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異固然讓人有岔氣感,但岔氣的可不僅是弘皙,乾清宮內,他的皇阿瑪雍正帝連肚子都疼了!
臆想中的一呼百應心想事成變成了燒雞大窩脖之後,雍正甚至懶得將朝會繼續進行下去,從乾清門“逃”回來,人直接就進了寢宮,有位無居的小蕊初迎上來伺候,沒有絲毫的準備就被丟到了睡榻上,上頭生煩惱,下頭解憂愁,一番近乎粗暴的顛龍倒鳳,聽著初經人事的蕊初連連告饒,滿頭汗的雍正總算是找回了些許餘勇。
怒氣散了,一番溫言撫慰將眼角帶淚的蕊初哄得眉開眼笑,雍正方重回乾清宮,正打算按照往日的習慣批閱奏折,可雍正拿起折本又丟下了,吊吊嘴角,吩咐道:“魏珠兒,將這些折本都轉送太子處,朕說過,今日開始行太子藍批――”說著說著,雍正自己都笑起來。
交割原本屬於自己的權力卻笑,除去不堪重負,第二種就是包藏禍心,比如說雍正現在!
批奏折,說起來雖隻是簡單的三個字,但之所以能成為皇帝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因為奏折的特殊性――奏折,在誕生之處就規定,凡涉軍國要事,自決或不可自決者皆需直達天聽。包括農耕豐欠、百業興衰、江河水文、災害賑濟、冤獄審結與百姓民生等等,集後世請示報告、調研文字、天下奇聞、告狀歪嘴外帶上訪材料於一身。而上達天聽之後的批複,或協調或決斷或讚許或震怒,都是皇帝向天下人發出自己的聲音。
一句話,奏折便是天子馭天下的載體,而金口玉言落於筆端,更甚於後世從上到下、一級級照葫蘆畫瓢的紅頭文件,哪怕你結合一下本地實際做發揮,被監察禦史得知,一朝奏奉九重天,你都是抗旨不遵的殺頭罪!
威能如斯,特殊如斯,若不能胸懷四海心統全局,一不小心的貿貿然落筆必定是禍國殃民,人怨之後的“天”怒恰恰是索額圖“捧殺”的精髓。如今猛然發現,出主意的索額圖雖被逐出朝堂了,結果卻是濤聲依舊――權力,給你,你就去頭疼吧!
一念及此,雍正如何不開心?
魏珠兒就伺候在雍正身邊,打小跟師傅學習察言觀色,自皇上在朝會被擠兌,小心髒早就提到了嗓子眼,哪怕皇上跟蕊初那啥一刻也沒敢放鬆,主辱臣死呢?奴才們的命比草灰還輕飄,心情不爽的主子呼口大氣都能將他吹沒了。現在可算看到皇上的笑容了,還是那種發自內心的笑,心終於放回肚子裏,湊趣道:“皇上,恕奴才多嘴,這些折子您是打算讓太子藍批之後再轉呈預覽,您也好為太子查漏補缺,對嗎?”
原本歡笑的雍正臉色一沉,魏珠兒的心髒一下險些停跳,正所謂多嘴打嘴,如何處置奏折是國政,自世祖順治宮中就豎起了鐵牌:後宮嬪妃等妄言幹政者,殺無赦!嬪妃尚如此,一個閹奴敢插嘴,亂杖打死都是便宜!情急之下,一巴掌就揮在自己的臉上:“皇上,奴才錯了――”
“知道錯了?不過――”雍正的眉毛一挑:“殺才,你錯的好!”
有錯卻被讚一聲好,因為雍正在這話的提醒下恍然又有所悟,想想也是,送奏折給弘皙做刁難固然解氣,但這種孩子般的賭氣未嚐沒有風險,畢竟弘皙也不是孤家寡人,鑲黃旗下人才濟濟呢!試想一下,若久在上書房的張廷玉坐鎮中樞,那幾個尚書侍郎全力護主,刁難?說不定就成了偷雞不成蝕把米呢!
