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六年二月,孔有德率領叛軍第二次海上突圍,遭到黃龍所率領的李維鸞、尚可喜等人的東江軍的攔截打擊,孔有德狼狽棄船登陸方得逃脫,叛將李九成之子李應元被斬殺,毛承祿、蘇有功、陳光福、高誌祥等十六人被俘,後被獻俘虜京城正法,傳首九邊。..
崇禎六年四月,走投無路的孔有德、耿仲明從鴨綠江鎮江堡降後金,降書曰:“本帥現有甲兵數萬,輕舟百餘,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與明汗同心協力,水陸並進,勢如破竹,天下又誰敢與汗為敵乎?”皇太極大喜出盛京郊外十裏迎接,得孔有德、耿仲明叛軍及家屬三萬多人。
崇禎六年七月,孔有德等探知尚可喜等已去廣鹿島就職,並盡發旅順水師攻打叛軍,黃龍守備的老營旅順十分空虛,於是遂說動建虜來襲,黃龍數戰建虜嶽托、濟爾哈朗部皆敗,這才想起向駐紮朝鮮義州的薛家軍求救,一直隔岸觀火的陸要金覺得可以出兵解東江鎮之圍了。
崇禎六年七月二十三日,陸要金在跟朝廷商議出兵未果後,獨自率領薛家軍北海艦隊,滿載薛家軍陸軍抵達旅順,這時遼東半島盡落入建虜手中,黃龍老營被四麵攻破,遊擊李惟鸞舉家自焚,東江鎮諸將項祚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皆戰死。
總兵黃龍看見海邊的“薛”字大旗,後悔自己為什麽沒有早一點向薛家軍求救,現在身邊隻有百多名親兵家仆,而且火藥矢石俱盡,知不太可能等到薛家軍援軍到來,果然建虜好孔有德的叛軍蜂擁而至,黃龍立斬敵酋十餘人,身負重傷,回首四周隻有數名親兵家仆尚在抵抗,黃龍不願被俘受辱,向京城方向跪拜,連呼三聲皇上後,引剄自盡。
消滅東江鎮孔有德算是向明朝報了一箭之仇,可是薛家軍已經在旅順登陸,筋疲力盡的建虜和叛軍必須麵對新來的敵人,孔有德新做漢奸急於表現,欲跟薛家軍大戰一場,嶽托、濟爾哈朗卻聞薛變色,立刻點起人馬向北撤退,這讓孔有德十分鬱悶,早知道大金國畏薛如虎,自己怎麽不先考慮投靠薛家軍,說起來自己跟薛家軍還頗有淵源的,現在家屬子女盡在盛京,自己和手下們恐怕隻有跟著皇太極幹到底了。
陸要金、左明、陶要富、文老二趕到東江鎮老營是,數萬建虜和叛軍已經撤得幹幹淨淨,薛家軍隻就得百餘名負傷的東江軍士兵,在這些東江兵指引下,陸要金等薛家軍將領見到了總兵黃龍的屍體,陸要金恨自己晚來一步,沒有救到黃龍和東江軍,心裏十分的難過。
第二日陸要金把黃龍和項祚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等東江軍將領一一埋葬,周圍是上萬東江軍士兵和家屬的埋葬,後來薛雲中興大明後,把這裏建為烈士陵園,封黃龍為“民族英雄”,大明百姓代代敬仰祭拜。
孔有德的吳橋兵變雖然以明軍勝利告終,但登萊局勢徹底糜爛,山東腹地也遭到蹂躪。明廷喪失兵將數萬人,損失戰艦、大炮、糧錢無數,從此登萊荒蕪東江動搖,海上牽製建虜是戰略失敗,而朝廷也失去寶貴的時間和財力,錯過了解決薛家軍和陝西流寇的機會,崇禎的明王朝已經是無力回天了。
