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接到聖旨,暗自冷笑不已不說。就是駐紮在外麵的淮軍將領聽了以後也是對朝廷鄙夷得很。且不說朝令夕改,單單是認為一紙詔書就想控製二十幾萬淮軍兵馬?各級將領就能聽朝廷的號令?


    其實李鴻章和淮軍的將領還真是冤枉了朝廷的軍機大臣們,前一個詔書純粹是年輕氣盛的光緒帝下的。本來按照現在的清廷的規矩,這樣的詔書需要經過慈禧的批準,但是光緒帝憤怒於淮軍在與叛軍的幾次交鋒中的畏縮不前,繞過慈禧與內閣,直接聖旨要開革了李鴻章,純粹是個人行為。當慈禧與內閣軍機們接到小太監的通風報信後,均是大驚失色。且不說現在淮軍幾十萬人雲集京畿,萬一有個兵變動亂麻煩就大了。單是李鴻章現在的身份也不是說開革就開革的,而且還是這麽一竿子擼到底。所以在接到消息後,慈禧與一眾軍機大臣俱是大驚失色,慈禧更是連忙出懿旨,安撫李鴻章及淮軍眾將,也顧不得照顧光緒的臉麵了。


    不提北京的這場鬧劇如何收場,現在安南也已經開始了新的攻勢。在清軍新編軍隊換防剛結束不久,北伐軍東路部隊就在軍艦的掩護下越過長江防線,沿運河古道北上江蘇,進抵淮安,前鋒直逼宿遷。在與清軍新編部隊的的交戰中,北伐軍將領一陣無奈,因為這些清軍逃跑的機動能力大大提高,許多地方的新編清軍手裏拿著新式步槍卻不會用,在交戰時竟然還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打槍。更有少數人竟然把帶刺刀的步槍當原始的長槍使用,揮舞著就衝了上來。雖然勇氣可嘉,但是效果實在是讓人無語。倒是北伐軍士兵們在開槍時都有些無奈,覺得這樣的戰鬥甚是無聊。


    徒有其表的清軍新軍被一陣槍炮收拾了個幹淨,剩下的就簡單多了,除了行軍就是收繳地方武裝了武器了。清軍新軍除了在剛開始展現了一下他們的勇氣外,就剩下一路狂逃了。以至於北伐軍的將領們,都懷疑這樣進展神是不是清軍的誘敵之計了,屢次命令部隊要穩紮穩打,切莫貪功冒進中了埋伏。東路北伐軍進展神,中路的的進攻就有些麻煩了,張之洞在湖北清軍新軍和朝廷的新軍大為不同。戰鬥力還是相當厲害的,雖然重武器缺乏,但是依靠有利的地形,還是在節節抵抗北伐軍的進攻。雖然北伐軍占領了武漢等江邊重鎮,但是並沒有徹底打垮湖北新軍主力,反而陷入了需要分兵各地駐守的尷尬境地,要不是在安徽戰場的北伐軍在取勝後,及時增援湖北,張之洞都有可能反攻回來。


    湖北的清軍抵抗激烈,但是不能挽回清軍在整個戰場上的劣勢。相比於第一階段的北伐,這次的北伐蕭智等人顯得更加從容,也更加的自信。北伐軍實力增加是一方麵,更主要的是蕭智現在占據了絕對的主動權,也就是占了所謂的“勢”。相比於第一階段,現在蕭智進可以占據北中國黃河以南的大片區域,退可以就受長江占據富庶地區。反觀清廷,接連丟了江南及四川等富庶地區,財政困難不說,軍火也得不到及時補充,淮軍和新編清軍矛盾漸生,朝堂上也是紛爭不斷,保守派與維新派互相指責對方。光緒與慈禧也是矛盾不少,這從給李鴻章的那兩道完全矛盾的聖旨就可以看出來。在蕭智等人看來,是徹底解決國內問題的時候了。


    湖北的新軍還是沒能抵擋住北伐軍的步伐,張之洞也不是神仙。在北伐軍不斷的攻勢麵前,清軍新軍被一點點的消耗殆盡,1987年5月初,張之洞的湖北新軍在堅持了兩個月之後,終於被徹底的消滅了。到五月中旬是,北伐軍已經進軍到了黃河沿岸,與清軍隔河對峙。在西路,北伐軍已經進入陝西,隔黃河與清軍在山西太原一帶對峙,威逼京師。一時間北京人心惶惶,淮軍兵馬頻頻調動,在黃河沿線手忙腳亂的布置防線,至於原來朝廷視為柱石的十八鎮新軍,早被北伐軍打的殘缺不全了,短短兩個月不到,二十幾萬人馬還剩下六萬不到,至於四川的六鎮新軍現在更是連渣都找不到了,不得已朝廷隻能把冷落了許久的淮軍重新請出山。至於京畿駐守隻能是那些剩餘的六萬新軍了,八旗兵就不要指望了,他們不拖後後退就燒高香了。


    閑了多日的淮軍人馬被緊急調到了黃河沿岸各個主要地區駐紮,天津周圍的駐軍也被抽調一空,除了在大沽口一帶還駐紮這八千淮軍外,其餘的就是從蒙古調來的兩萬騎兵了,而京畿地區也隻有六萬左右的殘存的新軍,這就造成了整個京師地區暫時性的兵力空虛,蕭智等的就是這個時機。