更有甚者,弘皙幹脆與他那些叔伯沆瀣一氣,那時候,自己這個皇帝再也沒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徹底的孤家寡人咯!
可要按魏珠兒說的呢?藍批之後再禦筆朱批,那藍批除了被自己挑刺之外還有個屁用啊?純屬畫蛇添足!權力依舊在自己的手中呢!
因為高興,雍正在懷裏一陣掏摸,他準備賞這殺才點東西,可剛從寢宮出來,又哪裏掏得出東西,索性摘下腰間的一塊玉佩,隨手丟給了魏珠兒。
皇上身上的東西不可能是隨便掛上的,這玉佩乃是一塊漢代古玉,漢八刀的手藝鏤雕出九條行龍,因為年代久遠而泛黃,恰恰合了皇帝的身份。原本是聖祖康熙的心愛之物,太子大婚的時候才轉贈太子的。如今被他隨手賜給一個閹人,冥冥中似乎印證著那句崽賣爺田不心疼,但也從另一方麵證明著雍正無人可用的窘態。
魏珠兒喜得眉開眼笑,又是一連串的馬屁送上去。正主仆盡歡的時候,有小太監回報,順天府尹範時捷遞牌子求見。
範時捷?雍正的腦子裏稍微轉了轉便點頭了,其心理過程就跟範時捷自己想的一樣:範家,因為門生故吏滿天下,正是被拉攏的目標。他此時出現在乾清宮外,對雍正而言等於瞌睡人遇上了枕頭!
或者你會說,拉攏範家,有範承勳那個兵部尚書在,影響力必定更重,何必在意他範時捷?事實上,雍正選擇範時捷,卻也是因為範承勳的尚書銜。
尚書,已經是九品十八級中的頂尖存在,在慣例中,皇上往往會把各部尚書當做榮譽銜,賞給上書房大臣或地方總督兼任。事實上,範承勳從兩江總督的位子上調進兵部尚書,聖祖康熙就做著將他調入上書房、統籌全局的準備。
如今,就算雍正順水推舟,也無非是錦上添花,又因為上書房與軍機處的權柄極重,在沒有徹底了解秉性並確定忠心耿耿之前,雍正斷然不會貿貿然將誰送進去。於是,賞無可賞!
反觀範時捷,從雲南到順天府,初衷並不是政績卓異,而是為了成全“一個蘿卜一個坑”的規矩,就跟點兵點將的遊戲一樣,輪到輪不到你,是幸運或不幸罷了。至今為止,他連順天府尹慣例的兼差都沒落上呢!
位置低拉攏的成本更低,一部的侍郎,雍正還真沒放在眼裏!
有了計較,初見麵的三跪九叩之後,雍正便讓他如沐春風,先是緬懷了一番範文程公的文治武功,又親筆題寫了“勳照千秋”的匾額,此時的範時捷可謂驚喜交加,喜的是皇上的聖眷隆恩:“千秋”對照“萬代”更表明了皇上**裸的拉攏心思。
忐忑卻有二,一是叔叔卷進盜賣案,就聽他隨口說出的三個鐵帽子王,顧忌事到臨頭他打死也不會說出來的。可不說,他就是頂缸的!皇上現在一門火熱心思的拉攏呢?到頭來卻發現一團屎抹臉,君辱臣死啊!
二就是自己了,皇上與太子角力,兩大之間難為小的才打定了兩不相幫,等著水落石出誰的拳頭大聽誰的,本該招手即來你玩坐山觀虎鬥?都是給臉不要臉啊!
心思煩躁之下,鋪著錦緞的椅子讓範時捷如坐針氈,當雍正把除兵部外的另外五部拿出來,讓範時捷挑選究竟兼任哪部的侍郎時,他再也忍不住了,撩袍跪倒:“皇上,您的厚愛微臣感動五內,隻是微臣駑鈍,為順天府尹已經是力不從心,委實擔不起更多職責,唯恐傷了皇上的識人之明啊――”
隻說微臣不說範家,範時捷心裏對叔叔道了聲抱歉,都是泥菩薩過江,自求多福吧!
