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


    禦風小說學院的廣場上,一輛黑色列車從隧道裏駛出,停了下來。


    一名身穿白衣的老頭從列車上下來,此人滿頭銀發,年過九旬,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正是之前被關押在*區的犯人——林故事。


    林故事幾十年前被關進禁-書區,由於這些年表現良好,又為禁-書區做了不少貢獻,他今天刑滿釋放了。


    “林故事,從今天起,你就自由了。”黑色列車下來一名警察,他是禦風故事城書警隊的一名警長,“這次出獄後,你本分一點,不要再閱讀禁-書,免得再被關押進禁-書區。”


    林故事笑嗬嗬地說道:“以前是鬧書荒,沒故事可看,老夫才要看禁-書。現在不同了,華夏國將有大事發生,好故事即將上演,我就用不著再閱讀什麽禁-書了。”


    警長湊上前,小聲求證:“林故事,風滿樓真的逃出禁-書區了?”


    “如果你不信,何必再問我?”


    “可是,禁-書區守衛森嚴,我實在想不明白風滿樓怎麽逃得出去?”警長疑惑。


    “你要是能想明白,你就不是你,而是風滿樓了。”


    兩人邊走邊聊,在警長的護送下,林故事離開了禦風小說學院。之後,兩人分道揚鑣,林故事獨自在附近的學生街上走著。


    午夜的學生街十分安靜,林故事一邊走著,一邊四周張望,似乎在尋覓著什麽。


    “林老頭。”一個聲音從頭頂傳來。


    林故事仰頭一看,隻見一名全身黑衣的男子正坐一棵大樹上,老臉上頓時露出喜色:“黑影老弟。我還以為你不來了。”


    黑色身影從樹枝躍下,落到地麵上,劉星道:“我要是不來。豈不讓你跑了?”


    “黑影老弟真會說笑。”林故事笑道,“你神通廣大。我一個糟老頭哪裏逃得出你的手掌心。你不是想聽《無字天書》的故事嗎,找個地方,我給你嘮一嘮……”


    沒等他把話說完,劉星已經將他點暈,拎起林故事,劉星絕塵而去。


    幾分鍾後,抵達了小說街。


    ……


    博海書城,地下密室。


    林故事已經蘇醒了過來。他和劉星坐在一張木桌旁,正一起喝茶聊天。


    “說吧,《無字天書》到底是怎麽回事?”劉星問道,在禁-書區時,他曾經聽林故事說起《無字天書》的事。


    “別急,我會把所有事都告訴你。”林故事抿了一口清茶,緩緩道,“要說《無字天書》,就不得不提‘預讀術’了。”


    “預讀術?”劉星一怔,“什麽東西?”


    “預讀術是一種特殊的閱讀術。它的用途就是預先讀出小說中未知的情節。”林故事問道,“在讀小說時,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曆?當你閱讀小說第一章時。就能猜出第二章的劇情。當你閱讀小說第二章時,就能猜出小說第三章劇情。有一些老書蟲在閱讀小說時,他們隻要看上開頭的十幾章,就能腦補出整本小說大致的劇情,這種腦補小說劇情的技巧就是屬於‘預讀術’的範疇。”


    劉星小結道:“你說的‘預讀術’,就是預測小說的劇情?”


    “不錯。”林故事道,“你可別小看‘預讀術’,猜測小說劇情等於預知未來。懂得預讀術,你就能猜測出小說人物的命運。在現實中。這種能力就是算命了。”


    劉星大致聽明白了。


    所謂“預讀術”,便是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預測小說後麵的劇情。


    預讀術並不算新奇,幾乎每名讀者在閱讀小說時。都會有意無意預測小說劇情的走向。


    比如,在閱讀《天龍八部》這本小說時,有的讀者隻讀到一半就能預測到喬峰在結局時會死,有的讀者能預測到段譽不是段正淳的親生兒子,有的讀者則能預測到虛竹是少林方丈的兒子。


