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自遠是山東青島人。父親是日商紗廠的工人。
一九二九年七月,青島工人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民黨的統治,舉行了全市性大罷工。罷工以日商各紗廠、絲廠、木廠、火柴廠、油坊的工人為主,人數超過兩萬,為時持續半年,史稱“青島民國十八年大罷工”。
父親是反抗日商壓迫的骨幹,地下黨員。杜自遠從十五歲起,協助父親做地下工作。他十八歲時,由於地下黨組織連續遭到破壞,他不得不離家出走。開始是在武漢讀書。書讀不下去了,便直接投奔了新四軍。
由於他有地下工作的經曆,直接進入新四軍敵工部工作。一九四一年,杜自遠任敵工部偵察科科長時,奉命與落鳳嶺武鳳英武裝接觸,並最終將其改編為“皖贛山區遊擊支隊”。一九四五年年底,他離開落鳳嶺,先去了在山西定襄縣的華北局情報部工作,後調到南京從事地下工作。
杜自遠坐在敬業銀行辦公室裏,緊皺眉頭。他是一個老資格的經驗非常豐富的地下工作者,但他現在卻感到困惑和不安。
他察覺到自己遇到了一個非同一般的對手。他剛剛安排好醫院,就被對方察覺。傷員剛進醫院,緊跟著特務也進了醫院。他準備在夜裏帶走傷員,特務就已經在醫院裏設伏。僅僅因為他選擇的途徑極為隱蔽,行動極為小心,任務才算成功,但帶走的傷員卻是一個假的。最糟糕的,是他的應急點被特務發現。他們剛剛撤離,特務們就趕到了。如果不是那個假傷員,他們都會被捕。
但是,以他長期做地下工作的眼光來看,特務們犯的錯誤也同樣嚴重。特務們公開守住醫院大門,這是對他的警告。特務們發現了他的應急點,卻沒有立刻采取抓捕行動。這是疏忽還是有意?他接到醫院裏同誌的報告,為首的是一個女特務,極其機警狡猾。但她卻對醫生說:“明天下午,我們要帶走傷員。”正是這句話,雖然是至關重要的情報,卻讓杜自遠此時陷入在猶豫之中。
這是一個圈套嗎?傷員還在醫院裏,下午將要被送走,他無論如何都要帶走傷員。但還是那句話,這是一個圈套嗎?
他不得不萬分小心地策劃自己的行動方案。他要確保,即使對方有圈套,今天下午也能成功帶走傷員。
這個時候,也就是上午十點鍾左右,左少卿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也在考慮自己的行動。她要先確保自己的安全。她先做了一件事,給情報組的趙明貴打電話。正如她預料的一樣,趙明貴不在。那麽,他一定是在處長辦公室裏,也許正在對自己詳加分析呢。
她對此稍有不安,但並不嚴重。她仔細檢查過自己在這兩天裏的行動,相信他們找不出自己的漏洞。在今天早上的會議上,隻有右少卿對自己發起過一次進攻,並且,攻擊的是她這兩天裏唯一的漏洞。這讓她明白,對自己最大的威脅,其實就是她的這個妹妹。
有一個情況讓她肅然起敬。外麵的同誌確實棋高一著,並且策劃周密嚴謹,行動迅速果斷。在關鍵處,即使是她,也摸不清路數。這是一個高手,她這樣想。假如今後有機會,她倒很想見一見這個人。但轉念一想,她要見到這個人,就得抓住這個人。天,這是不可以的。
她確信一點,對仍留在博愛醫院裏的傷員,外麵的同誌一定不會放棄。他們一定還會采取行動,並且一定是策劃周密嚴謹,行動果斷迅速,一定會得手。正是考慮到這一點,今天下午,她一定要和某個人呆在一起。
趙明貴十一點時給她回了電話,問是否找他有事?
左少卿平靜地說:“你下午有時間嗎?我想和你們組碰一碰情況。我回來後,咱們還一直沒有碰一碰情況呢。”
“好呀,”趙明貴在電話裏說,“什麽時候?”
