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聖旨,比之太子的車駕來的更早。(。純文字)一想昔日不可一世的八爺翻眼就成畫餅,哪怕日頭高照到汗流浹背,朝臣們心裏也沒了熱乎氣!
三輛車隨著太子車輦停駐在殿前廣場,其中兩輛被八個箱籠擠得滿滿當當,第三輛車上卻是四馬倒蜷蹄捆綁的任伯安。既是同黨自然都認得這位“紅人”,尤其是佟國維,任某人到戶部還是他批得條子呢,看他變了這德行,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太子爺秋後算賬!
莫看現在蹦的歡,就怕將來拉清單,民間俚語充斥於腦海,心裏就如有十五個吊桶般,七上八下!
當胤礽自車輦上現身,以佟國維為首,跪伏一片,“臣等罪該萬死,請太子恕罪!”
呼聲很高,此起彼伏,胤礽放眼而望,少不得就要感歎一句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輕咳一聲,才緩聲道:“罪該萬死?這話,孤以前也聽過多次,可現在細思,嘿!”
“諸位都是飽讀詩書的,難道就沒覺出這話說的矛盾?既是該萬死,千刀萬剮恐怕都不算贖罪,偏偏是恕罪,若萬死之罪可恕,何罪又不可免?”
太子的語氣不喜不悲,也不見多少憤慨,可落在這些人耳朵裏卻是另一番滋味!
混在官場,混到如今,哪個沒見過上峰座師震怒?可暴跳如雷完了,屁股下的位子仍在,恰恰才是那句“愛之深,責之切”,怒其不爭也。反倒是那些被輕飄飄打發的,氣都不屑起,怒也懶得發,看見你都覺得礙眼,前程富貴自然也如浮萍被吹走!
佟國維則感受更深,當日明珠倒台他就在皇上身邊,皇上也是如此輕描淡寫偏又吹毛求疵的腔調,父子血脈相承,太子與皇上何其相似也!念及秋後算賬的鋪墊,今日怕就要輪到自己,忍不住以頭搶地,“殿下,奴才死罪啊!”
“嗬嗬,”看一眼佟國維,胤礽總算笑了,笑如梟啼,“佟相這話重了,您為朝廷重臣,皇阿瑪的肱骨,朝堂上一呼百應,從者無數,戲文裏說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就是您呢,孤怕是定您的罪都要被皇阿瑪責罵,何敢談這個死字?”
這當然是反話!
太子是君佟某為臣,主上奴下卻用“不敢”,再拿皇上說事,無非暗指曾借著皇上打壓太子的舊事,佟國維熱汗未散冷汗重生,就像幼時掉進冰窟爬不上岸,手腳冰涼,寒透骨髓,一頭狠狠的撞在地麵,“太子,罪臣有罪啊!”
任他把腦門在青石地麵上磕的咚響,胤礽卻再沒多看他一眼,環掃滿地的朝臣,“都起來吧,今日,是孤失態引得諸位不安,孤稍後會給皇阿瑪上請罪折!”
噝——,四下裏的吸氣聲卻如冬日寒風襲體,眾人禁不住打個冷戰!
這話太嚇人了!
他們之所以上門請罪,並越聚越多,除去沒多少的愧疚,小半是擔心皇上的怒火如雷,更多的就如撿盡寒枝的飛鳥,繞樹三匝無非是盤旋做態,您隻要招呼一聲,咱也就納頭便拜,這就叫根紅頂白!
爭儲事如火如荼,太子難道就不需要助力,人越多,他們越是高興,就像小品《主角配角》的台詞,“我以為隻有我這樣兒的能做叛徒,你這濃眉大眼的也能背叛革命!”那早就不是羞恥事,而是順理成章!
然雖有人多勢眾之實,卻無論如何不敢被誤會逼宮啊!試想,一旦太子真上請罪折,皇上那兒豈不是火上澆油?