薛家軍在崇禎六年七月底,收複紅嘴堡以南至雙島、旅順的狹長地帶,然後就靜等杭州方麵的決策,這時在長塗島議事廳,燕三娘正跟二叔薛破虜長談,自崇禎四年薛家軍海軍加強對福建、廣東沿海海盜作戰之後,包括葡萄牙人和鄭芝龍部在內的海上勢力,都遭到薛家軍海軍的沉重打擊,到崇禎六年大明海域已經是薛家軍海軍獨大,葡萄牙人隻能依靠澳門,鄭芝龍部隻能依靠泉州拖延殘踹,至此整個大明海疆沒有薛家軍海軍的認可,大明海商根本不敢出海。
燕三娘說道:“二叔,陸將軍控製遼東半島之紅嘴堡以南地域,不知道二叔對這塊地盤有什麽考慮。”
薛破虜想了想說道:“大明土地豈可輕與建虜,末將的意思是派兵進駐旅順。”
燕三娘說道:“二叔,除了支援杭州的人馬外,台灣方麵還能夠提供多少人馬北上旅順。”
薛破虜說道:“主母,末將考慮調一支五千人的隊伍去旅順,再把在朝鮮義州的薛家軍撤往旅順,考慮把朝鮮轄下的濟州島做薛家軍後勤牧馬之地。”
燕三娘說道:“二叔,我們薛家軍單方麵撤離義州府,會不會破壞跟朝鮮方麵的關係。”
薛破虜說道:“主母,朝鮮就是屬狗的,遇到有事就搖尾乞憐,一旦好過了就翻臉不認人,這次援救旅順就是朝鮮方麵拖了我們薛家軍的後腿,既然朝鮮不肯人我們薛家軍這個主人,我們薛家軍也不必在為朝鮮看家護院,至於濟州島占了就占了,不然請住在台灣的光海君主政朝鮮,就是納入大明版圖光海君都是肯的。”
燕三娘知道薛破虜對朝鮮國一直有氣,這次朝鮮國為了一己之私又拒不執行好薛家軍軍事協議,看來薛家軍跟朝鮮國是散席的時候了,把薛家軍全軍撤往旅順,讓朝鮮國獨自去麵對建虜吧,隻有朝鮮被建虜打痛了,才會想到薛家軍的好處,那時候薛家軍是扶綾陽君李倧還是扶光海君李琿就看自己的心情了。
燕三娘說道:“嗯,就照二叔的意思吧。”
薛破虜說道:“主母,末將準備把駐守琉球的方將軍調往濟州島,由副將張三柱負責鎮守琉球,考慮遊將軍率領五千人馬去旅順,台北警備區讓餘大輝幹著。”
燕三娘知道台灣島現在有五萬薛家軍,其中琉球駐軍五千,現在方將軍調往濟州島,就隻剩下張三柱的兩千薛家軍,好在琉球王室心向薛家軍,隻要沒有日本大股海盜侵擾,琉球國就平安無事。
遊將軍率領五千人馬去旅順,台北警備區讓餘大輝負責,防守任務不算重,壓力主要在南方的連熊偉將軍那裏,台南靠近呂宋(菲律賓)那是前線,這樣薛家軍把冷藏的餘大輝、張三柱都重用了。
台灣島的主力就是餘四手裏的兩萬薛家軍野戰部隊,隻是薛家軍占領大明最主要的一支力量,其次是羅二娃大隊長的海軍陸戰隊,人數已經達到五千人,再就是彭郎君將軍的特種部隊總兵力三千人,這三支部隊也肩負了對日本、朝鮮、琉球、呂宋、占城、爪哇、暹羅的監視任務,特別是顛覆呂宋島上的西班牙人。
燕三娘就等待著薛雲的歸來舉事,這是所有薛家軍將士的殷切希望,薛家軍隻占據旅順一帶,躲在同謀女真阿敏的後麵,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布局,於是燕三娘對薛破虜的想法,給了肯定的答複。
薛破虜說道:“主母,現在江南兵事洶湧,是不是考慮從台灣調一部分人馬進入浙江,以免用人之時遠水不解近渴。”
