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自遠真的被這種情況嚇出一身的冷汗。/top/小說排行榜他感覺,這批檔案極有可能是被“水葫蘆”秘密隱藏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當初杜自遠帶著檔案返回華北局情報部時,正趕上華北情報部與中央社會部合並。檔案室的人收到他送來的檔案後,可能還沒來得及登記就發生了工作變動。但是,杜自遠決不敢這麽考慮問題。
接下來,杜自遠的調查工作又遇到了新的困難。
他希望首先縮小人員調查的範圍,確定哪些人是在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期間,曾經在華北局情報部工作過。他本以為,通過組織人事部門應該很好確定這個範圍。但他剛向組織人事部門提出這個要求,就遭到嚴詞拒絕。
中央調查部黨委組織部部長姓馬,這是一個來自東北的身體強壯的中年人。他黑黑的臉上總是帶著一點微笑,但目光卻是鐵一般的剛硬,當他搖頭的時候更是如此。“自遠同誌,我不能同意,這不行。”
杜自遠隻得拿出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公函,希望能起一些作用,“老馬,我確實承擔一個重要的任務,我需要查閱一些同誌的檔案。”
老馬把公函還給他,還是搖搖頭,“自遠,你是副局長,按照權限你可以調閱一部分人的檔案。但你要查閱這麽多,不可以!”
“為什麽?”杜自遠非常疑惑。
老馬不動聲色地看著他,“自遠同誌,你不要忘記,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還是在戰爭年代,我們的許多同誌還在敵占區或者敵人的內部工作,還有一些同誌在國外工作。我想你應該清楚這些。”
杜自遠非常清楚老馬的意思,也知道他這麽做是為了保護黨的機密。但是,“水葫蘆”正是在戰爭年代潛入了華北局情報部的呀。這件事同樣關係到黨的機密。但是,他卻不能向老馬說明這一點。
老馬繼續說:“所以,他們的檔案還有他們的履曆,是我們最重要的機密。如果泄露出去,會使我們很多同誌的身份暴露。我還可以告訴你,許多人的檔案沒有名字,隻有代號。這些代號所代表的人,更是機密中的機密。所以,我不能讓你查閱。”
杜自遠還不肯放棄,“老馬,我有什麽其他辦法嗎?”
老馬的臉上終於露出一點笑容,“有沒有其他辦法是你的事,但在我這裏肯定不行,這是原則。”
杜自遠麵對這種情況,幾乎是無處下手了。
但是,似乎這樣還不夠。他沒想到還有更大的麻煩要落在他的頭上。
這一天的夜裏,多恰羅夫再次與二局局長老羅和杜自遠見麵,地點仍然是在王府井南麵一條小巷的秘密會客室裏。
這一次,多恰羅夫的臉色很不好看,透著惱怒的青色。他一坐下就說:“羅同誌和杜同誌,有一句話我要先問一下,最近的《華盛頓郵報》你們看過嗎?關於南越總統府秘書長阮其波被人刺殺的消息。”
杜自遠一聽到這個話,心裏立刻緊張起來,這也是壓在他心上的一塊大石頭。
老羅點點頭,“是的,我看過簡報。”
多恰羅夫的臉色由青轉紅,小小的眼睛瞪得圓圓的,“消息中說,阮其波的死亡,是你們的人幹的。是不是這樣!我想問,為什麽!”
老羅也嚴肅起來,嚴厲地瞪著坐在對麵的人,“多恰羅夫同誌,我們絕不會幹這一類暗殺下毒的事。阮其波的死亡,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多恰羅夫的小眼睛轉著,來回盯著老羅和杜自遠,臉上透出不相信的神色,“那麽,請兩位中國同誌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麽西方報紙和南越當地的報紙會這麽說?有一個情況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據當地警方說,在阮其波先生被人刺殺之前,確實有三個中國人到了當地。並且,阮其波先生被人刺殺後,這三個中國人也被人暗殺了。給人的感覺是,這三個中國人的死亡,是被滅了口!”
老羅聽到這個話就非常生氣。他用手指敲著桌子說:“多恰羅夫同誌,你要對你說過的話負責!我告訴你,我們不會幹那種刺殺或下毒的事,更不會幹什麽殺人滅口的事!阮其波的死亡,和我們完全沒有關係!”
多恰羅夫在房間裏來回轉著,不時用他的小眼睛瞪著老羅和杜自遠。看得出來,他仍然不相信老羅的話。
他站在老羅的對麵,捶著桌子吼道:“我們,蘇聯和中國,是一個陣營的同誌!我們是同誌!是不是這樣!你說!”
