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情樓一日之收益竟然能有三五萬兩黃金!
雖說占了開業的便宜,卻也出乎了胤礽的意料,真像是那句老話說的:知道賺錢,卻不知道這麽賺錢,能賺這麽多的錢!更出乎意料的是——胤莪還敢立軍令狀!
“一年之內國庫存金超過存銀數目”,一句話擲地有聲!要知道哪怕是被虧空拖累的千多萬兩,依照當下的一兌十的比率,那也是過億兩白銀,若是賬目數字呢?五千萬兩黃金就是五億兩白銀!
五億究竟有多少,胤礽沒有概念,但他知道,朝廷平定三藩,曆時八年耗銀近過億兩,若不是有西南的銅井、鹽茶做補充,朝廷怕是經此一役就要破產!收台灣,雖是一戰而勝,可二十萬大軍每天耗銀四十萬,加上遷界靖海,賑濟福建、浙江、江蘇三省民眾,耗銀達到兩億兩!三次西征噶爾丹,太子籌措錢糧自然記得數目,那又是兩個億!
即便承平十幾年,可皇阿瑪聽聞今年秋賦之後國庫存銀能達五千萬兩銀子,還是痛快的賞了戶部尚書馬齊三眼花翎……五億兩白銀,若單以前計,就算再來一場三藩亂、再收一次台灣、再來三回西征,差不多還能剩下三眼花翎呢!
幼年讀史,看到漢景帝的府庫中新股子牙這就骨子,堆到倉外腐爛;看到大量的銅錢多年不用,穿錢的麻繩爛了不可計數,好生羨慕,如今,原來大清也能“編絕”也能“任朽”,但咱們不是銅錢,不是穀糧,而是而是以一當萬的黃金!
盛事創於己手,蓋曆朝曆代君王,盛舉隻需要一年的時間,還不動刀兵、不傷民眾,勳高列祖列宗,尤其是皇阿瑪!
看著身前曾極度厭惡,即便留在身邊也不過是沒魚蝦也好,並幾度厭棄的的胤莪,胤礽情難自抑,“十弟能如此想!孤,很欣慰!”
因為激動,胤礽一句欣慰都帶上了咽聲,連稱呼都變了,“十弟但有此心便不負愛新覺羅子孫之名,二哥在此以正大光明匾為誓,十弟功成之日便是我大清第九位鐵帽子王,他日配享太廟,與二哥並享香火!”
“小弟焉敢做此非份之想?”胤莪跪地叩頭,以非份相推卻不是客氣。
需知有清一朝,祭祀先人者有兩處,一為奉先殿為宗族家廟,,凡是愛新覺羅子孫,除非如老八那樣除了宗籍的,不管生前如何,死後皆享受皇家的香火。二為太廟,祭祀的是先皇神主,非功高蓋世者不得配享。
屈指算算,如今配享者隻有三人,第一位是和碩禮烈親王、大清唯一的古英巴圖魯代善,可謂輔佐太祖創建後金的棟梁。第二位就是皇父攝政王、墨爾根代青(聰明王)多爾袞。第三位則是輔政叔德豫親王,滅明第一功臣多鐸。伐錦州、破山海關、滅李自成、殺史可法、屠揚州八十萬百姓、最終捉拿福王,斷了前明最後根苗血裔!
如此等人物並列,何其榮焉!
“十弟請起!”胤礽雙手攙起胤莪,遙想將來,又是一陣眼神熾烈,“先祖開創基業,為的就是我國族安居樂業,十弟助二哥了卻列祖列宗夙願,若你當不得,何人又可當得!”
“小弟定不負太子哥哥所托,為我大清千秋萬代鞠躬盡瘁!”胤莪欲再拜卻被胤礽拖住,口中更是讚不絕口,“好,好!古語有雲,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我兄弟攜手並肩,同創萬朝未有之盛事!魏珠兒,速著禦膳房擺宴禦花園,孤要與敦郡王同飲!”
良久卻沒聽到應有的答應聲,敗興的胤礽剛要喝罵,身側一名把子頭的小宮女趕忙跪倒,“殿下,魏珠兒魏公公去江南傳旨了,還沒回來——”
“瞧孤這記性!”胤礽自失一笑,擺手叫人起來卻又覺得似曾相識,疑惑問道:“孤似乎是記得你,你不是側福晉身邊的麽?叫,叫——”一時想不起幹脆不想了,“怎麽,側福晉有事要你來麽?”
側福晉自然是李佳氏,太子移居乾清宮,女眷們卻不能跟著過來,雖說太子已經以日當月結束了子妃的葬期,畢竟家不可一日無主不是?
