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瑪,前邊就是坤寧宮吧?”
手指不遠處高挑的九重簷,弘皙這是明知故問,內廷之中能與以九為數的,除去皇帝寢居的乾清宮也隻有作為皇帝寢宮的坤寧宮了,更莫說這兩處宮苑本就是相互對稱的。
雍正一愣,瞥一眼身前熟悉的景物,才意識到自己轉了一大圈又回來了,在走的酸麻的腿上輕捶兩下,心裏的惱恨也起,天地一人呢,就讓你驢拉磨似得溜腿兒?
弘皙卻不理他,淡笑著自顧道:“孝懿仁皇後之後,這裏再也沒了女主人,十幾年了,不知道裏麵荒廢成什麽樣?阿瑪,讓兒臣為額娘盡盡孝心如何?”
先提孝懿仁皇後,重整坤寧宮卻說為自己的額娘盡孝心,弘皙的想法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本在凝思的雍正卻笑了,心說你小子的別扭原來在這兒呢?
“這些天朕都忙暈了,還真是疏忽這事,朕這就下旨冊封你的額娘為皇後,著內務府整飭坤寧宮……”
“兒臣代額娘謝過阿瑪!”弘皙跪地重重一叩,抬頭道:“兒臣還有一事請阿瑪恩準——”
難得弘皙如此乖巧,自以為願望即將達成,雍正強自按捺住心中的喜悅,一邊伸手去攙人一邊佯怒道:“起來說話!你是太子呢,堂堂的半君,哪能動不動就跟奴才們一樣跪下!”
“兒臣謝皇阿瑪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弘皙頭一偏,避過了雍正的攙扶,笑嘻嘻的站起來,“皇阿瑪,兒臣原本想請您幫我去掉太孫的稱號呢,沒想到您早就猜透了兒臣的心思!父子連心,古之人誠不欺我!”手一攤,肩一聳,“這些好了,沒事了!”
你怎麽能說沒事呢?
朕想聽的你還沒說,朕想要的你還沒交,你怎麽能說沒事了?難不成你耍我?也難怪要磕頭謝恩,原來你是要“賴”個太子名頭!不光是太子名頭,還有個皇後位子呢!
確認了事實,算清了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賬,雍正怔怔的站在原地,從嗓子眼到胸腹就像堵著一團棉花,雖勉強能透氣,可一口氣上不來出不去,針針脹痛讓雍正恨不能一記窩心腳踢死這家夥!
還他娘的萬歲?朕能不被你死就謝天謝地了!
雍正怒目而視,弘皙卻視若無睹,貌似體諒,道:“皇阿瑪,鑲黃旗的事務繁雜,章嘉老喇嘛剛才還硬說兒臣是地藏王菩薩轉世,以兒臣想,今後這些大小喇嘛怕也少不了來騷擾,兒臣就還在太孫府好了,至於毓慶宮……”又歪頭思索片刻,“您不妨詔令內務府重新整飭作為潛邸,或者可以作為阿哥所,兒臣那些弟弟們還能在此觀瞻阿瑪曾經的印記。還有皇瑪法賜給兒臣的如意軒,既然兒臣用不上幹脆轉賜軍機處,也省的索大人帶著一幫人憋屈在侍衛房!”
“你,你住口!”
看弘皙得了便宜還要賣乖,雍正的滿腔怒氣從牙縫裏噴出去,惡狠狠的三個字恨不能如流星錘砸過去。
憤怒到了極點,又讓他覺得委屈。當太子,吭氣憋火,誰都欺負我,皇阿瑪起了厭棄,自己也自甘墮落,是你小子拳打腳踢的幫我!如今朕是皇上,帶頭欺負我的還是你!你是樂此不疲還是天生的造反派?而我難不成就注定是受屈的命格?
不甘不願有不能改,雍正的眼睛都泛紅,咬牙切齒道:“弘皙,你敢恃寵而驕,就不怕,就不怕朕廢了你!”
