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宗澤說了這些後,心裏挺激動的王晨又說起了他對後續戰事安排的打算。
這些戰事的後續打算他也需要宗澤的支持。
王晨希望宗澤能支持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他繼續當統兵主帥,所有一切戰事安排朝廷不要插手,朝中的宰執們不要指手劃腳,一切聽憑他依據戰場形勢而隨時應變。雖然說這一切在許多人眼中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宋朝時候,要做到這些,難度還是非常大的。那些位居宰執的官員,是不會放任統兵將領這樣做的,他們不想在戰事時行的時候,像局外人一樣不對戰爭施加影響。
王晨甚至能料到,他的這些提議,連宰相李綱都不一定會支持。李綱行事比較霸道,喜歡主宰別人的意誌,讓人聽服於他。如果大戰發生,但他這個宰相對戰事進展不能施加影響的話,他不會接受的,從這一個多月以來戰事進展的過程中李綱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但王晨相信,李綱還是會顧全大局的,通過小皇帝可以讓李綱接受這些。
王晨與宗澤相談了半天還要多,把他詳盡的打算都說給了宗澤聽,直到有人找宗澤府上找王晨,說小皇帝有事召他進宮,他才告辭離去。
與宗澤的交談讓王晨感覺到了收獲,感覺到了宗澤對他的支持,離去的時候心情大好。
王晨離開宗澤府後,也直接進了宮。
進宮時候,小皇帝正與趙環環、趙珠珠在說著什麽事,看到王晨進來後,也馬上止了話。幾句閑話後,趙環環和趙珠珠也先退下,說待一會王晨與趙諶說完正事她們再出來陪王晨說說話,聽王晨講講這次戰事的經曆。讓她們開開眼界。王晨不知道今日趙諶召他進宮有什麽正事要說,看趙環環、趙珠珠這般說話,想著可能真的有大事要商量,也就坐下聽趙諶說事。
趙諶很神秘地告訴王晨,他想授王晨以簽書樞密院事,以此作為對王晨立下大功的獎賞。
簽書樞密院事是樞密院的副使,是知樞密院事的副手,位列宰執位。在與宗澤說這今日番話之前,王晨肯定會極力推拒,不願意來擔任此職。他知道以自己的資曆與年歲去擔任這個職務肯定要被許多人詬病。但有了這般雄心後,他知道當然要獲得更高職位才能更好地做事。因此在趙諶表示了此意時候,他並沒有強烈的推拒,隻是在假意客套了幾句後就接受。不過趙諶隨後的話卻讓他很鬱悶,趙諶說這隻是他的意思,並沒有與李綱、宗澤及其他那些宰執商量。聽了趙諶這話,王晨知道這隻是小皇帝的意氣用事,但已經接受了,也不能再說什麽。隻希望趙諶的任命能被大臣們接受。
王晨知道要是自己任這個簽書樞密院事會給自己要做的事帶來什麽樣的方便。
他現在位居殿前司都指揮使,是武將中的最高職位,宋朝時候武將很少有機會當上宰執的,除非是特殊的時候。軍、政都抓、都管。那權力就是非常大了,就如現在的李綱一樣,平章軍國事,軍、政第一人。朝中的事基本是他說了算。要是他這個殿前司主官再任簽書樞密院事,那要改變一些政策、製度就容易做到多了,打仗時候指揮戰事。可以更加不用理會朝中意見。
在許多事上,甚至可以不照會李綱而去做。
但好事注定是多靡的,王晨的希望卻不是那麽容易實現的,就在他與趙諶說這件事的當日,尚書左丞馮懈上了一份奏折,這是近乎彈劾王晨的折子。
馮懈在奏折中說:大宋百年以來,武臣最尊貴的莫過於三衙,而三衙的武臣見到其他大臣時候,必須執楇趨庭,肅楫而退。但如今武將在朝中勢力卻日盛,一些武將連當朝宰執也不放在眼裏。另外,一直以來,朝廷要出師遣將之時,皇帝要召集宰執官員共同商議,但現在,商議這些國之大事時候,武將總是在場。武將本應聽命於朝廷,為朝廷所驅使。如果凡事在謀劃時候就讓他們參與其中,他們一定會有更多不切實際的想法。臣愚以為,自此開始,必須要用祖宗禮法對諸將嚴加約束,他們每有陳奏,必須嚴格依據禮製,皇帝不能隨意接見他們,諸將到政事堂,也要遵守一直以來的慣例,並且不能讓他們參與討論國家大事,這樣名份才不至於混淆。
趙諶雖然年幼,但在看了這份奏折後馬上明白馮懈奏折中矛頭對準的是什麽人。馮懈在奏折中除了沒點名之外,所有事件都是在說王晨。這讓趙諶大怒,在看到奏折時候,一下子就把奏折扔的老遠,怒氣衝衝地吼道:“朕是皇帝,朕的命是王晨救的,王晨所建議的,朕都覺得非常有理,朕不許任何人彈劾王晨。朕馬上就批複馮懈,不應他的奏請!”
