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單憑杯酒長精神,有時候,單憑一句話也能證明一個人的本性。
拿索額圖剛才這話來講,扯出明珠先是把自己放在附庸者的位置上,聖祖當初處置明珠卻沒處置他本身就是脫罪,把明珠與允褆的甥舅關係混雜其中,看似無關緊要卻是最關鍵,一來是反諷,擺弄出一堆又如何?罪魁禍首是你家親戚,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二來可以喚起雍正帝不甚美好的回憶——畢竟,誰也知道,八爺黨之前,占據皇長子名分的直郡王允褆,在上書房大臣明珠的支持下,一直是太子最大的威脅,說一句眼中釘肉中刺絕不誇張!
一句話形勢立轉,這時候,除去“老奸巨猾”四字沒有更恰當的形容了。
“嗬嗬,索額圖,你以為把我的舅父拖出來,再掀起當年爭儲的舊事,就能讓你家大爺投鼠忌器偃旗息鼓嗎?”一語揭破索額圖的險惡用心,允褆雙眉一豎,堂堂皇子在堂皇的朝堂上幹脆爆了粗口:“做你他娘的春秋大夢!”
“沒錯,爺是覬覦太子位來著,先是有明相為爺出謀劃策,網絡人手,再後來幹脆用了魘鎮手段,但那又如何?”允褆的聲音猛然拔高:“爺做了,爺也擔了,在熱河,爺魘鎮太子被皇阿瑪圈了,在暢春園,爺不敬太子被打斷了脊梁,這輩子都甭想騎馬了,可爺如今站這兒,是新皇大赦聖旨給的恩典,爺現在無罪一身輕!爺現在依舊是愛新覺羅的子孫,是鐵錚錚的漢子!”
允禔略略停頓,語風又是一轉:“你說明珠罷官抄家,嫉賢妒能,謀害幹臣是罪名之一,還說此罪是專指他進讒中傷,戮害姚周兩位大臣,孰不知,這正是你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嗬嗬,大爺這話奴才就更不明白了?”索額圖雙目微眯,說心裏話他也沒想到允禔這樣的莽撞貨能自揭傷疤,硬是把三番兩次的被處置變成“瞬間洗白”的反證,無罪一身輕?這話有點無賴啊!但也隻是稍稍驚訝,論起無賴,索某會怕你?嗬嗬一笑:“若奴才一身罪責,何以能立在朝堂?難不成,是聖祖錯了?”
死者為大,何況是先帝,索額圖確信,隻要允禔的言語稍有不敬,雍正必定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哈哈,索額圖,挑撥完我皇家兄弟,轉而又來質疑先帝,大清第一奸佞的帽子,爺看你無論如何也跑不掉了!也罷,爺就讓你死的明白!”允褆搶先一步掄起釘耙,避開了索額圖的言語陷阱,轉身對著張廷玉一點:“張衡臣,爺問你,朝臣的奏折如何上呈皇上預覽?”
初點名讓張廷玉一怔,適才之所以一反常態的搶先發言,首要是勘破了皇上聖諭,並確定幕後指使者就是索額圖。皇上與太子的父子相協,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朝廷之福,天下之幸,你索額圖為朝廷重臣焉能橫生枝節挑撥離間?
他斷不允許此誤國之舉!
加上座師被羞的義憤所激,自然也就顧不上“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信條,可他一樣沒料到事情會這樣急轉直下,隨著皇子們紛紛附和,尤其是大阿哥允褆對索額圖接二連三的發難之後,整件事全部變了味,沒了半分“正義”的味道,更像失意的皇子們奈何不得新皇,卻要對擎天保駕的功臣進行倒算的撒潑!
當初不摻合爭儲,如今卻變成了導火索,張廷玉悔的腸子都青了,也打定了萬分的小心,直到大阿哥的問題問完,總算稍稍舒心一下,問奏折事,他算是問對人了!