“我今天一天都在局裏,你要是方便的話,咱們就下午兩點鍾見麵吧。”
“可以,我下午兩點鍾去找你。”
趙明貴說得很幹脆。這就是說,他下午不會和程雲發一起去運送傷員。這樣一來,外麵同誌成功的可能性會更高一些。左少卿確認,所有情況都在她的掌握之中。她的心情,稍感輕鬆一些。
這個時候的程雲發,剛剛離開處長辦公室。他心裏一直在考慮兩件事。一件是下午運送傷員的事。他回到辦公室後,就給中央醫院打了一個電話,請他們派一輛救護車,下午兩點半在博愛醫院門口碰頭。
他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個請求,在中央醫院裏引起一些不易察覺的波動。
杜自遠知道,傷員目前還處於昏迷狀態,要移動傷員,最好的辦法是使用救護車。保密局沒有這種車輛,隻能從中央醫院調動。所以,當程雲發要求中央醫院派出救護車時,這個消息,就被人以極快的速度傳遞給杜自遠。
杜自遠立刻出門,開始安排下午的行動。但杜自遠並沒有想到的是,程雲發對麵,還坐著一個人,就是右少卿。
此時,程雲發正在考慮的第二個問題,很讓他為難。顯然他已經得罪了左少卿。他當麵指責左少卿就是共黨特工,叫她自己承認吧。左少卿立刻予以回擊,結果反倒讓程雲發自己陷於被動。
程雲發心裏很不自在。處長的目的是抓左少卿身後的大魚,自己真應該想到這一點,在會上不要那麽急躁。現在的結果是,他在會後又受到處長的斥責。他想,媽的,老子現在還得想辦法,和這個左少卿緩和一下關係。正是這個時候,他看到了右少卿那不同尋常的眼神。
右少卿有自己的辦公室。但她除了在研究複查左少卿曾經辦過的案子外,經常坐在程雲發的辦公室裏。畢竟她來的時間還太短,要了解保密局本部以及本處本組的各種情況,呆在程雲發的辦公室裏是更好的辦法。
“你怎麽了?”程雲發望著右少卿那張俊俏的臉,問道。
右少卿說話時卻有一點猶豫。按她脾氣,她早就一口氣說出她想說的話。但眼前這個人,卻是個掉在地上的年糕,拍不得打不得。她早看出程雲發受了處長的訓斥,所以她說話的口氣也變得柔和了許多。
“老程,”她輕聲說:“要救護車的事,你要是悄悄辦,可能更好一些。”
“這事呀,”程雲發咧了一下嘴,想嘲笑她的想法。但他立刻意識到,可能真的是自己做的不妥。他想了一下問:“這個事,有那麽嚴重嗎?”
右少卿看著他沒有說話,希望他能想明白。
“那,現在了,你說怎麽辦?”他不想再出錯,隻能虛心求教。
右少卿繼續放緩口氣,“老程,再要一輛救護車吧。你別去要,委托別人去要,在另一個地方等候。”
程雲發至少過了一分鍾,才想明白這個事。他咧開大嘴笑起來,“聰明,右少,你可真聰明。這叫瞎子上街,叫他們摸不著門。”
程雲發的智力忽然開朗。他早該想到,右少的能力絕不在左少之下。她當然是要置左少卿於死地的。有她幫著,不愁弄不倒左少卿。
右少卿靜靜地說:“老程,我下午和你一起去。”
程雲發嘿嘿地笑起來,“好,咱們一起去,這樣更穩妥。”他打電話給南京衛戍司令部警務處處長,請他再向中央醫院要一輛救護車。他哈哈地笑著說,“有一些特殊情況,詳情見麵再跟你說吧。”對方答應了。程雲發輕鬆地掛斷電話。
右少卿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一條路線,說出自己的想法。她說的是一個虛虛實實的辦法,讓人摸不清傷員究竟會從哪條路上送走。程雲發非常高興。
下午一點鍾,左少卿坐在辦公室裏看資料。下午兩點鍾,趙明貴要來交流情報,她需要做一些準備。其實,她並沒有太多的情報要與趙明貴交流,但她需要趙明貴和自己呆在一起,以免程雲發運送傷員出事,再被人懷疑到自己頭上。
這時,柳秋月輕輕進來,一邊遞給她一份文件夾,一邊說:“少主,老程的人已經集中了,在會場裏,正在訓話呢。”
左少卿看她一眼,“是準備運送傷員吧?”
