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帆臉色不變,點頭道:“我看不破閥主的刀勢變化,但任萬般變化,起始源於一刀,我隻對這一刀即可!閥主以為如何?”
宋缺微笑道:“閣下果然神資天縱!所謂的身意就是過往所有刻苦鍛練和實戰經驗的總成果,心止而神欲行,超乎思想之外,但若隻能偶一為之,仍未足稱大家,隻有每招每式,均神意交融,刀法才可隨心所欲。第二刀!”
石帆點頭道:“請閥主出刀!”
宋缺踏前一步,發出“噗”的一聲,整座磨刀堂竟像搖晃一下,隨其步法,一刀橫削而出,沒有半點花巧變化。
石帆心中一動,這一刀與自己剛才那一劍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均都是達到了大巧若拙,化腐朽為神奇的地步!果然不愧是宋缺!
看來,化腐朽為神奇並非自己的專利啊……
石帆仍是一劍,這一劍卻是與上一劍全然相反,乃是華麗到極致,驚豔到極致的一劍,整個磨刀堂中全然被劍氣充斥,交織出一片片劍網,但四溢的劍氣卻不損堂中分毫,當真是妙至巔峰,可見,石帆的劍道淩然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再也不是憑著《獨孤九劍》闖天下的小子,也不是憑著劍罡的鋒銳欺負人的那個石帆,而是真正將自身所學的劍法融會貫通,無論是高深的《逍遙三劍》還是大巧若拙的《太極劍》,都已然融入了石帆自身的劍道中,他,如今堪稱劍道宗師!
這一次的碰撞恰好是上一招的兌換,宋缺是化腐朽為神奇,石帆卻是繁多的變化!
這一次,雙方平分秋色,劇烈的刀劍對撞之下,雙方各退一步。
宋缺刀鋒觸地,油然道:“哈哈,閣下這一劍也能看出得了劍道真髓,以你這年紀,當真可怕!五年,不,三年之後天下還有何人能當你的對手?”
石帆搖頭道:“天下高手何其多,三大宗師也不過是明麵上的最強者罷了,誰敢保證群山惡水裏就沒有隱藏的超級高手呢?”
宋缺歎道;“後生可畏啊,再來!”
石帆微微一笑,金鵬墨劍迅疾劈出,登時風雷並發,劍上既充斥著炎陽之氣,其中又隱有陰寒,令人覺得他能把這兩種極端相反的感覺揉合為一,本身便是個教人難以相信的奇跡。
宋缺大喝一聲“好”,銳目亮起異采,英俊無匹的臉龐卻不含絲毫喜怒哀樂,手中厚背刀往前急桃,變化九次,與石帆的長劍不斷對撞,發出金鐵交鳴之聲。
宋缺的氣勢不住膨湃增強,令石帆也有種壓力大增的感覺,有如手足被縛,石帆心中傲氣也被激發了出來,手中金鵬墨劍上陰寒與豔陽之力更加濃鬱,隻見金鵬墨劍一邊是墨綠色的寒冰,另一麵則是赤紅色的光暈流轉,端的駭人。
“嗆”!兩人乍分倏合。
轉眼刀劍交擊十多幹。
若有人在旁觀戰,便可以看出石帆每一劍均似是簡單樸拙,但身在戰局中的宋缺卻知道對方劍招變換之間實醞藏千變萬化,教人無法掌握其來蹤去跡,兩人的對拚堪稱世上絕少的精彩決戰。
當石帆將宋缺忽輕忽重,快慢由心,可從任何角度攻來的第八刀擋住之後,宋缺陡然間收刀而立。
此時宋缺眼底有著掙紮之意,似乎在猶豫第九刀要不要劈出,實際上,他近年才研究出更勝一籌的刀法,但此刀連他自己都還未掌握,一旦辟出,後果難料。麵色變換幾下,宋缺終是出了一口氣,歎道:“驚世神劍不愧驚世之名!老夫佩服……”
石帆拱手道:“閥主刀法不愧天刀之名,若非在下正巧與寧真人一戰之後略有所悟,恐怕撐不住閥主八刀。”
事實上,兩人都明白再繼續拚下去已經沒了意義,畢竟非是仇敵,更是有著結盟的打算,這一次也隻是以切磋為主,互相試探罷了。便如同宋缺沒有用他賴以成名的“水仙刀”一樣,石帆也未曾依靠本身遠超宋缺的真元。
結果是滿意的,宋缺對於石帆的武功極為欣賞,如此年紀卻不在自己之下,可想而知將來又會是如何的驚豔,便是那寧道奇與慈航靜齋,也沒有這樣一個盟友來的實惠!