    在黃河沿岸地區,北伐軍不斷起小規模的戰鬥,以吸引清軍的主力,同時麻痹清廷的統治者,讓其誤以為主攻方向還是在路上,其實現在的北伐軍主力都集結在上海和杭州一帶,海軍登陸戰才是第二階段北伐的主要作戰方向和方式,蕭智要一戰定乾坤。京津地區包括山海關等地區的清軍部隊不斷被抽調前往黃河前線,後方兵力也開始漸漸地空虛,北京西山大營的兵將早就被調到了山西,京城北大營的部隊被調到了山東德州,就連剛剛征調來的六萬蒙古騎兵也被調到了河南開封一帶,北京城不知不覺就成了一個不設防的城市。


    天津港口已經變得冷冷清了,北洋艦隊雖還在這裏駐紮,但是卻很少出港了。從1986年底,安南海軍就已經經入了渤海海域,北洋艦隊徹底成了一支存在艦隊,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效用。朝廷三番五次要求艦隊出海作戰,但是被李鴻章一一拒絕了,朝廷有心強令其出海作戰,但是光緒帝一紙詔書打亂了慈禧的部署,弄得現在李鴻章心裏窩火,對於北洋艦隊出海一事李鴻章更是多方搪塞,慈禧也沒有辦法。


    當安南海軍護送著運兵船浩浩蕩蕩低來到天津外海時,北洋艦隊竟然毫無動作。倒是大沽炮台反應還算是及時,在安南海軍到來時了幾炮還擊,可以炮台老舊,火炮射程也是有限,被安南海軍一通炮擊後就基本上啞火了。五十三艘各種戰艦護衛著兩百三十多艘各種運輸艦,停在了天津外海,迄今為止,整個人類曆史上最大一次的登陸戰開始了。


    這次登陸作戰蕭智等人籌劃了很久,包括人員的集結,物資的準備,各種船隻的調配都是在秘密而高效地境況下進行的,而這些行動最終的目的僅僅隻有不到十個人知道。一直到行動開始的前三天,在一切物資和人員都準備好的時候,各個集結起來的部隊,包括他們的指揮官才知道他們所要行動的目的和方向。這次登陸戰總計動員了全部六個海軍陸戰師有一個旅,七個精銳甲等師團有一個獨立工程旅,登陸人數總兵力二十二萬人,這還不包括參加護航的海軍部隊,動員的船隻過3oo艘,其中第一波次登陸的部隊過五萬人,將在天津和秦皇島,以截斷清廷東逃出關的路線,其中一部在天津登陸後將直插張家口和承德,切斷起北逃蒙古和西逃山西的路線,從而徹底解決清廷的抵抗中心。


    在秦皇島登陸的部隊進展神,本來這裏靠近山海關,應該有重兵駐守,但是不斷地抽調部隊去黃河前線,使的這裏的留守的部隊隻剩下三個營不到一千五百人。相對於北伐軍一萬五千人的登陸部隊來說,這點人整的不夠看!天津的登陸就麻煩多了,雖然北洋艦隊被嚇的不敢動彈,但是蒙古駐守此地的兩萬蒙古騎兵還是相當有戰鬥力的,雖然他們還是傳統馬刀長槍,但是抵抗意誌卻很頑強,直到全部戰死也沒有投降的,這倒是讓北伐軍的將領們好好感歎了一把。


    李鴻章在北伐軍登陸天津時就已經徹底的放棄了,雖然他不是一個輕易放棄的人,但是在其兄李翰章第二次來秘密見他時他就徹底的放棄了。從一開始李鴻章就知道這場爭鬥清廷贏不了,身為直隸總督,軍機大臣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老大帝國是多麽的虛弱和腐朽。作為開眼看世界的北洋大臣,他比朝中的任何人都清楚世界的變化,清楚安南蕭智等人市實力。李鴻章有傳統的忠君思想,但是他更有“君子不立於圍牆”的覺悟。不管這麽說,讓李氏家族為愛新覺羅皇朝陪葬,他李鴻章是沒這個想法的。自從他大哥李翰章投靠了南麵的“叛匪”後,他的忠君念頭就徹底絕了。這次北伐軍登陸天津時,李鴻章第一時間命令駐守的八千淮軍就地駐守,沒有命令不得出營。八千兵力對二十萬兵力,李鴻章還沒有自大到這個程度,既然是要敗了,就不要連累家鄉子弟了。


    李鴻章在天津的不抵抗使得登陸部隊,進展迅,後續部隊遠遠不斷地登陸上岸。僅僅一天時間就有近7萬兵員登陸,包括近一半的物資也已經裝卸完畢。在稍事休息後,一路兩萬兩千千人沿著寶坻――興隆線進軍承德,經過半日激戰後占領了承德,切斷了清廷北逃的路線,一路兩萬人兩千人繞過京城,經密雲――懷來一線攻擊張家口,經過兩個時辰的激戰占領了這個京城的西大門,切斷了清廷西逃的路線。在短短兩天內,京城周圍的各個門戶相繼失守,清廷甚至一還沒來的及做出反應,就已經被包圍在京畿地去了,一時間京城內人心大亂,遠在黃河前線的清軍登時防線崩潰,各部隊紛紛或是被召或是主動或是打著勤王的旗號急急的往京師趕,一時間各地北伐軍進展迅,清廷的實際控製區域被壓縮至京畿一帶,其餘地區要麽被北伐軍占領,要麽現在是群龍無一盤混亂,等著北伐軍去接收。至此清廷在國內的大勢已去。


    決戰的氣息漸漸的濃了起來,隻是一個是日薄西山,一個如日出東方,誰勝誰負已經不是蕭智等人考慮的事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84年改變的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湖六家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湖六家半並收藏1884年改變的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