“是,好像他們要分成兩組,一組老程帶著,還有一組右少帶著。”
左少卿的腦海裏瞬間翻騰起來,這個意外的情況讓她心裏極其不安。她有點機械地翻開手裏的文件夾,一頁一頁翻看著。但是,一個字也沒有看進去。她抬頭說:“秋月,這些情報不夠,再找一些來,別讓老趙看輕了咱們。”
“好,我就去。”柳秋月看她一眼,立刻出了辦公室。
左少卿的臉色已經變了,她甚至感覺到了恐懼。這真的是一件意外的事,突然並且劇烈地讓她覺得腦海翻騰。她可以低估程雲發,但她不應該低估右少卿。這件事裏明顯有右少卿的影子。
分成兩組,那就是分成兩路出發。外麵的同誌會想到這一點嗎?如果運送傷員分走兩條路,外麵的同誌怎麽知道傷員在哪一組裏?
左少卿心中一緊,連她也不知道程雲發會帶著傷員走哪一條路呀!“我該怎麽辦?”左少卿竭力思考著,竟一時想不出主意。
時間過得很快。兩點鍾,趙明貴帶著他的人,準時來到左少卿的辦公室裏。
柳秋月給他們沏上茶,略盡地主之誼。
趙明貴笑著說:“魯城不在?”
左少卿盯他一眼,“魯城還在醫院裏。”
“噢,我忘了。魯城在醫院裏。今天就是你和秋月了。”
“是,”左少卿一點頭,“咱們開始吧。”
“開始,開始。”趙明貴拿出筆記本和鋼筆。
左少卿準備的情報雖然很多,但其實並不重要,她不過是要和他耗一點時間而已。但她說的第一條情報,就引起趙明貴的重視,這是她沒有想到的。
左少卿笑著說:“老趙,我先說一條聽來的消息吧。我聽說,蘇聯到目前為止,繼續在遠東地區增加軍力。你聽到過這個消息嗎?”
趙明貴放下手裏的鋼筆,抬起頭,用一種特殊的眼光看著她。
“怎麽了?”她問。
“這個消息,你是從哪裏聽來的?”他認真地問。
左少卿想了一下,“在國際聯歡社,不久前。”
“梅斯?”趙明貴問的很簡潔。
左少卿也警覺起來,“是。怎麽回事?”
“你知道梅斯是什麽人?”
“美國商社高級主管。”左少卿回答。
“他是中央情報局的人。”趙明貴輕聲說。
左少卿立刻領會到這裏邊的奧秘。抗戰時期,戴笠和美國海軍情報局拉上關係,獲得大量資助,並成立了中美合作所,開展了一係列的合作。
戴笠是國民政府的情報首腦,中央情報局也很想與之建立聯係。但美國海軍情報局與中央情報局有極深的門戶之見,彼此互相拆台已經有許多年了。現在雖然是毛人鳳當家,但與美國海軍情報局的合作,已經成為傳統,雙方之間的關係極深。中央情報局輕易插不進來。
左少卿輕聲問:“老趙,你什麽意思?”
趙明貴急忙伸出手止住她,“左少,我沒有別的意思,這事也和你無關。和你說實話吧,我聽說,中央情報局一直想把手伸進保密局裏。這個事,咱們哪兒說哪兒了,你以後留心就行了。我聽說,毛局長很在意這個事。”
左少卿和趙明貴都沒有想到,事情會有多麽巧。此時,也就是他們談論這件事的時候,二處主任秘書何俊傑,正在國際聯歡社裏,與梅斯見麵。
他們沒有想到的另一件事,是程雲發運送傷員時,真的出事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麽要什麽,都砸過來吧!