“皇阿瑪,你這又是何必呢?”弘皙絲毫沒把雍正的威脅當回事,“一來孝經有定論,父死三年不改其道,兒臣這個太孫是皇瑪法欽封的,皇子貝勒做旗主也符合祖製的先例,您輕言廢立,兒臣要跑到聖祖的靈前去哭訴,您的麵上不好看吧?”
“二來,您要廢了兒臣總要些理由吧?您能告訴兒臣哪裏做的不好嗎?……居家,有事弟子服其勞,是兒臣幫您一個個零敲碎打了諸位叔伯!……在國,追繳虧空、一體納糧火耗歸功兩件國事兒臣都是發起者!又因天佑被皇瑪法冊封為太孫,確保您的儲位!就連那天晚上……”
看看四周,弘皙欲言又止。
作為天下地位最高的一對父子,動靜皆有禮法,即便父子二人“隨便走走”,周遭也有十數個太監宮女垂頭伴隨,父子爭執一起,早就伏跪在地上,雨打鵪鶉似得瑟瑟發抖。
若不是有他們在,若不是知道事不可對人盡言,弘皙真的想說,就連你逼迫皇瑪法的時候兒子都趕上去助拳!
“您登上皇位卻要廢了兒臣,您怎麽能廢了兒臣呢?”
“天地一人?雷霆雨露皆天恩?還有正大光明四個字在乾清宮掛著呢!”
“再說了,你前邊已經逆了太後,隨後再廢了兒臣這個太子,這樣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一時到痛快,流之眾口,載於史書,您又是什麽名聲?”
弘皙幾句話說得又快又急,早忘了當初第一次被嗬護的感動,而胤礽本就是個沒有主見的人,這種沒主見不會因為從太子變天子而改變,一通搶白,讓他睜目結舌,張張嘴卻說不出話來——除了惱羞成怒,他也沒法說不是?而惱羞成怒對弘皙有用嗎?他隻能死死的瞪著兩隻眼睛,聽弘皙如何繼續!
這樣的表象,被弘皙定性為暫時的智障,與當日在熱河城郊一拳打翻他的坐騎有異曲同工之妙。接下來就該是親情牌出手了!
“兒臣知道你想讓兒子辭去鑲黃旗主的職位,就連鄔先生也曾勸過兒臣。獵鳥盡,良弓藏,這話用在咱們父子之間,說起來雖殘酷卻是至理!”弘皙幹脆把話挑明了,卻故意看看雍正,四目相對,雍正卻有些赧然,緊握的雙拳也悄然的放鬆,或者他也覺得做阿瑪的不該這麽逼迫兒子!
“兒臣雖然明白卻不想放手!也不能放手!即便您剛才說過,兒臣是太子是半君,這話說起來不假,聽起來特挺熨帖人心,可您也從太子位上一步步熬上來的,您告訴兒臣——”弘皙直視雍正的雙眼,“你告訴兒臣,做一個毫無權柄的太子是什麽滋味?”
毫無權柄的太子是什麽滋味,雍正最有發言權了,聯想曾經的崢嶸歲月的一腔血滿眼淚,再想多次感歎的弘皙乖兒子的功績,瞧著眼前淚花隱現的小人兒,雍正的心腸也在發軟,但他總算沒忘了睡安穩覺的目的,沉聲道,“弘皙,阿瑪以雍正之名向你保證,朕是個心性堅定之人,朕對你也絕對不同於聖祖!”
“保證?”弘皙微微搖頭,輕微的舉動,讓自覺金口玉言被褻瀆的雍正又勃然色變,正欲爆發,弘皙卻又跪地了,仰首道:“皇阿瑪,您就讓兒臣把話說完,行嗎?”
“講!”
“皇阿瑪您正值壯年,登基大典之後,頭一件便是天下選秀,貴人入宮,用不了幾年兒臣的弟弟們就要滿宮廷的亂走,南書房也將被朗朗讀書聲充滿,皆是皇家血脈,兒臣不信有誰能甘願一生為奴,而母以子貴是內廷定理,皇子相爭,侍從勾連,必然還會牽扯到內廷、外戚、甚至朝臣,那時候,怕就是本朝舊事重演!”