    這些預測劇情的技巧,就是“預讀術”。


    在華夏國,預讀術除了用於猜測小說劇情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用途——算命。


    每一個人的個人經曆,就等於是一本傳記小說。每個人未來的命運,則是傳記小說未來的劇情。如果能夠預測傳記小說的劇情,就等於預測傳記小說當事人的命運。


    於是,在華夏國,有一些精通預讀術的讀書人會當起算命先生,幫人算命。


    在算命時,他們會通過傳記小說了解對方過去的經曆,再通過這些經曆腦補出對方未來可能遭遇的命運。


    預讀術水平越高的讀書人,算命的能力就越強。


    因此,華夏國許多算命大師都是一流的預讀術大師,而這些大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閱讀量非常大。


    隻有閱讀足夠多的小說,掌握小說的規律,培養強悍的閱讀直覺,才能更準確地預測小說未知的劇情。


    理論上說,預讀術發展到極致的話,它就是預言術,能夠預測未來。當然,這隻是理論上的可能,現實生活中的預讀術隻能模糊的預測一小部分事件。


    比如,閱讀《天龍八部》時,有的讀者能預測喬峰會死,但是喬峰到底是什麽時候死、在什麽地方死、以什麽方式死,這些細節是難以精準預測的。


    盡管如此,華夏國還是有不少讀書人熱衷於預讀術的研究。他們研究預讀術不僅是為了猜測小說劇情,更是為了掌握自己的命運。


    “要使用預讀術幫人算命,就要先知道對方的平生經曆。於是,一些算命先生都喜歡收集別人的傳記小說,我就是其中一個。”林故事道,“我之所以喜歡收集各種名人的故事,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用預讀術幫別人算命。”


    劉星奇怪:“為什麽要幫人算命?”


    林故事笑道:“如果你能知道一個人未來的命運,就知道這個人值不值得你去結交。每個時代都有一些獨領的人,他們是天之驕子。能夠改變世界的進程。如果你能找到這些時代的引領者,借到大勢,那麽必定逢凶化吉。平步青雲。”


    劉星聽出點眉目,簡單的說。幫人算命就是為了抱大腿。


    “這麽多年來,我見過許多所謂的‘預讀術大師’,但是這些大師大部分都是浪得虛名的江湖騙子,冒充算命先生騙人錢財。隻有一個人例外,這個人就是金三通。”


    林故事回憶道,“金三通精通預讀術,他為了幫人算命,收集了大量的人物資料。《華夏國重要人物秘密檔案》就是他的成果之一。金三通年輕時,就喜歡給人算命,他最擅長幫人預測財運,比如,預測股市的走勢。”


    “金三通是一名金融奇才,年輕時就獲得‘股神’的美名,他預測股票的準確率高得驚人。許多大老板都喜歡找金三通谘詢股票的問題,了解大盤未來的走勢。”


    “在年輕時,我曾經和金三通學過炒股。當時,金三通給我算了一卦。他說我未來一年內有大財運。果然,之後一年裏,我的股票漲了一百多倍。金三通對股票預測令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不過,金三通並不滿足幫人預測股票的漲勢,他有更大的野心,想預測整個華夏國的走勢。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金三通更加瘋狂地收集名人的傳記資料,然後結合這些資料,用預讀術預測華夏國未來的事件。”


    “在金三通生前最後幾年裏,他就準確預測了十幾個事件。在47年前,金三通就預測華夏國會修建一條小說街。小說街的地點會出現在華夏東部,其中天海市的可能性最高。果然。在幾年後,天海市真的修建了一條小說街。”


    “在小說街開始修建時。金三通又再次預測,他認為小說街的會長會由王泰然來擔任。果然,書王逍遙客真的任命王泰然來管理小說街。”


    “類似的事件,金三通當年還預測了十幾個,每一個事件最終都變成了現實。可以說,金三通不僅是預測股票的股神,還是神算子。對於華夏的大勢,金三通了如指掌,許多大人物的命運,金三通都看得一清二楚。”


    “可惜,金三通算準了別人的命運,卻沒算準自己的命運。在他最得意的時候,遭到我的暗算,含冤入獄,最終鬱鬱而終。”


    說到這裏,林故事長長歎口氣,頗有感慨地說道,“當年準備陷害金三通時,我心裏是很猶豫的,像金三通這樣的奇才,死了實在太可惜了。畢竟,我年輕時在股市裏賺的第一桶金就離不開金三通的幫助。隻是,金三通始終認為我這個人不可靠,把我囚禁了起來。沒辦法,我最終隻能狠下心,布下騙局害死金三通。一代英才就這麽隕落了,現在想來還是覺得很可惜,唉!”