老羅也大聲地說:“是這樣!我們是一個陣營的同誌!”
多恰羅夫繼續吼道:“但是,現在卻出現這種事!我們,一直把你們當作同誌加兄弟!不是嗎?日本人侵略你們的時候,是我們支持了你們!是我們出兵打垮了日本的關東軍!你們和蔣介石軍隊作戰的時候,也是我們支持了你們!不是嗎?”
老羅說:“是!我們承認!”
多恰羅夫說:“還有,你們取得了勝利,取得了政權,需要發展經濟,需要建設你們貧窮落後的國家,還是我們支持了你們!我們為你們提供了數百項工業發展的項目,為你們提供資金,提供技術!是不是!”
“是!我們感謝你們!”
“但是,到了現在,你們卻在我們的背後捅刀子,捅刀子!你們破壞我們的計劃!我告訴你們,阮其波一直是我們的工作對象!但是你們……你們實在太不應該了!我簡直不知道應該說什麽才好!”多恰羅夫大聲地吼出一連串的話。
老羅也站了起來,指著多恰羅夫說:“請你聽好了,多恰羅夫同誌!在戰爭年代,蘇聯同誌支持我們,我們感謝!在和平時期,你們為我們的經濟建設提供資金和技術,我們也非常感謝!但是,我們絕不會做你說的那種事!我再說一遍,南越共和國總統府秘書長阮其波先生的死亡,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給他們做翻譯的女同誌被眼前這種情況嚇壞了,竭力勸雙方都坐下來。
這個時候,杜自遠也站起來,說:“多恰羅夫同誌,對你說的情況,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細節。阮其波先生死亡之前的一個月,我們在南越金蘭灣的聯絡線就已經斷了。為什麽會中斷,我們一直在調查。但這個情況至少說明,刺殺阮其波先生的命令絕不會出自於我們!我告訴你,我們會盡快恢複這條聯絡線,盡快查清楚那裏發生的事!我們一定會查清楚!”
多恰羅夫大吼一聲,“那你們就盡快查!並且,給我拿出證據來!”
這一次會見不歡而散。多恰羅夫自始至終都不相信老羅和杜自遠說的話。
但是,有關阮其波死亡的事,卻開始向中蘇雙方的更高一層延燒。
兩天後,老羅和杜自遠都接到通知,去外交部開會。他們兩個人都感到很奇怪,不明白為什麽讓他們去外交部開會。中調部的工作和外交部有密切的關係,但不是通過他們二局這條渠道。但考慮到多恰羅夫臨走時的表情,他們猜想極有可能和南越阮其波被刺殺事件有關,並且,可能已經成為外交層麵上的重大事件。
杜自遠仍然開著他的舊吉普車。老羅坐在他的身邊。他們一路上都沉默著,也都預感到外交部的這個會,不會讓他們輕鬆。
道路兩邊的建築工地仍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些樓房已經拔地而起,有些模樣了。杜自遠聽說,他們很有可能在冬季來臨之前搬進新的辦公樓。如果真的是那樣,同誌們就不會再挨凍了。
外交部在石大人胡同裏的兩棟西式小樓裏辦公。石大人胡同就是今天的外交部街。那兩座小樓已經非常古老了。一九〇〇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和清政府簽訂了霸道的辛醜條約後,當時德國的皇太子興奮異常,向清政府提出要來北京訪問。清政府迫不得已,撥款修建了這座希臘式洋房,算做當時的國賓館。但是,這個德國皇太子卻沒有來。這兩座小樓後來就成了清政府外事部門的所在地。
中國人如阿q一般,在受到屈辱後,都愛耍一些小聰明,來取得心理上的平衡。清政府的官員們尤其如此。一八六一年的一月,他們給這個新成立的外事部門取名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意思是說,老子管理你們所有國家的事兒!