“奴婢蕊初,確是側福晉身邊的,”小宮女雖是低眉順眼的,說話倒是一點都不打怵,“咱們福晉怕您身邊沒有體己人伺候,又怕您吃不慣禦膳房的飯食,才讓內務府調撥了咱們姐妹十人過來,如今就在乾清宮各處伺候呢!”
“瞧瞧,瞧瞧,這就是你二嫂**出來的丫頭,一口一個咱們的,一點規矩都沒有,”胤礽聽的嗬嗬一樂,笑對胤莪,“還說什麽吃不慣飯食?難不成孤這太子還管不了小小的禦膳房?”
“早就知道二哥跟二嫂伉儷情深,小弟親見同感,對二哥好生羨慕呢!”太子二哥既然將李佳氏定位為“二嫂”,胤莪自然識趣的溜須,至於太子妃早就無視一般過濾了,看著蕊初小丫頭又是一笑,“小弟聽家裏的福晉說過,二嫂一直有颯爽英姿,今日也算見微知著啊!”
“行了,你就別跟著起哄了,”胤礽沒好氣道:“孤在前朝一個勁的強調‘守分’,她倒好,一個側福晉就隨隨便便指揮內務府,說什麽颯爽英姿,還不是端著旗主額娘的架子狐假虎威?”
太子怨懣不假,可這怨懣如何不是伉儷情深?
胤莪不傻,“額娘”一語更讓他多心,皇太孫的額娘,若不是冊封石玉婷在前,太子妃之位本該是人家的,以後更將是皇後,乃至將來的太後,偏好太子妃薨亡了,難不成還要在毓慶宮弄個靈柩做虎倒不塌架?
心裏有了計較,行往禦花園的路上就忍不住試探,“太子殿下,臣弟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太子還記得臣弟前些天提起的張德明吧?這老道號學道三百載,如今常駐白雲觀,臣弟想在白雲觀為太子妃做上七七四十九天的法會,不知二哥意下如何?”
“噢?”胤礽眼中異彩一閃而過,腳步也停了,說心裏話,方才之語除了對李佳氏的寵溺還真沒別的意思,但胤莪這一提麽——他還真就動心了!
以他與石玉婷之間的“情誼”,對方活的每一天似乎都有添堵的成分,就算真死,除了皇阿瑪給其尊榮,他都不會有半點傷心!更何況,石玉婷隻是假死,棺木裏麵有沒有屍身還是未知數呢,就算有也不知道是哪裏的臭肉,留在毓慶宮,他是看一眼就多一眼的惡心!
留著不過也是掩人耳目,如今有搬走,自然是越早越好!
假作沉吟,道:“太子妃一向賢良淑德,英年香殞孤也是難舍,若真有學道三百載的大德為其做法,想必定能早登極樂天,孤應了,待稟明太後之後便移梓白雲觀!唔,就是如此,恰恰弘皙衝喜的日子也要到了,你一會兒便去白雲觀早作安排……”
一時間,兩人似乎早忘了初提張德明時,一個說的是“野狐禪”,另一個斥的是“滿嘴胡說”,但人心的莫測就在此,此一時,彼一時,同一人同一事,如何有利於自己就會如何羅織語言,包括這對正在鬥口的女人!
鬥嘴的自然是石玉婷與紅娘子,上回出門遇上癡情四公子,雖嘴硬石玉婷還是乖乖的在家中躲了幾天,直到重又換了妝容才又出門放風,趕巧還遇上忘情樓開張,到長龍隊伍跟前一打聽,竟然是賣福壽膏?
用弘皙的話說,這東西誰敢碰就合該亂棍打死,怎麽能冠冕堂皇的當起坐商?還有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在此維持秩序?再問,竟然是太子將其收歸國有,還用了一個親王一個郡王專辦!石玉婷登時就怒了,渾然忘了當初弘皙跟她講福壽膏之害時,她的“杞人憂天”評語,“綠珠,去,一把火燒它個幹淨!”
“你這死人總不會是見不得別人好吧?”紅娘子使勁撇嘴,對石玉婷的不屑溢於言表,“本以為沒了你太子會每況愈下,到頭再悔不當初,卻不知人家前腳親政後腳就找到日進鬥金的買賣——”
“綠珠!”石玉婷跺腳怒嗔,“本宮說了什麽時候說過假話,這福壽膏就是毒品!”
“你說沒說過假話老娘不知道,可老娘知道,你是假死!”紅娘子送她一對大大的白眼,棺材放在毓慶宮,皇上下旨國葬,本人卻在大街上勾三搭四,這樣糊弄全天下的主還好意思說不說假話?我呸!
至於什麽毒品,那就更不能放火了,老娘是反賊哎,巴不得你們這些“國族”死幹淨好不好?
