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承玄推測的那樣,息長閻選擇了息事寧人。
息紅衣固然是他的愛女,可息家還有他三個兒子,他若報仇,身死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息家事後被牽連的可能是十成十的。不管是惜命還是為了子嗣,總之息長閻沉默了。
周宇作為外人,還能做什麽?
“我倒覺得,周宇一定會給我拖後腿的。”元初移動棋子漫不經心的說。
對麵的季風沒好氣的瞥了她一眼:“當初我還當你隻是說說而已,沒想到還真下殺手啊。”可惜那個美人。
元初不以為意:“我是那信口胡說的人嗎?”
季風有氣無力:“不是,你是言行合一的那種人。”
元初這才滿意,品了口茶,覺得差點兒什麽:“還是酒來的有滋味。”
季風十分不樂意:“喝酒下棋是什麽路數啊!反正我是沒聽過。”
高瑩卻不聲不響的為元初奉上剔透精致的酒杯。
元初把玩片刻,從儲物耳環內取出靈酒斟上,淺淺飲了一口,滿意的長出一口氣:“果然,對於我來說,茶還是少了點兒什麽。隻有這杯中酒啊,才是我的最愛!”
季風忍不住朝天翻白眼,隨後立刻收斂,端正行止,看看不遠處的高瑩,心裏納悶:這孩子怎麽突然對元初大獻殷勤!
元初卻似乎看出他心裏的疑問,神秘的笑笑:“想知道為什麽嗎?”
季風認真的點頭,傳音:“你知道原因?”
“當然!”元初理所當然的點頭。
“為什麽?”季風對此十分好奇,高瑩在他麵前一向謹守本分,從未越線做過什麽,現在忽然出頭獻殷勤,他感到很不習慣,有違和感。
元初嗔怒,白了他一眼:“你啊,怎麽就不懂女兒家的心事呢?”
“哈!”季風愕然。
元初看著他:“你告訴我,你是不是對息紅衣有什麽想法?”
“嗯,想法倒是沒有,隻是暗中關注而已。”季風實話實說,“不過,我在人前從未表現過,應該沒人知道。”
元初都無語了,“你這人,看著也是個聰明人,怎麽會有這麽天真的想法。”
“什麽意思?”季風不理解。
“你既然關注了息紅衣,自然會有人發現你的行為。肯定還不止一個兩個。”元初肯定的說,“最起碼高瑩是知道的。”
她意有所指:“你現在明白了吧!息紅衣在某種程度上,可算是高瑩的情敵,我幫她殺了一個情敵,她自然要有所表示。”
元初把話說得這麽清楚,季風若是還不明白,就真是個棒槌了。
季風不是棒槌,也不是笨蛋,所以他明白了。
元初欣賞著季風時而不好意思,時而惱羞成怒,等等神色變幻,又品嚐了杯中酒,然後用棋子敲擊棋盤:“該你了。”
季風一下子收斂了心緒波動,平穩無波的思索下一步的走向。
元初看的暗暗咋舌。季風的心境修為究竟達到何等程度,她暫時毫不清楚,不過變臉技能絕對是滿分。
一局結束,季風贏了三子,還覺得不滿意:“若不是中途分心,我還能贏的更多。”
元初沒好氣:“差不多就行了,你還想怎麽樣?”
季風不在說話,也將茶杯換成酒盞,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這是被元初潛移默化影響的,也將靈酒當茶水來喝了。
高瑩過來收拾殘局,季風和元初移步到花廳,一邊欣賞廳外的美景,一邊閑聊。
“我怎麽總覺得你們都很悠閑啊!”元初略帶抱怨的嘀咕,她總覺得自己時間不夠用,所以格外羨慕那些兒有閑的修士。
“你們?都指誰?”季風饒有興致的問。
“還能有誰,經常一起論道的那幾位唄!”元初道,“和殺戮場的氛圍一點兒也不搭。”
季風忍不住苦笑起來:“你羨慕我們悠閑,殊不知我們還羨慕你繁忙有計劃。”
“啊!”元初這下驚住了。
季風看她的表情,搖搖頭:“我們相交上百年,如今我也不瞞你。你真覺得我們樂意這麽悠閑的活下去嗎?”