“噢,你這銅豌豆跟朕倒是謙虛起來了!”下定決心要收服範時捷,雍正也不著惱,嗬嗬笑道:“有什麽力不從心之事,跟朕說,朕為你做主!”
“喳!”
範時捷奏報的時候是橫著心的,而雍正臉上的笑容也隨之凝滯,和煦的春風也有了轉向秋涼冷冽的趨勢。他不信有範府的家學淵源,他還看不透朝會背後的那點意思,以自己方才的做派,放在任何人頭上都是恩寵有加,可這廝還要咬著牙把鄔思道狀告隆科多的事兒報上來,什麽意思?
雍正怒了,怒的是範時捷不識好歹!冷冷一眼掃過去:“朕知道了,你跪安吧!”
跪安是逐客令,範時捷叩頭而退,至於桌上的禦筆――給臉不要的玩意兒,雍正恨不能一腳踢死他,禦筆,送到禦膳房當柴燒也不會給!
人才到門口就聽的皇上道:“魏珠兒,去,請太子進宮,朕有話要問他!”
一句話又提醒了範時捷,想到來時所聞,退出殿門的他故意停下腳步,等到魏珠兒出來,伸手一攔:“魏公公,太子殿下如今沒在府中,而是去了鑲黃旗滿洲都統魯什巴圖魯的府上――”
“是麽?那咱家謝謝範大人相告了!”魏珠兒假模假式的一拱手,主奴一體,皇上膩歪的他這個貼身太監也不可能喜歡,不光不喜歡,狗仗人勢的時候甚至比人更可惡,就見他嘴一撇:“早就聽說文程公故吏無數,範府尹不過區區二品就能掌握太子行蹤,一葉知秋,咱家見識了!”
掌握太子行蹤,視同謀逆啊!一句話嚇得範時捷險些趴地上……
臆想中的一呼百應心想事成變成了燒雞大窩脖之後,雍正甚至懶得將朝會繼續進行下去,從乾清門“逃”回來,人直接就進了寢宮,有位無居的小蕊初迎上來伺候,沒有絲毫的準備就被丟到了睡榻上,上頭生煩惱,下頭解憂愁,一番近乎粗暴的顛龍倒鳳,聽著初經人事的蕊初連連告饒,滿頭汗的雍正總算是找回了些許餘勇。
怒氣散了,一番溫言撫慰將眼角帶淚的蕊初哄得眉開眼笑,雍正方重回乾清宮,正打算按照往日的習慣批閱奏折,可雍正拿起折本又丟下了,吊吊嘴角,吩咐道:“魏珠兒,將這些折本都轉送太子處,朕說過,今日開始行太子藍批――”說著說著,雍正自己都笑起來。
交割原本屬於自己的權力卻笑,除去不堪重負,第二種就是包藏禍心,比如說雍正現在!
批奏折,說起來雖隻是簡單的三個字,但之所以能成為皇帝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因為奏折的特殊性――奏折,在誕生之處就規定,凡涉軍國要事,自決或不可自決者皆需直達天聽。包括農耕豐欠、百業興衰、江河水文、災害賑濟、冤獄審結與百姓民生等等,集後世請示報告、調研文字、天下奇聞、告狀歪嘴外帶上訪材料於一身。而上達天聽之後的批複,或協調或決斷或讚許或震怒,都是皇帝向天下人發出自己的聲音。
一句話,奏折便是天子馭天下的載體,而金口玉言落於筆端,更甚於後世從上到下、一級級照葫蘆畫瓢的紅頭文件,哪怕你結合一下本地實際做發揮,被監察禦史得知,一朝奏奉九重天,你都是抗旨不遵的殺頭罪!
