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晚響飯的時候,趙氏才回到周家。


    大廳裏麵,周天楚正陪著李大業三兄弟,還有劉大夫在聊天,而周夫人,江氏,李春兒和巧兒也坐在一旁靜靜的聽著,時不時插上幾句嘴,或是小聲的說著自己的事情。


    因為巧兒才被診出懷有身孕,畢竟是新婦,在眾人麵前也略有些不好意思,但嘴角的笑容卻是掩不住,特別是身為婆母,又一心盼著孫子的江氏,得知巧兒懷孕之後,嘴更是沒有合上過。


    此時見到趙氏來了,忙起身拉著她到一旁坐下,笑著問道:“大嫂,去俏妹子那裏怎麽去了那麽久,到現在才回來?”


    趙氏去俏媒婆那裏的目的,在場的除了不知情的劉大夫和周天楚之外,其餘的人都是心照不宣的,尤其是李大貴,聽到趙氏是從俏媒婆那裏回來,便有些微的不自在。


    本來周夫人也是不知情的,可下午在與江氏的聊天中,也了解了大概。把李大貴的不自在看在眼裏,卻也隻是笑了笑,沒有說什麽,知道這個場合說這些事情也不合適,便笑著朝著趙氏道:“正等著親家母回來吃飯了,既然親家母回來了,那就吩咐廚房準備開飯吧。”


    說著,就吩咐人去廚房那邊通知一聲。


    “給親家母添麻煩了。”想到不僅要在周家住上幾天,如今還要眾人等她回來吃飯,趙氏就一臉的不好意思,隨即笑著解釋道:“我也是難得從縣城回來一趟,想著有時間,就去了幾個老姐妹家中坐了坐,聊了會兒天,不知不覺就到了這個時間點。”


    縣城裏住的人都是一些高門大戶,那些個夫人們也不是隨意會出來走動的,不比在村子裏,閑時的時候可以隨意串門,聊天兒。在縣城裏待久了,沒個談心的好姐妹,也難怪趙氏一回村子,就想著去昔日的幾個交好的人家去串串門,聊聊天,拉拉感情。


    想到當初是自己非要趙氏他們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清水村,搬到人生地不熟的縣城去居住,李春兒的心裏就有些自責。不過,好在如今家裏已經在起新屋子,估計在今年年前的時候就可以完工,到時候,也可以隨著趙氏他們的意思,看是繼續住在縣城,還是住在村子裏麵。


    收起心中的自責,李春兒親熱的挽上趙氏的手臂,笑著道:“娘,如今家裏有沈大娘幫著照看,也不會有什麽事情。您和二嬸子就多在這裏住幾天,也別急著回縣城去,趁著在村子裏的這段時間,就和二嬸子多去昔日的老姐妹家中走動走動,可別因為搬去了縣城,就讓彼此之間的關係生疏了。”


    頓了頓,又道:“等家裏的新屋子起好了,再搬回村子裏的來的時候,彼此走動起來也不會覺得生疏。”


    “這怎麽成?那不得給你和親家母添太多麻煩了。”想著今天去幾個老姐妹家中走動的時候,彼此之間說話都沒有以前那麽親切,健談了,趙氏的心裏的就有些不是滋味。


    自從搬去縣城,除了跟家裏的人說說話,她幾乎都是足不出戶,根本就認識不到什麽人,更別說交好的姐妹了,就是串門的人也沒幾個,好在家裏還住著沈氏,處得也好,平日裏可以在一起說說話。


    比起在縣城的日子,說實話,趙氏更懷念在村子裏的時候。


    好在,如今家裏的新屋子也開始起了,到時候便可以搬回村子裏來。


    看出趙氏的猶豫,周夫人忙拉著她的手道:“親家母,都是一家人,千萬別說什麽麻不麻煩。春兒說得對,關係如果不時常走動,慢慢的就生疏了。我平日裏也沒幾個說話的人,有你和江嫂子在家裏住著,也能陪我聊聊天。再說,春兒這離生產的日子也近了,最好呀,你可以住到她生完小孩之後再回縣城去。”