“沒了人對旁人的震懾,兒臣再待在太子的位置上,就成了箭靶子。不知道哪一回是誰不斷的朝兒臣射箭呢?但都是自家的兄弟,出手狠了,有禦史跳出來說不知孝悌,不講友愛。不出手,別人就會認為兒臣軟弱可欺而更加的肆無忌憚,兒臣到時候已經成年了,一個大男人還要向皇阿瑪傾訴麽?真要這麽做了,不光外人,就算您也會認為兒臣沒擔當沒魄力吧?三五回,十八回,久而久之,咱們父子的關係也必然每況愈下!連這點小事都處理不了,如何托萬裏江山?那時候,兒臣自己就得生生憋屈死!”
因為仰頭,弘皙的眼淚在打轉,雖不曾落下卻更揪心撓肺,雍正看的不忍,聽得更是感同身受,這憋屈自己可不就走了一遭麽?雖說現今苦盡甜來,但這個“甜”細思卻分明是憋屈瘋了!
雍正無語,弘皙的聲調也悲涼,“皇阿瑪,您知道兒臣第一次與鄔先生相遇麽?就是鄔先生第一次說‘不爭是爭’這話的時候,兒臣的第一選擇是讓張宗仁倒拖著他繞城縱馬!”
“之所以這麽處置,不是兒臣少不更事,而是真的害怕這勘破帝心的妖孽!”
“重新給了兒子信心的是張衡臣,是他剜心掏肺的教訓了鄔思道。兒臣刮目相看的同時也記住了幾句話。”弘皙擲地有聲,“古奸佞有八,頭一樁叫同床,婦人以姿色惑上。二一個叫在旁,親信侍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三叫父兄,專指手足兄弟與外戚。四為養殃,小人悅君。五是民萌,愚弄百姓朝臣求名聲。六稱流行,抓住君上弱點實現目的。七做危強,控製民意進而控製君上。最後一句叫四方,為臣者,以外來強國壓迫君上!”
“如今。兒臣之所以把持旗主之位不放,就是因為這八種奸佞!”
“貴人進宮,兄弟爭儲,同床之禍在側之憂、父兄之患必定接踵而來,兒臣以為,與其將來手足相殘,傷了皇阿瑪的心,不如打小就給兄弟們豎起一座不可逾越的豐碑。所以,兒臣才極力要保留權柄!孤在這,你永遠不可能超越!就如爬山,三五百米努力可達,萬米巔峰,山高欲倒,唯有仰望!習慣了也就自然了,兄弟慢慢也就熄了心思!”
“你倒是好算盤呢!”雍正冷冷一句嘲諷,剛剛起來的憐憫心又因弘皙的大言不慚而消散不少,渾然忘了,他剛才還以雍正的名義發誓呢!
“兒臣承認,這有私心在內,”弘皙又是叩頭,“但接下來,兒臣再說一人一事,絕對是出於公心!”
“一人乃軍機處領班大臣索額圖,此人一直是皇阿瑪心腹,如今皇阿瑪身登大寶也必將對其倚重,兒臣請皇阿瑪仔細想想,您對他信任有加的背後,這索額圖身上有沒有‘民萌’‘流行’或‘危強’的影子?”
“即便他是完人,但他終究是咱們愛新覺羅家的奴才,馭下便需製衡,既是製衡,有兒臣在,何須旁人?”
“嗯——”雍正的目光一凝卻沒有說話,但微微鎖起的眉頭已經證明他陷入了沉思。
“兒臣所說的一事要落在這四方倆字上!”雍正完全進入了自己的設計模式,弘皙的語調也輕快了不少,“皇瑪法在熱河慟哭,講我滿人於漢人如同胡椒麵,兒臣一個字也沒落下。滿漢如此,再加上拒絕減丁的蒙古呢?虧得聖祖英靈庇佑,章嘉大喇嘛說兒臣是地藏王菩薩轉世,皇阿瑪既然讓兒臣拜入他的門下,兒臣不妨也封佛做祖廣收門徒,在班禪**的對麵再豎起一座神壇,於國無害,兒臣也自當仁不讓!”