畢竟,石帆和寇仲等都是漢人!
相比有著胡人血統的李閥,龍劍盟少帥軍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對宋閥來說!
宋家山城由數百大小院落組成,院落各成體係,又是緊密相連,以供奉曆代祖宗神位的宋家祠堂為中心。每個院落均分正院偏院,間隔結構,無不選材精良,造功考究。
在磨刀堂內打了半天早就入夜,稍微入定便已經月落星沉。嘉微的晨光裏,石帆與宋缺並肩來到與磨刀堂毗鄰的明月樓,步入庭園,一位白發斑斑的老人正在修剪花草,斜斜瞥兩人一眼後,便視若無睹的繼續工作。
石帆頓時心中腹誹道:“這派頭,當真像極了世外高人……難不成是比宋缺還要牛逼的隱藏大人物?”
看出了石帆驚訝,宋缺笑道:“方叔是山城內唯一不怕我的人,因為自幼就由他侍候我。”石帆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不是大高手,隻是與宋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因此旁人怕他,這老者卻是不怕。
穿過兩旁花木扶疏的長廊,是一道跨越池塘的長石橋,四周樹木濃深,頗有尋幽探勝的氣氛,池塘另一邊就是門士正中處懸有刻上“明月樓”三字木雕燙金牌匾的兩層木構建築物。木門隔窗均是以鏤空雕花裝飾,鬥拱飛簷,石刻磚雕,精采紛呈。
宋缺忽的歎道:“到現在我才明白甚麽是天縱之材,寇仲、徐子陵比之你如何呢?”石帆淡淡道:“論資質,他們絲毫不低於我,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寇仲與子陵還要強於我。”別人不知道,但石帆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練武的資質隻能說還尚可,能走到大宗師,靠的是諸多世界的機遇。但真正論根骨與悟性,還真是不如寇仲與徐子陵……
宋缺哈哈笑道:“我有些期待與他們的見麵了,總有機會的。罷了,來吧!不要讓他們久等哩!”(未完待續。)
宋缺微笑道:“閣下果然神資天縱!所謂的身意就是過往所有刻苦鍛練和實戰經驗的總成果,心止而神欲行,超乎思想之外,但若隻能偶一為之,仍未足稱大家,隻有每招每式,均神意交融,刀法才可隨心所欲。第二刀!”
石帆點頭道:“請閥主出刀!”
宋缺踏前一步,發出“噗”的一聲,整座磨刀堂竟像搖晃一下,隨其步法,一刀橫削而出,沒有半點花巧變化。
石帆心中一動,這一刀與自己剛才那一劍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均都是達到了大巧若拙,化腐朽為神奇的地步!果然不愧是宋缺!
看來,化腐朽為神奇並非自己的專利啊……
石帆仍是一劍,這一劍卻是與上一劍全然相反,乃是華麗到極致,驚豔到極致的一劍,整個磨刀堂中全然被劍氣充斥,交織出一片片劍網,但四溢的劍氣卻不損堂中分毫,當真是妙至巔峰,可見,石帆的劍道淩然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再也不是憑著《獨孤九劍》闖天下的小子,也不是憑著劍罡的鋒銳欺負人的那個石帆,而是真正將自身所學的劍法融會貫通,無論是高深的《逍遙三劍》還是大巧若拙的《太極劍》,都已然融入了石帆自身的劍道中,他,如今堪稱劍道宗師!
這一次的碰撞恰好是上一招的兌換,宋缺是化腐朽為神奇,石帆卻是繁多的變化!
這一次,雙方平分秋色,劇烈的刀劍對撞之下,雙方各退一步。
宋缺刀鋒觸地,油然道:“哈哈,閣下這一劍也能看出得了劍道真髓,以你這年紀,當真可怕!五年,不,三年之後天下還有何人能當你的對手?”
石帆搖頭道:“天下高手何其多,三大宗師也不過是明麵上的最強者罷了,誰敢保證群山惡水裏就沒有隱藏的超級高手呢?”
宋缺歎道;“後生可畏啊,再來!”