雖說占了開業的便宜,卻也出乎了胤礽的意料,真像是那句老話說的:知道賺錢,卻不知道這麽賺錢,能賺這麽多的錢!更出乎意料的是——胤莪還敢立軍令狀!
“一年之內國庫存金超過存銀數目”,一句話擲地有聲!要知道哪怕是被虧空拖累的千多萬兩,依照當下的一兌十的比率,那也是過億兩白銀,若是賬目數字呢?五千萬兩黃金就是五億兩白銀!
五億究竟有多少,胤礽沒有概念,但他知道,朝廷平定三藩,曆時八年耗銀近過億兩,若不是有西南的銅井、鹽茶做補充,朝廷怕是經此一役就要破產!收台灣,雖是一戰而勝,可二十萬大軍每天耗銀四十萬,加上遷界靖海,賑濟福建、浙江、江蘇三省民眾,耗銀達到兩億兩!三次西征噶爾丹,太子籌措錢糧自然記得數目,那又是兩個億!
即便承平十幾年,可皇阿瑪聽聞今年秋賦之後國庫存銀能達五千萬兩銀子,還是痛快的賞了戶部尚書馬齊三眼花翎……五億兩白銀,若單以前計,就算再來一場三藩亂、再收一次台灣、再來三回西征,差不多還能剩下三眼花翎呢!
幼年讀史,看到漢景帝的府庫中新股子牙這就骨子,堆到倉外腐爛;看到大量的銅錢多年不用,穿錢的麻繩爛了不可計數,好生羨慕,如今,原來大清也能“編絕”也能“任朽”,但咱們不是銅錢,不是穀糧,而是而是以一當萬的黃金!
盛事創於己手,蓋曆朝曆代君王,盛舉隻需要一年的時間,還不動刀兵、不傷民眾,勳高列祖列宗,尤其是皇阿瑪!
看著身前曾極度厭惡,即便留在身邊也不過是沒魚蝦也好,並幾度厭棄的的胤莪,胤礽情難自抑,“十弟能如此想!孤,很欣慰!”
因為激動,胤礽一句欣慰都帶上了咽聲,連稱呼都變了,“十弟但有此心便不負愛新覺羅子孫之名,二哥在此以正大光明匾為誓,十弟功成之日便是我大清第九位鐵帽子王,他日配享太廟,與二哥並享香火!”
“小弟焉敢做此非份之想?”胤莪跪地叩頭,以非份相推卻不是客氣。
需知有清一朝,祭祀先人者有兩處,一為奉先殿為宗族家廟,,凡是愛新覺羅子孫,除非如老八那樣除了宗籍的,不管生前如何,死後皆享受皇家的香火。二為太廟,祭祀的是先皇神主,非功高蓋世者不得配享。
屈指算算,如今配享者隻有三人,第一位是和碩禮烈親王、大清唯一的古英巴圖魯代善,可謂輔佐太祖創建後金的棟梁。第二位就是皇父攝政王、墨爾根代青(聰明王)多爾袞。第三位則是輔政叔德豫親王,滅明第一功臣多鐸。伐錦州、破山海關、滅李自成、殺史可法、屠揚州八十萬百姓、最終捉拿福王,斷了前明最後根苗血裔!
如此等人物並列,何其榮焉!
“十弟請起!”胤礽雙手攙起胤莪,遙想將來,又是一陣眼神熾烈,“先祖開創基業,為的就是我國族安居樂業,十弟助二哥了卻列祖列宗夙願,若你當不得,何人又可當得!”
“小弟定不負太子哥哥所托,為我大清千秋萬代鞠躬盡瘁!”胤莪欲再拜卻被胤礽拖住,口中更是讚不絕口,“好,好!古語有雲,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我兄弟攜手並肩,同創萬朝未有之盛事!魏珠兒,速著禦膳房擺宴禦花園,孤要與敦郡王同飲!”
良久卻沒聽到應有的答應聲,敗興的胤礽剛要喝罵,身側一名把子頭的小宮女趕忙跪倒,“殿下,魏珠兒魏公公去江南傳旨了,還沒回來——”
“瞧孤這記性!”胤礽自失一笑,擺手叫人起來卻又覺得似曾相識,疑惑問道:“孤似乎是記得你,你不是側福晉身邊的麽?叫,叫——”一時想不起幹脆不想了,“怎麽,側福晉有事要你來麽?”
側福晉自然是李佳氏,太子移居乾清宮,女眷們卻不能跟著過來,雖說太子已經以日當月結束了子妃的葬期,畢竟家不可一日無主不是?