威能如斯,特殊如斯,若不能胸懷四海心統全局,一不小心的貿貿然落筆必定是禍國殃民,人怨之後的“天”怒恰恰是索額圖“捧殺”的精髓。如今猛然發現,出主意的索額圖雖被逐出朝堂了,結果卻是濤聲依舊――權力,給你,你就去頭疼吧!
一念及此,雍正如何不開心?
魏珠兒就伺候在雍正身邊,打小跟師傅學習察言觀色,自皇上在朝會被擠兌,小心髒早就提到了嗓子眼,哪怕皇上跟蕊初那啥一刻也沒敢放鬆,主辱臣死呢?奴才們的命比草灰還輕飄,心情不爽的主子呼口大氣都能將他吹沒了。現在可算看到皇上的笑容了,還是那種發自內心的笑,心終於放回肚子裏,湊趣道:“皇上,恕奴才多嘴,這些折子您是打算讓太子藍批之後再轉呈預覽,您也好為太子查漏補缺,對嗎?”
原本歡笑的雍正臉色一沉,魏珠兒的心髒一下險些停跳,正所謂多嘴打嘴,如何處置奏折是國政,自世祖順治宮中就豎起了鐵牌:後宮嬪妃等妄言幹政者,殺無赦!嬪妃尚如此,一個閹奴敢插嘴,亂杖打死都是便宜!情急之下,一巴掌就揮在自己的臉上:“皇上,奴才錯了――”
“知道錯了?不過――”雍正的眉毛一挑:“殺才,你錯的好!”
有錯卻被讚一聲好,因為雍正在這話的提醒下恍然又有所悟,想想也是,送奏折給弘皙做刁難固然解氣,但這種孩子般的賭氣未嚐沒有風險,畢竟弘皙也不是孤家寡人,鑲黃旗下人才濟濟呢!試想一下,若久在上書房的張廷玉坐鎮中樞,那幾個尚書侍郎全力護主,刁難?說不定就成了偷雞不成蝕把米呢!
更有甚者,弘皙幹脆與他那些叔伯沆瀣一氣,那時候,自己這個皇帝再也沒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徹底的孤家寡人咯!
可要按魏珠兒說的呢?藍批之後再禦筆朱批,那藍批除了被自己挑刺之外還有個屁用啊?純屬畫蛇添足!權力依舊在自己的手中呢!
因為高興,雍正在懷裏一陣掏摸,他準備賞這殺才點東西,可剛從寢宮出來,又哪裏掏得出東西,索性摘下腰間的一塊玉佩,隨手丟給了魏珠兒。
皇上身上的東西不可能是隨便掛上的,這玉佩乃是一塊漢代古玉,漢八刀的手藝鏤雕出九條行龍,因為年代久遠而泛黃,恰恰合了皇帝的身份。原本是聖祖康熙的心愛之物,太子大婚的時候才轉贈太子的。如今被他隨手賜給一個閹人,冥冥中似乎印證著那句崽賣爺田不心疼,但也從另一方麵證明著雍正無人可用的窘態。
魏珠兒喜得眉開眼笑,又是一連串的馬屁送上去。正主仆盡歡的時候,有小太監回報,順天府尹範時捷遞牌子求見。
範時捷?雍正的腦子裏稍微轉了轉便點頭了,其心理過程就跟範時捷自己想的一樣:範家,因為門生故吏滿天下,正是被拉攏的目標。他此時出現在乾清宮外,對雍正而言等於瞌睡人遇上了枕頭!
或者你會說,拉攏範家,有範承勳那個兵部尚書在,影響力必定更重,何必在意他範時捷?事實上,雍正選擇範時捷,卻也是因為範承勳的尚書銜。
尚書,已經是九品十八級中的頂尖存在,在慣例中,皇上往往會把各部尚書當做榮譽銜,賞給上書房大臣或地方總督兼任。事實上,範承勳從兩江總督的位子上調進兵部尚書,聖祖康熙就做著將他調入上書房、統籌全局的準備。
如今,就算雍正順水推舟,也無非是錦上添花,又因為上書房與軍機處的權柄極重,在沒有徹底了解秉性並確定忠心耿耿之前,雍正斷然不會貿貿然將誰送進去。於是,賞無可賞!