處置了一個始作俑的胤禩,還不曾震懾爾等?一個不成組團來,未來的皇帝難不成是被欺負著玩的?怕是頃刻間就有生命不可承受之痛來襲,遙想將來,哪怕太子登基,他難道就會忘掉恨得牙癢癢的諸位?這他娘的算是死透了!
這才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人哭總好過一家哭,一時哭總好過一路哭。
廣場之上磕頭如搗蒜,哭號求饒者有之,自摟耳光者有之,捶胸拍地者有之,魑魅魍魎,醜態百出!
胤礽隻是冷冷的看著,不言不語,貌似冷血,籠在袖中的拳頭卻是攥緊——他的忍著不能暢快的笑出來!
發落胤禩的聖旨,削爵除籍,雖在意料之中卻也費思量:皇阿瑪已經處置的如此之重,自己又該如何處置?
殺之後快,雖一泄多年憤恨,但史書之上必定留下惡名,況且索額圖在熱河早就說過:愛新覺羅子孫,可黜可圈,不可刑傷,這是皇阿瑪給自己留著坑呢,他自然不能往下跳!
殺不得,一介布衣又拿配圈禁?剩下的似乎隻有高抬貴手的放人了。可這樣一來自己或許能有個仁義的名聲,但這名聲說不得還是包藏禍心的!
擱現在的話說,犯罪的成本太低,隻能讓罪犯更加猖獗!
若與太子分庭抗禮,跳著腳折騰無非“丟官一身輕”,在於舊部藕斷絲連反身做個“民王”,說不定啥時候就能沉渣泛起,哪有前科的老大直到老九,甚至那些尚未長成的弟弟們,一個個還不得卯足了勁兒與自己爭鬥?
弘皙講過“吃飯、睡覺、打豆豆”的笑話,輪虐,對豆豆可沒什麽其樂無窮!
佛教有偈語:看他起高樓,看他樓塌了。於興高采烈處,當頭澆冷水。會當淩絕頂,一把推下山。弘皙說過,這才是快意!
老八不是仁義麽?那就從他的仁義下手!自己哭、何柱兒鬧,兩番之後他還敢遞牌子見皇阿瑪,那就讓他體無完膚吧,讓他常常哀大莫過心死的滋味!
但自己是太子,還是準備要跟皇阿瑪一較高下的太子。
皇者行事,正大光明,所有的陰私事就像陽光下的霜雪杳無蹤跡,一切都是陽謀的進退!
就像謀奪五叔的福壽膏買賣,交換雖不等價,可是願者上鉤。就像自己留下石氏,一番剖心剜肺,保泰乖乖的雙手奉上人質以示臣服。就像自己給弘皙衝喜,有做妹妹的見證,石玉婷就是石玉婷,皇阿瑪若怕皇家出了笑話那就把人殺掉唄,正大光明可就真沒您什麽事了!
包括今日到老八府上,兩行淚衝出了光杆階下囚,因為合情在理,就算天下人說起來都要罵一聲“該!”
由此也能找到任伯安的取死之道了,也虧得胤礽一路之上不露聲色,虧得胤莪還一個勁兒的在他耳邊推介揚州瘦馬之美,讚揚劉八女的生財有道,無非是讓太子得以順藤摸瓜,斬草除根!
殺雞儆猴,卻也要堂堂正正的碾壓!
“太子,您不能啊——”人群中跪爬出一人,膝蓋做腳走,一直爬到太子車輦前,仰頭悲呼,卻也說出了胤礽最希望聽到的話:“太子殿下,臣等冤枉啊!”
“臣等之所以到八爺,不,到胤禩府上,皆因臣等有短處被胤禩攥著,這些年才被如同臂使,臣等絕不是有意冒犯太子妃,更不敢對太子您不敬,太子殿下明鑒啊!”
一鳥如林,百鳥壓音!
大樹已經倒了,良禽傻鳥都得擇木,可——用得著這麽赤裸裸的背叛?哭號的群臣就像被遏住了脖子的鴨,瞠目結舌的看著這大膽妄為之人!
