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左少卿現在不能不想到,很可能她提供的情報沒有受到重視,或者他們沒有理解其中的意思。這樣一來,第三,那個馮頓到底有沒有“中共背景”,就有點疑問了。
這些情況讓她意外。最讓她意外的是,從中共那邊跑過來的人,居然已經到了台灣。這件事最讓她不可理解。
左少卿的這些想法,都是在瞬間從她的心頭閃過。她需要在獨自一人的時候,重新考慮這些問題。現在,她要集中精力對付眼前的曾紹武。
她靜靜地說:“曾先生,本部那邊,對這個計劃有一些了解嗎?”
曾紹武搖搖頭,“沒有任何了解。關站長說,上麵,責成國防部各係統,都要偵察這個‘星辰’計劃。這也是關站長交給我的任務。”
左少卿輕聲說:“好,曾先生,現在讓我們把這件事重新梳理一下。第一,中共那邊,確實製定了這麽一個計劃?”
曾紹武一點頭,“肯定的,已經從其他渠道得到證實。”
左少卿不動聲色地盯著他。但她隻是平靜地說:“好。所以,第二,這個消息除了你剛才說的那個人提供過,還從其他渠道……”她的目光一動不動地盯在曾紹武的臉上。
曾紹武立刻說:“沒錯。在那個人之前,我們就從中共內部得到這個情報了!”
左少卿心裏立刻想到了“水葫蘆”。這說明,曾紹武說的這個情況也是準確的。
她說:“好,第二,情報基本得到證實,對不對?”
曾紹武點頭說:“對,至少是間接證實了。”
左少卿豎起第三根手指,“第三,中共的這個計劃,是最近製定的,對嗎?”
曾紹武說:“是的,肯定是最近!”
左少卿目光炯炯地盯著他,又提了一個問題,“曾先生,第四,中共的這個計劃,是針對我們的?針對保密局?”
曾紹武想了一下,說:“似乎不光是針對保密局的。上麵感覺,有可能還針對其他情報係統。這才是最叫人擔心的。國安、中二、中六,都在香港有據點,隻是不如我們的力量大就是了。你說,中共那邊,會把這些點都端了嗎?”
左少卿靜靜地說:“我感覺,那種可能性不大。再說,中共的人如果動武,香港警察也不會坐視不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梳理。那麽,第五,這個計劃,和我目前研究的亞非會議有關係嗎?”
左少卿這句話,讓坐在對麵的曾紹武很意外。他漸漸地瞪大了眼睛。可以看出來,他的大腦正在飛快地旋轉著,隨著左少卿梳理的思路往下思索著。
旁觀而言,左少卿並不知道台灣的保密局的“一號”行動,將要對中共代表團乘坐的飛機采取行動。但曾紹武是知道的。他立刻意識到,所謂的“星辰”計劃,極有可能和亞非會議有某種特殊的關係,雖然他現在還想不明白這是一種什麽樣的關係。冷靜地說,這也是鄭介民與葉公瑾密談時所提到的疑慮。
想到這裏,他就站起來說:“左少,你說的這個情況是我沒有想到的。可能很重要,我要盡快向關站長匯報。”
左少卿卻搖著手止住他,“曾先生,我不建議你現在就匯報。因為情況不明。如果你匯報的時候,不能把這件事說清楚,可能適得其反。所以,我建議你盡可能搜集更多的情況,等比較有眉目的時候,再匯報,可能更好。”
曾紹武臉上漸漸露出笑容,“你說的對,說的對。如果弄清楚一些再匯報,會更受上麵的重視。我懂你的意思。”
曾紹武到底是一個老資格的情報人員,經驗很豐富,考慮問題自然而然地要瞻前顧後。他望著窗外略想了一下,就回頭說:“左少,我感覺,你現在研究的有關亞非會議的情況,可能也很重要,是不是這樣?”