在知道馮懈所上的奏折後,王晨也是勃然大怒,他想不到朝中大臣竟然不能容忍他這個為國立下大功的武將到這種地步。在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後,王晨對著與他一道商量事情的虞允文大叫道:“他們這些文臣躲在開封無所事事,我這個指揮軍隊作戰的殿前司主官在前方指揮將士浴血拚殺,打了大勝仗,將金人趕跑了,末了卻被人這樣指責,真的氣死人!”王晨是真的怒了,他實在想不到,朝中的文臣對武將竟然輕視到這種程度,不能容忍到這種程度。
虞允文聽了後,也隻有苦笑的份。他建議王晨,爭取以各種辦法拉攏思想比較激進的那些文臣,想辦法壓住這些將祖宗之法當作萬年不變的聖旨一樣崇拜的人,讓朝堂上的大勢改變。
“曉初兄,你應該薦舉更多能力不錯,有見地,也比較年輕的文臣入朝任要職,讓這些人成為你的左膀右臂!”虞允文說著,又開了句玩笑,“曉初,待這次仗打完了,我也去準備科舉,要是得幸中了,那就可以得朝廷授官,以後說不定有機會在朝堂上幫助你,哈哈!”
“等你科舉及弟,再到朝中任要職,說不定我早已經被那些文臣轟的回去種田了!”麵對虞允文的調侃,王晨惟有苦笑,“我要多幫我想想辦法,如何改變這一切。”
“辦法我一定會想的,隻不過有沒有作用,誰也不知道。”
在隨後的朝會上,一般情況下主持朝會隻是當擺設一樣不發表意見的趙諶,將馮懈的這份奏折當殿拿出來討論。在討論之前,趙諶發了一陣怒氣,指責馮懈是別有用心,想離心他與王晨之間的關係,說王晨為國立下了這麽大功,所建言之策都比一般人更有遠見,以後他依然要多聽取王晨的意見。
但趙諶的發怒除依然沒阻止群臣們對王晨這個武將幹政的反對,許多人站出來,搬出祖宗之法指正趙諶所作所為是不對的,違背祖製的事不能做,要趙諶嚴守祖製,不能讓武將幹政,行軍打仗的事統兵的大將依然要聽從朝廷的調度,不能私自而為,不然武將會群起效仿,以後朝廷還如何指揮戰事?如何統禦武將?要是武將擁兵自重了該怎麽辦?
站出來激烈表示這樣意見的大臣多的讓王晨咋舌,黃潛善和汪伯顏兩位宰執也是當殿表示這樣的意見,不過李綱、趙鼎、胡寅等幾位在朝中地位比較高的大臣保持沉默,不在這件事上發生意見。
聽到這麽多人針對自己,當殿對他這個剛剛打了大勝仗回朝的大英雄這般指責,王晨在徹底無語、失望了一陣後,怒了,忍不住站出來負氣地說道:“陛下,既然朝中大臣都覺得我們這些武將這般沒用,地位低下的不能在朝政大事上發表任何意見,那臣也不敢再對國家大事發生任何意見,以後我大宋軍隊如何打仗也不發表任何看法。武將百無一用,那以後金人入侵,陛下派今日說這般意見的大臣去領軍就是,相信他們肯定有非常多的辦法擊敗金人的。陛下,臣以後再不敢對朝政大事發生任何意見,臣也不願意再擔任殿前司都指揮使這個職務,還請陛下準請臣辭去所有職務,臣打算去努力讀書,爭取科舉及弟,省得被人看輕。”
王晨這樣耍無賴的樣子讓滿殿大臣再次愕然,原本想站出來替王晨說話的宗澤,聽了王晨這番意氣用事的話後,止了步,不禁長歎了口氣,心道:“到底是年輕人,性子衝動,竟然當殿要與這麽多的文臣對抗,以後要做事,難度會越來越大,唉!曉初啊,你怎麽可以這麽衝動?”
