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三局提供給杜自遠的這些“特情”,卻涉及全國各地,不僅數量大,而且情況非常複雜。
杜自遠所以要掌握“特情”,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與左少卿的想法近似。他希望通過某一個目前仍在活動的特務組織,找到偵察“水葫蘆”的線索和辦法。
楚伯林和秦東海每天收集到大量“特情”後,首先進行分析篩選。因為絕大多數“特情”在他們眼裏都是小情況,一望而知,與他們調查的目標沒有任何關係。每天夜裏,他們將篩選後的結果向杜自遠匯報,並且逐一討論。其中有些“特情”,他們第二天還會向三局的同誌進一步詢問。
幾天之後,他們篩選討論後留下的“特情”,隻有三件。
第一件,濟南的一部敵特電台信號,近日突然消失。
三局監聽這部敵特電台已經很長時間,一直與當地公安部門保持密切聯係,力爭打掉這部電台。但這個敵特小組極其狡猾。他們每次發報的地點都會轉移,且報務員手法老練,三四百組電碼隻需兩分鍾就發完了,是典型的高速發報。有的時候,監聽電台還沒有準確定位,這部電台已經發報完畢。
三局電訊處的監聽員對這個報務員極其痛恨。這部電台每周工作三次,極有規律。但也可以猜想到,不知有多少情報經由這部電台發送到台灣。
但是,就是這個電台,近日突然消失,已連續近十日沒有出現。電訊處的十餘部大功率電台,每夜連續搜尋,竟然一點蹤影也沒有了。
三局的同誌向楚伯林和秦東海介紹這個情況時,也是憂心忡忡。他們相信,這部電台的突然消失,很不正常,更有可能意味著出現了什麽嚴重情況。
第二件,南京的兩部敵特電台,近日非常活躍,幾乎是每夜都要發報。
這個情況不僅讓三局電訊處感到異常,就是楚伯林和秦東海聽到這個情況,也感到異常。這個異常的一個特征,就是“近日”異常活躍。楚伯林和秦東海都感覺,很難說南京的這兩部敵特電台的活躍,和目前正處於潛逃中的左少卿沒有關係。
還有另外一個情況,是三局的同誌特別在意的。監聽的人把這兩部電台分別稱為“南京一號”電台和“南京二號”電台。“一號”電台長期與台灣保持聯係,一般每周一到兩次。近期則增加到每周三到四次。讓人詭異的是那個“二號”電台。它以前極少發報,往往兩三個月才發一次電報,且電文極其簡短,往往隻有十幾組電碼。但在最近的一個月裏,它已經四次發報,且每次都超過一百組電碼。
三局的同誌相信,這個“南京二號”電台的背後,極有可能是一個潛伏更深也更重要的特務。楚伯林和秦東海分析後,也同意這個意見。這不能不讓他們想到那個早已成為他們“眼中釘、肉中刺”的潛伏極深的“水葫蘆”。
最詭異的則是第三件“特情”。三局的同誌從公安部門獲悉,湖北武漢的漢口郵電局,於上月底被人盜竊一部備用短波電台。近日,這部被盜電台竟然開始工作。經電訊處監聽,這部電台已經與台灣建立了聯係。
武漢確有一組國民黨潛伏特務,這是三局早已掌握的。這組潛伏特務與其他潛伏特務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的長電文,幾乎每次都是一兩千組電碼。三局電訊處對這個長電文深感擔憂,猜不出都是些什麽內容。他們特地組織了十幾名破譯專家,對武漢的長電文進行破譯。
電訊處向楚伯林和秦東海介紹武漢的這個“特情”時,最後用一句話對這些長電文進行概括:“極其重要的經濟情報。”
但是,自一九五四年的年底起,這部電台突然停止工作了。
這已經讓人有些驚異了。現在,最讓人驚異的是,這組潛伏特務,竟然盜竊了一部民用電台,於“近日”與台灣恢複了聯係。
三件特情,都與“近日活動異常”有關。這三件“特情”,也讓杜自遠猶豫不決。
杜自遠也明白,他必須盡快拿定主意。查閱絕密檔案,已經讓他冷水澆頭,毫無收獲。目前尋找“特情”,幾乎是他唯一的出路了。濟南、南京、武漢,他必須選擇一地,立刻帶人過去,力爭找到一條縫隙,死命鑽進去。並且要在最短時間裏,找到“水葫蘆”,並破解阮其波遇刺之謎。這他當前最大的任務。