左少卿其實早已想到了這一點。隻是她目前如在霧中,還有許多看不清楚的地方。她還知道,有些情況,曾紹武一定知道,但不會告訴她。她必須自己分析其中的隱情,並且還要謹慎地掌握分寸。畢竟,這是國共雙方的一次暗戰,而她是屬於共方的。她不能做有損共方的事。
想到這裏,她平靜地說:“曾先生,你說的對,我也有這樣的感覺。我建議,你現在要謹慎地觀察和分析,然後再采取下一步的行動。”
曾紹武心裏十分認可這個建議,立刻用力向她點點頭。
這天的夜裏,曾紹武準備離開的時候,別有深意地盯著左少卿,說:“左少,我們剛才說的,都是絕密情報,你千萬不要對別人說。”
曾紹武的這句話,讓精明透頂的左少卿頓時警覺起來。
這個時候,在香港,還有一個人也警覺起來,就是她的妹妹右少卿。
此時,九龍西教友會的祈禱堂裏,燈光昏暗。數十名低頭祈禱的教友,大多是上了年紀的男人和女人。他們雙眼矇矓地注視著祈禱台上搖曳的燭光,隨著牧師的念誦,默默地祈禱著。
右少卿幾乎是這些祈禱者中間唯一的年輕人。她每天在這裏祈禱,已經有四五天了。她不敢再去界限街41號。那裏剛剛丟了一個重要人物,任何意外出現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她隻能在這裏等顧尚賓,希望從他那裏得到比較好的消息。
她已經告訴鄭遠山,她現在就在香港。不知台灣那邊,會不會派人來找她。
當她看見顧尚賓從側門進來的時候,她感覺這件事似乎有點希望了。
她注意到,顧尚賓站在門口,正不動聲色地向祈禱的人張望。最後,他的目光落在右少卿的臉上,並且默默地凝視著她。
半個小時後,他們在教友會外麵的側廊裏見麵。顧尚賓仍然用一種疑惑的目光注視著她,卻許久沒有說話。
他其實早就向關錦州匯報過右少卿的情況。但那一次,正是因為鄭遠山的事,關錦州把他訓斥了一頓。今天,關錦州從台北回來,卻主動向他問起右少卿的事。
關錦州確實在台北匯報工作時,聽說鄭遠山是一個叫右少卿的女人送出海的。
這件事就叫人十分可疑了。不僅關錦州,就是潘其武也感覺,鄭遠山能夠逃出香港,是中共方麵特意護送的結果。所以,他們對鄭遠山的審查,是嚴而又嚴。另一方麵,他們也確實想知道,這個右少卿究竟是什麽人。
結果,在這兩件事之間,就出了一點他們想不到的小差錯。
右少卿告訴鄭遠山,她叫右少卿。潘其武是知道這個右少卿的,也知道她潛伏在武漢。但是,右少卿第一次與顧尚賓聯絡的時候,告訴他的,卻是她在武漢使用的名字,潛伏地點在鄂城。顧尚賓雖然在本書裏張嘴閉嘴都是右少卿,其實說的,卻是另外一個名字。
關錦州也因此沒有把顧尚賓嘴裏的右少卿和救援鄭遠山的那個右少卿聯係起來。但他對這個女人卻有了一些懷疑,甚至懷疑她是中共方麵的人。
他叮囑顧尚賓,“你留住她,對她考察一下。弄清楚她究竟是什麽人。”
所以,顧尚賓站在教友會外麵的側廊,隱在柱子後麵,對右少卿說的是,“你的情況,我已經向上麵匯報了。對你怎麽辦,還要再過一段時間。你現在就留在香港,和我保持聯係。需要你做什麽,我會通知你。”
右少卿明白,這是要對她做進一步的審查。
她問:“現在需要我做什麽?”
顧尚賓嚴厲地瞪著她,“你不要瞎問!現在也不是你瞎問的時候!你每天還是到這裏來,要像一個虔誠的教友。需要你做什麽,我會通知你。”
不過,右少卿可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她也不可能老老實實地在香港呆著。傍晚時,她靜悄悄地跟在顧尚賓的身後,發現他去了一家叫“就記電料行”的商店,並在那裏一直呆到深夜。
右少卿注意地觀察周圍。她感覺,這裏和界限街41號一樣,也是香港情報組織的一個據點,或者是一個聯絡點。
這個時候,她還猜不到這裏正在發生的事。但是,她確實對顧尚賓的行動產生了懷疑。她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警覺。
這個時候,遠在北京的陳主任,也遇到了意外的情況。“星辰”計劃已經啟動,但現在,卻發生了一件幾乎使“星辰”計劃夭折的情況。
許多年以後,關心並且研究“克什米爾公主號”案件的人,都持有這樣一種觀點:他們相信,周恩來總理原來是準備乘坐“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前往萬隆參加亞非會議的。隻是後來得到情報,國民黨特務要對“克什米爾公主號”實施爆炸破壞,他才“臨時”改變行程,乘坐另外一架飛機去了萬隆。
但事實上,負責製定周恩來亞非行程的陳主任,從來就沒有這個想法。他後來製定“星辰”計劃時,更沒有考慮過讓周恩來總理乘坐“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
這些情況讓她意外。最讓她意外的是,從中共那邊跑過來的人,居然已經到了台灣。這件事最讓她不可理解。
左少卿的這些想法,都是在瞬間從她的心頭閃過。她需要在獨自一人的時候,重新考慮這些問題。現在,她要集中精力對付眼前的曾紹武。
她靜靜地說:“曾先生,本部那邊,對這個計劃有一些了解嗎?”