洋人們也有懂中文的,看出中國人是在吃他們的豆腐。就向清政府的大員們一通咆哮。於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就被改為“外務部”。
從中國曆史上看,但凡是負責外交事務的官員,大多是“軟蛋”,至今沒有什麽大改變。所以,“晏子出使”和“蘇武牧羊”就成了千古絕唱。由此可見,涉外部門官員中的硬“屌”,是何等稀少。
所以,外交部也可以稱為“外交賣國部”,簡稱“外賣部”。
不管哪個部門,隻要和外國人有了衝突,外交部一定會向那個部門施壓,叫他們趕快息事寧人,不要給他們增加麻煩。
這一次,中蘇之間因為南越總統府秘書長阮其波死亡事件,產生了嚴重糾葛,外交部當然也會向中央調查部施壓,叫他們趕快化解矛盾。
但是,外交部的這一次施壓,卻另有原因,且極其重大。看官們慢慢看吧。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當初杜自遠帶著檔案返回華北局情報部時,正趕上華北情報部與中央社會部合並。檔案室的人收到他送來的檔案後,可能還沒來得及登記就發生了工作變動。但是,杜自遠決不敢這麽考慮問題。
接下來,杜自遠的調查工作又遇到了新的困難。
他希望首先縮小人員調查的範圍,確定哪些人是在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期間,曾經在華北局情報部工作過。他本以為,通過組織人事部門應該很好確定這個範圍。但他剛向組織人事部門提出這個要求,就遭到嚴詞拒絕。
中央調查部黨委組織部部長姓馬,這是一個來自東北的身體強壯的中年人。他黑黑的臉上總是帶著一點微笑,但目光卻是鐵一般的剛硬,當他搖頭的時候更是如此。“自遠同誌,我不能同意,這不行。”
杜自遠隻得拿出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公函,希望能起一些作用,“老馬,我確實承擔一個重要的任務,我需要查閱一些同誌的檔案。”
老馬把公函還給他,還是搖搖頭,“自遠,你是副局長,按照權限你可以調閱一部分人的檔案。但你要查閱這麽多,不可以!”
“為什麽?”杜自遠非常疑惑。
老馬不動聲色地看著他,“自遠同誌,你不要忘記,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還是在戰爭年代,我們的許多同誌還在敵占區或者敵人的內部工作,還有一些同誌在國外工作。我想你應該清楚這些。”
杜自遠非常清楚老馬的意思,也知道他這麽做是為了保護黨的機密。但是,“水葫蘆”正是在戰爭年代潛入了華北局情報部的呀。這件事同樣關係到黨的機密。但是,他卻不能向老馬說明這一點。
老馬繼續說:“所以,他們的檔案還有他們的履曆,是我們最重要的機密。如果泄露出去,會使我們很多同誌的身份暴露。我還可以告訴你,許多人的檔案沒有名字,隻有代號。這些代號所代表的人,更是機密中的機密。所以,我不能讓你查閱。”
杜自遠還不肯放棄,“老馬,我有什麽其他辦法嗎?”
老馬的臉上終於露出一點笑容,“有沒有其他辦法是你的事,但在我這裏肯定不行,這是原則。”
杜自遠麵對這種情況,幾乎是無處下手了。
但是,似乎這樣還不夠。他沒想到還有更大的麻煩要落在他的頭上。
這一天的夜裏,多恰羅夫再次與二局局長老羅和杜自遠見麵,地點仍然是在王府井南麵一條小巷的秘密會客室裏。
這一次,多恰羅夫的臉色很不好看,透著惱怒的青色。他一坐下就說:“羅同誌和杜同誌,有一句話我要先問一下,最近的《華盛頓郵報》你們看過嗎?關於南越總統府秘書長阮其波被人刺殺的消息。”
杜自遠一聽到這個話,心裏立刻緊張起來,這也是壓在他心上的一塊大石頭。
老羅點點頭,“是的,我看過簡報。”
多恰羅夫的臉色由青轉紅,小小的眼睛瞪得圓圓的,“消息中說,阮其波的死亡,是你們的人幹的。是不是這樣!我想問,為什麽!”
老羅也嚴肅起來,嚴厲地瞪著坐在對麵的人,“多恰羅夫同誌,我們絕不會幹這一類暗殺下毒的事。阮其波的死亡,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多恰羅夫的小眼睛轉著,來回盯著老羅和杜自遠,臉上透出不相信的神色,“那麽,請兩位中國同誌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麽西方報紙和南越當地的報紙會這麽說?有一個情況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據當地警方說,在阮其波先生被人刺殺之前,確實有三個中國人到了當地。並且,阮其波先生被人刺殺後,這三個中國人也被人暗殺了。給人的感覺是,這三個中國人的死亡,是被滅了口!”
老羅聽到這個話就非常生氣。他用手指敲著桌子說:“多恰羅夫同誌,你要對你說過的話負責!我告訴你,我們不會幹那種刺殺或下毒的事,更不會幹什麽殺人滅口的事!阮其波的死亡,和我們完全沒有關係!”
多恰羅夫在房間裏來回轉著,不時用他的小眼睛瞪著老羅和杜自遠。看得出來,他仍然不相信老羅的話。
他站在老羅的對麵,捶著桌子吼道:“我們,蘇聯和中國,是一個陣營的同誌!我們是同誌!是不是這樣!你說!”
老羅也大聲地說:“是這樣!我們是一個陣營的同誌!”