楚伯林與秦東海的意見,是選擇南京。他們猜測,南京的“二號”電台更可能和“水葫蘆”有關。杜自遠卻對此猶豫不決。他隻是告誡自己,必須盡快做出決定,盡快采取行動。
就是這一天的夜裏,他從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嘴裏,聽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
此時,杜自遠聽完楚伯林和秦東海的匯報,已是深夜。在此前的夜裏十點鍾,杜自遠已看完最後一份絕密檔案,但他沒有找到“水葫蘆”的蹤跡。他明白,這條路,他已經走到頭了。
夜裏十點鍾之後,杜自遠聽完楚伯林和秦東海的“特情”匯報。三個小時後,他們三人幾經討論,從數十件“特情”中,篩選出以上三件。杜自遠必須從這三件中選擇一件,然後追蹤下去。
這是一次賭博。杜自遠深知這一點。一旦選錯,他,還有老羅,都將萬劫不複。中蘇之間,有關原子武器的談判,也將萬劫不複。
五月初的北京,夜深時也還是有一點涼意。一點冷風,從不大的小窗口裏漫延進來,在杜自遠小小的辦公室裏四處飄動。
楚伯林一支接一支地吸煙。杜自遠和秦東海平時都不吸煙。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也各拿著一支煙,皺著眉頭吸著。
杜自遠看了一眼手表,此時已是淩晨兩點半了。他終於說:“今晚就這樣吧,都回去休息。明天上午,我們最後一次討論。”
楚伯林和秦東海看著他,都輕輕點頭。他們明白,明天上午,他們必須作出最後的決定,因為時間不允許他們再拖延。
秦東海開著那輛破舊的吉普車,送杜自遠和楚伯林回宿舍。
這一路上,他們三個人一句話也沒說。其實,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了,一切都等明天上午做出決定。
秦東海開車行駛在崎嶇不平的後來被稱為中直路的土路上。土路上沒有路燈,他小心地看著前麵的土路和兩側的黑暗。杜自遠和楚伯林則陷入各自的苦思之中。
這時,杜自遠和楚伯林都察覺到秦東海刹了一下車,並且在減速。他們抬頭看了他一眼,看見他正注意地看著右側的路邊。他們也向右側的路邊看。
路邊的暗影裏,站著一個人。他們很快就看出來,那是一個女人。
秦東海輕聲說:“老杜,是小龍,龍錦雲。”
路邊很黑,那個女人又站在暗影裏。杜自遠和楚伯林盡力凝視,都看不出那個女人是龍錦雲。隻有秦東海能看出來。這與敏銳無關,而與情感有關。
吉普車停了下來。那個暗影裏的女人似乎沒有把握地向前走了兩步,接著,她就奔跑過來,一直衝到吉普車前。她雙手哆嗦著抓著車門,向車裏張望。
當杜自遠打開車門下來時,龍錦雲衝過去,抓住他的胳膊,幾乎是哭著說:“老杜,老杜,我看見左少卿了!”
楚伯林和秦東海都震驚到極點。但在這樣一個敏感時刻,他們都不敢說話,他們隻能看著杜自遠。他們看出杜自遠的臉色非常冷峻,甚至連說話的聲音都冷峻到了極點。
他說:“小龍,你冷靜一點。你在哪裏看見她?”
黑暗中,龍錦雲臉上掛著晶瑩的淚珠,全身都在顫抖著。隻有那雙眼睛充滿希望地看著杜自遠。她快速地說:“在武漢,在大街上。老杜,我見過她,在金邊的監獄裏,我和她說過話。老杜,沒錯,就是她,請你相信我。”
杜自遠看了看周圍,輕聲說:“你把過程說一下。”
龍錦雲喘了一口氣,盡可能有條理地說:“四天前,傍晚六點過一點。我當時剛從文具商店裏出來。”她說到這裏,略略地頓了一下,“我給局裏買辦公用的信紙和信封,還有墨水、曲別針什麽的。我從文具商店裏出來的時候,正看見她從門前走過去。我一眼就認出來了。”
“她和你在金邊時見過的樣子,有什麽變化嗎?”杜自遠問。
“有,有一點。她比在金邊時胖了一點,但整個樣子沒有變。另外一點,是她把頭發剪了,剪成短發。她沒有看見我,但我一眼就認出她了。我跟了她一段路。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察覺了,後來,她把我甩掉了。老杜,就是她!”