曾紹武搖搖頭,“沒有任何了解。關站長說,上麵,責成國防部各係統,都要偵察這個‘星辰’計劃。這也是關站長交給我的任務。”
左少卿輕聲說:“好,曾先生,現在讓我們把這件事重新梳理一下。第一,中共那邊,確實製定了這麽一個計劃?”
曾紹武一點頭,“肯定的,已經從其他渠道得到證實。”
左少卿不動聲色地盯著他。但她隻是平靜地說:“好。所以,第二,這個消息除了你剛才說的那個人提供過,還從其他渠道……”她的目光一動不動地盯在曾紹武的臉上。
曾紹武立刻說:“沒錯。在那個人之前,我們就從中共內部得到這個情報了!”
左少卿心裏立刻想到了“水葫蘆”。這說明,曾紹武說的這個情況也是準確的。
她說:“好,第二,情報基本得到證實,對不對?”
曾紹武點頭說:“對,至少是間接證實了。”
左少卿豎起第三根手指,“第三,中共的這個計劃,是最近製定的,對嗎?”
曾紹武說:“是的,肯定是最近!”
左少卿目光炯炯地盯著他,又提了一個問題,“曾先生,第四,中共的這個計劃,是針對我們的?針對保密局?”
曾紹武想了一下,說:“似乎不光是針對保密局的。上麵感覺,有可能還針對其他情報係統。這才是最叫人擔心的。國安、中二、中六,都在香港有據點,隻是不如我們的力量大就是了。你說,中共那邊,會把這些點都端了嗎?”
左少卿靜靜地說:“我感覺,那種可能性不大。再說,中共的人如果動武,香港警察也不會坐視不管。現在,我們繼續往下梳理。那麽,第五,這個計劃,和我目前研究的亞非會議有關係嗎?”
左少卿這句話,讓坐在對麵的曾紹武很意外。他漸漸地瞪大了眼睛。可以看出來,他的大腦正在飛快地旋轉著,隨著左少卿梳理的思路往下思索著。
旁觀而言,左少卿並不知道台灣的保密局的“一號”行動,將要對中共代表團乘坐的飛機采取行動。但曾紹武是知道的。他立刻意識到,所謂的“星辰”計劃,極有可能和亞非會議有某種特殊的關係,雖然他現在還想不明白這是一種什麽樣的關係。冷靜地說,這也是鄭介民與葉公瑾密談時所提到的疑慮。
想到這裏,他就站起來說:“左少,你說的這個情況是我沒有想到的。可能很重要,我要盡快向關站長匯報。”
左少卿卻搖著手止住他,“曾先生,我不建議你現在就匯報。因為情況不明。如果你匯報的時候,不能把這件事說清楚,可能適得其反。所以,我建議你盡可能搜集更多的情況,等比較有眉目的時候,再匯報,可能更好。”
曾紹武臉上漸漸露出笑容,“你說的對,說的對。如果弄清楚一些再匯報,會更受上麵的重視。我懂你的意思。”
曾紹武到底是一個老資格的情報人員,經驗很豐富,考慮問題自然而然地要瞻前顧後。他望著窗外略想了一下,就回頭說:“左少,我感覺,你現在研究的有關亞非會議的情況,可能也很重要,是不是這樣?”