清入關之初,沿襲前明舊製,官員有事報告皇帝,公事用題本,私事用奏本,題本蓋印,奏本不蓋印。由通政使司進呈,內閣的各位大學士“票擬”,皇帝隻需圈點“票擬”的內容,表示可或不可,這才有“明成祖日批萬章”的典故。
皇帝雖然省心了,但弊病也明顯,一是皇權被分薄,二是公開傳遞不利保密。張廷玉能被康熙慧眼識人相中,並一日七遷幸進,就是因為他第一個改良了這辦法,在保留奏折製度的同時,輔以加密製度。
第一規定必須本人書寫,寫成之後不得外傳;第二由宮中製作皮匣,配備鎖匙,用作儲藏和傳遞奏折;第三就是奏折分級,督撫以上的折子送乾清門,交內奏事處直達禦前,一般官員奏折入上書房,摘抄節略之後進呈預覽;第四就是收回朱批奏折。
如此一來,皇上與各省大員首先就有了直接溝通的渠道,或討論或征詢的筆談中,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也從單純的形式有了承載物。其次少了繁文縟節,行政實施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此外,因為一朝直奏九重天的緣故,地方與中央,內廷與外廷之間,除了正常的領導與被領再添新的製約。天下庶務總歸一人,皇權的集中無以複加。
平生得意事被提及,以張廷玉城府雖不至於喜形於色,但少不了淡淡的自矜,輕咳一聲壓下情緒,緩聲道:“回大阿哥,我大清奏事製度承衍前明,聖祖又加以新製,督撫奏折直送禦前,一般官員折本則循前例,由上書房當值大學士,批注之後進呈預覽,遇事關重大、緊急之時,原折一並上呈。這些奏折,皇上或留中或朱批,留中者存檔,朱批者返還本人,至歲末,收回大內留檔!”
“好,爺等得就是這句留檔!”允褆雙手一拍:“索額圖,昔日明珠嫉賢妒能罷職抄家也算罪有應得,你呢?莫忘了,你中傷姚周二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奏折還在呢!”
皇家子弟天生都是不吃虧的,對允褆來講,即便有無罪一身輕做掩護,但親手撕開傷疤要說不憋屈是不可能,如今,饒了一大圈回到了正題,總算把索額圖這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話公之於眾了,有奏折存檔,他想抵賴都不可能!
隨著他暢快而笑,朝臣們也不可遏製的躁動起來,康熙在熱河坐地大慟之時曾說過,這天下滿人不過兩百萬,與漢人相比就是胡椒麵一樣,這種現象自然也會映射在朝堂上,滿朝文武,一半多都是漢臣!
在康熙苦心孤詣的招撫之下,三更燈火五更雞,十年寒窗再加幾十年苦熬,好容易混了個居廟堂之高,本想著了卻君王天下事呢?再聽咱們索大人這話——合著,從一開始人家就打算把咱們拒之門外啊!
苦挨苦熬磨練的功利之心,斷然不會就此玩什麽“合則留不合則去”的清高,反倒是愈挫愈勇,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咬定青山不放鬆呢!再加上今天皇上趕走熊賜履,明天就可能是自己,人人自危中,越來越多的人摔著馬蹄袖出班而跪,跪的金台上的雍正手足無措,臉色從黑又轉成了白色,他是真怕了!
不光是熊賜履成了千夫所指,更因為四弟允禛一直走到了最前頭!
“皇上,臣弟請您下旨,即刻調出索中堂的奏折,與大哥當庭對峙,若有虛假,當治大哥失儀亂政之罪,可若是屬實——”允禛陰森色看了索額圖一眼:“為朝廷重臣,以此心計坐鎮中樞,怕也有無數如周軍門這樣,嘔心為國忠肝義膽卻毀於奸人一念之間!”
“傷我朝廷幹臣能吏,誤我大清國祚,更讓聖祖‘滿漢一家’之詞徹底成了掩耳盜鈴的笑話,他索額圖就是我大清第一奸佞之臣!”允禛微微一躬:“臣弟願親審此案,必定為蒙冤者討一個公道!”
允禛天生就是個冷臉冷心的,開府辦差之後,因為隻盯著不那一把椅子所以心無旁騖一絲不苟,如今一番義正言辭貌似公允,事實卻把一頂“禍國”的帽子懸在索額圖頭上,隨時隨地都可能壓下來,索額圖聽的心裏打顫,更恨不能自己給自己幾巴掌,嘴賤不是,提什麽明珠啊!還盤算時候搬石頭砸腳?
悔恨交加中,硬是擠出幾顆老淚,人重重磕頭:“皇上,奴才冤枉啊!奴才承認當初對姚周二人有過妒忌心思,奏折上呈之後,奴才也被皇上狠狠的訓斥了,此後再也不敢有半分甄別滿漢的心思,奴才的一片赤誠蒼天可鑒!倒是幾位阿哥——”索額圖也發了狠:“時過境遷乃是常理,幾位阿哥捕風捉影,以今日之刑量奴才昨日之心,奴才不服啊!”
“不服?還量心?”允褆一聲獰笑:“爺知道你這塊滾刀肉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爺早就給你準備好了!”
“爺問你,納蘭容若是怎麽死的?這殺人之罪行按照大清律又該如何懲治?”