“奴婢蕊初,確是側福晉身邊的,”小宮女雖是低眉順眼的,說話倒是一點都不打怵,“咱們福晉怕您身邊沒有體己人伺候,又怕您吃不慣禦膳房的飯食,才讓內務府調撥了咱們姐妹十人過來,如今就在乾清宮各處伺候呢!”
“瞧瞧,瞧瞧,這就是你二嫂**出來的丫頭,一口一個咱們的,一點規矩都沒有,”胤礽聽的嗬嗬一樂,笑對胤莪,“還說什麽吃不慣飯食?難不成孤這太子還管不了小小的禦膳房?”
“早就知道二哥跟二嫂伉儷情深,小弟親見同感,對二哥好生羨慕呢!”太子二哥既然將李佳氏定位為“二嫂”,胤莪自然識趣的溜須,至於太子妃早就無視一般過濾了,看著蕊初小丫頭又是一笑,“小弟聽家裏的福晉說過,二嫂一直有颯爽英姿,今日也算見微知著啊!”
“行了,你就別跟著起哄了,”胤礽沒好氣道:“孤在前朝一個勁的強調‘守分’,她倒好,一個側福晉就隨隨便便指揮內務府,說什麽颯爽英姿,還不是端著旗主額娘的架子狐假虎威?”
太子怨懣不假,可這怨懣如何不是伉儷情深?
胤莪不傻,“額娘”一語更讓他多心,皇太孫的額娘,若不是冊封石玉婷在前,太子妃之位本該是人家的,以後更將是皇後,乃至將來的太後,偏好太子妃薨亡了,難不成還要在毓慶宮弄個靈柩做虎倒不塌架?
心裏有了計較,行往禦花園的路上就忍不住試探,“太子殿下,臣弟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太子還記得臣弟前些天提起的張德明吧?這老道號學道三百載,如今常駐白雲觀,臣弟想在白雲觀為太子妃做上七七四十九天的法會,不知二哥意下如何?”
“噢?”胤礽眼中異彩一閃而過,腳步也停了,說心裏話,方才之語除了對李佳氏的寵溺還真沒別的意思,但胤莪這一提麽——他還真就動心了!
以他與石玉婷之間的“情誼”,對方活的每一天似乎都有添堵的成分,就算真死,除了皇阿瑪給其尊榮,他都不會有半點傷心!更何況,石玉婷隻是假死,棺木裏麵有沒有屍身還是未知數呢,就算有也不知道是哪裏的臭肉,留在毓慶宮,他是看一眼就多一眼的惡心!
留著不過也是掩人耳目,如今有搬走,自然是越早越好!
假作沉吟,道:“太子妃一向賢良淑德,英年香殞孤也是難舍,若真有學道三百載的大德為其做法,想必定能早登極樂天,孤應了,待稟明太後之後便移梓白雲觀!唔,就是如此,恰恰弘皙衝喜的日子也要到了,你一會兒便去白雲觀早作安排……”
一時間,兩人似乎早忘了初提張德明時,一個說的是“野狐禪”,另一個斥的是“滿嘴胡說”,但人心的莫測就在此,此一時,彼一時,同一人同一事,如何有利於自己就會如何羅織語言,包括這對正在鬥口的女人!
鬥嘴的自然是石玉婷與紅娘子,上回出門遇上癡情四公子,雖嘴硬石玉婷還是乖乖的在家中躲了幾天,直到重又換了妝容才又出門放風,趕巧還遇上忘情樓開張,到長龍隊伍跟前一打聽,竟然是賣福壽膏?
用弘皙的話說,這東西誰敢碰就合該亂棍打死,怎麽能冠冕堂皇的當起坐商?還有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在此維持秩序?再問,竟然是太子將其收歸國有,還用了一個親王一個郡王專辦!石玉婷登時就怒了,渾然忘了當初弘皙跟她講福壽膏之害時,她的“杞人憂天”評語,“綠珠,去,一把火燒它個幹淨!”
“你這死人總不會是見不得別人好吧?”紅娘子使勁撇嘴,對石玉婷的不屑溢於言表,“本以為沒了你太子會每況愈下,到頭再悔不當初,卻不知人家前腳親政後腳就找到日進鬥金的買賣——”
“綠珠!”石玉婷跺腳怒嗔,“本宮說了什麽時候說過假話,這福壽膏就是毒品!”
“你說沒說過假話老娘不知道,可老娘知道,你是假死!”紅娘子送她一對大大的白眼,棺材放在毓慶宮,皇上下旨國葬,本人卻在大街上勾三搭四,這樣糊弄全天下的主還好意思說不說假話?我呸!
至於什麽毒品,那就更不能放火了,老娘是反賊哎,巴不得你們這些“國族”死幹淨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