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萬眾一心


    丁家大村的中心十字大街上,聚集了一大堆人,在興高采烈地談論著。這個輿論的中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宋小三母子也湊了過去。


    “他們原是張學良的老部下,連想當漢奸軍長也被他打跑了,這支八路軍可不簡單呀!”一個中年人眉飛色舞,指手劃腳地說。


    “聽說這位萬支隊長還不到三十歲,八路軍裏真是出人材呀。”一位老者捋著花白胡須感歎地說道。


    “有智不在年高,無智空長百歲嘛!……”中年人接上來說。他馬上意識到在長者麵前講這種話有失禮貌,連忙把下半截話咽了回去。


    老者並不計較中年人的話,照舊感慨地發著他的議論:


    “這些年來,成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害得我頭發全白了。如今可好啦!”


    “其實老百姓在共產黨領導下並不怕鬼子和漢奸隊,隻要有人帶頭打就行。”說話的是丁老漢。


    “誰說不是!”一個老太太說。


    丁老漢象一位曆史見證人證似地說:“呶,這個支隊的萬司令員真是個好樣的,他們在咱們濱海南的海州府和贛榆縣,把從海上入侵鬼子打了個王八吃西瓜——滾的滾來爬的爬。如今當了八路軍,大夥的勁頭更足了。俺兩個兒子都參加了他們的隊伍。等一會大夥去看看他們的隊伍,可神氣哩。”


    “萬軍易得,一將難求呀。還不是虧了八路軍一一五師和山東軍區扶持他們。”有插話。


    “這話對呀。”老者讚同地說,“就說於雲光任縣長吧,若不是八路軍的領導,他能實施眼下這些工作嗎?聽說那位山東大軍區的羅司令員和濱海的陳司令員就是兩位帥才,如今又來了萬支隊長,咱藏馬縣可就重見天日啦。”


    眾人聽了這些打中心坎的話,都會心地頻頻點頭。


    “來啦,來啦,全來啦。”不知是誰這麽喊了起來,人群隨即起了一陣騷動,人人都伸直脖子四下張望。


    前麵擁擠的人群向兩邊閃開,讓出一條路來,有一群軍人和政府官員走了過來。走在前頭的是陳士榘、藏馬縣委書記辛光宇和萬毅,隨後是王維、穀牧和一批軍隊幹部、政府官員。縣長於雲光走在一邊,向陳士榘等人介紹著什麽,他們在巡視歡迎的情況。


    這個輿論中心吸引了陳士榘等人,他們停下了,立即被人們熱情地包圍起來。


    萬毅一眼瞥見了宋大娘,就擠過來親切地問候道:“大娘好呀,您老人家也來啦。”


    “你們都好呀。你們到處打大鬼子和二鬼子,有些日子沒見啦。”宋大娘笑吟吟地望著萬毅,象是分別了很久似的。


    萬毅轉向陳士榘,熱情地為雙方介紹說:“陳司令員,這位老人家就是繼柳的媽媽——宋大娘。大娘,這位是陳司令員。”


    “哦,您好。”陳士榘親切招呼,表示了由衷的敬意,“您真是英雄的抗日的好母親呀!”


    宋大娘靦腆地笑了,她不知道該怎樣回答這種褒獎。她還是生平第一次接近司令員這樣的大人物,顯得有些局促,隻是微笑著。


    那個丁老漢擠了過來,親熱地拍拍宋小三的肩頭說:“小三子來啦,你繼柳大哥等人呢?”