多恰羅夫繼續吼道:“但是,現在卻出現這種事!我們,一直把你們當作同誌加兄弟!不是嗎?日本人侵略你們的時候,是我們支持了你們!是我們出兵打垮了日本的關東軍!你們和蔣介石軍隊作戰的時候,也是我們支持了你們!不是嗎?”
老羅說:“是!我們承認!”
多恰羅夫說:“還有,你們取得了勝利,取得了政權,需要發展經濟,需要建設你們貧窮落後的國家,還是我們支持了你們!我們為你們提供了數百項工業發展的項目,為你們提供資金,提供技術!是不是!”
“是!我們感謝你們!”
“但是,到了現在,你們卻在我們的背後捅刀子,捅刀子!你們破壞我們的計劃!我告訴你們,阮其波一直是我們的工作對象!但是你們……你們實在太不應該了!我簡直不知道應該說什麽才好!”多恰羅夫大聲地吼出一連串的話。
老羅也站了起來,指著多恰羅夫說:“請你聽好了,多恰羅夫同誌!在戰爭年代,蘇聯同誌支持我們,我們感謝!在和平時期,你們為我們的經濟建設提供資金和技術,我們也非常感謝!但是,我們絕不會做你說的那種事!我再說一遍,南越共和國總統府秘書長阮其波先生的死亡,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給他們做翻譯的女同誌被眼前這種情況嚇壞了,竭力勸雙方都坐下來。
這個時候,杜自遠也站起來,說:“多恰羅夫同誌,對你說的情況,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細節。阮其波先生死亡之前的一個月,我們在南越金蘭灣的聯絡線就已經斷了。為什麽會中斷,我們一直在調查。但這個情況至少說明,刺殺阮其波先生的命令絕不會出自於我們!我告訴你,我們會盡快恢複這條聯絡線,盡快查清楚那裏發生的事!我們一定會查清楚!”
多恰羅夫大吼一聲,“那你們就盡快查!並且,給我拿出證據來!”
這一次會見不歡而散。多恰羅夫自始至終都不相信老羅和杜自遠說的話。
但是,有關阮其波死亡的事,卻開始向中蘇雙方的更高一層延燒。
兩天後,老羅和杜自遠都接到通知,去外交部開會。他們兩個人都感到很奇怪,不明白為什麽讓他們去外交部開會。中調部的工作和外交部有密切的關係,但不是通過他們二局這條渠道。但考慮到多恰羅夫臨走時的表情,他們猜想極有可能和南越阮其波被刺殺事件有關,並且,可能已經成為外交層麵上的重大事件。
杜自遠仍然開著他的舊吉普車。老羅坐在他的身邊。他們一路上都沉默著,也都預感到外交部的這個會,不會讓他們輕鬆。
道路兩邊的建築工地仍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些樓房已經拔地而起,有些模樣了。杜自遠聽說,他們很有可能在冬季來臨之前搬進新的辦公樓。如果真的是那樣,同誌們就不會再挨凍了。
外交部在石大人胡同裏的兩棟西式小樓裏辦公。石大人胡同就是今天的外交部街。那兩座小樓已經非常古老了。一九〇〇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和清政府簽訂了霸道的辛醜條約後,當時德國的皇太子興奮異常,向清政府提出要來北京訪問。清政府迫不得已,撥款修建了這座希臘式洋房,算做當時的國賓館。但是,這個德國皇太子卻沒有來。這兩座小樓後來就成了清政府外事部門的所在地。
中國人如阿q一般,在受到屈辱後,都愛耍一些小聰明,來取得心理上的平衡。清政府的官員們尤其如此。一八六一年的一月,他們給這個新成立的外事部門取名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意思是說,老子管理你們所有國家的事兒!
洋人們也有懂中文的,看出中國人是在吃他們的豆腐。就向清政府的大員們一通咆哮。於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就被改為“外務部”。
從中國曆史上看,但凡是負責外交事務的官員,大多是“軟蛋”,至今沒有什麽大改變。所以,“晏子出使”和“蘇武牧羊”就成了千古絕唱。由此可見,涉外部門官員中的硬“屌”,是何等稀少。
所以,外交部也可以稱為“外交賣國部”,簡稱“外賣部”。
不管哪個部門,隻要和外國人有了衝突,外交部一定會向那個部門施壓,叫他們趕快息事寧人,不要給他們增加麻煩。
這一次,中蘇之間因為南越總統府秘書長阮其波死亡事件,產生了嚴重糾葛,外交部當然也會向中央調查部施壓,叫他們趕快化解矛盾。
但是,外交部的這一次施壓,卻另有原因,且極其重大。看官們慢慢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