    聽周夫人這麽一說,趙氏越發的心動了,可想到家裏還有個懷孕的兒媳婦需要人照顧,到底是放心不下縣城家裏麵的一切,正想開口拒絕,不想李春兒搶先撒嬌道:“娘,都說女人生小孩的時候,有如在鬼門關走一圈,如今離生產的日子越來越近,我這心裏也有些慌慌的,如果有您陪在身邊,我也能安下心來。”


    說著,又朝她眨眨眼道:“娘,難道您不想第一時間抱抱自己的外孫嗎?”


    “這孩子……”李春兒這一撒嬌,趙氏就拿她沒辦法了。


    這時,不曾開口的周天楚也笑得一臉溫和,“娘,您也知道我一直忙著村子裏的事情,平日裏抽不出多少時間陪春兒,您就當是體諒體諒我這個當女婿,在家裏多住上一段時間,替我多陪陪春兒。”


    其實,比起前段時間來,這段時間的周天楚相對來說,要輕鬆很多。畢竟學堂,贍養堂都開起來了,如今開義診堂的事情也準備得差不多,他也能抽出不少時間陪在李春兒的身邊。


    可想到李春兒剛剛跟著趙氏撒嬌的樣子,雖然表麵看起來隻是尋常的撒嬌,想找個借口讓趙氏留在家裏多住上一段時間。可他知道,她對生小孩的事情真的是有些害怕的。


    不為別的,就僅僅隻是為了李春兒能夠安下心來,周天楚也一定要將趙氏留下來,在家裏住上一段時間,最好就像周夫人所說,等李春兒生完小孩之後再回縣城去。


    想著縣城家裏的一切有沈大娘幫著照看,而且林氏和劉氏去酒樓的時候也慢慢的少了,平時酒樓忙得過來的時候都在家裏待著,這時又一個個的相留,趙氏也不好再推脫,便笑著答應了下來。


    周家的飯桌上難得有如此一大桌人聚在一起,這樣熱鬧的氣氛,幾個大老爺們少不得要喝上幾杯。


    他們要喝酒,也沒人阻止,李春兒等人吃飽之後便下了飯桌,一齊去了周夫人的院子裏麵聊天。


    閑聊了幾句,江氏便問起了趙氏下午去俏媒婆那裏的情況,“大嫂,關於三弟的事情,你跟俏妹子說了沒?她怎麽說?”


    見這裏都是自家人,也沒有外人在,趙氏也不避諱,略帶神秘的道:“你還別說,這事兒可真是巧了。”


    一聽這話,江氏便知道有情況,忙好奇的問道:“大嫂,快說說,怎麽個巧法?”


    一旁的李春兒和巧兒,還有周夫人也不多問,同樣好奇的看著趙氏,等著她的下言。


    望著一個個好奇的眼神,趙氏也不隱瞞,笑著道:“三弟的情況,村子裏的人也都清楚一二,我和俏妹子也沒多說,隻是將三弟想要再娶的意思說了一下,然後讓她幫著在村子裏,或者在其他村子裏留意留意,看有沒有適合三弟的人選。哪成想,我說完沒多久,她沉思了一會兒,就說了一個人出來,讓我參考參考,看合不合適。”


    看趙氏說話的表情,應該是對俏媒婆所說的那個人很是滿意,就是不知道是個什麽樣的人。這樣調著人味口,不說江氏等人,就連李春兒也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了,忙笑著問道:“娘,那俏嫂子說的那個人,是個什麽情況?”


