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太孫府,嶽鍾麒卻有些躊躇不前。
自打接了差事,一路上他就在琢磨該如何向太子奏報,實話實說?不光是江夏鎮就連年羹堯在四川的劣跡也一一奏報?棄了年羹堯轉投太子自然是良禽擇木,可問題是——哪回自己不是幫凶?尤其是江夏鎮,太子能收一個殺人盈千,毛孔裏都透著血腥味兒的凶徒?
不說實話?誰知道年羹堯給皇上的折子裏怎麽說的?到時候爺倆一對賬,自己不是妄作小人?本來就是送貨上門的替罪羊,這一回還不得死定了?
可恨那老桑,一路上不管自己如何旁敲側擊,就是不露一點口風!
罷了,罷了,煩惱皆因強出頭,自己還是縮著吧,江夏鎮之事隻講經過不談其他,太子若問就來個一問三不知,“在年軍門手下時日尚短”也是個推辭不是?
正欲抬步,卻從身旁疾步衝出一人,一把拖住他的手就往回走,嶽鍾麒本能的掙紮卻掙不脫,訝然間已看清那人麵貌,卻是同來的老桑。他不該去暢春園送奏折麽?怎麽會來這兒?難不成良心發現要給自己偷瞥一眼?
嶽鍾麒一直被老桑拖到拐角的樹蔭裏才放開,開口卻是一句:“嶽將軍,奏折丟了!”
“丟就丟——什麽?奏折丟了?”原本漫不經心的嶽鍾麒一下瞪大眼睛,“桑老兄,桑大爺行不行,這事可開不得玩笑!”
“嶽將軍,年爺一向是以軍法治家,老奴丟了奏折等於丟了腦袋,您覺的老奴敢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
老桑那飽經滄桑的臉此刻一句皺成了核桃,他急啊!
急卻不是因為奏折,因為那奏折本就是年羹堯口述他捉刀代筆,他急的是從劉家抄出來的百多家店鋪的契紙,官憑印信財憑契,說拿著誰就是主子。如此一筆橫財丟了,如何麵對年爺?
老桑少不了一陣跺足捶胸,“大意啊,大意啊,必定是咱們在悅來客棧打尖的那回,我就看那一老兩小不地道——”
“哎,我說老桑,你什麽意思?”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嶽鍾麒不高興了。打尖的要求是他提的,老桑這麽說分明是推卸責任麽,眼一瞪,“咱們這一路可是八百裏加急,一身風塵仆仆的能去見皇上?能去見太子?君前失儀,知道是什麽罪名麽?”
“嶽將軍,我不過是隨口一說,你何必這麽咄咄逼人?”老桑的臉更陰了,“倒是嶽將軍一路可沒少打聽軍門的奏折,依老奴看來怕也是嫌疑不小,說不定就是嶽將軍讓那仨人分散了老奴的注意力,才好方便下手……”
有病亂投醫,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老桑手一招,“嶽將軍,你當知道爺的大事耽誤不得,把你的行禮拿出來,讓老奴看一眼如何?”
“你——你放肆!”嶽鍾麒有了微怒,“老桑,爺再不濟也是四品遊擊身,你不過是年軍門的長隨,你焉敢如此說話?”
“嶽鍾麒!”老桑也提高了嗓音,“火上房的事兒,你就拎不清輕重?”
“輕重還輪不到你這奴才來教訓!”嶽鍾麒哼了一聲,“本將軍還要去見太子,沒時間跟你夾纏不清!”
嶽鍾麒要走,老桑哪裏肯依,他原本就是草莽出身,英雄落魄之際受了年羹堯一飯之恩,人雖留下做長隨,可年羹堯卻沒拿他當過普通奴才,事出緊急,他哪還顧得嶽鍾麒的四品遊擊啊!
屈指如爪,扣住嶽鍾麒的肩頭,憤而發力,一拉之下,猝不及防的嶽鍾麒整個人摔倒在地,正要掙紮一隻大腳踏在他的胸口,“敬酒不吃吃罰酒,姓嶽的,這可是你自找的!”
老桑不屑的挖苦幾句,探身就來嶽鍾麒身上摸索!
士可殺不可辱,習武更有血氣之勇,文武雙全的嶽鍾麒如烏龜一樣被踩著,他眼裏要噴出火來了,“老桑,狗奴才,爺必定去年軍門麵前告你!”