忍不住之下,宗澤還是站出來,向趙諶奏道:“陛下,萬不能同意王殿帥的請辭。王殿帥軍事試謀略出眾,朝中無人可及,他率軍數次擊敗了金人,為國立下了大功,接下來的戰事依然要由他指揮,現在的金人畏他如虎,聞之色變,隻有王殿帥能指揮我大宋軍隊擊敗金人,決不讓同意他的辭請啊!”(未完待續。。)
這些戰事的後續打算他也需要宗澤的支持。
王晨希望宗澤能支持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他繼續當統兵主帥,所有一切戰事安排朝廷不要插手,朝中的宰執們不要指手劃腳,一切聽憑他依據戰場形勢而隨時應變。雖然說這一切在許多人眼中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宋朝時候,要做到這些,難度還是非常大的。那些位居宰執的官員,是不會放任統兵將領這樣做的,他們不想在戰事時行的時候,像局外人一樣不對戰爭施加影響。
王晨甚至能料到,他的這些提議,連宰相李綱都不一定會支持。李綱行事比較霸道,喜歡主宰別人的意誌,讓人聽服於他。如果大戰發生,但他這個宰相對戰事進展不能施加影響的話,他不會接受的,從這一個多月以來戰事進展的過程中李綱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但王晨相信,李綱還是會顧全大局的,通過小皇帝可以讓李綱接受這些。
王晨與宗澤相談了半天還要多,把他詳盡的打算都說給了宗澤聽,直到有人找宗澤府上找王晨,說小皇帝有事召他進宮,他才告辭離去。
與宗澤的交談讓王晨感覺到了收獲,感覺到了宗澤對他的支持,離去的時候心情大好。
王晨離開宗澤府後,也直接進了宮。
進宮時候,小皇帝正與趙環環、趙珠珠在說著什麽事,看到王晨進來後,也馬上止了話。幾句閑話後,趙環環和趙珠珠也先退下,說待一會王晨與趙諶說完正事她們再出來陪王晨說說話,聽王晨講講這次戰事的經曆。讓她們開開眼界。王晨不知道今日趙諶召他進宮有什麽正事要說,看趙環環、趙珠珠這般說話,想著可能真的有大事要商量,也就坐下聽趙諶說事。
趙諶很神秘地告訴王晨,他想授王晨以簽書樞密院事,以此作為對王晨立下大功的獎賞。
簽書樞密院事是樞密院的副使,是知樞密院事的副手,位列宰執位。在與宗澤說這今日番話之前,王晨肯定會極力推拒,不願意來擔任此職。他知道以自己的資曆與年歲去擔任這個職務肯定要被許多人詬病。但有了這般雄心後,他知道當然要獲得更高職位才能更好地做事。因此在趙諶表示了此意時候,他並沒有強烈的推拒,隻是在假意客套了幾句後就接受。不過趙諶隨後的話卻讓他很鬱悶,趙諶說這隻是他的意思,並沒有與李綱、宗澤及其他那些宰執商量。聽了趙諶這話,王晨知道這隻是小皇帝的意氣用事,但已經接受了,也不能再說什麽。隻希望趙諶的任命能被大臣們接受。
王晨知道要是自己任這個簽書樞密院事會給自己要做的事帶來什麽樣的方便。
他現在位居殿前司都指揮使,是武將中的最高職位,宋朝時候武將很少有機會當上宰執的,除非是特殊的時候。軍、政都抓、都管。那權力就是非常大了,就如現在的李綱一樣,平章軍國事,軍、政第一人。朝中的事基本是他說了算。要是他這個殿前司主官再任簽書樞密院事,那要改變一些政策、製度就容易做到多了,打仗時候指揮戰事。可以更加不用理會朝中意見。
在許多事上,甚至可以不照會李綱而去做。
但好事注定是多靡的,王晨的希望卻不是那麽容易實現的,就在他與趙諶說這件事的當日,尚書左丞馮懈上了一份奏折,這是近乎彈劾王晨的折子。
馮懈在奏折中說:大宋百年以來,武臣最尊貴的莫過於三衙,而三衙的武臣見到其他大臣時候,必須執楇趨庭,肅楫而退。但如今武將在朝中勢力卻日盛,一些武將連當朝宰執也不放在眼裏。另外,一直以來,朝廷要出師遣將之時,皇帝要召集宰執官員共同商議,但現在,商議這些國之大事時候,武將總是在場。武將本應聽命於朝廷,為朝廷所驅使。如果凡事在謀劃時候就讓他們參與其中,他們一定會有更多不切實際的想法。臣愚以為,自此開始,必須要用祖宗禮法對諸將嚴加約束,他們每有陳奏,必須嚴格依據禮製,皇帝不能隨意接見他們,諸將到政事堂,也要遵守一直以來的慣例,並且不能讓他們參與討論國家大事,這樣名份才不至於混淆。
趙諶雖然年幼,但在看了這份奏折後馬上明白馮懈奏折中矛頭對準的是什麽人。馮懈在奏折中除了沒點名之外,所有事件都是在說王晨。這讓趙諶大怒,在看到奏折時候,一下子就把奏折扔的老遠,怒氣衝衝地吼道:“朕是皇帝,朕的命是王晨救的,王晨所建議的,朕都覺得非常有理,朕不許任何人彈劾王晨。朕馬上就批複馮懈,不應他的奏請!”