“哦?”胤礽眉毛一挑,仔細打量身前這聰明人,“你是誰?你有否知道你說的這事可以扯破天麽?”
“回太子殿下,微臣叫金玉澤,現任兵部員外郎,”金玉澤小意的抬頭,“太子當前,微臣絕不敢有半句虛言!”
“兵部員外郎?四品官兒,若是外放也能做得一方道台了,”胤礽目光連閃,“以短處脅迫朝臣如臂使,如此行徑可稱國蠹,但是——孤要提醒你,胤禩雖被削爵逐籍,孤卻還當他是兄弟,離間孤的兄弟之情,陷孤不義,陷皇阿瑪不忍,若無證據,哼哼——”
“孤再問你一句,你剛才說的話是真的麽?”
金玉澤慣於見風使舵,自然識得風向。
員外郎是四品,道台也是四品,可京官清苦隻能守著薪俸度日,道台卻是百裏侯。他這幾年往八爺府上跑得勤,無非就存了外放的心思。如今,太子許諾在前威脅在後,他如何聽不出太子的言外之意?
金玉澤遏住狂喜,狠狠叩頭,“微臣要有一句假話,甘受天打雷劈!”扭身往後一指,“不光微臣,就是微臣身邊這些大人們,十有八九都是被八爺脅迫!”
脅迫,他連罪名都給胤禩羅列上了,盡管真正行脅迫之事的十爺胤莪就在太子身邊,但他篤信十爺不可能跳出來抗罪!
牆倒眾人推,出頭鳥做的如此徹底,自然就有從者愈眾,轉瞬間,胤礽身邊就圍滿了揭發人士,一個個義憤填膺的樣子,仿佛不被拿住小辮子就不配做曾經的八爺黨成員!
僅有的那些愧疚者不由自主的往邊上挪挪身子,能有愧疚證明他們都是正人直人,他們絕不相信八爺是那樣的人,反倒對金玉澤這“賣主求榮”的小人愈發不齒。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觀奴可知主,捎帶著,他們連太子也看低了!
三輛車隨著太子車輦停駐在殿前廣場,其中兩輛被八個箱籠擠得滿滿當當,第三輛車上卻是四馬倒蜷蹄捆綁的任伯安。既是同黨自然都認得這位“紅人”,尤其是佟國維,任某人到戶部還是他批得條子呢,看他變了這德行,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太子爺秋後算賬!
莫看現在蹦的歡,就怕將來拉清單,民間俚語充斥於腦海,心裏就如有十五個吊桶般,七上八下!
當胤礽自車輦上現身,以佟國維為首,跪伏一片,“臣等罪該萬死,請太子恕罪!”
呼聲很高,此起彼伏,胤礽放眼而望,少不得就要感歎一句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輕咳一聲,才緩聲道:“罪該萬死?這話,孤以前也聽過多次,可現在細思,嘿!”
“諸位都是飽讀詩書的,難道就沒覺出這話說的矛盾?既是該萬死,千刀萬剮恐怕都不算贖罪,偏偏是恕罪,若萬死之罪可恕,何罪又不可免?”
太子的語氣不喜不悲,也不見多少憤慨,可落在這些人耳朵裏卻是另一番滋味!
混在官場,混到如今,哪個沒見過上峰座師震怒?可暴跳如雷完了,屁股下的位子仍在,恰恰才是那句“愛之深,責之切”,怒其不爭也。反倒是那些被輕飄飄打發的,氣都不屑起,怒也懶得發,看見你都覺得礙眼,前程富貴自然也如浮萍被吹走!
佟國維則感受更深,當日明珠倒台他就在皇上身邊,皇上也是如此輕描淡寫偏又吹毛求疵的腔調,父子血脈相承,太子與皇上何其相似也!念及秋後算賬的鋪墊,今日怕就要輪到自己,忍不住以頭搶地,“殿下,奴才死罪啊!”