此語一出,索額圖就像被電擊一樣僵在原處……
拿索額圖剛才這話來講,扯出明珠先是把自己放在附庸者的位置上,聖祖當初處置明珠卻沒處置他本身就是脫罪,把明珠與允褆的甥舅關係混雜其中,看似無關緊要卻是最關鍵,一來是反諷,擺弄出一堆又如何?罪魁禍首是你家親戚,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二來可以喚起雍正帝不甚美好的回憶——畢竟,誰也知道,八爺黨之前,占據皇長子名分的直郡王允褆,在上書房大臣明珠的支持下,一直是太子最大的威脅,說一句眼中釘肉中刺絕不誇張!
一句話形勢立轉,這時候,除去“老奸巨猾”四字沒有更恰當的形容了。
“嗬嗬,索額圖,你以為把我的舅父拖出來,再掀起當年爭儲的舊事,就能讓你家大爺投鼠忌器偃旗息鼓嗎?”一語揭破索額圖的險惡用心,允褆雙眉一豎,堂堂皇子在堂皇的朝堂上幹脆爆了粗口:“做你他娘的春秋大夢!”
“沒錯,爺是覬覦太子位來著,先是有明相為爺出謀劃策,網絡人手,再後來幹脆用了魘鎮手段,但那又如何?”允褆的聲音猛然拔高:“爺做了,爺也擔了,在熱河,爺魘鎮太子被皇阿瑪圈了,在暢春園,爺不敬太子被打斷了脊梁,這輩子都甭想騎馬了,可爺如今站這兒,是新皇大赦聖旨給的恩典,爺現在無罪一身輕!爺現在依舊是愛新覺羅的子孫,是鐵錚錚的漢子!”
允禔略略停頓,語風又是一轉:“你說明珠罷官抄家,嫉賢妒能,謀害幹臣是罪名之一,還說此罪是專指他進讒中傷,戮害姚周兩位大臣,孰不知,這正是你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嗬嗬,大爺這話奴才就更不明白了?”索額圖雙目微眯,說心裏話他也沒想到允禔這樣的莽撞貨能自揭傷疤,硬是把三番兩次的被處置變成“瞬間洗白”的反證,無罪一身輕?這話有點無賴啊!但也隻是稍稍驚訝,論起無賴,索某會怕你?嗬嗬一笑:“若奴才一身罪責,何以能立在朝堂?難不成,是聖祖錯了?”
死者為大,何況是先帝,索額圖確信,隻要允禔的言語稍有不敬,雍正必定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哈哈,索額圖,挑撥完我皇家兄弟,轉而又來質疑先帝,大清第一奸佞的帽子,爺看你無論如何也跑不掉了!也罷,爺就讓你死的明白!”允褆搶先一步掄起釘耙,避開了索額圖的言語陷阱,轉身對著張廷玉一點:“張衡臣,爺問你,朝臣的奏折如何上呈皇上預覽?”
初點名讓張廷玉一怔,適才之所以一反常態的搶先發言,首要是勘破了皇上聖諭,並確定幕後指使者就是索額圖。皇上與太子的父子相協,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朝廷之福,天下之幸,你索額圖為朝廷重臣焉能橫生枝節挑撥離間?
他斷不允許此誤國之舉!
加上座師被羞的義憤所激,自然也就顧不上“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信條,可他一樣沒料到事情會這樣急轉直下,隨著皇子們紛紛附和,尤其是大阿哥允褆對索額圖接二連三的發難之後,整件事全部變了味,沒了半分“正義”的味道,更像失意的皇子們奈何不得新皇,卻要對擎天保駕的功臣進行倒算的撒潑!
當初不摻合爭儲,如今卻變成了導火索,張廷玉悔的腸子都青了,也打定了萬分的小心,直到大阿哥的問題問完,總算稍稍舒心一下,問奏折事,他算是問對人了!