話至此,雍正除了喟歎再無其他,但沉默何嚐不是認可?之所以沒有明言,他還有最後的一絲顧慮卻無法宣之於口,那就是,萬一你小子謀逆怎麽辦?有權柄有部下再高坐神壇,貌似你比朕更適合做這個皇位呢!
而弘皙也看透了皇阿瑪的心思,淡淡一笑,“皇阿瑪,兒臣知道您擔心的是什麽?但兒臣以為,樹大根必深,兒臣有這個旗主位行事雖方便,但您乃是八旗共主,天地一人,真要您想要對兒臣如何,還不是反複之間?”
小意的打量雍正的臉色,又道:“再恕兒臣說句不恭的話,當日兒臣若發難,您能——”
“你——大膽!”明明是大逆不道之言,但心虛的卻是雍正,死死的掃視周遭跪地的宮女太監,良久,才惡狠狠說道:“朕今日與太子之言皆屬機密,但有一字泄露,便是離間朕與太子骨肉血親,朕必誅爾九族!”
事實上,他原本用不著訓斥,手起刀落,沒有人比死人更能保密,之所以要說,雍正主要是想讓弘皙聽得,太子,骨肉血親呢,但這骨肉學琴究竟有多牢靠,怕是他自己都沒信心,聖祖康熙與他也是血親,他不一樣——上梁不正下梁歪,他怎麽敢保弘皙不有樣學樣?
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選擇相信弘皙永不反叛,就像這小子自己說的,當日若發難,自己逃不掉,既有當初,必有將來!
跪地的太監宮女們早都聽傻了,不少人都以為自己下一刻就會被殺人滅口,能逃脫性命,除了死命磕頭,唯有感謝滿天神佛了!
“朕信你,也允你剛才所請!”雍正擺擺手,“跪安吧,明日自有旨意!”
手指不遠處高挑的九重簷,弘皙這是明知故問,內廷之中能與以九為數的,除去皇帝寢居的乾清宮也隻有作為皇帝寢宮的坤寧宮了,更莫說這兩處宮苑本就是相互對稱的。
雍正一愣,瞥一眼身前熟悉的景物,才意識到自己轉了一大圈又回來了,在走的酸麻的腿上輕捶兩下,心裏的惱恨也起,天地一人呢,就讓你驢拉磨似得溜腿兒?
弘皙卻不理他,淡笑著自顧道:“孝懿仁皇後之後,這裏再也沒了女主人,十幾年了,不知道裏麵荒廢成什麽樣?阿瑪,讓兒臣為額娘盡盡孝心如何?”
先提孝懿仁皇後,重整坤寧宮卻說為自己的額娘盡孝心,弘皙的想法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本在凝思的雍正卻笑了,心說你小子的別扭原來在這兒呢?
“這些天朕都忙暈了,還真是疏忽這事,朕這就下旨冊封你的額娘為皇後,著內務府整飭坤寧宮……”
“兒臣代額娘謝過阿瑪!”弘皙跪地重重一叩,抬頭道:“兒臣還有一事請阿瑪恩準——”
難得弘皙如此乖巧,自以為願望即將達成,雍正強自按捺住心中的喜悅,一邊伸手去攙人一邊佯怒道:“起來說話!你是太子呢,堂堂的半君,哪能動不動就跟奴才們一樣跪下!”
“兒臣謝皇阿瑪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弘皙頭一偏,避過了雍正的攙扶,笑嘻嘻的站起來,“皇阿瑪,兒臣原本想請您幫我去掉太孫的稱號呢,沒想到您早就猜透了兒臣的心思!父子連心,古之人誠不欺我!”手一攤,肩一聳,“這些好了,沒事了!”
你怎麽能說沒事呢?