楚伯林和秦東海都意識到,現在情況已經發生變化,因為左少卿出現在武漢。也因為他們都相信龍錦雲的話。此時,他們都注意看著杜自遠的表情。
杜自遠所以要掌握“特情”,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也與左少卿的想法近似。他希望通過某一個目前仍在活動的特務組織,找到偵察“水葫蘆”的線索和辦法。
楚伯林和秦東海每天收集到大量“特情”後,首先進行分析篩選。因為絕大多數“特情”在他們眼裏都是小情況,一望而知,與他們調查的目標沒有任何關係。每天夜裏,他們將篩選後的結果向杜自遠匯報,並且逐一討論。其中有些“特情”,他們第二天還會向三局的同誌進一步詢問。
幾天之後,他們篩選討論後留下的“特情”,隻有三件。
第一件,濟南的一部敵特電台信號,近日突然消失。
三局監聽這部敵特電台已經很長時間,一直與當地公安部門保持密切聯係,力爭打掉這部電台。但這個敵特小組極其狡猾。他們每次發報的地點都會轉移,且報務員手法老練,三四百組電碼隻需兩分鍾就發完了,是典型的高速發報。有的時候,監聽電台還沒有準確定位,這部電台已經發報完畢。
三局電訊處的監聽員對這個報務員極其痛恨。這部電台每周工作三次,極有規律。但也可以猜想到,不知有多少情報經由這部電台發送到台灣。
但是,就是這個電台,近日突然消失,已連續近十日沒有出現。電訊處的十餘部大功率電台,每夜連續搜尋,竟然一點蹤影也沒有了。
三局的同誌向楚伯林和秦東海介紹這個情況時,也是憂心忡忡。他們相信,這部電台的突然消失,很不正常,更有可能意味著出現了什麽嚴重情況。
第二件,南京的兩部敵特電台,近日非常活躍,幾乎是每夜都要發報。
這個情況不僅讓三局電訊處感到異常,就是楚伯林和秦東海聽到這個情況,也感到異常。這個異常的一個特征,就是“近日”異常活躍。楚伯林和秦東海都感覺,很難說南京的這兩部敵特電台的活躍,和目前正處於潛逃中的左少卿沒有關係。
還有另外一個情況,是三局的同誌特別在意的。監聽的人把這兩部電台分別稱為“南京一號”電台和“南京二號”電台。“一號”電台長期與台灣保持聯係,一般每周一到兩次。近期則增加到每周三到四次。讓人詭異的是那個“二號”電台。它以前極少發報,往往兩三個月才發一次電報,且電文極其簡短,往往隻有十幾組電碼。但在最近的一個月裏,它已經四次發報,且每次都超過一百組電碼。
三局的同誌相信,這個“南京二號”電台的背後,極有可能是一個潛伏更深也更重要的特務。楚伯林和秦東海分析後,也同意這個意見。這不能不讓他們想到那個早已成為他們“眼中釘、肉中刺”的潛伏極深的“水葫蘆”。
最詭異的則是第三件“特情”。三局的同誌從公安部門獲悉,湖北武漢的漢口郵電局,於上月底被人盜竊一部備用短波電台。近日,這部被盜電台竟然開始工作。經電訊處監聽,這部電台已經與台灣建立了聯係。
武漢確有一組國民黨潛伏特務,這是三局早已掌握的。這組潛伏特務與其他潛伏特務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的長電文,幾乎每次都是一兩千組電碼。三局電訊處對這個長電文深感擔憂,猜不出都是些什麽內容。他們特地組織了十幾名破譯專家,對武漢的長電文進行破譯。
電訊處向楚伯林和秦東海介紹武漢的這個“特情”時,最後用一句話對這些長電文進行概括:“極其重要的經濟情報。”
但是,自一九五四年的年底起,這部電台突然停止工作了。
這已經讓人有些驚異了。現在,最讓人驚異的是,這組潛伏特務,竟然盜竊了一部民用電台,於“近日”與台灣恢複了聯係。
三件特情,都與“近日活動異常”有關。這三件“特情”,也讓杜自遠猶豫不決。
杜自遠也明白,他必須盡快拿定主意。查閱絕密檔案,已經讓他冷水澆頭,毫無收獲。目前尋找“特情”,幾乎是他唯一的出路了。濟南、南京、武漢,他必須選擇一地,立刻帶人過去,力爭找到一條縫隙,死命鑽進去。並且要在最短時間裏,找到“水葫蘆”,並破解阮其波遇刺之謎。這他當前最大的任務。
楚伯林與秦東海的意見,是選擇南京。他們猜測,南京的“二號”電台更可能和“水葫蘆”有關。杜自遠卻對此猶豫不決。他隻是告誡自己,必須盡快做出決定,盡快采取行動。