清入關之初,沿襲前明舊製,官員有事報告皇帝,公事用題本,私事用奏本,題本蓋印,奏本不蓋印。由通政使司進呈,內閣的各位大學士“票擬”,皇帝隻需圈點“票擬”的內容,表示可或不可,這才有“明成祖日批萬章”的典故。
皇帝雖然省心了,但弊病也明顯,一是皇權被分薄,二是公開傳遞不利保密。張廷玉能被康熙慧眼識人相中,並一日七遷幸進,就是因為他第一個改良了這辦法,在保留奏折製度的同時,輔以加密製度。
第一規定必須本人書寫,寫成之後不得外傳;第二由宮中製作皮匣,配備鎖匙,用作儲藏和傳遞奏折;第三就是奏折分級,督撫以上的折子送乾清門,交內奏事處直達禦前,一般官員奏折入上書房,摘抄節略之後進呈預覽;第四就是收回朱批奏折。
如此一來,皇上與各省大員首先就有了直接溝通的渠道,或討論或征詢的筆談中,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也從單純的形式有了承載物。其次少了繁文縟節,行政實施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此外,因為一朝直奏九重天的緣故,地方與中央,內廷與外廷之間,除了正常的領導與被領再添新的製約。天下庶務總歸一人,皇權的集中無以複加。
平生得意事被提及,以張廷玉城府雖不至於喜形於色,但少不了淡淡的自矜,輕咳一聲壓下情緒,緩聲道:“回大阿哥,我大清奏事製度承衍前明,聖祖又加以新製,督撫奏折直送禦前,一般官員折本則循前例,由上書房當值大學士,批注之後進呈預覽,遇事關重大、緊急之時,原折一並上呈。這些奏折,皇上或留中或朱批,留中者存檔,朱批者返還本人,至歲末,收回大內留檔!”
“好,爺等得就是這句留檔!”允褆雙手一拍:“索額圖,昔日明珠嫉賢妒能罷職抄家也算罪有應得,你呢?莫忘了,你中傷姚周二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奏折還在呢!”
皇家子弟天生都是不吃虧的,對允褆來講,即便有無罪一身輕做掩護,但親手撕開傷疤要說不憋屈是不可能,如今,饒了一大圈回到了正題,總算把索額圖這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話公之於眾了,有奏折存檔,他想抵賴都不可能!
隨著他暢快而笑,朝臣們也不可遏製的躁動起來,康熙在熱河坐地大慟之時曾說過,這天下滿人不過兩百萬,與漢人相比就是胡椒麵一樣,這種現象自然也會映射在朝堂上,滿朝文武,一半多都是漢臣!
在康熙苦心孤詣的招撫之下,三更燈火五更雞,十年寒窗再加幾十年苦熬,好容易混了個居廟堂之高,本想著了卻君王天下事呢?再聽咱們索大人這話——合著,從一開始人家就打算把咱們拒之門外啊!
苦挨苦熬磨練的功利之心,斷然不會就此玩什麽“合則留不合則去”的清高,反倒是愈挫愈勇,山不來就我我就去就山,咬定青山不放鬆呢!再加上今天皇上趕走熊賜履,明天就可能是自己,人人自危中,越來越多的人摔著馬蹄袖出班而跪,跪的金台上的雍正手足無措,臉色從黑又轉成了白色,他是真怕了!
不光是熊賜履成了千夫所指,更因為四弟允禛一直走到了最前頭!
“皇上,臣弟請您下旨,即刻調出索中堂的奏折,與大哥當庭對峙,若有虛假,當治大哥失儀亂政之罪,可若是屬實——”允禛陰森色看了索額圖一眼:“為朝廷重臣,以此心計坐鎮中樞,怕也有無數如周軍門這樣,嘔心為國忠肝義膽卻毀於奸人一念之間!”
“傷我朝廷幹臣能吏,誤我大清國祚,更讓聖祖‘滿漢一家’之詞徹底成了掩耳盜鈴的笑話,他索額圖就是我大清第一奸佞之臣!”允禛微微一躬:“臣弟願親審此案,必定為蒙冤者討一個公道!”
允禛天生就是個冷臉冷心的,開府辦差之後,因為隻盯著不那一把椅子所以心無旁騖一絲不苟,如今一番義正言辭貌似公允,事實卻把一頂“禍國”的帽子懸在索額圖頭上,隨時隨地都可能壓下來,索額圖聽的心裏打顫,更恨不能自己給自己幾巴掌,嘴賤不是,提什麽明珠啊!還盤算時候搬石頭砸腳?
悔恨交加中,硬是擠出幾顆老淚,人重重磕頭:“皇上,奴才冤枉啊!奴才承認當初對姚周二人有過妒忌心思,奏折上呈之後,奴才也被皇上狠狠的訓斥了,此後再也不敢有半分甄別滿漢的心思,奴才的一片赤誠蒼天可鑒!倒是幾位阿哥——”索額圖也發了狠:“時過境遷乃是常理,幾位阿哥捕風捉影,以今日之刑量奴才昨日之心,奴才不服啊!”
“不服?還量心?”允褆一聲獰笑:“爺知道你這塊滾刀肉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爺早就給你準備好了!”
“爺問你,納蘭容若是怎麽死的?這殺人之罪行按照大清律又該如何懲治?”
此語一出,索額圖就像被電擊一樣僵在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