    “看把你心急的。”趙氏嗔了她一眼,將從俏媒婆那裏得來的消息說了一遍,“對方是荷花村的一個寡婦,夫家姓何,都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隻可惜,老天爺不厚待這樣的人家。六年前,那何家娃子不小心掉水裏麵淹死了,可憐那何氏年紀輕輕便成了寡婦,好在是一個孝順的,丈夫死後,也沒生什麽其他的心思,一直守著公婆過日子。那何家兩老也是個心腸好的,雖然失去了唯一的兒子讓他們心痛,可也心疼年紀輕輕就守寡的媳婦兒,因為沒有孩子拖累,兩年前便悄悄尋了媒婆幫著四處走訪。何氏得知情況之後,便去找了那幫著走訪的媒婆,說是何家兩老對她就像親生女兒一樣,她不想離開他們再嫁,可也不想拂了自己公婆為她著想的一片苦心,如果真要找,就得找一個同意入贅何家的人。”


    說到這裏,趙氏忍不住歎了一口氣,“都知道寡婦難再嫁,更別說還提出這麽一個條件,那媒婆聽了之後,就立馬去回了何家兩老,把何氏說的話跟他們說了一遍,推了這事兒便離開了。之後何家兩老也相繼找了其他的媒婆幫著走訪,可一聽到何氏依然固執的提出那條件,便想也不想的就拒絕了這事兒。於是,這件事就一直耽擱了下來。眼見著何氏的年紀越拖越大,何家兩老的心裏也越發的著急,後來聽說了你俏嫂子的名聲之後,前段時間便找上了她。”


    “大嫂,就何氏這情況,估計擱哪個媒婆那裏,都不會幫著去走訪,怎麽俏妹子就答應了下來?”聽趙氏說完這些,江氏內心是一陣唏噓不已,“先不說其他的,就何氏所提的那條件,也絕不會有男方願意。”


    不等趙氏開口,似是想到了什麽,忙緊張的問道:“大嫂,三弟都這把年紀了,你不會是想讓他去何家入贅吧?”


    “二弟妹,我是這麽糊塗的一個人嗎?我要有這想法,你大哥還不得埋怨死我。”趙氏瞪了她一眼,便道:“俏妹子跟我說,那何氏是個不錯的,今年也不過才二十六,為人勤快,脾氣也好,裏外都是一把手,單是孝順這一條,就很多人都比不上,如果不是提出那條件,就算她是寡婦,相信也有很多人家會考慮。本來我一聽說何氏有這條件,便不會考慮的,可俏妹子跟我說了一個解決的辦法,我仔細想了想,覺得可行,就想著先回來聽聽你們的意見,如果也覺得可行,我就再與你大哥他們去說說何氏的情況,如果他們也沒有意見,我再去俏妹子那裏走一趟,將這事兒定下來。”


    說著,就歎道:“三弟的歲數也擺在那裏,想要找個好的,估計是不可能。何氏年歲也不大,又沒有孩子,如果她同意嫁過來,安安心心的跟三弟過日子,日後兩人再生個孩子,這日子也能過得和和美美。”


    “娘,您先說說俏嫂子說的那解決辦法。”李春兒的心裏雖然也覺得何氏是個不錯的人選,可畢竟她所提的那條件擺在那裏,難免會讓人直接否定她。


    想到俏媒婆說的那解決的法子跟李春兒也有些關係,趙氏看了她一眼,便道:“你俏嫂子說,那何氏之所以提出那條件,無非是放心不下何家兩老,如果能將何家兩老安排妥當,讓她放下心來,她也能安安心心嫁人。”


    見她還沒說到重點,李春兒忍不住翻了個白眼,江氏也在一旁催促道:“大嫂,你這說了半天,也沒有說到俏妹子所說的解決法子,真是急死了。”


    “我這不是正準備說嗎?”趙氏白了她一眼,道:“俏妹子說,天楚在村子裏建的贍養堂本就是用來安置村子裏那些無人照顧的老人,如果可以將何家兩老也安置在贍養堂裏麵,有專門的人照料,那何氏便能放下心來嫁給三弟。”


