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府監局的管事太監沉吟半響才開口:“薛將軍你是魏公公親自批的條子,所以這次是超額供應大同府火藥一萬斤,京師火藥局計劃外的火藥存量不多,不知將軍還需要多少。..”
薛雲:“三萬、五萬斤火藥都可以,公公隻管開個價就是。”
管事太監大驚:“薛將軍那裏能這樣獅子大開口喲,便是火藥局的存貨加說王恭廠現在生產的火藥也沒有這個數,也是將軍的運氣這貓冬的兩個月存了些貨,若是平時三五千斤火藥也是難事,將軍也是東廠護法說來是自家人,咱家哪裏好意思要你的錢,隻是內府上下都要使錢,不是咱家一人能夠自主的,便先給薛將軍一萬斤火藥按一兩銀子一斤藥給你好了。”
薛雲聽了管事太監的報價感覺還可以就說:“如此就謝謝公公了。”
薛雲從袖口摸出三張花紋紙票遞給管事太監,管事太監疑惑地接過三張花紋紙票,仔細地看著紙票上麵的內容,紙票圖紋複雜、各種字體交叉,最醒目處上端寫著「三江匯通」、中間是大寫“白銀壹萬兩正”、下端小寫白銀10000萬兩正。
管事太監看完抬頭看著薛雲臉上有些迷茫,薛雲低聲說:“公公這是三萬兩銀子的銀票,你可以憑這些銀票隨時去「三江匯通」取錢,這裏的人根本無法知道,這樣對公公不是更加的安全保險了嗎。”
管事太監聽完薛雲的話,頓時明白過來心裏大為感激薛雲替自己考慮得周到,連忙把銀票緊緊攢在手心,嘴上卻說:“薛將軍,咱家隻是給了一萬斤火藥這個錢好像多了一些。”
薛雲:“公公,這三萬兩銀子其中一萬兩是末將特別送給公公你的,另外一萬兩作為以後向公公購買火藥的保證金也是公公你的。”
管事太監聽了樂得心裏開花連聲說:“薛將軍,這怎麽好意思,既然薛將軍如此仗義咱家也盡力擠一擠,發貨的時候再給將軍湊一萬斤火藥就是。”
薛雲:“公公這一萬斤火藥「三江匯通」自然會把錢給你送來,以後還有多餘的火藥請公公都轉讓給末將如何。”
管事太監笑眯眯的說:“薛將軍,你放心好了沒問題咱們的生意是一回生二回熟嘛,有好處咱家一定會首先考慮將軍你的,這批物資咱家會通知兵部盡快發往大同去。”
薛雲跟管事太監有說有笑地回到了工部官員和其他太監中間,管事太監好人做到底跟眾人商量一陣,額外多送了薛雲三千副馬具,薛雲也不吝嗇當場答應拿出一萬兩銀子給大家隨喜,工部官員這時也不矜持了立刻同意派人去「三江匯通」提錢,結果薛雲和官員、太監們是皆大歡喜人人滿意。
薛雲回家路過正陽門十字街「徐記綢莊」的時候,想起昨日王掌櫃,成掌櫃來拜望過自己,看看時辰離正午還早,就下馬朝「徐記綢莊」走去,「徐記綢莊」的夥計眼尖一早就報給掌櫃了,薛雲還沒有走到「徐記綢莊」的門臉前,王掌櫃就春風滿麵地迎了出來。
薛雲:“昨天賤內說起王老先生過府敘話,小子有事不在家中錯失了先生的教導,今日特來向先生請罪。”薛雲向王先生深深地作揖致歉。
王掌櫃連忙上前扶住:“將軍現在是日理萬機決戰千裏老夫當不起這禮,那裏能為了一個平民百姓的閑聊誤了正事呢。”
王掌櫃一邊說一邊把薛雲迎進了「徐記綢莊」的內堂,王掌櫃跟薛雲分賓主坐了下來,薛雲為昨日王掌櫃、成掌櫃來拜望送賀禮一事再次致謝,王掌櫃少不得又客氣了一番,最後王掌櫃才轉入了正題。
王掌櫃:“薛將軍,京城救災差不多已經結束,除了將軍的金銀外,我們出走大同的商隊一共集資上千兩白銀幫助遼東災民過冬,年前遼東災民投親靠友幫傭做事或為奴為婢,有些乘著遼東平靜回流關外,如今京城附近災民已經非常少見,年關做善事的豪門大戶不少這些災民都還過得去。”
王掌櫃夥計沏好了茶接著說:“昨天去將軍府上主要想敘敘舊也賀喜一下你喜得千金,還有就是老夫與成掌櫃那幾家湊了一批貨想再走一次大同府,可是世麵是流言甚多說韃子要大舉報複大同兵敗之恥,開年建州韃子必發大軍征討大同就是一塊死地,許多同行都望而卻步所以想來探個實信。”
薛雲沉吟一陣才說:“王先生實信我也沒有,這一切都是努爾哈赤的意思了,不過建州冰寒地凍出兵應在三四月間,如果王先生動作快走一趟應該沒有問題。”
王掌櫃猶豫一下說:“我們合夥的股東希望跟薛家的「薛記綢布」商隊一起出發將軍以為如何。”
