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寫下一生諾言的月票和暴走極限的打賞,這兩天忙,隻能一更了,周末恢複兩更哈。章節更新最快)
呂晨眉毛一挑,心說這家夥的眼光倒是足夠另類啊,雖然他的一部分看法跟呂晨的想法重合,但呂晨還是好奇道:“西北乃異族地界,非在九州之列,何必看得太重?”
李睿解釋道:“正是因為西北為異族,他們相對漢人落後而閉塞,所以,以漢人的文化和商品對於他們來說,有著絕對的優勢,可以穩賺不賠。這樣,不僅能加強我們的底蘊和積累,還能變相削弱異族。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通過商利挑唆他們內鬥,讓他們最終漸漸淪為我們的附庸。(.無彈窗廣告)”
“商終究隻是異途,唯農才是正道!雲聰太過重商輕農了,若是如此,則國將不國,彈劾發展崛起?”陳宮不滿道。
“敢問公台先生,鮮卑人強否?”李睿問陳宮。
“控弦之士數十萬,自然強。”陳宮下意識答道。
“那他們的農在何處?”李睿又問。
“這……”陳宮無言以對。
“農為本,商為用。無農不穩,無商不富!”李睿侃侃而談,“一個國家隻有農,那它絕不可能強大。試問,我大漢當年為何強盛?是兵鋒嗎?是農耕嗎?這些都隻是基礎。當農耕提供了足夠的糧食和人口,這才有了兵馬之利,而兵馬之後呢?商!以商賈之便,奪異族牛馬錢財甚至人口!這樣才能讓我大漢越來越富。異族越來越窮,大漢越來越強,而異族越來越弱,從北疆到西域,無不以我大漢為尊。再看當年大秦如何能奪周鼎?是農耕嗎?關中之地雖富,但何能與關東相比?是兵強嗎?誠然。但僅僅如此嗎?非也。大秦一統天下之後,始皇帝做了什麽?統一幣製和度量衡,為的什麽?商!由此可見,農是我漢人立國之本,兵是強國之道。而商才是萬國來朝的本錢。你道那些蠻夷都能畏懼刀兵?你道那些異族都能誠心拜與漢人麵前?不過利益驅使而已。”
龐統看了看呂晨。見呂晨嘴角帶笑,就知道呂晨喜歡李睿的提議,不過,龐統雖然喜歡劍走偏鋒但骨子裏還是一個正統的人。對於蠻夷之地一向看得不重。生怕呂晨走入誤區。
所以。龐統咳嗽一聲,替剛才被噎住的陳宮說道:“鮮卑無農,卻有牧。農和牧對於漢人和鮮卑來說,意義相同。”
陳宮感激地朝龐統點了點頭,雖然陳宮不喜歡長得影響睡眠質量的龐統,但對於他幫自己解圍,還是心有感觸。說到底,龐統和陳宮的那點矛盾,除了那一點點地位權力之爭以外,更多的還是觀念上的差異。陳宮還不至於因為龐統長相拖了漢人後腿,就對他恨之入骨,相反,因為年齡更長,陳宮還是對龐統的才華有幾分欣賞的。
李睿雖然是龐統介紹來的,他很尊重龐統,但並不表明他會在龐統麵前畏首畏尾:“西麵,北匈奴依然未滅,東麵,扶餘部日漸強盛。若放牧就能強大,那鮮卑人為何不滅匈奴扶餘,而更喜歡南侵我大漢?鹽鐵!這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鮮卑人也知道,放牧固然能強大,但放牧養活不了太多人口,而且每年的冬季都是一場災難!他們想要更適宜生存的土地,發展人口,發展農業,發展經濟。他們掠奪我漢人,在諸位看來,是一種搶劫行為,但在我看來,不是!這分明就是一種商業行為!”
“哦?”