就是這一天的夜裏,他從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嘴裏,聽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
此時,杜自遠聽完楚伯林和秦東海的匯報,已是深夜。在此前的夜裏十點鍾,杜自遠已看完最後一份絕密檔案,但他沒有找到“水葫蘆”的蹤跡。他明白,這條路,他已經走到頭了。
夜裏十點鍾之後,杜自遠聽完楚伯林和秦東海的“特情”匯報。三個小時後,他們三人幾經討論,從數十件“特情”中,篩選出以上三件。杜自遠必須從這三件中選擇一件,然後追蹤下去。
這是一次賭博。杜自遠深知這一點。一旦選錯,他,還有老羅,都將萬劫不複。中蘇之間,有關原子武器的談判,也將萬劫不複。
五月初的北京,夜深時也還是有一點涼意。一點冷風,從不大的小窗口裏漫延進來,在杜自遠小小的辦公室裏四處飄動。
楚伯林一支接一支地吸煙。杜自遠和秦東海平時都不吸煙。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也各拿著一支煙,皺著眉頭吸著。
杜自遠看了一眼手表,此時已是淩晨兩點半了。他終於說:“今晚就這樣吧,都回去休息。明天上午,我們最後一次討論。”
楚伯林和秦東海看著他,都輕輕點頭。他們明白,明天上午,他們必須作出最後的決定,因為時間不允許他們再拖延。
秦東海開著那輛破舊的吉普車,送杜自遠和楚伯林回宿舍。
這一路上,他們三個人一句話也沒說。其實,也沒有什麽好說的了,一切都等明天上午做出決定。
秦東海開車行駛在崎嶇不平的後來被稱為中直路的土路上。土路上沒有路燈,他小心地看著前麵的土路和兩側的黑暗。杜自遠和楚伯林則陷入各自的苦思之中。
這時,杜自遠和楚伯林都察覺到秦東海刹了一下車,並且在減速。他們抬頭看了他一眼,看見他正注意地看著右側的路邊。他們也向右側的路邊看。
路邊的暗影裏,站著一個人。他們很快就看出來,那是一個女人。
秦東海輕聲說:“老杜,是小龍,龍錦雲。”
路邊很黑,那個女人又站在暗影裏。杜自遠和楚伯林盡力凝視,都看不出那個女人是龍錦雲。隻有秦東海能看出來。這與敏銳無關,而與情感有關。
吉普車停了下來。那個暗影裏的女人似乎沒有把握地向前走了兩步,接著,她就奔跑過來,一直衝到吉普車前。她雙手哆嗦著抓著車門,向車裏張望。
當杜自遠打開車門下來時,龍錦雲衝過去,抓住他的胳膊,幾乎是哭著說:“老杜,老杜,我看見左少卿了!”
楚伯林和秦東海都震驚到極點。但在這樣一個敏感時刻,他們都不敢說話,他們隻能看著杜自遠。他們看出杜自遠的臉色非常冷峻,甚至連說話的聲音都冷峻到了極點。
他說:“小龍,你冷靜一點。你在哪裏看見她?”
黑暗中,龍錦雲臉上掛著晶瑩的淚珠,全身都在顫抖著。隻有那雙眼睛充滿希望地看著杜自遠。她快速地說:“在武漢,在大街上。老杜,我見過她,在金邊的監獄裏,我和她說過話。老杜,沒錯,就是她,請你相信我。”
杜自遠看了看周圍,輕聲說:“你把過程說一下。”
龍錦雲喘了一口氣,盡可能有條理地說:“四天前,傍晚六點過一點。我當時剛從文具商店裏出來。”她說到這裏,略略地頓了一下,“我給局裏買辦公用的信紙和信封,還有墨水、曲別針什麽的。我從文具商店裏出來的時候,正看見她從門前走過去。我一眼就認出來了。”
“她和你在金邊時見過的樣子,有什麽變化嗎?”杜自遠問。
“有,有一點。她比在金邊時胖了一點,但整個樣子沒有變。另外一點,是她把頭發剪了,剪成短發。她沒有看見我,但我一眼就認出她了。我跟了她一段路。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察覺了,後來,她把我甩掉了。老杜,就是她!”
楚伯林和秦東海都意識到,現在情況已經發生變化,因為左少卿出現在武漢。也因為他們都相信龍錦雲的話。此時,他們都注意看著杜自遠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