朕想聽的你還沒說,朕想要的你還沒交,你怎麽能說沒事了?難不成你耍我?也難怪要磕頭謝恩,原來你是要“賴”個太子名頭!不光是太子名頭,還有個皇後位子呢!
確認了事實,算清了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賬,雍正怔怔的站在原地,從嗓子眼到胸腹就像堵著一團棉花,雖勉強能透氣,可一口氣上不來出不去,針針脹痛讓雍正恨不能一記窩心腳踢死這家夥!
還他娘的萬歲?朕能不被你死就謝天謝地了!
雍正怒目而視,弘皙卻視若無睹,貌似體諒,道:“皇阿瑪,鑲黃旗的事務繁雜,章嘉老喇嘛剛才還硬說兒臣是地藏王菩薩轉世,以兒臣想,今後這些大小喇嘛怕也少不了來騷擾,兒臣就還在太孫府好了,至於毓慶宮……”又歪頭思索片刻,“您不妨詔令內務府重新整飭作為潛邸,或者可以作為阿哥所,兒臣那些弟弟們還能在此觀瞻阿瑪曾經的印記。還有皇瑪法賜給兒臣的如意軒,既然兒臣用不上幹脆轉賜軍機處,也省的索大人帶著一幫人憋屈在侍衛房!”
“你,你住口!”
看弘皙得了便宜還要賣乖,雍正的滿腔怒氣從牙縫裏噴出去,惡狠狠的三個字恨不能如流星錘砸過去。
憤怒到了極點,又讓他覺得委屈。當太子,吭氣憋火,誰都欺負我,皇阿瑪起了厭棄,自己也自甘墮落,是你小子拳打腳踢的幫我!如今朕是皇上,帶頭欺負我的還是你!你是樂此不疲還是天生的造反派?而我難不成就注定是受屈的命格?
不甘不願有不能改,雍正的眼睛都泛紅,咬牙切齒道:“弘皙,你敢恃寵而驕,就不怕,就不怕朕廢了你!”
“皇阿瑪,你這又是何必呢?”弘皙絲毫沒把雍正的威脅當回事,“一來孝經有定論,父死三年不改其道,兒臣這個太孫是皇瑪法欽封的,皇子貝勒做旗主也符合祖製的先例,您輕言廢立,兒臣要跑到聖祖的靈前去哭訴,您的麵上不好看吧?”
“二來,您要廢了兒臣總要些理由吧?您能告訴兒臣哪裏做的不好嗎?……居家,有事弟子服其勞,是兒臣幫您一個個零敲碎打了諸位叔伯!……在國,追繳虧空、一體納糧火耗歸功兩件國事兒臣都是發起者!又因天佑被皇瑪法冊封為太孫,確保您的儲位!就連那天晚上……”
看看四周,弘皙欲言又止。
作為天下地位最高的一對父子,動靜皆有禮法,即便父子二人“隨便走走”,周遭也有十數個太監宮女垂頭伴隨,父子爭執一起,早就伏跪在地上,雨打鵪鶉似得瑟瑟發抖。
若不是有他們在,若不是知道事不可對人盡言,弘皙真的想說,就連你逼迫皇瑪法的時候兒子都趕上去助拳!
“您登上皇位卻要廢了兒臣,您怎麽能廢了兒臣呢?”
“天地一人?雷霆雨露皆天恩?還有正大光明四個字在乾清宮掛著呢!”
“再說了,你前邊已經逆了太後,隨後再廢了兒臣這個太子,這樣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一時到痛快,流之眾口,載於史書,您又是什麽名聲?”
弘皙幾句話說得又快又急,早忘了當初第一次被嗬護的感動,而胤礽本就是個沒有主見的人,這種沒主見不會因為從太子變天子而改變,一通搶白,讓他睜目結舌,張張嘴卻說不出話來——除了惱羞成怒,他也沒法說不是?而惱羞成怒對弘皙有用嗎?他隻能死死的瞪著兩隻眼睛,聽弘皙如何繼續!
這樣的表象,被弘皙定性為暫時的智障,與當日在熱河城郊一拳打翻他的坐騎有異曲同工之妙。接下來就該是親情牌出手了!