    老臉上露出無奈之色,林故事輕輕歎口氣,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


    聽完他的話,劉星心裏頗為意外,想不到金三通會精通預讀術,更想不到《華夏重要人物秘密檔案》這套書的用途居然是為了幫人算命。


    “說了這麽多,你還是沒有解釋《無字天書》是怎麽回事?”劉星道。


    “別急,馬上就要說到重點了。”放下茶杯,林故事接著說道,“金三通入獄後,被關押在故事城的禁-書區,當時,他跟我住同一間牢房。當然,他不知道陷害他的人就是我。”


    “在禁-書區的地牢裏,金三通給自己算了一命,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並認為未來40年,華夏國將是四大書王的天下。四大書王組建的讀書聯盟,可以維持40年的繁榮。”


    “不過,金三通預測說,在40年之後,華夏國的格局會發生劇變。到時,華夏國會出現一名改變世界格局的男人,這個男人不僅會打破四大書王的權威,而且還會引領華夏進入全新的時代,成為小說界新的領軍人物。”


    “金三通還預測說,這個即將改變世界格局的男人,會在40年後出現在禁-書區!”


    “禁-書區?”劉星眉頭一動。


    “對!”林故事道。“正是因為如此,我才呆在禁-書區等待,等待這個能夠改變世界格局的男人的出現。一等就是40年。在過去40年裏,我一直懷疑風滿樓就是這個可以改變世界格局的男人。於是。我早就知道風滿樓今年會大爆發,他一定會成功越獄,然後對抗讀書聯盟。”


    停了一下,林故事望向劉星,說道,“隻是,在禁-書區遇見你後,我突然有點動搖了。因為你同樣可能是那一個即將改變世界格局的男人。你的武功不在風滿樓之下。你的身份比風滿樓還要神秘。於是,我開始琢磨,金三通當年預言的那個可以改變世界格局的男人,到底是風滿樓,還是黑影人?”


    “直到現在,我心裏依然沒有答案。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確定最終的答案。當年金三通曾經跟我說,40年後,哪一個人能夠打開黑木崖的書墓,奪得書棺和《無字天書》。這個人就是華夏國小說界新的王者。”


    劉星不解:“為什麽?”


    林故事解釋:“金三通生前就已經知道黑木崖有一座書墓,書墓裏有一本《無字天書》,他一心想得到這本《無字天書》。甚至連黑木崖的地圖都畫出來了。可惜,在找到《無字天書》之前,金三通就被逮捕了,這個計劃落空了。金三通於是認為,誰能夠在40年後拿到《無字天書》,完成他未完成的事,誰就能成為時代新的王者。”


    “過去40年裏,我始終在想辦法進入黑木崖,希望拿到《無字天書》。可惜。我終究不是那個可以改變世界的男人,折騰了40年。我還是沒有成功。黑木崖的書墓機關重重,有能力進入書墓內奪得《無字天書》的人。恐怕隻有風滿樓和黑影老弟你了。”


    劉星追問:“《無字天書》到底是什麽東西?”


    林故事搖頭:“《無字天書》我也是聽金三通說的,根本沒見過,更不知道它有什麽用。我隻知道金三通非常想得到《無字天書》,這是他生前最大的一個計劃。據我猜測,這本《無字天書》或許和預讀術有關吧。”


    頓了一下,林故事忽然問道,“黑影老弟,《無字天書》是不是已經在你手裏?”


    劉星奇怪:“為什麽這麽說?”


    “《無字天書》要嘛在你手裏,要嘛在風滿樓手裏。”林故事笑著說道,“黑影老弟,雖然我本來很看好風滿樓,但是我現在已經決定站在你這一邊。你要是成為華夏小說界新的王者,我想長生不老的夢想未必不能實現。”


    劉星提醒:“我跟你不是很熟,我隨時可以殺了你。”


    林故事笑了笑,說道:“你會不殺我的。當年囚禁在牢房裏時,金三通曾經給我算過命,他說我的命非常硬,可以活很久。我相信金三通不會算錯的,我應該不會這麽快就死了。”


    聊到這裏,劉星對於預讀術多了幾好奇,這種閱讀技巧真的能幫人算命?


