以往,那總是麵帶微笑的太子妃嫂子,想她對母妃照顧有加,想她對妻妾的時時溫慰,眼圈一紅,嘴裏卻忍不住嘟噥自辯:“臣弟等沒有歡聚——”
“難道你們在一起慟哭麽?就是一起討論朝廷的虧空火耗,孤也認可你們,”胤礽一把推開胤莪,人最終也暴怒:“無非是冊封一個郡王,離著孤這個太子還遠呢?”似乎是氣急,太子竟一把撕開衣襟,咬破食指,刷刷點點在寫些什麽——
“太子不可!”
驚呼聲迭起,顯見偷瞧的不光是他一人。由不得不驚,所謂身體膚發受之父母,不敢損傷,何況骨血?真要太子血書一份奏折,怕是諸位的腦袋得挪窩!
衣襟飄飄而落,太子也似乎氣盡力竭,身體一晃就要栽倒,胤莪慌忙將他扶到輦內,緊跟著就是連聲的吆喝,“回太孫府,傳太醫!”
儀仗慌張而走,車內,胤莪卻是一躬到地,“太子哥哥說得好,小弟佩服,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