呂晨笑了起來,心說,李睿這家夥有想法,不過是不是太急於想在自己麵前嶄露頭角,所以有些偏激或者說特立獨行了?但,他的話確實勾起了呂晨的興趣:“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打家劫舍也是在做生意,說來聽聽。”
龐統和陳宮有些生氣了,顯然,不論他們之前是如何希望跟鮮卑人和平共處,但骨子裏,他們是仇視鮮卑人的,更對鮮卑劫掠漢人的行為大為憤恨。所以李睿提出這樣一個新奇古怪的提議,好像鮮卑人劫掠漢人還是互利互惠的事情一樣,一下子抹殺了鮮卑人的殘暴,讓他們很不滿。
李睿完全無視了龐統和陳宮的眼神,自顧自說道:“首先,商是一種互相的行為,其次,要有利可圖,最後是物品的交換。你不得不承認,鮮卑劫掠漢人是雙方的事情,不是鮮卑人自己一家玩,雖然漢人是被動的,但也無法抽身旁觀。接著,鮮卑人之所以劫掠漢人為的是掠奪糧食、鹽鐵以及人口,用來度過災荒或者增強自身,這是利!最後,漢人拿出的是糧食和人口等作為交換,而鮮卑付出是勞動力、戰馬、時間、精力、以及生命。所以,這完全可以說是一種商業行為,不過,卻是強買強賣!由此,我們可以說,鮮卑人的強大也跟商業分不開,他們對於漢人沒有優勢,所以,他們不得不采取強買強賣的方式。而我們對待異族,同樣可以!不過,卻無需做得這麽決絕,可以更加委婉,讓他們一邊把命賣給我們,一邊卻對我們感恩戴德。”
龐統和陳宮顯然對李睿的觀點嗤之以鼻,但呂晨卻眯起了眼睛,仿佛,李睿的話觸碰到了某個至關重要的東西,而呂晨短時間又沒有想起來。
“如何通過商業,將西北異族掌控與我手中?”呂晨問了。
“他們大多放牧,所以,一到冬季就會陷入危機,大量的牲畜肉和皮毛,白白浪費,這也是他們喜歡劫掠漢人的原因。而反觀我們漢人,以農為本,動亂之際,一到春夏則百姓糧米不濟。”李睿道,“商,互通有無而已。若是能以漢之糧米於冬季,換異族之牲畜,則異族可以安然過冬,來年春夏,百姓可以肉幹充饑,又可以皮毛販賣獲利,從江東荊州等糧米豐饒之地購買糧食。異族並非劫掠成性,相反,他們比我們漢人更怕死,不是勇氣的問題。而是,異族人口本就稀少,而漢民眾多,他們耗不起,若非雪災過重,牲畜大批凍死,尋常年份鮮有大規模的劫掠。”
陳宮張了張嘴沒說話,龐統幫他說了:“這與資敵有何區別?”
李睿張嘴準備還擊。
“這不叫資敵人,這叫奴役!說得再深入一點,那就是殖民。”呂晨突然說道。
雖然這跟後世的殖民差距頗大,現在的漢人也還沒有達到那樣的高度,但在這個時代,大漢的文化和商品具有統治性的優勢,一些淺顯的招數卻完全行得通。(未完待續。。)
呂晨眉毛一挑,心說這家夥的眼光倒是足夠另類啊,雖然他的一部分看法跟呂晨的想法重合,但呂晨還是好奇道:“西北乃異族地界,非在九州之列,何必看得太重?”
李睿解釋道:“正是因為西北為異族,他們相對漢人落後而閉塞,所以,以漢人的文化和商品對於他們來說,有著絕對的優勢,可以穩賺不賠。這樣,不僅能加強我們的底蘊和積累,還能變相削弱異族。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通過商利挑唆他們內鬥,讓他們最終漸漸淪為我們的附庸。(.無彈窗廣告)”
“商終究隻是異途,唯農才是正道!雲聰太過重商輕農了,若是如此,則國將不國,彈劾發展崛起?”陳宮不滿道。
“敢問公台先生,鮮卑人強否?”李睿問陳宮。
“控弦之士數十萬,自然強。”陳宮下意識答道。
“那他們的農在何處?”李睿又問。
“這……”陳宮無言以對。
“農為本,商為用。無農不穩,無商不富!”李睿侃侃而談,“一個國家隻有農,那它絕不可能強大。試問,我大漢當年為何強盛?是兵鋒嗎?是農耕嗎?這些都隻是基礎。當農耕提供了足夠的糧食和人口,這才有了兵馬之利,而兵馬之後呢?商!以商賈之便,奪異族牛馬錢財甚至人口!這樣才能讓我大漢越來越富。異族越來越窮,大漢越來越強,而異族越來越弱,從北疆到西域,無不以我大漢為尊。再看當年大秦如何能奪周鼎?是農耕嗎?關中之地雖富,但何能與關東相比?是兵強嗎?誠然。但僅僅如此嗎?非也。大秦一統天下之後,始皇帝做了什麽?統一幣製和度量衡,為的什麽?商!由此可見,農是我漢人立國之本,兵是強國之道。而商才是萬國來朝的本錢。你道那些蠻夷都能畏懼刀兵?你道那些異族都能誠心拜與漢人麵前?不過利益驅使而已。”
