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景硯一直一副有口難言的樣子,也不大說話,三分惆悵,三分竊喜外加四分癲狂,是的癲狂。
用了早飯,景硯便回了房,芳一見他的背影,這才問道:“景硯這兩天看起來怪怪的,是出了什麽事?”
景秀正往嘴裏送著一匙湯,見芳一問起來,這才說道:“是因為成親的事。”
“成親?和誰?”芳一錯愕的看著景秀,轉念一想,除了那袖靈還會有誰。
“這是好事兒啊,可怎麽沒聽你們提起?”芳一又追問道,連帶著一旁的小川兒也十分好奇起來,自從川兒被送回了景府,便整天笑嘻嘻的。莊席之意,便是川兒可以寄養在景府,取名為景川,若是長大,他願意回宮,那便回宮,若是不願意,便一直留在景府。這已是莊席為川兒做出的最大讓步,現在的他,脆弱無比,隻要川兒開心就好。
“以現在袖景兩家的關係,怕是讓袖靈順利嫁過來,沒有那麽容易。”一起起這些來,景秀便覺得十分對不住景硯,都是自己連累了他。
“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麽難吧,我見袖家兄弟,都是明理之人,也一直沒有因為你的關係而對景硯如何,靈兒常來府上,也沒見袖家兄弟如何阻攔,想必,讓他們成親,應該不是難事。”
景秀搖頭:“哪裏有那麽簡單,按照習俗,要由家中長者帶著媒婆去提親,可是我爹年紀大了,這陣子總是臥床不起,那麽也隻好由我兄代父職,前幾天,我帶著媒婆親自去了袖府,可袖家一見我來,大門緊閉、、、、、、”說到這裏,景秀放下碗筷,一臉的無奈。
說到景老爹,芳一也是一臉擔憂,年紀大了,在朝為官多年,本應該享清福的時候,可又偏偏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家裏人著急,府中大事小情也便不通過他,也不敢打擾他。
至於景秀幫景硯親自上門提親的事,她還真是不知道,這也不怪他,他也隻不過是想幫景硯親自解決這些事情,更加明白,凡是與袖家有關的,也不想讓自己插手,隻不過是怕自己又多了心。
可是袖家這樣一來,便顯得有些冷豔了。
思索再三,芳一放下筷子說道:“既然他們不肯見你,不如我去試試?袖家對你有所顧忌,可袖家人也是明理之人,之前的幾次衝突都並未遷怒於我,想必我去了,他們不會不見我的。隻要我好言相勸,也許這事兒也就成了。”
聽得芳一如此說來,景秀緩緩點頭,眼下無法,芳一去,也便罷了,也顧不得此許禮節上的瑣碎,也便答應了下來。
芳一性子急,小叔景硯的親事一天不定下來,怕是景硯一天也安心不下,既然他二人兩情相悅這麽多年,也不應該再耽誤下去,更說不定正因為這親事,也能讓袖景兩家一直以來的積怨慢慢消散下去。
芳一準備了厚禮,又找了城中最有名的媒婆一同前往袖府。
果然不出芳一所料,袖府雖是不待見景秀,可是也是通情打理不曾遷怒於他人,看門小廝一見來客,便進去通報,剛進了府中大門,便見得出來相迎的則是袖家大哥之妻秋齡。
此年的秋齡懷中抱著一三五歲的小姑娘,模樣與她相仿,想必這便是他家的掌上明珠。
不知為何,芳一見了這秋齡,骨子裏便有好感,掐指一算,二人見過區區幾次,可芳一總覺得她這般麵善,好似從哪見過,不由得打心眼兒裏親近起來。
秋齡自是認得芳一,得知她來,又見緊隨其後的排場,又隨著一身喜慶的媒婆,自是了然她為何事而來。
到了院中,秋齡笑臉相迎,將懷中明珠托與身後乳娘,便身輕爽朗的走到芳一麵前笑道:“景夫人,今天這般有空,還勞得你親自過來?”