“兒臣知道你想讓兒子辭去鑲黃旗主的職位,就連鄔先生也曾勸過兒臣。獵鳥盡,良弓藏,這話用在咱們父子之間,說起來雖殘酷卻是至理!”弘皙幹脆把話挑明了,卻故意看看雍正,四目相對,雍正卻有些赧然,緊握的雙拳也悄然的放鬆,或者他也覺得做阿瑪的不該這麽逼迫兒子!
“兒臣雖然明白卻不想放手!也不能放手!即便您剛才說過,兒臣是太子是半君,這話說起來不假,聽起來特挺熨帖人心,可您也從太子位上一步步熬上來的,您告訴兒臣——”弘皙直視雍正的雙眼,“你告訴兒臣,做一個毫無權柄的太子是什麽滋味?”
毫無權柄的太子是什麽滋味,雍正最有發言權了,聯想曾經的崢嶸歲月的一腔血滿眼淚,再想多次感歎的弘皙乖兒子的功績,瞧著眼前淚花隱現的小人兒,雍正的心腸也在發軟,但他總算沒忘了睡安穩覺的目的,沉聲道,“弘皙,阿瑪以雍正之名向你保證,朕是個心性堅定之人,朕對你也絕對不同於聖祖!”
“保證?”弘皙微微搖頭,輕微的舉動,讓自覺金口玉言被褻瀆的雍正又勃然色變,正欲爆發,弘皙卻又跪地了,仰首道:“皇阿瑪,您就讓兒臣把話說完,行嗎?”
“講!”
“皇阿瑪您正值壯年,登基大典之後,頭一件便是天下選秀,貴人入宮,用不了幾年兒臣的弟弟們就要滿宮廷的亂走,南書房也將被朗朗讀書聲充滿,皆是皇家血脈,兒臣不信有誰能甘願一生為奴,而母以子貴是內廷定理,皇子相爭,侍從勾連,必然還會牽扯到內廷、外戚、甚至朝臣,那時候,怕就是本朝舊事重演!”
“沒了人對旁人的震懾,兒臣再待在太子的位置上,就成了箭靶子。不知道哪一回是誰不斷的朝兒臣射箭呢?但都是自家的兄弟,出手狠了,有禦史跳出來說不知孝悌,不講友愛。不出手,別人就會認為兒臣軟弱可欺而更加的肆無忌憚,兒臣到時候已經成年了,一個大男人還要向皇阿瑪傾訴麽?真要這麽做了,不光外人,就算您也會認為兒臣沒擔當沒魄力吧?三五回,十八回,久而久之,咱們父子的關係也必然每況愈下!連這點小事都處理不了,如何托萬裏江山?那時候,兒臣自己就得生生憋屈死!”
因為仰頭,弘皙的眼淚在打轉,雖不曾落下卻更揪心撓肺,雍正看的不忍,聽得更是感同身受,這憋屈自己可不就走了一遭麽?雖說現今苦盡甜來,但這個“甜”細思卻分明是憋屈瘋了!
雍正無語,弘皙的聲調也悲涼,“皇阿瑪,您知道兒臣第一次與鄔先生相遇麽?就是鄔先生第一次說‘不爭是爭’這話的時候,兒臣的第一選擇是讓張宗仁倒拖著他繞城縱馬!”
“之所以這麽處置,不是兒臣少不更事,而是真的害怕這勘破帝心的妖孽!”
“重新給了兒子信心的是張衡臣,是他剜心掏肺的教訓了鄔思道。兒臣刮目相看的同時也記住了幾句話。”弘皙擲地有聲,“古奸佞有八,頭一樁叫同床,婦人以姿色惑上。二一個叫在旁,親信侍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三叫父兄,專指手足兄弟與外戚。四為養殃,小人悅君。五是民萌,愚弄百姓朝臣求名聲。六稱流行,抓住君上弱點實現目的。七做危強,控製民意進而控製君上。最後一句叫四方,為臣者,以外來強國壓迫君上!”