“嗬嗬,”看一眼佟國維,胤礽總算笑了,笑如梟啼,“佟相這話重了,您為朝廷重臣,皇阿瑪的肱骨,朝堂上一呼百應,從者無數,戲文裏說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就是您呢,孤怕是定您的罪都要被皇阿瑪責罵,何敢談這個死字?”
這當然是反話!
太子是君佟某為臣,主上奴下卻用“不敢”,再拿皇上說事,無非暗指曾借著皇上打壓太子的舊事,佟國維熱汗未散冷汗重生,就像幼時掉進冰窟爬不上岸,手腳冰涼,寒透骨髓,一頭狠狠的撞在地麵,“太子,罪臣有罪啊!”
任他把腦門在青石地麵上磕的咚響,胤礽卻再沒多看他一眼,環掃滿地的朝臣,“都起來吧,今日,是孤失態引得諸位不安,孤稍後會給皇阿瑪上請罪折!”
噝——,四下裏的吸氣聲卻如冬日寒風襲體,眾人禁不住打個冷戰!
這話太嚇人了!
他們之所以上門請罪,並越聚越多,除去沒多少的愧疚,小半是擔心皇上的怒火如雷,更多的就如撿盡寒枝的飛鳥,繞樹三匝無非是盤旋做態,您隻要招呼一聲,咱也就納頭便拜,這就叫根紅頂白!
爭儲事如火如荼,太子難道就不需要助力,人越多,他們越是高興,就像小品《主角配角》的台詞,“我以為隻有我這樣兒的能做叛徒,你這濃眉大眼的也能背叛革命!”那早就不是羞恥事,而是順理成章!
然雖有人多勢眾之實,卻無論如何不敢被誤會逼宮啊!試想,一旦太子真上請罪折,皇上那兒豈不是火上澆油?
處置了一個始作俑的胤禩,還不曾震懾爾等?一個不成組團來,未來的皇帝難不成是被欺負著玩的?怕是頃刻間就有生命不可承受之痛來襲,遙想將來,哪怕太子登基,他難道就會忘掉恨得牙癢癢的諸位?這他娘的算是死透了!
這才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人哭總好過一家哭,一時哭總好過一路哭。
廣場之上磕頭如搗蒜,哭號求饒者有之,自摟耳光者有之,捶胸拍地者有之,魑魅魍魎,醜態百出!
胤礽隻是冷冷的看著,不言不語,貌似冷血,籠在袖中的拳頭卻是攥緊——他的忍著不能暢快的笑出來!
發落胤禩的聖旨,削爵除籍,雖在意料之中卻也費思量:皇阿瑪已經處置的如此之重,自己又該如何處置?
殺之後快,雖一泄多年憤恨,但史書之上必定留下惡名,況且索額圖在熱河早就說過:愛新覺羅子孫,可黜可圈,不可刑傷,這是皇阿瑪給自己留著坑呢,他自然不能往下跳!
殺不得,一介布衣又拿配圈禁?剩下的似乎隻有高抬貴手的放人了。可這樣一來自己或許能有個仁義的名聲,但這名聲說不得還是包藏禍心的!
擱現在的話說,犯罪的成本太低,隻能讓罪犯更加猖獗!
若與太子分庭抗禮,跳著腳折騰無非“丟官一身輕”,在於舊部藕斷絲連反身做個“民王”,說不定啥時候就能沉渣泛起,哪有前科的老大直到老九,甚至那些尚未長成的弟弟們,一個個還不得卯足了勁兒與自己爭鬥?
弘皙講過“吃飯、睡覺、打豆豆”的笑話,輪虐,對豆豆可沒什麽其樂無窮!
佛教有偈語:看他起高樓,看他樓塌了。於興高采烈處,當頭澆冷水。會當淩絕頂,一把推下山。弘皙說過,這才是快意!
老八不是仁義麽?那就從他的仁義下手!自己哭、何柱兒鬧,兩番之後他還敢遞牌子見皇阿瑪,那就讓他體無完膚吧,讓他常常哀大莫過心死的滋味!