芳一回笑:“事關家中小叔終身大事,自是要親自前來。”
秋齡抬手示意往正堂中迎,芳一也便隨著她去了,進了正堂也不見家中其他主子,隻是丫頭老媽子在堂中湊足了人頭。
“今日我夫與我家小叔朝中有些要事,一早便出了門,不在府內,不能招待景夫人了。”見芳一略有遲疑,秋齡便略解釋下。
芳一點頭,也不多說,直步切入主題:“是這樣的,之前,景秀來府上提親,希望能將袖靈下嫁與我家小叔景硯。可無奈門都進不得,所以今天便由我過來了,有些唐突,希望府上不要見怪。”
秋齡的笑掛了滿麵,卻不是那種特意敷衍的笑,而卻是十分和善的笑容:“這麽多年了,兩家的事誰都心知肚明,隻是我夫那強脾氣實再是拐不過彎兒來,我家小叔又與他是一路的,我有時也勸不住,當年城兒的事,對這兄弟倆的打擊太大,他們從小看著城兒長大,比誰都心疼城兒,唉、、、、、、”說到此,秋齡的笑容裏又帶出了幾分哀傷。
芳一聽得她這話的意思,便心中更加有底,他們內心中還是不想攪亂靈兒與景硯的,隻不過是那日來提親的是景秀,所以便給他吃了個閉門羹。
秋齡重整心情,又道:“靈兒與景硯這麽多年都十分要好,我們看在眼裏,也記在心裏,俗話說,寧折十座廟,不毀一門婚,我們這一大家子也沒有厭煩景硯的,更加疼愛靈兒,也便不擰著她的意思,也希望兩個有情人終成眷屬。”
秋齡話已然說到這份上,那芳一若是再聽不明白,那但成了傻子了。
芳一忙趁熱打鐵說道:“那自然是,起初我來時,還心中有顧慮,聽得秋齡姐姐你這般說來,我的心也便安定了下來,回去也對我那小叔有個交待。”
秋齡點頭:“這事兒,暫且這樣定下,咱們兩家知根知底,也不必在乎那些繁文縟節,哪日咱們一起商量著挑個吉日,把這頭等的喜事辦了,也便成全他們兩個了罷。”
芳一心中大喜,著實想不到居然這麽痛快,末了,秋齡依舊感歎:“若是當初城兒的事,也這般順利多好。”話一說出,自知當著芳一的麵失言,在他們眼中,芳一為續,這般感歎怕是芳一多心。
芳一的確多心,也明知,如果不是袖城過世,怕是自己這輩子都走不進景府與景秀的心,心中雖然不舒服,但也還是勉強笑笑,這樣的日子,需要習慣。
再次回到景府,景硯眼巴巴的等著芳一的消息,見芳一歸來,又不好意思開口先問,芳一本想逗逗他,可見他那可憐的樣子,也便心中不忍,便將這般順利的事情與他全盤托出,景硯樂得閉不上嘴,芳一隻覺得好笑,景硯不知連著給芳一作了幾揖,平日穩重清悠的模樣此時倒是煙消雲散了,芳一調笑他沒出息,他也不惱,更是不氣,如同個三歲小兒得了糖,樂逍遙去了。
回了房,隻見景秀正坐在桌案邊拿著一本破書裝樣,芳一自是知道,他此時愣是半個字兒也看不進去,見芳一進來,這才將書放下打探消息。
“景硯的事,袖家怎麽說?”
芳一見他有所期待,索性打算逗他一逗,板起臉來道:“我在袖府門外站了多時,人家連門都不讓我進。”
本來還對芳一報以星點希望,這下子聽這般說來,也略沉下了肩膀,十分黯然,自責更是湧上心頭,隻覺得是自己耽誤了景硯。
“都怪我,都怪我、、、、、、”景秀撫額,喃喃的嘴裏隻咬著這幾個字不放。
芳一見他這般,有些後悔逗他,忙改口:“呆子,我都說了,袖府中人明白事理,怎麽可能不讓我進門呢?我已然跟他們說好了,袖家的秋齡說,要親自給靈兒與景硯定吉日呢,還說定好了來通知我。”
景秀得此言,忙眼中放光,希望從眼中綻開來:“真的?”連聲調都提高了一些。
芳一樂得點頭:“剛才隻不過是逗逗你,看把你給嚇的。”
景秀激動的從椅子上站起,伸手捧過芳一的臉重重的吻了一下。
定吉日的事全由秋齡操辦,因袖家老大與老二不想與景秀碰麵。所以交接之事也一直由芳一從中配合。
吉日一定,芳一與景硯這才放下心來。兩家人便開始分頭忙夥此事,要給靈兒與景硯一場風光的婚禮。
莊席得知此事,必是也要參加,這日下了朝之後,便將景秀單獨留下。
景秀深知莊席怕是又有什麽重要事情要與之商議。
莊席看起來略有為難,可還是開口道:“景硯與袖靈成親之日,我會親自帶去一份厚禮。”
景秀聽得出話外之音,莊席有話並未全部說出,景硯隻答:“我先代景硯謝過。”
“景硯成親之日,我會到場,你自然也在場,你覺得誰不會錯過這個我們兩人都在場的機會?”
莊席這樣一說,景秀才明白他的意思。
“袍義?”
“不錯,正是袍義,景硯成親之日,袍義必定到場。”
“你的意思,是趁景硯成親之日袍義在場之時將他一舉拿下?”這的確是個好主意,更是一個好時機。
莊席點頭:“此等良機,自是不容錯過,可隻怕擾了景硯的婚禮,所以找你商議!”