    “親家母,我覺得俏妹子說的這個法子可行。何氏如果真嫁給大貴兄弟,再讓天楚將何家兩老安排在贍養堂住下,不僅離得近,還可以時常見麵。到時候,讓春兒在贍養堂安排個活計給她,一來,可以就近照顧何家兩老,盡孝心。二來,每個月家裏都能有銀子進賬,再讓大貴兄弟種上幾畝田地,兩人的日子肯定能過得紅紅火火,親家公和大福兄弟也不用再為自己的弟弟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三來,那何氏必然也會對你們心存感激之情。”其他人還沒開口,不曾出聲的周夫人第一時間肯定了這個法子。


    經周夫人這麽一分析,內心本來還有些擔心這個法子不可行的趙氏和江氏瞬間眼睛一亮,心裏仔細一琢磨,便拍定了這事兒。


    可想著不管任何事情,都有著主意的李春兒還沒開口,僅是在想著什麽,趙氏的心裏又有些不確定,於是問道:“春妮兒,你是不是有更好的法子?”


    “娘,俏嫂子說的這個法子,已經是最好的法子了。”李春兒淺淺一笑,將自己剛剛想到的事情說了出來,“我隻是在想,冬兒堂妹剛剛出嫁,我們這邊就急著替三叔張羅再娶的事情,難免不會讓人說閑話。說是三叔巴不得冬兒堂妹這個女兒出嫁,好自己再娶一個妻子回家。雖說根本不是這麽一回事,可就怕冬兒堂妹聽進心裏去,日後會與三叔之間會產生一些隔閡。”


    “那春妮兒你的意思是?”關於李家的閑言碎語,各式各樣的,趙氏和江氏是聽過不少,雖然不會放在心上,到底是要顧及著李冬兒這個新嫁女的感受,要真是讓人傳出一些李大貴不心疼李冬兒這個女兒,不被娘家重視的流言,那日後李冬兒在婆家的地位估計也會受到影晌。


    李大貴如今就這麽一個女兒,可千萬不能讓他們父女之間產生什麽不愉快的地方。


    “娘,三叔這事兒也不急在這一時,況且那何氏也不會跑了去。要我說,您先跟爹說說何氏的情況以及俏嫂子所說的法子,再讓爹與三叔通個氣,聽聽他自個兒的想法。畢竟三叔是個過來人,以前那個三嬸子的情況,我就不說了。再次選擇,三叔肯定會很謹慎,如果他對何氏不滿意,我們也隻是一頭熱而已。要是三叔也同意了這事兒,等冬兒堂妹三朝回門的時候,您和二嬸子再悄悄的與她提提這事兒,就說隻是您和二嬸子的意思,先來問問她的想法。如果她也不反對,那就讓她自己去與三叔提。畢竟女兒怕自己出嫁之後,無人照顧自己的爹,勸他再娶,和當爹的在女兒出嫁之後,急著再娶的話傳出去,可要好聽得多。別人就算是說閑話,也隻會說冬兒堂妹孝順,不會說三叔不喜歡冬兒堂妹這個女兒。”李春兒笑著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此時的趙氏也覺得張羅李大貴再娶的事情,有些操之過急,想到要在周家住上一段時間,有很多時間去張羅這事兒,便笑著道:“這事倒是我們心急了,那就等冬兒丫頭三朝回門的時候再說。”


    李大福和江氏在縣城有個鋪子要照看,比不得趙氏和李大業清閑。想著鋪子關一天門,就損失了幾千兩銀子,李大福就心疼不已,在李大貴家歇了一個晚上,吃過早飯之後,來到周家與江氏說了一聲,就獨自一人回縣城去了。