一九二九年七月,青島工人為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民黨的統治,舉行了全市性大罷工。罷工以日商各紗廠、絲廠、木廠、火柴廠、油坊的工人為主,人數超過兩萬,為時持續半年,史稱“青島民國十八年大罷工”。
父親是反抗日商壓迫的骨幹,地下黨員。杜自遠從十五歲起,協助父親做地下工作。他十八歲時,由於地下黨組織連續遭到破壞,他不得不離家出走。開始是在武漢讀書。書讀不下去了,便直接投奔了新四軍。
由於他有地下工作的經曆,直接進入新四軍敵工部工作。一九四一年,杜自遠任敵工部偵察科科長時,奉命與落鳳嶺武鳳英武裝接觸,並最終將其改編為“皖贛山區遊擊支隊”。一九四五年年底,他離開落鳳嶺,先去了在山西定襄縣的華北局情報部工作,後調到南京從事地下工作。
杜自遠坐在敬業銀行辦公室裏,緊皺眉頭。他是一個老資格的經驗非常豐富的地下工作者,但他現在卻感到困惑和不安。
他察覺到自己遇到了一個非同一般的對手。他剛剛安排好醫院,就被對方察覺。傷員剛進醫院,緊跟著特務也進了醫院。他準備在夜裏帶走傷員,特務就已經在醫院裏設伏。僅僅因為他選擇的途徑極為隱蔽,行動極為小心,任務才算成功,但帶走的傷員卻是一個假的。最糟糕的,是他的應急點被特務發現。他們剛剛撤離,特務們就趕到了。如果不是那個假傷員,他們都會被捕。
但是,以他長期做地下工作的眼光來看,特務們犯的錯誤也同樣嚴重。特務們公開守住醫院大門,這是對他的警告。特務們發現了他的應急點,卻沒有立刻采取抓捕行動。這是疏忽還是有意?他接到醫院裏同誌的報告,為首的是一個女特務,極其機警狡猾。但她卻對醫生說:“明天下午,我們要帶走傷員。”正是這句話,雖然是至關重要的情報,卻讓杜自遠此時陷入在猶豫之中。
這是一個圈套嗎?傷員還在醫院裏,下午將要被送走,他無論如何都要帶走傷員。但還是那句話,這是一個圈套嗎?
他不得不萬分小心地策劃自己的行動方案。他要確保,即使對方有圈套,今天下午也能成功帶走傷員。
這個時候,也就是上午十點鍾左右,左少卿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裏,也在考慮自己的行動。她要先確保自己的安全。她先做了一件事,給情報組的趙明貴打電話。正如她預料的一樣,趙明貴不在。那麽,他一定是在處長辦公室裏,也許正在對自己詳加分析呢。
她對此稍有不安,但並不嚴重。她仔細檢查過自己在這兩天裏的行動,相信他們找不出自己的漏洞。在今天早上的會議上,隻有右少卿對自己發起過一次進攻,並且,攻擊的是她這兩天裏唯一的漏洞。這讓她明白,對自己最大的威脅,其實就是她的這個妹妹。
有一個情況讓她肅然起敬。外麵的同誌確實棋高一著,並且策劃周密嚴謹,行動迅速果斷。在關鍵處,即使是她,也摸不清路數。這是一個高手,她這樣想。假如今後有機會,她倒很想見一見這個人。但轉念一想,她要見到這個人,就得抓住這個人。天,這是不可以的。
她確信一點,對仍留在博愛醫院裏的傷員,外麵的同誌一定不會放棄。他們一定還會采取行動,並且一定是策劃周密嚴謹,行動果斷迅速,一定會得手。正是考慮到這一點,今天下午,她一定要和某個人呆在一起。
趙明貴十一點時給她回了電話,問是否找他有事?
左少卿平靜地說:“你下午有時間嗎?我想和你們組碰一碰情況。我回來後,咱們還一直沒有碰一碰情況呢。”
“好呀,”趙明貴在電話裏說,“什麽時候?”