用了早飯,景硯便回了房,芳一見他的背影,這才問道:“景硯這兩天看起來怪怪的,是出了什麽事?”
景秀正往嘴裏送著一匙湯,見芳一問起來,這才說道:“是因為成親的事。”
“成親?和誰?”芳一錯愕的看著景秀,轉念一想,除了那袖靈還會有誰。
“這是好事兒啊,可怎麽沒聽你們提起?”芳一又追問道,連帶著一旁的小川兒也十分好奇起來,自從川兒被送回了景府,便整天笑嘻嘻的。莊席之意,便是川兒可以寄養在景府,取名為景川,若是長大,他願意回宮,那便回宮,若是不願意,便一直留在景府。這已是莊席為川兒做出的最大讓步,現在的他,脆弱無比,隻要川兒開心就好。
“以現在袖景兩家的關係,怕是讓袖靈順利嫁過來,沒有那麽容易。”一起起這些來,景秀便覺得十分對不住景硯,都是自己連累了他。
“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麽難吧,我見袖家兄弟,都是明理之人,也一直沒有因為你的關係而對景硯如何,靈兒常來府上,也沒見袖家兄弟如何阻攔,想必,讓他們成親,應該不是難事。”
景秀搖頭:“哪裏有那麽簡單,按照習俗,要由家中長者帶著媒婆去提親,可是我爹年紀大了,這陣子總是臥床不起,那麽也隻好由我兄代父職,前幾天,我帶著媒婆親自去了袖府,可袖家一見我來,大門緊閉、、、、、、”說到這裏,景秀放下碗筷,一臉的無奈。
說到景老爹,芳一也是一臉擔憂,年紀大了,在朝為官多年,本應該享清福的時候,可又偏偏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家裏人著急,府中大事小情也便不通過他,也不敢打擾他。
至於景秀幫景硯親自上門提親的事,她還真是不知道,這也不怪他,他也隻不過是想幫景硯親自解決這些事情,更加明白,凡是與袖家有關的,也不想讓自己插手,隻不過是怕自己又多了心。
可是袖家這樣一來,便顯得有些冷豔了。
思索再三,芳一放下筷子說道:“既然他們不肯見你,不如我去試試?袖家對你有所顧忌,可袖家人也是明理之人,之前的幾次衝突都並未遷怒於我,想必我去了,他們不會不見我的。隻要我好言相勸,也許這事兒也就成了。”
聽得芳一如此說來,景秀緩緩點頭,眼下無法,芳一去,也便罷了,也顧不得此許禮節上的瑣碎,也便答應了下來。
芳一性子急,小叔景硯的親事一天不定下來,怕是景硯一天也安心不下,既然他二人兩情相悅這麽多年,也不應該再耽誤下去,更說不定正因為這親事,也能讓袖景兩家一直以來的積怨慢慢消散下去。
芳一準備了厚禮,又找了城中最有名的媒婆一同前往袖府。
果然不出芳一所料,袖府雖是不待見景秀,可是也是通情打理不曾遷怒於他人,看門小廝一見來客,便進去通報,剛進了府中大門,便見得出來相迎的則是袖家大哥之妻秋齡。
此年的秋齡懷中抱著一三五歲的小姑娘,模樣與她相仿,想必這便是他家的掌上明珠。
不知為何,芳一見了這秋齡,骨子裏便有好感,掐指一算,二人見過區區幾次,可芳一總覺得她這般麵善,好似從哪見過,不由得打心眼兒裏親近起來。
秋齡自是認得芳一,得知她來,又見緊隨其後的排場,又隨著一身喜慶的媒婆,自是了然她為何事而來。
到了院中,秋齡笑臉相迎,將懷中明珠托與身後乳娘,便身輕爽朗的走到芳一麵前笑道:“景夫人,今天這般有空,還勞得你親自過來?”