“咱們修士,與天爭,與地爭,與人爭。修行,本就是一個不斷爭取的過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悠閑的狀態,真的合適嗎?”
元初之前從未以這個角度考慮他們的問題,如今一下子被問住,遲疑道:“那你們……”
“我們也是沒辦法!”季風苦笑著搖頭,“修為沒法突破,生死台有沒有什麽大的危險,除了維持心境,還能幹什麽?”
“沒法突破?”元初敏銳的捕捉到這幾個字眼。
季風點點頭:“是啊,沒法突破。”
他解釋,“合體後期,乃是大乘的突破,需要各方麵的升華,心境、修為、法則,乃至氣運等等,缺一不可。可我們身處殺戮場,不突破沒法離開,不離開沒法曆練,不曆練又沒法突破,真是太為難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前輩們成立了論道會,因為彼此交流論道,有了交情,生死戰的危險降低了不少,可成功突破的仍舊少之又少。”
元初也愣住了,按照季風的思路,這是個死循環啊!
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問題,到了修真界仍舊是無解。
“所以你們的悠閑,是為了壓製煩躁,保持心境?”元初哭笑不得。
季風點頭,“你是不知道,我們有多麽羨慕你的繁忙狀態,每天計劃著怎麽修煉,怎麽感悟,怎麽殺人,怎麽善後……”他由衷道,“有事可做,也是一種幸福。”
元初有些兒艱難的反駁:“可是,無事可做的悠閑,更是幸福!”
“分明是墮落。”季風毫不客氣的反駁,由此可見,他何等厭惡自身的悠閑和無計可施。
元初也是初次聽說這件事,震驚之下也沒什麽想法,反而考慮到自己的突破問題。
“我會不會也像季風他們這些兒先行者一樣,卡在某個境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打磨?”這對於修行上從未遇到什麽大瓶頸的元初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我會不會因此產生心境漏洞?”她拷問自身的道心,是否能夠接受時間的磨礪,能否承擔瓶頸的桎梏。
“以後的瓶頸和突破,是不是需要特殊的辦法?”畢竟她同樣身處殺戮場,同樣無法出去曆練,不僅僅是殺戮場的限製,也因為東陵九霄的關注。
息紅衣固然是他的愛女,可息家還有他三個兒子,他若報仇,身死的可能性在九成以上,息家事後被牽連的可能是十成十的。不管是惜命還是為了子嗣,總之息長閻沉默了。
周宇作為外人,還能做什麽?
“我倒覺得,周宇一定會給我拖後腿的。”元初移動棋子漫不經心的說。
對麵的季風沒好氣的瞥了她一眼:“當初我還當你隻是說說而已,沒想到還真下殺手啊。”可惜那個美人。
元初不以為意:“我是那信口胡說的人嗎?”
季風有氣無力:“不是,你是言行合一的那種人。”
元初這才滿意,品了口茶,覺得差點兒什麽:“還是酒來的有滋味。”
季風十分不樂意:“喝酒下棋是什麽路數啊!反正我是沒聽過。”
高瑩卻不聲不響的為元初奉上剔透精致的酒杯。
元初把玩片刻,從儲物耳環內取出靈酒斟上,淺淺飲了一口,滿意的長出一口氣:“果然,對於我來說,茶還是少了點兒什麽。隻有這杯中酒啊,才是我的最愛!”
季風忍不住朝天翻白眼,隨後立刻收斂,端正行止,看看不遠處的高瑩,心裏納悶:這孩子怎麽突然對元初大獻殷勤!
元初卻似乎看出他心裏的疑問,神秘的笑笑:“想知道為什麽嗎?”
季風認真的點頭,傳音:“你知道原因?”
“當然!”元初理所當然的點頭。
“為什麽?”季風對此十分好奇,高瑩在他麵前一向謹守本分,從未越線做過什麽,現在忽然出頭獻殷勤,他感到很不習慣,有違和感。
元初嗔怒,白了他一眼:“你啊,怎麽就不懂女兒家的心事呢?”
“哈!”季風愕然。
元初看著他:“你告訴我,你是不是對息紅衣有什麽想法?”