石帆微微一笑,金鵬墨劍迅疾劈出,登時風雷並發,劍上既充斥著炎陽之氣,其中又隱有陰寒,令人覺得他能把這兩種極端相反的感覺揉合為一,本身便是個教人難以相信的奇跡。
宋缺大喝一聲“好”,銳目亮起異采,英俊無匹的臉龐卻不含絲毫喜怒哀樂,手中厚背刀往前急桃,變化九次,與石帆的長劍不斷對撞,發出金鐵交鳴之聲。
宋缺的氣勢不住膨湃增強,令石帆也有種壓力大增的感覺,有如手足被縛,石帆心中傲氣也被激發了出來,手中金鵬墨劍上陰寒與豔陽之力更加濃鬱,隻見金鵬墨劍一邊是墨綠色的寒冰,另一麵則是赤紅色的光暈流轉,端的駭人。
“嗆”!兩人乍分倏合。
轉眼刀劍交擊十多幹。
若有人在旁觀戰,便可以看出石帆每一劍均似是簡單樸拙,但身在戰局中的宋缺卻知道對方劍招變換之間實醞藏千變萬化,教人無法掌握其來蹤去跡,兩人的對拚堪稱世上絕少的精彩決戰。
當石帆將宋缺忽輕忽重,快慢由心,可從任何角度攻來的第八刀擋住之後,宋缺陡然間收刀而立。
此時宋缺眼底有著掙紮之意,似乎在猶豫第九刀要不要劈出,實際上,他近年才研究出更勝一籌的刀法,但此刀連他自己都還未掌握,一旦辟出,後果難料。麵色變換幾下,宋缺終是出了一口氣,歎道:“驚世神劍不愧驚世之名!老夫佩服……”
石帆拱手道:“閥主刀法不愧天刀之名,若非在下正巧與寧真人一戰之後略有所悟,恐怕撐不住閥主八刀。”
事實上,兩人都明白再繼續拚下去已經沒了意義,畢竟非是仇敵,更是有著結盟的打算,這一次也隻是以切磋為主,互相試探罷了。便如同宋缺沒有用他賴以成名的“水仙刀”一樣,石帆也未曾依靠本身遠超宋缺的真元。
結果是滿意的,宋缺對於石帆的武功極為欣賞,如此年紀卻不在自己之下,可想而知將來又會是如何的驚豔,便是那寧道奇與慈航靜齋,也沒有這樣一個盟友來的實惠!
畢竟,石帆和寇仲等都是漢人!
相比有著胡人血統的李閥,龍劍盟少帥軍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對宋閥來說!
宋家山城由數百大小院落組成,院落各成體係,又是緊密相連,以供奉曆代祖宗神位的宋家祠堂為中心。每個院落均分正院偏院,間隔結構,無不選材精良,造功考究。
在磨刀堂內打了半天早就入夜,稍微入定便已經月落星沉。嘉微的晨光裏,石帆與宋缺並肩來到與磨刀堂毗鄰的明月樓,步入庭園,一位白發斑斑的老人正在修剪花草,斜斜瞥兩人一眼後,便視若無睹的繼續工作。
石帆頓時心中腹誹道:“這派頭,當真像極了世外高人……難不成是比宋缺還要牛逼的隱藏大人物?”
看出了石帆驚訝,宋缺笑道:“方叔是山城內唯一不怕我的人,因為自幼就由他侍候我。”石帆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不是大高手,隻是與宋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因此旁人怕他,這老者卻是不怕。
穿過兩旁花木扶疏的長廊,是一道跨越池塘的長石橋,四周樹木濃深,頗有尋幽探勝的氣氛,池塘另一邊就是門士正中處懸有刻上“明月樓”三字木雕燙金牌匾的兩層木構建築物。木門隔窗均是以鏤空雕花裝飾,鬥拱飛簷,石刻磚雕,精采紛呈。
宋缺忽的歎道:“到現在我才明白甚麽是天縱之材,寇仲、徐子陵比之你如何呢?”石帆淡淡道:“論資質,他們絲毫不低於我,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寇仲與子陵還要強於我。”別人不知道,但石帆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練武的資質隻能說還尚可,能走到大宗師,靠的是諸多世界的機遇。但真正論根骨與悟性,還真是不如寇仲與徐子陵……
宋缺哈哈笑道:“我有些期待與他們的見麵了,總有機會的。罷了,來吧!不要讓他們久等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