燕三娘知道薛破虜在指...[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崇禎六年四月,走投無路的孔有德、耿仲明從鴨綠江鎮江堡降後金,降書曰:“本帥現有甲兵數萬,輕舟百餘,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與明汗同心協力,水陸並進,勢如破竹,天下又誰敢與汗為敵乎?”皇太極大喜出盛京郊外十裏迎接,得孔有德、耿仲明叛軍及家屬三萬多人。
崇禎六年七月,孔有德等探知尚可喜等已去廣鹿島就職,並盡發旅順水師攻打叛軍,黃龍守備的老營旅順十分空虛,於是遂說動建虜來襲,黃龍數戰建虜嶽托、濟爾哈朗部皆敗,這才想起向駐紮朝鮮義州的薛家軍求救,一直隔岸觀火的陸要金覺得可以出兵解東江鎮之圍了。
崇禎六年七月二十三日,陸要金在跟朝廷商議出兵未果後,獨自率領薛家軍北海艦隊,滿載薛家軍陸軍抵達旅順,這時遼東半島盡落入建虜手中,黃龍老營被四麵攻破,遊擊李惟鸞舉家自焚,東江鎮諸將項祚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皆戰死。
總兵黃龍看見海邊的“薛”字大旗,後悔自己為什麽沒有早一點向薛家軍求救,現在身邊隻有百多名親兵家仆,而且火藥矢石俱盡,知不太可能等到薛家軍援軍到來,果然建虜好孔有德的叛軍蜂擁而至,黃龍立斬敵酋十餘人,身負重傷,回首四周隻有數名親兵家仆尚在抵抗,黃龍不願被俘受辱,向京城方向跪拜,連呼三聲皇上後,引剄自盡。
消滅東江鎮孔有德算是向明朝報了一箭之仇,可是薛家軍已經在旅順登陸,筋疲力盡的建虜和叛軍必須麵對新來的敵人,孔有德新做漢奸急於表現,欲跟薛家軍大戰一場,嶽托、濟爾哈朗卻聞薛變色,立刻點起人馬向北撤退,這讓孔有德十分鬱悶,早知道大金國畏薛如虎,自己怎麽不先考慮投靠薛家軍,說起來自己跟薛家軍還頗有淵源的,現在家屬子女盡在盛京,自己和手下們恐怕隻有跟著皇太極幹到底了。
陸要金、左明、陶要富、文老二趕到東江鎮老營是,數萬建虜和叛軍已經撤得幹幹淨淨,薛家軍隻就得百餘名負傷的東江軍士兵,在這些東江兵指引下,陸要金等薛家軍將領見到了總兵黃龍的屍體,陸要金恨自己晚來一步,沒有救到黃龍和東江軍,心裏十分的難過。
第二日陸要金把黃龍和項祚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等東江軍將領一一埋葬,周圍是上萬東江軍士兵和家屬的埋葬,後來薛雲中興大明後,把這裏建為烈士陵園,封黃龍為“民族英雄”,大明百姓代代敬仰祭拜。
孔有德的吳橋兵變雖然以明軍勝利告終,但登萊局勢徹底糜爛,山東腹地也遭到蹂躪。明廷喪失兵將數萬人,損失戰艦、大炮、糧錢無數,從此登萊荒蕪東江動搖,海上牽製建虜是戰略失敗,而朝廷也失去寶貴的時間和財力,錯過了解決薛家軍和陝西流寇的機會,崇禎的明王朝已經是無力回天了。