芳一回笑:“事關家中小叔終身大事,自是要親自前來。”
秋齡抬手示意往正堂中迎,芳一也便隨著她去了,進了正堂也不見家中其他主子,隻是丫頭老媽子在堂中湊足了人頭。
“今日我夫與我家小叔朝中有些要事,一早便出了門,不在府內,不能招待景夫人了。”見芳一略有遲疑,秋齡便略解釋下。
芳一點頭,也不多說,直步切入主題:“是這樣的,之前,景秀來府上提親,希望能將袖靈下嫁與我家小叔景硯。可無奈門都進不得,所以今天便由我過來了,有些唐突,希望府上不要見怪。”
秋齡的笑掛了滿麵,卻不是那種特意敷衍的笑,而卻是十分和善的笑容:“這麽多年了,兩家的事誰都心知肚明,隻是我夫那強脾氣實再是拐不過彎兒來,我家小叔又與他是一路的,我有時也勸不住,當年城兒的事,對這兄弟倆的打擊太大,他們從小看著城兒長大,比誰都心疼城兒,唉、、、、、、”說到此,秋齡的笑容裏又帶出了幾分哀傷。
芳一聽得她這話的意思,便心中更加有底,他們內心中還是不想攪亂靈兒與景硯的,隻不過是那日來提親的是景秀,所以便給他吃了個閉門羹。
秋齡重整心情,又道:“靈兒與景硯這麽多年都十分要好,我們看在眼裏,也記在心裏,俗話說,寧折十座廟,不毀一門婚,我們這一大家子也沒有厭煩景硯的,更加疼愛靈兒,也便不擰著她的意思,也希望兩個有情人終成眷屬。”
秋齡話已然說到這份上,那芳一若是再聽不明白,那但成了傻子了。
芳一忙趁熱打鐵說道:“那自然是,起初我來時,還心中有顧慮,聽得秋齡姐姐你這般說來,我的心也便安定了下來,回去也對我那小叔有個交待。”
秋齡點頭:“這事兒,暫且這樣定下,咱們兩家知根知底,也不必在乎那些繁文縟節,哪日咱們一起商量著挑個吉日,把這頭等的喜事辦了,也便成全他們兩個了罷。”
芳一心中大喜,著實想不到居然這麽痛快,末了,秋齡依舊感歎:“若是當初城兒的事,也這般順利多好。”話一說出,自知當著芳一的麵失言,在他們眼中,芳一為續,這般感歎怕是芳一多心。
芳一的確多心,也明知,如果不是袖城過世,怕是自己這輩子都走不進景府與景秀的心,心中雖然不舒服,但也還是勉強笑笑,這樣的日子,需要習慣。
再次回到景府,景硯眼巴巴的等著芳一的消息,見芳一歸來,又不好意思開口先問,芳一本想逗逗他,可見他那可憐的樣子,也便心中不忍,便將這般順利的事情與他全盤托出,景硯樂得閉不上嘴,芳一隻覺得好笑,景硯不知連著給芳一作了幾揖,平日穩重清悠的模樣此時倒是煙消雲散了,芳一調笑他沒出息,他也不惱,更是不氣,如同個三歲小兒得了糖,樂逍遙去了。
回了房,隻見景秀正坐在桌案邊拿著一本破書裝樣,芳一自是知道,他此時愣是半個字兒也看不進去,見芳一進來,這才將書放下打探消息。
“景硯的事,袖家怎麽說?”
芳一見他有所期待,索性打算逗他一逗,板起臉來道:“我在袖府門外站了多時,人家連門都不讓我進。”
本來還對芳一報以星點希望,這下子聽這般說來,也略沉下了肩膀,十分黯然,自責更是湧上心頭,隻覺得是自己耽誤了景硯。
“都怪我,都怪我、、、、、、”景秀撫額,喃喃的嘴裏隻咬著這幾個字不放。
芳一見他這般,有些後悔逗他,忙改口:“呆子,我都說了,袖府中人明白事理,怎麽可能不讓我進門呢?我已然跟他們說好了,袖家的秋齡說,要親自給靈兒與景硯定吉日呢,還說定好了來通知我。”
景秀得此言,忙眼中放光,希望從眼中綻開來:“真的?”連聲調都提高了一些。
芳一樂得點頭:“剛才隻不過是逗逗你,看把你給嚇的。”
景秀激動的從椅子上站起,伸手捧過芳一的臉重重的吻了一下。
定吉日的事全由秋齡操辦,因袖家老大與老二不想與景秀碰麵。所以交接之事也一直由芳一從中配合。
吉日一定,芳一與景硯這才放下心來。兩家人便開始分頭忙夥此事,要給靈兒與景硯一場風光的婚禮。
莊席得知此事,必是也要參加,這日下了朝之後,便將景秀單獨留下。
景秀深知莊席怕是又有什麽重要事情要與之商議。
莊席看起來略有為難,可還是開口道:“景硯與袖靈成親之日,我會親自帶去一份厚禮。”
景秀聽得出話外之音,莊席有話並未全部說出,景硯隻答:“我先代景硯謝過。”
“景硯成親之日,我會到場,你自然也在場,你覺得誰不會錯過這個我們兩人都在場的機會?”
莊席這樣一說,景秀才明白他的意思。
“袍義?”
“不錯,正是袍義,景硯成親之日,袍義必定到場。”
“你的意思,是趁景硯成親之日袍義在場之時將他一舉拿下?”這的確是個好主意,更是一個好時機。
莊席點頭:“此等良機,自是不容錯過,可隻怕擾了景硯的婚禮,所以找你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