在知道馮懈所上的奏折後,王晨也是勃然大怒,他想不到朝中大臣竟然不能容忍他這個為國立下大功的武將到這種地步。在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後,王晨對著與他一道商量事情的虞允文大叫道:“他們這些文臣躲在開封無所事事,我這個指揮軍隊作戰的殿前司主官在前方指揮將士浴血拚殺,打了大勝仗,將金人趕跑了,末了卻被人這樣指責,真的氣死人!”王晨是真的怒了,他實在想不到,朝中的文臣對武將竟然輕視到這種程度,不能容忍到這種程度。
虞允文聽了後,也隻有苦笑的份。他建議王晨,爭取以各種辦法拉攏思想比較激進的那些文臣,想辦法壓住這些將祖宗之法當作萬年不變的聖旨一樣崇拜的人,讓朝堂上的大勢改變。
“曉初兄,你應該薦舉更多能力不錯,有見地,也比較年輕的文臣入朝任要職,讓這些人成為你的左膀右臂!”虞允文說著,又開了句玩笑,“曉初,待這次仗打完了,我也去準備科舉,要是得幸中了,那就可以得朝廷授官,以後說不定有機會在朝堂上幫助你,哈哈!”
“等你科舉及弟,再到朝中任要職,說不定我早已經被那些文臣轟的回去種田了!”麵對虞允文的調侃,王晨惟有苦笑,“我要多幫我想想辦法,如何改變這一切。”
“辦法我一定會想的,隻不過有沒有作用,誰也不知道。”
在隨後的朝會上,一般情況下主持朝會隻是當擺設一樣不發表意見的趙諶,將馮懈的這份奏折當殿拿出來討論。在討論之前,趙諶發了一陣怒氣,指責馮懈是別有用心,想離心他與王晨之間的關係,說王晨為國立下了這麽大功,所建言之策都比一般人更有遠見,以後他依然要多聽取王晨的意見。
但趙諶的發怒除依然沒阻止群臣們對王晨這個武將幹政的反對,許多人站出來,搬出祖宗之法指正趙諶所作所為是不對的,違背祖製的事不能做,要趙諶嚴守祖製,不能讓武將幹政,行軍打仗的事統兵的大將依然要聽從朝廷的調度,不能私自而為,不然武將會群起效仿,以後朝廷還如何指揮戰事?如何統禦武將?要是武將擁兵自重了該怎麽辦?
站出來激烈表示這樣意見的大臣多的讓王晨咋舌,黃潛善和汪伯顏兩位宰執也是當殿表示這樣的意見,不過李綱、趙鼎、胡寅等幾位在朝中地位比較高的大臣保持沉默,不在這件事上發生意見。
聽到這麽多人針對自己,當殿對他這個剛剛打了大勝仗回朝的大英雄這般指責,王晨在徹底無語、失望了一陣後,怒了,忍不住站出來負氣地說道:“陛下,既然朝中大臣都覺得我們這些武將這般沒用,地位低下的不能在朝政大事上發表任何意見,那臣也不敢再對國家大事發生任何意見,以後我大宋軍隊如何打仗也不發表任何看法。武將百無一用,那以後金人入侵,陛下派今日說這般意見的大臣去領軍就是,相信他們肯定有非常多的辦法擊敗金人的。陛下,臣以後再不敢對朝政大事發生任何意見,臣也不願意再擔任殿前司都指揮使這個職務,還請陛下準請臣辭去所有職務,臣打算去努力讀書,爭取科舉及弟,省得被人看輕。”
王晨這樣耍無賴的樣子讓滿殿大臣再次愕然,原本想站出來替王晨說話的宗澤,聽了王晨這番意氣用事的話後,止了步,不禁長歎了口氣,心道:“到底是年輕人,性子衝動,竟然當殿要與這麽多的文臣對抗,以後要做事,難度會越來越大,唉!曉初啊,你怎麽可以這麽衝動?”
忍不住之下,宗澤還是站出來,向趙諶奏道:“陛下,萬不能同意王殿帥的請辭。王殿帥軍事試謀略出眾,朝中無人可及,他率軍數次擊敗了金人,為國立下了大功,接下來的戰事依然要由他指揮,現在的金人畏他如虎,聞之色變,隻有王殿帥能指揮我大宋軍隊擊敗金人,決不讓同意他的辭請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