    “大部分仍然在贛榆敵後打擊敵人,大哥帶幾個高手正在村口集合哩。我請了個假陪著娘逛逛。”小三子笑嘻嘻地回答。


    那個丁老漢因為是個老革命,三個女兒都是地下工作者,和八路軍濱海軍區有來往,同陳士榘、萬毅、王維、穀牧、藏馬縣委書記辛光宇、縣長於雲光等人也混得挺熟,加上他那特有的爽直性格,便大聲地向眾人介紹說:“鄉親們,這位就是贛榆宋繼柳的好媽媽——宋大娘……”


    無數道敬佩的目光攢集到了三子母子身上,使得娘兒倆越發不好意思了。


    “大娘,您老人家還梳洗打扮了哩。”陳士榘看著大娘那幹淨平整的套褂,攏得勻整的頭發,親熱地打趣說。


    “看你說的,大夥心裏高興呀。”宋大娘悄聲地說。


    “是呀,大夥盼望共產黨八路軍,比孩子盼過年還心急哩。”有人接上來說道。


    “八路軍主力一來,大夥就有指望啦。”有人熱情地附和。


    “敵人是餓狼進宅,不趕不走。”宋小三果敢地說,“有共產黨和八路軍帶著大夥,上刀山下油鍋,咱都不怕。”


    縣長於雲光的激情又被鼓動起來了。這些日子來,他有了一個切實的感覺,隻要和群眾在一起,鬥誌就會受到鼓舞,信心就會增強,渾身就充滿了活力。這時,他由不得大聲疾呼起來:“鄉親們,有英雄的父老,英雄的子弟,英雄的八路軍,我們一定能夠打敗鬼子,還我河山!”


    人們跟著歡呼起來。陳士榘和萬毅互相對望了一眼,發出會心的微笑。


    “來啦,來啦!”驀然間又爆發了一陣喊聲,象被颶風推送著的大海的浪濤,迅速從街的西頭傳來。—派出聯絡的人員牽著馬費勁地擠過來向藏馬縣委書記辛光宇報告說:“八路軍濱海主力部隊快要到了。”眾人發出一陣歡呼,簇擁著陳士渠和藏馬縣委書記辛光宇等人,潮水般地湧出西門迎接。


    陳士榘和辛光宇等人率領著歡迎的人群,佇立在村外等侯,熱地凝視著遠方。


    “來啦!”丁老漢興奮地喊了一聲,提起了人們的全部注意力。


    在眾人麵前,展現了一幅激動人心的壯麗圖景:在澄澈的藍天和廣闊的山區的接壞處,出現了一支隊伍,象一條矯健的神龍,迎著金黃燦爛的陽光,丁家大村向馳來。


    人們的視線隨著隊伍的移動而移動著,人們的心音和戰士們的腳步合著一個節拍。隊伍終於走過來了,人們的視線也在同一時刻凝集了。


    多麽可親可敬嗬,那煥發的英姿,開朗的笑容,灰布的軍衣,醒目的臂章,落滿了四方風塵的鬥笠;踏遍了萬裏江山的布鞋,飽飲了敵人鮮血的刀槍……


    霎時間,歡聲雷動,彩旗揮舞,鞭炮轟鳴,鑼鼓喧天,人們不象是歡迎自己的軍隊,而象在迎接遠遊歸來的親人。戰士們雄赳赳、氣昂昂地穿過人群、夾道,含笑點頭向人們答禮。


    羅榮桓過來了。他是那樣的謙遜,老遠老遠就下了馬,快步向眾人走來。高大戰馬緊隨在他身後蕭蕭長嘶,仿佛因為來到這濱海的地區,來到這抗日的最前線,有了用武之地而分外歡騰。


    羅榮桓走近了,無數道目光落在他的身上。羅榮桓三十七八歲,上等身材,洗成淡灰色的軍衣寬緊適度地裹住矯健的身軀,秀眉月眸,神清氣朗,寬廣的前額顯示出深沉的聰慧,方圓的,下頦標誌著剛正而寬厚的性格,風度灑脫,舉止從容。


    羅榮桓,這位在黨的教養下成長壯大,在戰火紛飛中百煉成鋼的將帥,經曆了偉大的土地革命,經曆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經曆了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戰,馳騁於千軍萬馬之中,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外英雄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房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房種並收藏中外英雄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