但自己是太子,還是準備要跟皇阿瑪一較高下的太子。
皇者行事,正大光明,所有的陰私事就像陽光下的霜雪杳無蹤跡,一切都是陽謀的進退!
就像謀奪五叔的福壽膏買賣,交換雖不等價,可是願者上鉤。就像自己留下石氏,一番剖心剜肺,保泰乖乖的雙手奉上人質以示臣服。就像自己給弘皙衝喜,有做妹妹的見證,石玉婷就是石玉婷,皇阿瑪若怕皇家出了笑話那就把人殺掉唄,正大光明可就真沒您什麽事了!
包括今日到老八府上,兩行淚衝出了光杆階下囚,因為合情在理,就算天下人說起來都要罵一聲“該!”
由此也能找到任伯安的取死之道了,也虧得胤礽一路之上不露聲色,虧得胤莪還一個勁兒的在他耳邊推介揚州瘦馬之美,讚揚劉八女的生財有道,無非是讓太子得以順藤摸瓜,斬草除根!
殺雞儆猴,卻也要堂堂正正的碾壓!
“太子,您不能啊——”人群中跪爬出一人,膝蓋做腳走,一直爬到太子車輦前,仰頭悲呼,卻也說出了胤礽最希望聽到的話:“太子殿下,臣等冤枉啊!”
“臣等之所以到八爺,不,到胤禩府上,皆因臣等有短處被胤禩攥著,這些年才被如同臂使,臣等絕不是有意冒犯太子妃,更不敢對太子您不敬,太子殿下明鑒啊!”
一鳥如林,百鳥壓音!
大樹已經倒了,良禽傻鳥都得擇木,可——用得著這麽赤裸裸的背叛?哭號的群臣就像被遏住了脖子的鴨,瞠目結舌的看著這大膽妄為之人!
“哦?”胤礽眉毛一挑,仔細打量身前這聰明人,“你是誰?你有否知道你說的這事可以扯破天麽?”
“回太子殿下,微臣叫金玉澤,現任兵部員外郎,”金玉澤小意的抬頭,“太子當前,微臣絕不敢有半句虛言!”
“兵部員外郎?四品官兒,若是外放也能做得一方道台了,”胤礽目光連閃,“以短處脅迫朝臣如臂使,如此行徑可稱國蠹,但是——孤要提醒你,胤禩雖被削爵逐籍,孤卻還當他是兄弟,離間孤的兄弟之情,陷孤不義,陷皇阿瑪不忍,若無證據,哼哼——”
“孤再問你一句,你剛才說的話是真的麽?”
金玉澤慣於見風使舵,自然識得風向。
員外郎是四品,道台也是四品,可京官清苦隻能守著薪俸度日,道台卻是百裏侯。他這幾年往八爺府上跑得勤,無非就存了外放的心思。如今,太子許諾在前威脅在後,他如何聽不出太子的言外之意?
金玉澤遏住狂喜,狠狠叩頭,“微臣要有一句假話,甘受天打雷劈!”扭身往後一指,“不光微臣,就是微臣身邊這些大人們,十有八九都是被八爺脅迫!”
脅迫,他連罪名都給胤禩羅列上了,盡管真正行脅迫之事的十爺胤莪就在太子身邊,但他篤信十爺不可能跳出來抗罪!
牆倒眾人推,出頭鳥做的如此徹底,自然就有從者愈眾,轉瞬間,胤礽身邊就圍滿了揭發人士,一個個義憤填膺的樣子,仿佛不被拿住小辮子就不配做曾經的八爺黨成員!
僅有的那些愧疚者不由自主的往邊上挪挪身子,能有愧疚證明他們都是正人直人,他們絕不相信八爺是那樣的人,反倒對金玉澤這“賣主求榮”的小人愈發不齒。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觀奴可知主,捎帶著,他們連太子也看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