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在回疆兩年,給當地人民修了坎兒井,又挖了兩條運河,把天山雪水引下來,從此,沙漠中,多了幾個綠洲。當地老百姓日子也好過許多。容妃於宮中得知,為劉墉念了幾卷可蘭經,以表謝意。


    乾隆知道了,覺得劉墉有才能,踏實肯幹,為人正直,為官清廉,有其父劉統勳之風,很是喜歡。又把他調到甘肅銀川。


    去往銀川之前,乾隆特意下旨,叫劉墉回京述職。


    坐在回京馬車上,劉墉微閉著眼,吹著夏日熏風,琢磨著回去之後,該跟乾隆說些什麽。


    一路顛簸,到了京城之後,陛見之時,君臣對答,頗為和睦。


    回疆不穩,除了民族問題,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當地環境惡劣,農牧靠天吃飯,生產不易,老百姓日子不好過。若是當地官員都能如劉墉一般,放下架子,深入地方,多給老百姓做些實事,何愁百姓不安安生生過日子?傻瓜才閑著沒事兒,玩兒造反呢!


    說完政績,劉墉又建議,重開“絲綢之路”。借回疆地理之便利,與中亞各國,互通有無。


    乾隆聽了,捏著小胡子想了想,“此事容後再議。愛卿啊,你辛苦了。你在西北這些日子,朕是日夜想念。今天中午,就與朕一同用膳吧。”


    劉墉寵辱不驚,躬身答應。


    吳書來得到皇帝旨意,趕緊派人去禦膳房傳膳。禦膳房幾十號人,全天輪班,工作就是伺候好皇帝一家。聽到萬歲爺叫膳,霹靂乒乓一通響,有條不紊地依照乾隆胃口,炒菜做羹。不一會兒,十幾個小太監,捧著描龍撒金紅漆盒,從禦膳房魚貫而出,在首領太監的帶領下,朝養心殿偏殿快步走去。


    吳書來近前稟報禦膳好了。乾隆站起來,叫劉墉隨後跟著,主仆倆一同前往偏殿。說是一同用膳,其實,倆人各自坐一張桌子。


    乾隆麵前是張大桌,擺了六六三十六道菜。另有酸甜鹹三味羹湯。湊個三十九,吉利數。據說,這還是因為緬甸戰事吃緊,乾隆老抽特意叫禦膳房刪減之後的規模。


    劉墉跟前是一方小桌子,也由四素四葷一甜一鹹,八菜兩湯。


    乾隆坐下,劉墉告座,也跟著坐下。吳書來站在一旁,伺候乾隆吃飯。這些菜,乾隆每日也讀是吃慣了,隨意吃了一點兒,便去看劉墉。一麵看一麵遺憾,“這個劉墉,模樣倒是齊整,隻可惜,老是板著一張臉。要是能像和|那樣,整天樂嗬嗬的,放在身邊做近臣,想必也是不錯的。”


    遺憾完劉愛卿的相貌,再看劉愛卿愛吃的菜。嗯,不錯,還知道葷素搭配,看來,也是個懂得養生之人。乾隆正思量著,改天叫來劉統勳,一起探討一下養生之道。無論如何,老劉同誌也是年近古稀之人,這樣的老臣,多活一天,也是朝廷和皇帝的福氣。


    想著想著,忽然,劉墉坐在案前,筷子往桌子上一放,吧嗒吧嗒掉起淚來。


    吳書來一看,心內大驚。劉大人啊劉大人,您老行行好吧。沒見萬歲爺今兒個高興,還陪您一起吃飯,這可是旁人求都求不賴的殊榮。好端端的,您倒是哭什麽呀!


    乾隆也覺奇怪,微微不悅,問:“愛卿,可是飯菜不合胃口?”


    劉墉急忙跪到地上,淚都不敢擦,“回皇上,禦膳房做的菜,乃是人間難得一見的美味。”


    乾隆皺眉,“那你禦前啼哭,所為何故?”


    劉墉抽抽鼻子,“臣慚愧。臣仍記得,幼時家裏窮,臣的父親,為了讓臣兄弟們吃飽飯,常常自己餓肚子。那時候,玉米饅頭,也是好的。今日嚐到如此美味,想起當年父親疼愛之恩,再想想臣父過幾天,就到了七十古稀,不知道,還能在父親身邊孝順幾時,故而心酸落淚。還請萬歲爺降罪。”


    乾隆聽了,唏噓不已,“人生最悲傷的事,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愛卿啊,朕與你年紀相仿,可是,你卻比朕有福的多。劉老愛卿雖然年紀大了,可身子依舊健朗。而先帝——算起來,已經去世三十三年了。每次夜裏做夢,夢見皇考,朕也常常心酸不已。愛卿啊,你起來吧,朕不怪你!”