“嗤——”老桑不屑的嗤笑幾聲,“姓嶽的,你真以為你那狗屁遊擊官有多大?我告訴你,咱們提督府就算出來一隻狗,也比你高半級……喲嗬,這是什麽?”
察覺嶽鍾麒胸前一團方方正正之物,老桑一把撕開了他的衣襟,打開了卻是一本泛黃的小冊子,上書四字《武穆遺書》,翻開了看幾頁,都是些行軍布陣之法,嘴裏格格一陣奸笑,“姓嶽的,有這好東西卻不知道獻給年爺,就憑這一條,你那一萬兩黃金沒了!”
老桑說好東西沒錯,國族世居白山黑水,蠻荒之地毫無文明之說,至於打仗也不過是將圍獵的法子擴大了人數,至於後來所說進中原憑了一本《三國演義》絕不誇張!雖是得了天下,使江南人科舉出仕的文治已是大難題,更莫說總結坑人智慧的兵書了,這東西於將門都是師徒相授、口口相傳的。
平三藩就是一例,吳三桂以一省抗全國,打的那些騎射將軍們屁滾尿流,要不是康熙啟用漢人將領,怕真是要卷鋪蓋回東北老家呢!
《武穆遺書》乃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總結兵家前輩所著,用一句字字珠璣形容也不為過,老桑這個外行都覺得目眩神怡,年將軍當然會喜歡。以此,堤內損失堤外補,將功折罪,他心裏總算是好受一點!
他好受,嶽鍾麒可不好受了!
來路琢磨的東西,雖有自保可更多卻是在保護年羹堯,盡管他說服自己的理由是一萬兩黃金買走的暫時忠心,但現在,忠心換一曬!
這奴才隨便一句就拿走不說,提督府裏的一條狗也比自己高貴?雖說往日也說過“效犬馬之勞”,但當麵罵?
再看老桑將自己的家傳寶貝往懷裏揣,嶽鍾麒拚了命的掙紮,整個人如蛆蟲一樣扭動。
嶽家自認嶽飛的後人,憑的就是這本《武穆遺書》,不過嶽將軍所抗的金兵就是滿族的先輩,這才不敢大張旗鼓的宣傳。但《武穆遺書》對他們無異於祖宗牌位,祖宗牌位被搶,急而無奈,嶽鍾麒一張嘴使出了最大的殺招:“救命啊——”
呼救命,當救命!
轉角不遠處就是太孫府,太孫遇刺,凶手還是反清的“光明會”會首,膽敢炸開河堤可見喪心病狂,自太子移駕,警戒力度自然加強,傳言中,以太孫府為中心方圓一裏之內埋有暗探無數。
這肯定是以訛傳訛了,但太孫府上總不會有人站出來澄清,畢竟對於警戒這種事來說,就像今天講的增加警察的可見度與可見率,讓犯罪者或有犯罪意圖的人人自危。有時候,震懾力強似戰鬥力!
不管怎麽說,太孫府前的接到早就成了禁區。這一點,滿京城沒有不知道的,自然也沒有人來這無事生非。也隻有老桑、嶽鍾麒這樣的外來奇葩,才敢不顧規矩、大呼小叫!
太孫府的護衛可不大親民,精鋼的短戟掄圓了就砸,不管是呼救的嶽鍾麒還是剛才占據上風的老桑,不敢反抗,自然逃不過渾身清淤的下場!這期間,老桑拿出了銀票,嶽鍾麒亮了自己遊擊將軍的官印,結果打的更狠!
在大庭廣眾之下行賄,你不找死?平民百姓不懂規矩當教訓,做官的還不懂規矩——不可原諒!
打完了,把倆人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搜走了,才往門房一丟,“等著吧,看太子什麽時候再給你通秉!”
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再與老桑同處一室,嶽鍾麒恨不能一嘴一嘴的把老桑生啃了,若不是他生事,何以成階下囚?若不是他生事,祖宗牌位怎麽會丟?若不是他——姥姥,想想那句狗都比自己高半級,年羹堯,老子與你勢不兩立!