“如今。兒臣之所以把持旗主之位不放,就是因為這八種奸佞!”
“貴人進宮,兄弟爭儲,同床之禍在側之憂、父兄之患必定接踵而來,兒臣以為,與其將來手足相殘,傷了皇阿瑪的心,不如打小就給兄弟們豎起一座不可逾越的豐碑。所以,兒臣才極力要保留權柄!孤在這,你永遠不可能超越!就如爬山,三五百米努力可達,萬米巔峰,山高欲倒,唯有仰望!習慣了也就自然了,兄弟慢慢也就熄了心思!”
“你倒是好算盤呢!”雍正冷冷一句嘲諷,剛剛起來的憐憫心又因弘皙的大言不慚而消散不少,渾然忘了,他剛才還以雍正的名義發誓呢!
“兒臣承認,這有私心在內,”弘皙又是叩頭,“但接下來,兒臣再說一人一事,絕對是出於公心!”
“一人乃軍機處領班大臣索額圖,此人一直是皇阿瑪心腹,如今皇阿瑪身登大寶也必將對其倚重,兒臣請皇阿瑪仔細想想,您對他信任有加的背後,這索額圖身上有沒有‘民萌’‘流行’或‘危強’的影子?”
“即便他是完人,但他終究是咱們愛新覺羅家的奴才,馭下便需製衡,既是製衡,有兒臣在,何須旁人?”
“嗯——”雍正的目光一凝卻沒有說話,但微微鎖起的眉頭已經證明他陷入了沉思。
“兒臣所說的一事要落在這四方倆字上!”雍正完全進入了自己的設計模式,弘皙的語調也輕快了不少,“皇瑪法在熱河慟哭,講我滿人於漢人如同胡椒麵,兒臣一個字也沒落下。滿漢如此,再加上拒絕減丁的蒙古呢?虧得聖祖英靈庇佑,章嘉大喇嘛說兒臣是地藏王菩薩轉世,皇阿瑪既然讓兒臣拜入他的門下,兒臣不妨也封佛做祖廣收門徒,在班禪**的對麵再豎起一座神壇,於國無害,兒臣也自當仁不讓!”
話至此,雍正除了喟歎再無其他,但沉默何嚐不是認可?之所以沒有明言,他還有最後的一絲顧慮卻無法宣之於口,那就是,萬一你小子謀逆怎麽辦?有權柄有部下再高坐神壇,貌似你比朕更適合做這個皇位呢!
而弘皙也看透了皇阿瑪的心思,淡淡一笑,“皇阿瑪,兒臣知道您擔心的是什麽?但兒臣以為,樹大根必深,兒臣有這個旗主位行事雖方便,但您乃是八旗共主,天地一人,真要您想要對兒臣如何,還不是反複之間?”
小意的打量雍正的臉色,又道:“再恕兒臣說句不恭的話,當日兒臣若發難,您能——”
“你——大膽!”明明是大逆不道之言,但心虛的卻是雍正,死死的掃視周遭跪地的宮女太監,良久,才惡狠狠說道:“朕今日與太子之言皆屬機密,但有一字泄露,便是離間朕與太子骨肉血親,朕必誅爾九族!”
事實上,他原本用不著訓斥,手起刀落,沒有人比死人更能保密,之所以要說,雍正主要是想讓弘皙聽得,太子,骨肉血親呢,但這骨肉學琴究竟有多牢靠,怕是他自己都沒信心,聖祖康熙與他也是血親,他不一樣——上梁不正下梁歪,他怎麽敢保弘皙不有樣學樣?
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選擇相信弘皙永不反叛,就像這小子自己說的,當日若發難,自己逃不掉,既有當初,必有將來!
跪地的太監宮女們早都聽傻了,不少人都以為自己下一刻就會被殺人滅口,能逃脫性命,除了死命磕頭,唯有感謝滿天神佛了!
“朕信你,也允你剛才所請!”雍正擺擺手,“跪安吧,明日自有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