左少卿其實早已想到了這一點。隻是她目前如在霧中,還有許多看不清楚的地方。她還知道,有些情況,曾紹武一定知道,但不會告訴她。她必須自己分析其中的隱情,並且還要謹慎地掌握分寸。畢竟,這是國共雙方的一次暗戰,而她是屬於共方的。她不能做有損共方的事。
想到這裏,她平靜地說:“曾先生,你說的對,我也有這樣的感覺。我建議,你現在要謹慎地觀察和分析,然後再采取下一步的行動。”
曾紹武心裏十分認可這個建議,立刻用力向她點點頭。
這天的夜裏,曾紹武準備離開的時候,別有深意地盯著左少卿,說:“左少,我們剛才說的,都是絕密情報,你千萬不要對別人說。”
曾紹武的這句話,讓精明透頂的左少卿頓時警覺起來。
這個時候,在香港,還有一個人也警覺起來,就是她的妹妹右少卿。
此時,九龍西教友會的祈禱堂裏,燈光昏暗。數十名低頭祈禱的教友,大多是上了年紀的男人和女人。他們雙眼矇矓地注視著祈禱台上搖曳的燭光,隨著牧師的念誦,默默地祈禱著。
右少卿幾乎是這些祈禱者中間唯一的年輕人。她每天在這裏祈禱,已經有四五天了。她不敢再去界限街41號。那裏剛剛丟了一個重要人物,任何意外出現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她隻能在這裏等顧尚賓,希望從他那裏得到比較好的消息。
她已經告訴鄭遠山,她現在就在香港。不知台灣那邊,會不會派人來找她。
當她看見顧尚賓從側門進來的時候,她感覺這件事似乎有點希望了。
她注意到,顧尚賓站在門口,正不動聲色地向祈禱的人張望。最後,他的目光落在右少卿的臉上,並且默默地凝視著她。
半個小時後,他們在教友會外麵的側廊裏見麵。顧尚賓仍然用一種疑惑的目光注視著她,卻許久沒有說話。
他其實早就向關錦州匯報過右少卿的情況。但那一次,正是因為鄭遠山的事,關錦州把他訓斥了一頓。今天,關錦州從台北回來,卻主動向他問起右少卿的事。
關錦州確實在台北匯報工作時,聽說鄭遠山是一個叫右少卿的女人送出海的。
這件事就叫人十分可疑了。不僅關錦州,就是潘其武也感覺,鄭遠山能夠逃出香港,是中共方麵特意護送的結果。所以,他們對鄭遠山的審查,是嚴而又嚴。另一方麵,他們也確實想知道,這個右少卿究竟是什麽人。
結果,在這兩件事之間,就出了一點他們想不到的小差錯。
右少卿告訴鄭遠山,她叫右少卿。潘其武是知道這個右少卿的,也知道她潛伏在武漢。但是,右少卿第一次與顧尚賓聯絡的時候,告訴他的,卻是她在武漢使用的名字,潛伏地點在鄂城。顧尚賓雖然在本書裏張嘴閉嘴都是右少卿,其實說的,卻是另外一個名字。
關錦州也因此沒有把顧尚賓嘴裏的右少卿和救援鄭遠山的那個右少卿聯係起來。但他對這個女人卻有了一些懷疑,甚至懷疑她是中共方麵的人。
他叮囑顧尚賓,“你留住她,對她考察一下。弄清楚她究竟是什麽人。”
所以,顧尚賓站在教友會外麵的側廊,隱在柱子後麵,對右少卿說的是,“你的情況,我已經向上麵匯報了。對你怎麽辦,還要再過一段時間。你現在就留在香港,和我保持聯係。需要你做什麽,我會通知你。”
右少卿明白,這是要對她做進一步的審查。
她問:“現在需要我做什麽?”
顧尚賓嚴厲地瞪著她,“你不要瞎問!現在也不是你瞎問的時候!你每天還是到這裏來,要像一個虔誠的教友。需要你做什麽,我會通知你。”
不過,右少卿可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她也不可能老老實實地在香港呆著。傍晚時,她靜悄悄地跟在顧尚賓的身後,發現他去了一家叫“就記電料行”的商店,並在那裏一直呆到深夜。
右少卿注意地觀察周圍。她感覺,這裏和界限街41號一樣,也是香港情報組織的一個據點,或者是一個聯絡點。
這個時候,她還猜不到這裏正在發生的事。但是,她確實對顧尚賓的行動產生了懷疑。她提醒自己,一定要保持警覺。
這個時候,遠在北京的陳主任,也遇到了意外的情況。“星辰”計劃已經啟動,但現在,卻發生了一件幾乎使“星辰”計劃夭折的情況。
許多年以後,關心並且研究“克什米爾公主號”案件的人,都持有這樣一種觀點:他們相信,周恩來總理原來是準備乘坐“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前往萬隆參加亞非會議的。隻是後來得到情報,國民黨特務要對“克什米爾公主號”實施爆炸破壞,他才“臨時”改變行程,乘坐另外一架飛機去了萬隆。
但事實上,負責製定周恩來亞非行程的陳主任,從來就沒有這個想法。他後來製定“星辰”計劃時,更沒有考慮過讓周恩來總理乘坐“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