龐統看了看呂晨。見呂晨嘴角帶笑,就知道呂晨喜歡李睿的提議,不過,龐統雖然喜歡劍走偏鋒但骨子裏還是一個正統的人。對於蠻夷之地一向看得不重。生怕呂晨走入誤區。
所以。龐統咳嗽一聲,替剛才被噎住的陳宮說道:“鮮卑無農,卻有牧。農和牧對於漢人和鮮卑來說,意義相同。”
陳宮感激地朝龐統點了點頭,雖然陳宮不喜歡長得影響睡眠質量的龐統,但對於他幫自己解圍,還是心有感觸。說到底,龐統和陳宮的那點矛盾,除了那一點點地位權力之爭以外,更多的還是觀念上的差異。陳宮還不至於因為龐統長相拖了漢人後腿,就對他恨之入骨,相反,因為年齡更長,陳宮還是對龐統的才華有幾分欣賞的。
李睿雖然是龐統介紹來的,他很尊重龐統,但並不表明他會在龐統麵前畏首畏尾:“西麵,北匈奴依然未滅,東麵,扶餘部日漸強盛。若放牧就能強大,那鮮卑人為何不滅匈奴扶餘,而更喜歡南侵我大漢?鹽鐵!這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鮮卑人也知道,放牧固然能強大,但放牧養活不了太多人口,而且每年的冬季都是一場災難!他們想要更適宜生存的土地,發展人口,發展農業,發展經濟。他們掠奪我漢人,在諸位看來,是一種搶劫行為,但在我看來,不是!這分明就是一種商業行為!”
“哦?”
呂晨笑了起來,心說,李睿這家夥有想法,不過是不是太急於想在自己麵前嶄露頭角,所以有些偏激或者說特立獨行了?但,他的話確實勾起了呂晨的興趣:“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打家劫舍也是在做生意,說來聽聽。”
龐統和陳宮有些生氣了,顯然,不論他們之前是如何希望跟鮮卑人和平共處,但骨子裏,他們是仇視鮮卑人的,更對鮮卑劫掠漢人的行為大為憤恨。所以李睿提出這樣一個新奇古怪的提議,好像鮮卑人劫掠漢人還是互利互惠的事情一樣,一下子抹殺了鮮卑人的殘暴,讓他們很不滿。
李睿完全無視了龐統和陳宮的眼神,自顧自說道:“首先,商是一種互相的行為,其次,要有利可圖,最後是物品的交換。你不得不承認,鮮卑劫掠漢人是雙方的事情,不是鮮卑人自己一家玩,雖然漢人是被動的,但也無法抽身旁觀。接著,鮮卑人之所以劫掠漢人為的是掠奪糧食、鹽鐵以及人口,用來度過災荒或者增強自身,這是利!最後,漢人拿出的是糧食和人口等作為交換,而鮮卑付出是勞動力、戰馬、時間、精力、以及生命。所以,這完全可以說是一種商業行為,不過,卻是強買強賣!由此,我們可以說,鮮卑人的強大也跟商業分不開,他們對於漢人沒有優勢,所以,他們不得不采取強買強賣的方式。而我們對待異族,同樣可以!不過,卻無需做得這麽決絕,可以更加委婉,讓他們一邊把命賣給我們,一邊卻對我們感恩戴德。”
龐統和陳宮顯然對李睿的觀點嗤之以鼻,但呂晨卻眯起了眼睛,仿佛,李睿的話觸碰到了某個至關重要的東西,而呂晨短時間又沒有想起來。
“如何通過商業,將西北異族掌控與我手中?”呂晨問了。
“他們大多放牧,所以,一到冬季就會陷入危機,大量的牲畜肉和皮毛,白白浪費,這也是他們喜歡劫掠漢人的原因。而反觀我們漢人,以農為本,動亂之際,一到春夏則百姓糧米不濟。”李睿道,“商,互通有無而已。若是能以漢之糧米於冬季,換異族之牲畜,則異族可以安然過冬,來年春夏,百姓可以肉幹充饑,又可以皮毛販賣獲利,從江東荊州等糧米豐饒之地購買糧食。異族並非劫掠成性,相反,他們比我們漢人更怕死,不是勇氣的問題。而是,異族人口本就稀少,而漢民眾多,他們耗不起,若非雪災過重,牲畜大批凍死,尋常年份鮮有大規模的劫掠。”
陳宮張了張嘴沒說話,龐統幫他說了:“這與資敵有何區別?”
李睿張嘴準備還擊。
“這不叫資敵人,這叫奴役!說得再深入一點,那就是殖民。”呂晨突然說道。
雖然這跟後世的殖民差距頗大,現在的漢人也還沒有達到那樣的高度,但在這個時代,大漢的文化和商品具有統治性的優勢,一些淺顯的招數卻完全行得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