嶽鍾麒是在半夜才突然被太子召見的,而他能見太子,還得虧了他那本《武穆遺書》,老桑能想到為年羹堯劃拉東西,這些侍衛們自然也想著投主子所好,一級一級的往上傳,最後到了淩普的手裏。
淩普是太子的奶兄,天然打著太子的烙印,太子有了其他心思,自然不能把他再放在身ng費了,這些天正琢磨著找由頭給他謀個兵職呢!
兵書落在未來的將軍手裏算的上是貨賣識家,可淩普卻被開頭的開篇的那首“滿江紅”嚇了一跳。他做過內務府副總管,也算識貨之人。鐵鉤銀劃、酣暢淋漓的筆勢,憤懣蘊於筆墨,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弄不好,還真是嶽武穆的親筆!真要這樣,這當算國之重寶,他怕是無福消受呢!
打探清楚了,不敢怠慢趕緊稟報太子。
“你是嶽鍾麒?四川提督下的遊擊將軍?”胤礽看了一眼對邊,眼神卻忍不住厭惡。康熙注重衣冠穿戴,講究夏不袒胸冬不重裘,時時刻刻都看上去精神利索。這無形中也影響了皇子與朝臣,生活在皇阿瑪目光下最長,胤礽也把這點當成了自己的東西。
眼前的嶽鍾麒,滿麵遍布青紅,不穿朝服也就罷了,士子長衫也襤褸,再加上滿身汙塵,分明就像是在泥地裏打個滾,又被臭揍了一頓!唯一整齊的就是發辮,可看濕漉漉的樣子,怕是來見自己之前隨後在荷花缸裏蘸水抹了一把!
“末將就是嶽鍾麒,此次來見太子,有要情上報!”嶽鍾麒小心的看了一眼淩普,言下之意,這位大人還是退避的好!
“有什麽事就說吧!”太子懶得跟他多費口舌,“孤給年羹堯的手劄他收到了沒有?要他辦的事辦的怎樣了?為什麽不是年羹堯親自來?”
三句話,就跟填空題一樣,怕是“收到、辦好、有事拖住”八個字就能回答的清,再瞧這不耐煩的神色,可憐自己一路還琢磨怎麽跟太子奏對呢?
嶽鍾麒鼻子一酸,差點就要落淚了!
自打接了差事,一路上他就在琢磨該如何向太子奏報,實話實說?不光是江夏鎮就連年羹堯在四川的劣跡也一一奏報?棄了年羹堯轉投太子自然是良禽擇木,可問題是——哪回自己不是幫凶?尤其是江夏鎮,太子能收一個殺人盈千,毛孔裏都透著血腥味兒的凶徒?
不說實話?誰知道年羹堯給皇上的折子裏怎麽說的?到時候爺倆一對賬,自己不是妄作小人?本來就是送貨上門的替罪羊,這一回還不得死定了?
可恨那老桑,一路上不管自己如何旁敲側擊,就是不露一點口風!
罷了,罷了,煩惱皆因強出頭,自己還是縮著吧,江夏鎮之事隻講經過不談其他,太子若問就來個一問三不知,“在年軍門手下時日尚短”也是個推辭不是?
正欲抬步,卻從身旁疾步衝出一人,一把拖住他的手就往回走,嶽鍾麒本能的掙紮卻掙不脫,訝然間已看清那人麵貌,卻是同來的老桑。他不該去暢春園送奏折麽?怎麽會來這兒?難不成良心發現要給自己偷瞥一眼?
嶽鍾麒一直被老桑拖到拐角的樹蔭裏才放開,開口卻是一句:“嶽將軍,奏折丟了!”
“丟就丟——什麽?奏折丟了?”原本漫不經心的嶽鍾麒一下瞪大眼睛,“桑老兄,桑大爺行不行,這事可開不得玩笑!”
“嶽將軍,年爺一向是以軍法治家,老奴丟了奏折等於丟了腦袋,您覺的老奴敢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
老桑那飽經滄桑的臉此刻一句皺成了核桃,他急啊!
急卻不是因為奏折,因為那奏折本就是年羹堯口述他捉刀代筆,他急的是從劉家抄出來的百多家店鋪的契紙,官憑印信財憑契,說拿著誰就是主子。如此一筆橫財丟了,如何麵對年爺?