    乾隆的話,劉墉深感懷疑:你要真那麽怕你爹,還敢這麽鋪張浪費?胡說八道!


    乾隆看劉墉謝恩站起來,不說就坐,兩隻眼睛反而盯著自己桌上的菜。隨即明白過來,這家夥,是想給他老爹討要佳肴呢!登時哈哈大笑,“罷了罷了,劉愛卿如此孝順,朕怎麽能不成人之美呢!來呀,叫禦膳房比照這一桌子菜,重新再做一桌,給劉老愛卿送去。就說,是劉墉替父求的。”


    劉墉一聽,趕緊阻攔,“皇上,臣不敢。這麽多菜,臣父見了,一定會罵臣浪費。承蒙皇上憐惜,可否將今日,您與臣吃不完的菜,讓臣打包帶回去?一來,成全臣清廉節約的美名;二來,也好叫臣父與臣一家子,沾沾皇上您的龍氣,也能健康長壽。”


    乾隆自是聽出來劉墉暗裏埋怨自己“浪費”,隻是,看在劉墉一片忠孝心的份上,想起劉統勳多年兢兢業業、忠君體國,還是笑笑,“你呀!好吧,吳書來,照劉墉所說,叫他吃不了兜著走吧!”說完,吩咐劉墉挑自己喜歡的多吃,說他去了回疆兩年,餓瘦了,曬黑了,狠狠埋汰了一通劉墉如何不好看,背著手走了。


    而劉墉則是奉旨,呆在養心殿裏,慢慢悠悠,吃了個八分飽,喝了一碗湯。招呼養心殿宮人,把滿桌子菜全部打包,滿當當裝了十來個食盒。因乾隆吩咐在先,宮人不敢怠慢,有幾個小太監,奉命拎著食盒,直接把東西送到宮門口。劉墉招呼家人劉三,把食盒連同盛菜的景德鎮瓷器一同搬上自家馬車。劉三一麵搬,一麵琢磨,這些東西拿回去以後,能賣多少銀子。


    劉墉謝了小太監們,從袖子裏掏出幾塊碎銀子賞了,上車而去。


    為首的一位小太監捏著銀子,跟同伴嘿嘿一笑,“都說這劉大人父子清廉,沒想到,還能得著他的好處。”


    幾人一笑,“那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呢!”


    再說乾隆,被劉墉明諷暗刺說了兩句,心情不好,便到慈寧宮找老娘撒嬌。將那劉墉說的極為小家子氣,順便逗太後開心。


    鈕鈷祿氏太後聽了,雙手合十,念幾句佛,安撫乾隆,“皇帝,你呀,這事,哀家看,劉墉做的很不錯。你不還說,緬甸打仗,國庫吃緊。連咱娘倆的壽辰,都是儉辦。就劉墉那急脾氣,能這麽委婉勸你,就是不錯了。總之,日後,要多想想前方將士,和辛苦謀生的老百姓啊。”


    乾隆低頭,“皇額娘說的是,回去兒子就叫禦膳房以後注意些。前方戰事,皇額娘很不必擔心,有春和在,必能凱旋。”


    提起傅恒,太後也動容了,“唉,你一說富察國舅,哀家就想起先頭皇後媳婦來。要是她還在,哀家也不用天天為孫子孫女們操心呐!”說著,兩滴淚就滴了下來。


    乾隆見了,趕緊安撫:“皇額娘這是怎麽了?哪個皇子公主得罪您了,兒子這就教訓。皇額娘萬萬不要為此傷心。都是兒子不孝啊。”


    太後搖搖頭,“哀家見到孫子孫女們,心疼還來不及,哪裏會跟他們生氣。隻是,皇上,你看看,十五跟十七,乃是同母所出。十五養在慶妃身邊,整日裏,精神頭十足。可是十七,皇上,您看看,三天兩頭病。叫哀家怎麽能不心疼呢!”說著,悄悄在背後打個手勢。


    陳嬤嬤順勢上前安慰:“太後主子您別傷心。這事兒不怪令皇貴妃。畢竟,宮務繁多,她身邊的七公主也到了該準備嫁妝的時候,偶爾照顧不到十七阿哥,也是有的。等忙完這陣子,許就好了呢!”