“我今天一天都在局裏,你要是方便的話,咱們就下午兩點鍾見麵吧。”
“可以,我下午兩點鍾去找你。”
趙明貴說得很幹脆。這就是說,他下午不會和程雲發一起去運送傷員。這樣一來,外麵同誌成功的可能性會更高一些。左少卿確認,所有情況都在她的掌握之中。她的心情,稍感輕鬆一些。
這個時候的程雲發,剛剛離開處長辦公室。他心裏一直在考慮兩件事。一件是下午運送傷員的事。他回到辦公室後,就給中央醫院打了一個電話,請他們派一輛救護車,下午兩點半在博愛醫院門口碰頭。
他沒想到的是,他的這個請求,在中央醫院裏引起一些不易察覺的波動。
杜自遠知道,傷員目前還處於昏迷狀態,要移動傷員,最好的辦法是使用救護車。保密局沒有這種車輛,隻能從中央醫院調動。所以,當程雲發要求中央醫院派出救護車時,這個消息,就被人以極快的速度傳遞給杜自遠。
杜自遠立刻出門,開始安排下午的行動。但杜自遠並沒有想到的是,程雲發對麵,還坐著一個人,就是右少卿。
此時,程雲發正在考慮的第二個問題,很讓他為難。顯然他已經得罪了左少卿。他當麵指責左少卿就是共黨特工,叫她自己承認吧。左少卿立刻予以回擊,結果反倒讓程雲發自己陷於被動。
程雲發心裏很不自在。處長的目的是抓左少卿身後的大魚,自己真應該想到這一點,在會上不要那麽急躁。現在的結果是,他在會後又受到處長的斥責。他想,媽的,老子現在還得想辦法,和這個左少卿緩和一下關係。正是這個時候,他看到了右少卿那不同尋常的眼神。
右少卿有自己的辦公室。但她除了在研究複查左少卿曾經辦過的案子外,經常坐在程雲發的辦公室裏。畢竟她來的時間還太短,要了解保密局本部以及本處本組的各種情況,呆在程雲發的辦公室裏是更好的辦法。
“你怎麽了?”程雲發望著右少卿那張俊俏的臉,問道。
右少卿說話時卻有一點猶豫。按她脾氣,她早就一口氣說出她想說的話。但眼前這個人,卻是個掉在地上的年糕,拍不得打不得。她早看出程雲發受了處長的訓斥,所以她說話的口氣也變得柔和了許多。
“老程,”她輕聲說:“要救護車的事,你要是悄悄辦,可能更好一些。”
“這事呀,”程雲發咧了一下嘴,想嘲笑她的想法。但他立刻意識到,可能真的是自己做的不妥。他想了一下問:“這個事,有那麽嚴重嗎?”
右少卿看著他沒有說話,希望他能想明白。
“那,現在了,你說怎麽辦?”他不想再出錯,隻能虛心求教。
右少卿繼續放緩口氣,“老程,再要一輛救護車吧。你別去要,委托別人去要,在另一個地方等候。”
程雲發至少過了一分鍾,才想明白這個事。他咧開大嘴笑起來,“聰明,右少,你可真聰明。這叫瞎子上街,叫他們摸不著門。”
程雲發的智力忽然開朗。他早該想到,右少的能力絕不在左少之下。她當然是要置左少卿於死地的。有她幫著,不愁弄不倒左少卿。
右少卿靜靜地說:“老程,我下午和你一起去。”
程雲發嘿嘿地笑起來,“好,咱們一起去,這樣更穩妥。”他打電話給南京衛戍司令部警務處處長,請他再向中央醫院要一輛救護車。他哈哈地笑著說,“有一些特殊情況,詳情見麵再跟你說吧。”對方答應了。程雲發輕鬆地掛斷電話。
右少卿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一條路線,說出自己的想法。她說的是一個虛虛實實的辦法,讓人摸不清傷員究竟會從哪條路上送走。程雲發非常高興。
下午一點鍾,左少卿坐在辦公室裏看資料。下午兩點鍾,趙明貴要來交流情報,她需要做一些準備。其實,她並沒有太多的情報要與趙明貴交流,但她需要趙明貴和自己呆在一起,以免程雲發運送傷員出事,再被人懷疑到自己頭上。
這時,柳秋月輕輕進來,一邊遞給她一份文件夾,一邊說:“少主,老程的人已經集中了,在會場裏,正在訓話呢。”
左少卿看她一眼,“是準備運送傷員吧?”