薛雲:“王先生去同「薛記綢布」的陳掌櫃聯係就說是我介紹過來的,不過希望王先生保密,商隊的股東也不要再增加了。”
王掌櫃:“實在是給將軍添麻煩了,我們商隊願意拿出兩成利潤貢獻給將軍打擊建州韃子也算是報效朝廷嘛。”
薛雲:“王先生我們是忘年之交,就不要提什麽報效的事了,你盡管跟著「薛記綢布」跑生意就是,我大同軍別的事不說,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是不容別人染指的。”
王先生:“如此就謝謝將軍了,不過兩成利潤報效是一定要給的,以將軍的人品我們相信一定會用到對朝廷、對百姓最關鍵的地方的。”
薛雲還有開口說話,王先生攔住薛雲說:“這事就這麽定了,老夫還有一事是受人所托,就是幫著賑災的袁振生,他想到將軍軍前效力,老夫隻是替他傳個話,不過振生處理各類事物的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
薛雲心裏對袁振生有些疙瘩,當時自己請他出來做事時,袁振生最後還是婉拒了,現在薛雲在大同打出一批天地,袁振生卻提出原來投靠自己,不免讓薛雲對袁振生這人的品格和對自己的忠誠度大打折扣。
薛雲於是就對王掌櫃說:“大同北地苦寒、兵鋒不斷,官兵百姓朝不保夕,王先生麻煩你給袁秀才帶話,讓他好好地考慮一下其中的利弊,如果真的願意來大同謀前途我是非常歡迎的。”
王掌櫃表示自己會把話帶到,一切就由袁振生自己決定。王掌櫃本來希望的薛雲熱情接納袁振生的事情並沒有發生,要知道大明曆代都是重文輕武,以秀才身份屈居當時身為千戶的薛雲是不可想象的,現在薛雲位居從二品副將袁振生來投靠正好合適,王掌櫃王斐不禁對薛雲的胸襟低看了不少。
薛雲對人對事有自己的標準,始終把忠誠度放在第一位,任何時代人才都很多就看怎麽去發現和使用,自己和薛家軍的秘密太多,以自己的地位還是優先使用薛家子弟和親信下屬,兩人再談了一會薛雲就起身向王掌櫃告辭。
薛雲回到小薛府看見封閉的巷道裏幾十個木匠師傅和學徒開始打樁立木,旁邊搭了兩個篷子裏麵有人在下木料、有人在推...[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薛雲:“三萬、五萬斤火藥都可以,公公隻管開個價就是。”
管事太監大驚:“薛將軍那裏能這樣獅子大開口喲,便是火藥局的存貨加說王恭廠現在生產的火藥也沒有這個數,也是將軍的運氣這貓冬的兩個月存了些貨,若是平時三五千斤火藥也是難事,將軍也是東廠護法說來是自家人,咱家哪裏好意思要你的錢,隻是內府上下都要使錢,不是咱家一人能夠自主的,便先給薛將軍一萬斤火藥按一兩銀子一斤藥給你好了。”
薛雲聽了管事太監的報價感覺還可以就說:“如此就謝謝公公了。”
薛雲從袖口摸出三張花紋紙票遞給管事太監,管事太監疑惑地接過三張花紋紙票,仔細地看著紙票上麵的內容,紙票圖紋複雜、各種字體交叉,最醒目處上端寫著「三江匯通」、中間是大寫“白銀壹萬兩正”、下端小寫白銀10000萬兩正。
管事太監看完抬頭看著薛雲臉上有些迷茫,薛雲低聲說:“公公這是三萬兩銀子的銀票,你可以憑這些銀票隨時去「三江匯通」取錢,這裏的人根本無法知道,這樣對公公不是更加的安全保險了嗎。”
管事太監聽完薛雲的話,頓時明白過來心裏大為感激薛雲替自己考慮得周到,連忙把銀票緊緊攢在手心,嘴上卻說:“薛將軍,咱家隻是給了一萬斤火藥這個錢好像多了一些。”
薛雲:“公公,這三萬兩銀子其中一萬兩是末將特別送給公公你的,另外一萬兩作為以後向公公購買火藥的保證金也是公公你的。”
管事太監聽了樂得心裏開花連聲說:“薛將軍,這怎麽好意思,既然薛將軍如此仗義咱家也盡力擠一擠,發貨的時候再給將軍湊一萬斤火藥就是。”
薛雲:“公公這一萬斤火藥「三江匯通」自然會把錢給你送來,以後還有多餘的火藥請公公都轉讓給末將如何。”
管事太監笑眯眯的說:“薛將軍,你放心好了沒問題咱們的生意是一回生二回熟嘛,有好處咱家一定會首先考慮將軍你的,這批物資咱家會通知兵部盡快發往大同去。”