    鈕鈷祿氏太後扭頭,淚眼汪汪地看著乾隆,“皇帝,陳嬤嬤說的,可能成嗎?”


    乾隆笑笑,安撫兩句。鈕鈷祿氏太後也不糾纏,又說些閑話,便放乾隆回去。


    又是想把十七放到其他妃子那裏養著。唉,皇額娘,您貴為太後,何苦老跟令妃過不去呢?以前,兩位皇後,都能跟您和睦相處。怎麽一到皇貴妃這裏,就磕磕絆絆,不得安生呢?


    老娘跟小老婆不對付,乾隆夾在中間,日子也不好過。心中煩悶,出了慈寧宮,棄輦步行,到禦花園散心。吳書來領著人,小心在後伺候著。到了慈寧宮東邊宮巷裏,悠悠然飄來笛聲。如雲似霞,清逸綿長。乾隆駐足細聽,慢慢便覺心境平和。這位老抽,心情一好,就要吟詩,說了一句,“笛聲好似風中來”,等了半天,不見和|附和。問吳書來,得知和|月前得了一個女兒,今日告了假,正在家裏擺滿月酒呢。


    難得有喜事,乾隆一高興,便喚上吳書來,更換便裝,到和|家去湊熱鬧。慈寧宮牆內,舒倩則是耐心地教小巧吹笛子,順便在笛聲中,思考婚姻失敗的原因。想著想著,不知不覺,淚流滿麵。尹嬤嬤還以為皇後想皇上了,拉著小平一起狠狠安慰一番。


    再說劉墉提溜著一車食盒回家,拜見劉統勳,敘了思念之情,又說了再宮中奏對。劉統勳聽完,點點頭,“咱們做臣子的,最重要的,是忠君為民。你為官為人,為父甚為放心。”


    劉墉兩個兒子也從書房趕來,拜見父親。


    劉墉叫家裏廚娘把禦菜拿進去重新熱了,招手叫兩個兒子到身邊,細問他們學業。得知兩個兒子進來學業很得老師誇獎,來年就要參加科舉,劉墉點頭,又問:“騎射功夫如何?”


    劉強、劉健麵麵相覷,“父親,我們會騎馬,但射箭就不怎麽精通。孩兒慚愧。”


    劉統勳一笑,“咱們家本就是書香世家,騎馬射箭,能說得過去就行了。難不成,還跟滿人比嗎?”


    劉強低頭沒說話,劉健則是快嘴說了句,“祖父,您小看孩兒了。別看前幾代,滿人騎射好。可是,入關以後,嬌生慣養,不事生產,如今,您去街上轉轉。比鬥雞遛狗,孩子自歎不如。比騎射,孩兒未必輸給他們。”


    劉統勳聽了,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劉墉則是皺起眉頭,“果真如此?”


    劉強點頭,“是的,父親。如今,八旗子弟,確實是‘等靠要’朝廷補助。真正能上戰殺敵、治國安邦的,已經很少了。尤其是那些家裏沒有差事的旗人,生活頹廢,都已經到了靠賣朝廷撥付的房子、土地,維持生計的地步。就連孩兒看了,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劉墉聽聞,幽幽長歎,“竟至如此!”


    劉統勳見兒子又開始操心國家大事,不由感慨,“你呀,好容易回來,還是先吃飯吧。關心關心孫子們文章,才是大事。那些八旗,豈是咱們漢人能管的?”


    劉墉聽了,隻得陪老爺子吃飯不提。


    乾隆微服,坐車到了和|家門外。吳書來趕去叫門,乾隆下車,立在牆外四下打量。和|家,不過是個獨門四合院,清靜平和,牆頭上,垂下一掛葡萄,如同水晶一般,通透欲滴。


    再往一旁看,東邊鄰居門外,掛在“李佳宅”,乾隆點頭,“嗯”,也是滿洲姓氏。再看西邊,乾隆的臉就黑了。“王宅?”怎麽回事?滿人聚居之處,何時住進來漢人?


    正要開口,和|帶著弟弟和琳,領著官家劉全,匆匆趕來。和|手上,還粘了一手油,袖子上,也都是麵粉。乾隆看了,不由心疼,近前低聲問:“愛卿啊,你怎麽這般狼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乾隆廢後翻身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純屬胡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純屬胡謅並收藏乾隆廢後翻身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