“是,好像他們要分成兩組,一組老程帶著,還有一組右少帶著。”
左少卿的腦海裏瞬間翻騰起來,這個意外的情況讓她心裏極其不安。她有點機械地翻開手裏的文件夾,一頁一頁翻看著。但是,一個字也沒有看進去。她抬頭說:“秋月,這些情報不夠,再找一些來,別讓老趙看輕了咱們。”
“好,我就去。”柳秋月看她一眼,立刻出了辦公室。
左少卿的臉色已經變了,她甚至感覺到了恐懼。這真的是一件意外的事,突然並且劇烈地讓她覺得腦海翻騰。她可以低估程雲發,但她不應該低估右少卿。這件事裏明顯有右少卿的影子。
分成兩組,那就是分成兩路出發。外麵的同誌會想到這一點嗎?如果運送傷員分走兩條路,外麵的同誌怎麽知道傷員在哪一組裏?
左少卿心中一緊,連她也不知道程雲發會帶著傷員走哪一條路呀!“我該怎麽辦?”左少卿竭力思考著,竟一時想不出主意。
時間過得很快。兩點鍾,趙明貴帶著他的人,準時來到左少卿的辦公室裏。
柳秋月給他們沏上茶,略盡地主之誼。
趙明貴笑著說:“魯城不在?”
左少卿盯他一眼,“魯城還在醫院裏。”
“噢,我忘了。魯城在醫院裏。今天就是你和秋月了。”
“是,”左少卿一點頭,“咱們開始吧。”
“開始,開始。”趙明貴拿出筆記本和鋼筆。
左少卿準備的情報雖然很多,但其實並不重要,她不過是要和他耗一點時間而已。但她說的第一條情報,就引起趙明貴的重視,這是她沒有想到的。
左少卿笑著說:“老趙,我先說一條聽來的消息吧。我聽說,蘇聯到目前為止,繼續在遠東地區增加軍力。你聽到過這個消息嗎?”
趙明貴放下手裏的鋼筆,抬起頭,用一種特殊的眼光看著她。
“怎麽了?”她問。
“這個消息,你是從哪裏聽來的?”他認真地問。
左少卿想了一下,“在國際聯歡社,不久前。”
“梅斯?”趙明貴問的很簡潔。
左少卿也警覺起來,“是。怎麽回事?”
“你知道梅斯是什麽人?”
“美國商社高級主管。”左少卿回答。
“他是中央情報局的人。”趙明貴輕聲說。
左少卿立刻領會到這裏邊的奧秘。抗戰時期,戴笠和美國海軍情報局拉上關係,獲得大量資助,並成立了中美合作所,開展了一係列的合作。
戴笠是國民政府的情報首腦,中央情報局也很想與之建立聯係。但美國海軍情報局與中央情報局有極深的門戶之見,彼此互相拆台已經有許多年了。現在雖然是毛人鳳當家,但與美國海軍情報局的合作,已經成為傳統,雙方之間的關係極深。中央情報局輕易插不進來。
左少卿輕聲問:“老趙,你什麽意思?”
趙明貴急忙伸出手止住她,“左少,我沒有別的意思,這事也和你無關。和你說實話吧,我聽說,中央情報局一直想把手伸進保密局裏。這個事,咱們哪兒說哪兒了,你以後留心就行了。我聽說,毛局長很在意這個事。”
左少卿和趙明貴都沒有想到,事情會有多麽巧。此時,也就是他們談論這件事的時候,二處主任秘書何俊傑,正在國際聯歡社裏,與梅斯見麵。
他們沒有想到的另一件事,是程雲發運送傷員時,真的出事了。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麽要什麽,都砸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