    劉星道:“林老頭,你也會預讀術?”


    “當然,老夫研究預讀術已經將近60年了。”林故事頗為得意地說道,“收集了這麽多年的名人資料,我看人是非常準的。”


    劉星取出一本小說《108條好漢》,遞給林故事,說道:“這本小說隻寫了50回,並沒有寫完,你能不能用預讀術預測小說人物的結局?”


    “我先瞧一瞧。”林故事接過《108條好漢》,專心致誌地閱讀起來。他閱讀速度非常快,幾乎是一目十行,幾十萬字的小說,他十幾分鍾就讀完了。


    “真是曠世奇作啊!”讀完時,林故事好奇地問,“這本《108條好漢》是什麽人寫的?這本小說的作者才華橫溢,天賦絕倫,有王者之風啊!”


    劉星暗歎,這林故事的的眼光真夠毒的,一下子就看出這本小說的水準。


    “可惜,這本《108條好漢》沒有寫完。”林故事道,“不過,小說裏一些人物的命運我也差不多能猜得出來,比如,小李(李逵)在結局時,估計會死,而且死得比較冤,他應該是被害死的。”


    劉星心中一動,在《水滸傳》結局裏,李逵確實死了,他是喝下宋江給的毒酒死掉的。


    “你怎麽知道小李(李逵)會死?”劉星好奇。


    “性格決定命運。在小說的大背景之下,像小李這種的性格的人難逃一死,小說前麵的劇情有不少地方已經有所暗示了,不難猜出小李結局肯定會死得比較冤,很可能是被梁山好漢害死的。”停了一下,林故事繼續猜測道,“小魯(魯智深)和小武(武鬆)則不一樣,這兩個人更有主見,我估計小魯和小武會活得比較長,他們最後可能選擇歸隱,也可能出家當和尚”


    劉星追問:“其它梁山好漢的命運呢?”


    林故事坦白道:“預讀術並不是萬能的,就我目前的眼力,大致隻能看出小李、小魯和小武三個人的命運,至於其它梁山好漢嘛,暫時看不出來。不過,多給我點時間琢磨,或許我還能再多猜測出幾名小說人物的命運。”


    聊到這裏,劉星初步相信了預讀術的作用,林故事隻花了十幾分鍾,就基本猜出了《水滸傳》中李逵、魯智深、武鬆大致的命運,他等於給三個人算了一次命。


    由此可見,預讀術真的可以算命!


    劉星問:“預讀術應該屬於閱讀術的一個分支,為什麽在小說學院似乎沒有這樣的課程?”


    “這不奇怪。預讀術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學會的。實際上,十萬個讀書人中,未必有一個人能真正學會預讀術,許多所謂的預讀術大師和算命先生都是騙子,根本沒有真才實學。”


    林故事道,“多數的預讀術高手,並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自己練出來的。訓練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大量的閱讀小說。當你閱讀幾百萬本小說後,你對於小說劇情的規律就會了如指掌,如果你有足夠好的想象力,就能夠預測小說的劇情,初步學會預讀術。當然,預讀術博大精深,它是沒有盡頭。”


    “閱讀幾百萬本小說?”劉星恍然大悟,這麽說來,老書蟲是最有可能學會預讀術的人?


    隻有閱讀上百萬本小說,熟知各種小說規律和套路,才有可能初步掌握預讀術,這個閱讀量普通人根本是不可能達到的。


    劉星讀了這麽多年小說,讀過的小說數量估計沒有超過3000本。(沒讀完的小說,不算。)


    要在一生裏閱讀上百萬本的小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非擁有極快的閱讀速度。


    想到這裏,劉星忽然想起來了,在梅莊地牢裏,他曾經撿到了風滿樓留下的一本《風氏速讀法》,那便是一本介紹快速閱讀技巧的理論書……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書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要回火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要回火星並收藏書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