薛雲跟管事太監有說有笑地回到了工部官員和其他太監中間,管事太監好人做到底跟眾人商量一陣,額外多送了薛雲三千副馬具,薛雲也不吝嗇當場答應拿出一萬兩銀子給大家隨喜,工部官員這時也不矜持了立刻同意派人去「三江匯通」提錢,結果薛雲和官員、太監們是皆大歡喜人人滿意。
薛雲回家路過正陽門十字街「徐記綢莊」的時候,想起昨日王掌櫃,成掌櫃來拜望過自己,看看時辰離正午還早,就下馬朝「徐記綢莊」走去,「徐記綢莊」的夥計眼尖一早就報給掌櫃了,薛雲還沒有走到「徐記綢莊」的門臉前,王掌櫃就春風滿麵地迎了出來。
薛雲:“昨天賤內說起王老先生過府敘話,小子有事不在家中錯失了先生的教導,今日特來向先生請罪。”薛雲向王先生深深地作揖致歉。
王掌櫃連忙上前扶住:“將軍現在是日理萬機決戰千裏老夫當不起這禮,那裏能為了一個平民百姓的閑聊誤了正事呢。”
王掌櫃一邊說一邊把薛雲迎進了「徐記綢莊」的內堂,王掌櫃跟薛雲分賓主坐了下來,薛雲為昨日王掌櫃、成掌櫃來拜望送賀禮一事再次致謝,王掌櫃少不得又客氣了一番,最後王掌櫃才轉入了正題。
王掌櫃:“薛將軍,京城救災差不多已經結束,除了將軍的金銀外,我們出走大同的商隊一共集資上千兩白銀幫助遼東災民過冬,年前遼東災民投親靠友幫傭做事或為奴為婢,有些乘著遼東平靜回流關外,如今京城附近災民已經非常少見,年關做善事的豪門大戶不少這些災民都還過得去。”
王掌櫃夥計沏好了茶接著說:“昨天去將軍府上主要想敘敘舊也賀喜一下你喜得千金,還有就是老夫與成掌櫃那幾家湊了一批貨想再走一次大同府,可是世麵是流言甚多說韃子要大舉報複大同兵敗之恥,開年建州韃子必發大軍征討大同就是一塊死地,許多同行都望而卻步所以想來探個實信。”
薛雲沉吟一陣才說:“王先生實信我也沒有,這一切都是努爾哈赤的意思了,不過建州冰寒地凍出兵應在三四月間,如果王先生動作快走一趟應該沒有問題。”
王掌櫃猶豫一下說:“我們合夥的股東希望跟薛家的「薛記綢布」商隊一起出發將軍以為如何。”
薛雲:“王先生去同「薛記綢布」的陳掌櫃聯係就說是我介紹過來的,不過希望王先生保密,商隊的股東也不要再增加了。”
王掌櫃:“實在是給將軍添麻煩了,我們商隊願意拿出兩成利潤貢獻給將軍打擊建州韃子也算是報效朝廷嘛。”
薛雲:“王先生我們是忘年之交,就不要提什麽報效的事了,你盡管跟著「薛記綢布」跑生意就是,我大同軍別的事不說,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是不容別人染指的。”
王先生:“如此就謝謝將軍了,不過兩成利潤報效是一定要給的,以將軍的人品我們相信一定會用到對朝廷、對百姓最關鍵的地方的。”
薛雲還有開口說話,王先生攔住薛雲說:“這事就這麽定了,老夫還有一事是受人所托,就是幫著賑災的袁振生,他想到將軍軍前效力,老夫隻是替他傳個話,不過振生處理各類事物的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
薛雲心裏對袁振生有些疙瘩,當時自己請他出來做事時,袁振生最後還是婉拒了,現在薛雲在大同打出一批天地,袁振生卻提出原來投靠自己,不免讓薛雲對袁振生這人的品格和對自己的忠誠度大打折扣。
薛雲於是就對王掌櫃說:“大同北地苦寒、兵鋒不斷,官兵百姓朝不保夕,王先生麻煩你給袁秀才帶話,讓他好好地考慮一下其中的利弊,如果真的願意來大同謀前途我是非常歡迎的。”
王掌櫃表示自己會把話帶到,一切就由袁振生自己決定。王掌櫃本來希望的薛雲熱情接納袁振生的事情並沒有發生,要知道大明曆代都是重文輕武,以秀才身份屈居當時身為千戶的薛雲是不可想象的,現在薛雲位居從二品副將袁振生來投靠正好合適,王掌櫃王斐不禁對薛雲的胸襟低看了不少。
薛雲對人對事有自己的標準,始終把忠誠度放在第一位,任何時代人才都很多就看怎麽去發現和使用,自己和薛家軍的秘密太多,以自己的地位還是優先使用薛家子弟和親信下屬,兩人再談了一會薛雲就起身向王掌櫃告辭。
薛雲回到小薛府看見封閉的巷道裏幾十個木匠師傅和學徒開始打樁立木,旁邊搭了兩個篷子裏麵有人在下木料、有人在推...[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