    江氏和巧兒本來也要跟著一起回縣城去的,可經不住周夫人和李春兒的挽留,又想著趙氏也在,而且李大貴的事情還沒落定下來,隻好留了下來。


    關於何氏的事情,李大業從趙氏那裏得知之後,就與李大貴說了。


    李大貴如今就是想找個過日子的人,隻要對方是個肯踏實過日子的,他自然是沒什麽意見。雖然何氏是個寡婦,可如果真的願意嫁給他,說到底,那也是他賺了,畢竟他比對方要大上許多。


    李大貴對這事情沒有意見,接下來就隻等著詢問李冬兒的意見了。


    李冬兒三朝回門那天,趙氏和江氏起了個大早,在周家收拾妥當自己,便去了李大貴家。


    幫著將家裏裏裏外外打掃了一遍之後,就著手去廚房忙活了。


    此時的趙氏和江氏是越發的覺得李大貴家裏沒個主事的女人不行,內心更下定決心,等李冬兒回來之後,一定要說服她,讓她同意李大貴再娶。


    家裏的一切有趙氏和江氏兩位嫂子幫著操持,李大貴內心裏雖然過意不去,但更多的是放心,見家裏沒有自己插得上手的地方,就將自己收拾的體體麵麵,精神抖擻的站在家門口等著李冬兒和新姑爺回門。


    在李春兒和巧兒散步似的來到李大貴家,進門還沒多久,李冬兒和周林也帶著回門的禮物,趕著借來的驢車到了門口。


    “冬兒丫頭和姑爺來了。”瞧著從驢車上下來的兩人,李大貴就笑眯眯的迎了上去。


    “爹。”見李大貴在門口等著自己,李冬兒忍不住激動的喚了一聲。


    “嶽父大人。”周林也跟著叫了一聲。


    “呃,呃。”李大貴連應了兩聲,就招呼著兩人進屋,“快進屋去,你大伯娘,春妮兒她們都來了。”


    一聽趙氏她們都在,李冬兒臉上的笑意更濃了,襯得一張本就帶著些許新嫁娘嬌羞的臉越發的明媚,看得一旁的周林眼神微微閃了閃。


    她還怕今天回門,家裏隻有自己爹一個人,顯得冷冷清清的,沒想到,自己的親人都在。


    進了堂屋,聽到廚房裏麵傳來的說話聲,李冬兒和李大業打了一聲招呼,就讓周林陪著李大業和李大貴聊天,自己則去了廚房。


    “大伯娘,二伯娘,堂嫂,春兒堂姐。”來到廚房門口,見到有說有笑,忙著準備午響飯的趙氏四人,李冬兒笑著一一打招呼。


    “冬兒丫頭回來了。”聽到她的聲音,趙氏等人立馬停了說話,笑著望向她。


    “快讓二伯娘看看。”江氏擦幹淨手上的水,上前拉著進來的李冬兒轉了一個圈,笑著道:“瞧瞧這臉紅潤的,新姑爺對你肯定得好得沒話說。”


    “二伯娘,您打趣我。”到底是新嫁娘,李冬兒哪經得這樣的調侃,一張臉紅得跟個熟透的蘋果似的,特別是在每個人調侃的眼神下,更是顯得不自在。


    不過,想著這些日子周林的溫柔與體貼,內心卻是一陣甜蜜。


    瞧著她臉上的笑容,眾人也知道周林對她不錯,心裏自然是替她開心。


    見她不好意思,也不調侃她了,瞅了一眼外麵的日頭,趙氏和江氏也不多說,開始著手準備午飯了。


    “冬兒,過來這邊坐。”幫著燒火的巧兒指了指旁邊特意放著的一個空凳子,笑著招呼李冬兒。


    “謝謝堂嫂。”李冬兒笑著在她旁坐下,看到身旁李春兒眼裏略帶調侃的笑意,忍不住又紅了臉。


    李春兒翻了個白眼,突然想起什麽,便笑著問道:“冬兒堂妹,新婚之夜,堂妹夫見到你可有什麽反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姑娘不愁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霏風玲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霏風玲月並收藏農家姑娘不愁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