老桑少不了一陣跺足捶胸,“大意啊,大意啊,必定是咱們在悅來客棧打尖的那回,我就看那一老兩小不地道——”
“哎,我說老桑,你什麽意思?”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嶽鍾麒不高興了。打尖的要求是他提的,老桑這麽說分明是推卸責任麽,眼一瞪,“咱們這一路可是八百裏加急,一身風塵仆仆的能去見皇上?能去見太子?君前失儀,知道是什麽罪名麽?”
“嶽將軍,我不過是隨口一說,你何必這麽咄咄逼人?”老桑的臉更陰了,“倒是嶽將軍一路可沒少打聽軍門的奏折,依老奴看來怕也是嫌疑不小,說不定就是嶽將軍讓那仨人分散了老奴的注意力,才好方便下手……”
有病亂投醫,越想越覺得有道理,老桑手一招,“嶽將軍,你當知道爺的大事耽誤不得,把你的行禮拿出來,讓老奴看一眼如何?”
“你——你放肆!”嶽鍾麒有了微怒,“老桑,爺再不濟也是四品遊擊身,你不過是年軍門的長隨,你焉敢如此說話?”
“嶽鍾麒!”老桑也提高了嗓音,“火上房的事兒,你就拎不清輕重?”
“輕重還輪不到你這奴才來教訓!”嶽鍾麒哼了一聲,“本將軍還要去見太子,沒時間跟你夾纏不清!”
嶽鍾麒要走,老桑哪裏肯依,他原本就是草莽出身,英雄落魄之際受了年羹堯一飯之恩,人雖留下做長隨,可年羹堯卻沒拿他當過普通奴才,事出緊急,他哪還顧得嶽鍾麒的四品遊擊啊!
屈指如爪,扣住嶽鍾麒的肩頭,憤而發力,一拉之下,猝不及防的嶽鍾麒整個人摔倒在地,正要掙紮一隻大腳踏在他的胸口,“敬酒不吃吃罰酒,姓嶽的,這可是你自找的!”
老桑不屑的挖苦幾句,探身就來嶽鍾麒身上摸索!
士可殺不可辱,習武更有血氣之勇,文武雙全的嶽鍾麒如烏龜一樣被踩著,他眼裏要噴出火來了,“老桑,狗奴才,爺必定去年軍門麵前告你!”
“嗤——”老桑不屑的嗤笑幾聲,“姓嶽的,你真以為你那狗屁遊擊官有多大?我告訴你,咱們提督府就算出來一隻狗,也比你高半級……喲嗬,這是什麽?”
察覺嶽鍾麒胸前一團方方正正之物,老桑一把撕開了他的衣襟,打開了卻是一本泛黃的小冊子,上書四字《武穆遺書》,翻開了看幾頁,都是些行軍布陣之法,嘴裏格格一陣奸笑,“姓嶽的,有這好東西卻不知道獻給年爺,就憑這一條,你那一萬兩黃金沒了!”
老桑說好東西沒錯,國族世居白山黑水,蠻荒之地毫無文明之說,至於打仗也不過是將圍獵的法子擴大了人數,至於後來所說進中原憑了一本《三國演義》絕不誇張!雖是得了天下,使江南人科舉出仕的文治已是大難題,更莫說總結坑人智慧的兵書了,這東西於將門都是師徒相授、口口相傳的。
平三藩就是一例,吳三桂以一省抗全國,打的那些騎射將軍們屁滾尿流,要不是康熙啟用漢人將領,怕真是要卷鋪蓋回東北老家呢!
《武穆遺書》乃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總結兵家前輩所著,用一句字字珠璣形容也不為過,老桑這個外行都覺得目眩神怡,年將軍當然會喜歡。以此,堤內損失堤外補,將功折罪,他心裏總算是好受一點!
他好受,嶽鍾麒可不好受了!
來路琢磨的東西,雖有自保可更多卻是在保護年羹堯,盡管他說服自己的理由是一萬兩黃金買走的暫時忠心,但現在,忠心換一曬!
這奴才隨便一句就拿走不說,提督府裏的一條狗也比自己高貴?雖說往日也說過“效犬馬之勞”,但當麵罵?