反觀範時捷,從雲南到順天府,初衷並不是政績卓異,而是為了成全“一個蘿卜一個坑”的規矩,就跟點兵點將的遊戲一樣,輪到輪不到你,是幸運或不幸罷了。至今為止,他連順天府尹慣例的兼差都沒落上呢!
位置低拉攏的成本更低,一部的侍郎,雍正還真沒放在眼裏!
有了計較,初見麵的三跪九叩之後,雍正便讓他如沐春風,先是緬懷了一番範文程公的文治武功,又親筆題寫了“勳照千秋”的匾額,此時的範時捷可謂驚喜交加,喜的是皇上的聖眷隆恩:“千秋”對照“萬代”更表明了皇上**裸的拉攏心思。
忐忑卻有二,一是叔叔卷進盜賣案,就聽他隨口說出的三個鐵帽子王,顧忌事到臨頭他打死也不會說出來的。可不說,他就是頂缸的!皇上現在一門火熱心思的拉攏呢?到頭來卻發現一團屎抹臉,君辱臣死啊!
二就是自己了,皇上與太子角力,兩大之間難為小的才打定了兩不相幫,等著水落石出誰的拳頭大聽誰的,本該招手即來你玩坐山觀虎鬥?都是給臉不要臉啊!
心思煩躁之下,鋪著錦緞的椅子讓範時捷如坐針氈,當雍正把除兵部外的另外五部拿出來,讓範時捷挑選究竟兼任哪部的侍郎時,他再也忍不住了,撩袍跪倒:“皇上,您的厚愛微臣感動五內,隻是微臣駑鈍,為順天府尹已經是力不從心,委實擔不起更多職責,唯恐傷了皇上的識人之明啊――”
隻說微臣不說範家,範時捷心裏對叔叔道了聲抱歉,都是泥菩薩過江,自求多福吧!
“噢,你這銅豌豆跟朕倒是謙虛起來了!”下定決心要收服範時捷,雍正也不著惱,嗬嗬笑道:“有什麽力不從心之事,跟朕說,朕為你做主!”
“喳!”
範時捷奏報的時候是橫著心的,而雍正臉上的笑容也隨之凝滯,和煦的春風也有了轉向秋涼冷冽的趨勢。他不信有範府的家學淵源,他還看不透朝會背後的那點意思,以自己方才的做派,放在任何人頭上都是恩寵有加,可這廝還要咬著牙把鄔思道狀告隆科多的事兒報上來,什麽意思?
雍正怒了,怒的是範時捷不識好歹!冷冷一眼掃過去:“朕知道了,你跪安吧!”
跪安是逐客令,範時捷叩頭而退,至於桌上的禦筆――給臉不要的玩意兒,雍正恨不能一腳踢死他,禦筆,送到禦膳房當柴燒也不會給!
人才到門口就聽的皇上道:“魏珠兒,去,請太子進宮,朕有話要問他!”
一句話又提醒了範時捷,想到來時所聞,退出殿門的他故意停下腳步,等到魏珠兒出來,伸手一攔:“魏公公,太子殿下如今沒在府中,而是去了鑲黃旗滿洲都統魯什巴圖魯的府上――”
“是麽?那咱家謝謝範大人相告了!”魏珠兒假模假式的一拱手,主奴一體,皇上膩歪的他這個貼身太監也不可能喜歡,不光不喜歡,狗仗人勢的時候甚至比人更可惡,就見他嘴一撇:“早就聽說文程公故吏無數,範府尹不過區區二品就能掌握太子行蹤,一葉知秋,咱家見識了!”
掌握太子行蹤,視同謀逆啊!一句話嚇得範時捷險些趴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