“嗯,想法倒是沒有,隻是暗中關注而已。”季風實話實說,“不過,我在人前從未表現過,應該沒人知道。”
元初都無語了,“你這人,看著也是個聰明人,怎麽會有這麽天真的想法。”
“什麽意思?”季風不理解。
“你既然關注了息紅衣,自然會有人發現你的行為。肯定還不止一個兩個。”元初肯定的說,“最起碼高瑩是知道的。”
她意有所指:“你現在明白了吧!息紅衣在某種程度上,可算是高瑩的情敵,我幫她殺了一個情敵,她自然要有所表示。”
元初把話說得這麽清楚,季風若是還不明白,就真是個棒槌了。
季風不是棒槌,也不是笨蛋,所以他明白了。
元初欣賞著季風時而不好意思,時而惱羞成怒,等等神色變幻,又品嚐了杯中酒,然後用棋子敲擊棋盤:“該你了。”
季風一下子收斂了心緒波動,平穩無波的思索下一步的走向。
元初看的暗暗咋舌。季風的心境修為究竟達到何等程度,她暫時毫不清楚,不過變臉技能絕對是滿分。
一局結束,季風贏了三子,還覺得不滿意:“若不是中途分心,我還能贏的更多。”
元初沒好氣:“差不多就行了,你還想怎麽樣?”
季風不在說話,也將茶杯換成酒盞,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這是被元初潛移默化影響的,也將靈酒當茶水來喝了。
高瑩過來收拾殘局,季風和元初移步到花廳,一邊欣賞廳外的美景,一邊閑聊。
“我怎麽總覺得你們都很悠閑啊!”元初略帶抱怨的嘀咕,她總覺得自己時間不夠用,所以格外羨慕那些兒有閑的修士。
“你們?都指誰?”季風饒有興致的問。
“還能有誰,經常一起論道的那幾位唄!”元初道,“和殺戮場的氛圍一點兒也不搭。”
季風忍不住苦笑起來:“你羨慕我們悠閑,殊不知我們還羨慕你繁忙有計劃。”
“啊!”元初這下驚住了。
季風看她的表情,搖搖頭:“我們相交上百年,如今我也不瞞你。你真覺得我們樂意這麽悠閑的活下去嗎?”
“咱們修士,與天爭,與地爭,與人爭。修行,本就是一個不斷爭取的過程,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悠閑的狀態,真的合適嗎?”
元初之前從未以這個角度考慮他們的問題,如今一下子被問住,遲疑道:“那你們……”
“我們也是沒辦法!”季風苦笑著搖頭,“修為沒法突破,生死台有沒有什麽大的危險,除了維持心境,還能幹什麽?”
“沒法突破?”元初敏銳的捕捉到這幾個字眼。
季風點點頭:“是啊,沒法突破。”
他解釋,“合體後期,乃是大乘的突破,需要各方麵的升華,心境、修為、法則,乃至氣運等等,缺一不可。可我們身處殺戮場,不突破沒法離開,不離開沒法曆練,不曆練又沒法突破,真是太為難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前輩們成立了論道會,因為彼此交流論道,有了交情,生死戰的危險降低了不少,可成功突破的仍舊少之又少。”
元初也愣住了,按照季風的思路,這是個死循環啊!
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問題,到了修真界仍舊是無解。
“所以你們的悠閑,是為了壓製煩躁,保持心境?”元初哭笑不得。
季風點頭,“你是不知道,我們有多麽羨慕你的繁忙狀態,每天計劃著怎麽修煉,怎麽感悟,怎麽殺人,怎麽善後……”他由衷道,“有事可做,也是一種幸福。”
元初有些兒艱難的反駁:“可是,無事可做的悠閑,更是幸福!”
“分明是墮落。”季風毫不客氣的反駁,由此可見,他何等厭惡自身的悠閑和無計可施。
元初也是初次聽說這件事,震驚之下也沒什麽想法,反而考慮到自己的突破問題。
“我會不會也像季風他們這些兒先行者一樣,卡在某個境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打磨?”這對於修行上從未遇到什麽大瓶頸的元初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我會不會因此產生心境漏洞?”她拷問自身的道心,是否能夠接受時間的磨礪,能否承擔瓶頸的桎梏。
“以後的瓶頸和突破,是不是需要特殊的辦法?”畢竟她同樣身處殺戮場,同樣無法出去曆練,不僅僅是殺戮場的限製,也因為東陵九霄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