再看老桑將自己的家傳寶貝往懷裏揣,嶽鍾麒拚了命的掙紮,整個人如蛆蟲一樣扭動。
嶽家自認嶽飛的後人,憑的就是這本《武穆遺書》,不過嶽將軍所抗的金兵就是滿族的先輩,這才不敢大張旗鼓的宣傳。但《武穆遺書》對他們無異於祖宗牌位,祖宗牌位被搶,急而無奈,嶽鍾麒一張嘴使出了最大的殺招:“救命啊——”
呼救命,當救命!
轉角不遠處就是太孫府,太孫遇刺,凶手還是反清的“光明會”會首,膽敢炸開河堤可見喪心病狂,自太子移駕,警戒力度自然加強,傳言中,以太孫府為中心方圓一裏之內埋有暗探無數。
這肯定是以訛傳訛了,但太孫府上總不會有人站出來澄清,畢竟對於警戒這種事來說,就像今天講的增加警察的可見度與可見率,讓犯罪者或有犯罪意圖的人人自危。有時候,震懾力強似戰鬥力!
不管怎麽說,太孫府前的接到早就成了禁區。這一點,滿京城沒有不知道的,自然也沒有人來這無事生非。也隻有老桑、嶽鍾麒這樣的外來奇葩,才敢不顧規矩、大呼小叫!
太孫府的護衛可不大親民,精鋼的短戟掄圓了就砸,不管是呼救的嶽鍾麒還是剛才占據上風的老桑,不敢反抗,自然逃不過渾身清淤的下場!這期間,老桑拿出了銀票,嶽鍾麒亮了自己遊擊將軍的官印,結果打的更狠!
在大庭廣眾之下行賄,你不找死?平民百姓不懂規矩當教訓,做官的還不懂規矩——不可原諒!
打完了,把倆人身上所有的東西都搜走了,才往門房一丟,“等著吧,看太子什麽時候再給你通秉!”
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再與老桑同處一室,嶽鍾麒恨不能一嘴一嘴的把老桑生啃了,若不是他生事,何以成階下囚?若不是他生事,祖宗牌位怎麽會丟?若不是他——姥姥,想想那句狗都比自己高半級,年羹堯,老子與你勢不兩立!
嶽鍾麒是在半夜才突然被太子召見的,而他能見太子,還得虧了他那本《武穆遺書》,老桑能想到為年羹堯劃拉東西,這些侍衛們自然也想著投主子所好,一級一級的往上傳,最後到了淩普的手裏。
淩普是太子的奶兄,天然打著太子的烙印,太子有了其他心思,自然不能把他再放在身ng費了,這些天正琢磨著找由頭給他謀個兵職呢!
兵書落在未來的將軍手裏算的上是貨賣識家,可淩普卻被開頭的開篇的那首“滿江紅”嚇了一跳。他做過內務府副總管,也算識貨之人。鐵鉤銀劃、酣暢淋漓的筆勢,憤懣蘊於筆墨,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弄不好,還真是嶽武穆的親筆!真要這樣,這當算國之重寶,他怕是無福消受呢!
打探清楚了,不敢怠慢趕緊稟報太子。
“你是嶽鍾麒?四川提督下的遊擊將軍?”胤礽看了一眼對邊,眼神卻忍不住厭惡。康熙注重衣冠穿戴,講究夏不袒胸冬不重裘,時時刻刻都看上去精神利索。這無形中也影響了皇子與朝臣,生活在皇阿瑪目光下最長,胤礽也把這點當成了自己的東西。
眼前的嶽鍾麒,滿麵遍布青紅,不穿朝服也就罷了,士子長衫也襤褸,再加上滿身汙塵,分明就像是在泥地裏打個滾,又被臭揍了一頓!唯一整齊的就是發辮,可看濕漉漉的樣子,怕是來見自己之前隨後在荷花缸裏蘸水抹了一把!
“末將就是嶽鍾麒,此次來見太子,有要情上報!”嶽鍾麒小心的看了一眼淩普,言下之意,這位大人還是退避的好!
“有什麽事就說吧!”太子懶得跟他多費口舌,“孤給年羹堯的手劄他收到了沒有?要他辦的事辦的怎樣了?為什麽不是年羹堯親自來?”
三句話,就跟填空題一樣,怕是“收到、辦好、有事拖住”八個字就能回答的清,再瞧這不耐煩的神色,可憐自己一路還琢磨怎麽跟太子奏對呢?
嶽鍾麒鼻子一酸,差點就要落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