薛家軍在崇禎六年七月底,收複紅嘴堡以南至雙島、旅順的狹長地帶,然後就靜等杭州方麵的決策,這時在長塗島議事廳,燕三娘正跟二叔薛破虜長談,自崇禎四年薛家軍海軍加強對福建、廣東沿海海盜作戰之後,包括葡萄牙人和鄭芝龍部在內的海上勢力,都遭到薛家軍海軍的沉重打擊,到崇禎六年大明海域已經是薛家軍海軍獨大,葡萄牙人隻能依靠澳門,鄭芝龍部隻能依靠泉州拖延殘踹,至此整個大明海疆沒有薛家軍海軍的認可,大明海商根本不敢出海。
燕三娘說道:“二叔,陸將軍控製遼東半島之紅嘴堡以南地域,不知道二叔對這塊地盤有什麽考慮。”
薛破虜想了想說道:“大明土地豈可輕與建虜,末將的意思是派兵進駐旅順。”
燕三娘說道:“二叔,除了支援杭州的人馬外,台灣方麵還能夠提供多少人馬北上旅順。”
薛破虜說道:“主母,末將考慮調一支五千人的隊伍去旅順,再把在朝鮮義州的薛家軍撤往旅順,考慮把朝鮮轄下的濟州島做薛家軍後勤牧馬之地。”
燕三娘說道:“二叔,我們薛家軍單方麵撤離義州府,會不會破壞跟朝鮮方麵的關係。”
薛破虜說道:“主母,朝鮮就是屬狗的,遇到有事就搖尾乞憐,一旦好過了就翻臉不認人,這次援救旅順就是朝鮮方麵拖了我們薛家軍的後腿,既然朝鮮不肯人我們薛家軍這個主人,我們薛家軍也不必在為朝鮮看家護院,至於濟州島占了就占了,不然請住在台灣的光海君主政朝鮮,就是納入大明版圖光海君都是肯的。”
燕三娘知道薛破虜對朝鮮國一直有氣,這次朝鮮國為了一己之私又拒不執行好薛家軍軍事協議,看來薛家軍跟朝鮮國是散席的時候了,把薛家軍全軍撤往旅順,讓朝鮮國獨自去麵對建虜吧,隻有朝鮮被建虜打痛了,才會想到薛家軍的好處,那時候薛家軍是扶綾陽君李倧還是扶光海君李琿就看自己的心情了。
燕三娘說道:“嗯,就照二叔的意思吧。”
薛破虜說道:“主母,末將準備把駐守琉球的方將軍調往濟州島,由副將張三柱負責鎮守琉球,考慮遊將軍率領五千人馬去旅順,台北警備區讓餘大輝幹著。”
燕三娘知道台灣島現在有五萬薛家軍,其中琉球駐軍五千,現在方將軍調往濟州島,就隻剩下張三柱的兩千薛家軍,好在琉球王室心向薛家軍,隻要沒有日本大股海盜侵擾,琉球國就平安無事。
遊將軍率領五千人馬去旅順,台北警備區讓餘大輝負責,防守任務不算重,壓力主要在南方的連熊偉將軍那裏,台南靠近呂宋(菲律賓)那是前線,這樣薛家軍把冷藏的餘大輝、張三柱都重用了。
台灣島的主力就是餘四手裏的兩萬薛家軍野戰部隊,隻是薛家軍占領大明最主要的一支力量,其次是羅二娃大隊長的海軍陸戰隊,人數已經達到五千人,再就是彭郎君將軍的特種部隊總兵力三千人,這三支部隊也肩負了對日本、朝鮮、琉球、呂宋、占城、爪哇、暹羅的監視任務,特別是顛覆呂宋島上的西班牙人。
燕三娘就等待著薛雲的歸來舉事,這是所有薛家軍將士的殷切希望,薛家軍隻占據旅順一帶,躲在同謀女真阿敏的後麵,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布局,於是燕三娘對薛破虜的想法,給了肯定的答複。
薛破虜說道:“主母,現在江南兵事洶湧,是不是考慮從台灣調一部分人馬進入浙江,以免用人之時遠水不解近渴。”
燕三娘知道薛破虜在指...[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