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段二就是王慶的大舅哥,被封為護國大將軍,也就是在段家莊集鎮上,設賭局坑人騙錢的那一位。【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也就是在遇到王慶後。段二輸給了同樣是街頭地痞混混的王慶,才有了段家莊招親的事,也就有了後來的王慶造反,自立為王。
段二大將軍被王慶派到了山南州城來鎮守,統領水陸兵馬五萬。糜芳是王慶臨時派到隆中山駐紮的,不歸段二節製,所以兵敗後跑到段二大元帥這裏來借兵。
段二一看糜芳的熊樣就來氣了,打了敗仗就跑到我這裏訴說宋江如何難敵,向我借兵,要是打了勝仗,早跑到楚王那裏請功去了。
段二一拍桌子說道:大膽糜芳,別看你不歸我節製,可是,就憑你損兵折將,我照樣殺你。
段二吩咐人把糜芳推出去斬首示眾。
這時出來一人說道:糜芳殺不得。
段二一看出來的人,是楚王王慶臨時派來的謀士,名字叫左謀。
段二就問了,為啥殺不得呀?
左謀說:我有一計可破宋江,糜芳勇猛過人,連斬兩員敵將,此次偷襲任務非他莫屬。就讓糜芳戴罪立功吧。
左謀的話一出,段二和糜芳都高興了,正好給兩個人台階下了。糜芳立刻表態,保證完成任務。
段二就問:謀士什麽妙計呀?
左謀說:宋江的糧食輜重全部留在了宛州城,宛州城裏兵馬稀少,隻要我們聯絡鄰近的鞏州,均州兩處人馬偷襲宛州,我們在派出一隊精兵,悄悄地出城,悄悄地抵達宛州城下,迅速拿下宛州城,宋江就會後撤去救宛州,到時元帥在出城夾擊宋江,定會大獲全勝。
段二一聽在理,雖然自己是混混出身,不懂兵法,可是聽起來好像是那麽回事。
段二就問:何人帶兵前往?
左謀說:糜芳將軍最合適。
段二就說:本帥準你戴罪立功,如不成功,殺你個二罪歸一。
糜芳胸有成竹,悄悄地帶領隊伍出發了。
宋江也沒閑著,和軍師吳用商量如何進兵。
吳用就說:山南州北鄰漢江,南鄰襄水,水路發達,天時地利人和都對我們有利,不如我們就來個水門事件。
宋江一聽,這個主意好,一聽就有創意。梁山兄弟一直都是在陸地上作戰,水軍的威力始終沒有發揮出來。向來都是攻破城門,還沒有一次從水門進去的。
宋江就想細聽,可是吳用又把話頭打住了。宋江泄氣了,心說又來了,天生就是這個毛病,一到關鍵時刻就拿把。自己還是耐心點吧,著急也沒用,把你急死了,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臭毛病。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嗎,皇帝不急太監急,到我這裏反過來了,軍師不急皇帝急。
吳用吩咐,六百裏加急,把水軍頭領李俊立刻找來,有機密大事安排。
李俊接到命令,快馬加鞭,一個時辰就趕到了。李俊也很興奮,知道這次肯定用上我們水軍了。我是水軍主帥呀,自從開戰以來,我帶領的水軍在江河湖海之間穿梭,就是沒機會打仗,各種各樣的鹹淡魚倒是沒有少撈。
李俊興衝衝地來到宋江的中軍大帳,見到宋江陛下行禮,又給軍師行禮。
宋江就說:讓軍師給你布置水門任務。
李俊一聽,水門任務,有水字,一定和水軍有關係,立刻樹立靜聽。
軍師吳用咳簌一聲,清清嗓子,嚴肅地說道:我和陛下準備派你們水軍做主力,聯合步兵一起製造一起水門事件,具體實施方案是這樣的。
吳用就把自己的安排告訴了李俊,李俊崇拜滴看著軍師,激動地往外就走,一著急腦袋磕在了門框上,立刻起了個大包。
宋江等李俊走了,迫不及待地問吳用:軍師對李俊說啥了?
吳用就說:我講了半天,陛下沒聽進去,你都幹嘛了?
宋江說:我光顧看李俊連連點頭了,把我的腦袋都點暈了。
吳用就說:還是讓戴宗跟你說吧。[.超多好看小說]
宋江就問:與戴宗有什麽關係呀?
吳用一招手,等在門外的戴宗進來,急切地說道:陛下,據探馬來報,昨夜從山南州偷偷地出來一支人馬,看方向是偷襲我們的大後方,宛州城去了。
宋江媽呀一聲就站起來了,對吳用說:軍師你心也太大了,敵軍都打到後院了,你還在這裏炮製水門事件呢!
吳用沒有理會宋江,對戴宗說道:戴院長你繼續說。
戴宗又說:還有遠處探馬報告,說是鞏州和均州出來兩路人馬,悄悄地往宛州城去了。
宋江一下子跳起來,說道:一定是偷襲,趕緊回去救援,派馬靈趕回去給城裏送信,他不是有風火輪嗎?你們兩個比,誰跑得快?
戴宗一看宋江真急了,就說:送信也來不及了,偷襲的可是三路人馬啊!
宋江就說:那咋辦好?咋辦好啊?
宋江一看吳用不說話,就來氣了。宋江說:軍師啊,平時你要個範,拿個把,端個架啥的我能理解體諒,可是如今火燒眉毛了,你還不著急。糧草斷絕了,喝西北風去呀?
吳用看到宋江急的直轉圈,再也沒法沉默了,就問道:宛州城裏哪位頭領鎮守啊?
宋江一聽,這不是廢話嗎?誰在宛州城裏鎮守你應該知道啊。
宋江就說:花榮,林衝,呂方郭盛幾員頭領鎮守。
吳用就說:這不就結了嗎,宛州城裏偷襲的敵軍,花榮,林衝兩個人就搞定了。
宋江又問:那麽鞏州偷襲的敵軍誰來抵擋?
吳用說:呂方郭盛二人足以。
宋江又問:均州來的敵軍咋辦?
吳用說:城裏還有那位頭領啊?
宋江想了想,說道:還有聖手書生蕭讓。
吳用一拍雙手說道:妙啊,蕭讓可頂百萬雄兵。
宋江一聽,噗通就坐地下了,說道:要是你沒瘋就是我瘋了。要是讓蕭讓去參加書法比賽準能拿第一,可是讓蕭讓上前線退敵,一定是有去無回。
吳用就說:陛下安心休息,等待捷報傳來。
宋江說:趕快給我披掛,我要親自去解宛州之圍。
吳用一看宋江不消停,一時還平靜不下來,就對戴宗使了個眼色,戴宗對準宋江後背就是一掌,宋江頭一歪,就倒在了床上。
戴宗有點害怕,就對吳用說道:軍師我可沒打陛下呀。
吳用說:我是沒看見你打陛下,是陛下操勞過度,突然暈厥。不過你要立刻趕到宛州城去,給蕭讓送信,告訴他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戴宗立刻綁好甲馬,飛身竄出老遠,消失在夜幕裏。
話說糜芳領命,帶領二萬兵馬夜襲宛州城。糜芳心裏暗暗憋著一口氣,對張清瓊英兩口子暗器傷人行為憤憤不平。不就是會飛石頭嗎?總是趁人不備往人麵門上打,算啥能耐?幸虧謀士左謀給我出了這麽個主意,讓我們偷襲宛州城,既然你們來陰的,我們就給你們來個暗的。這叫一報還一報,等我們拿下宛州城,搗毀了你的糧庫,你沒吃的,餓暈你,看你還玩石頭不?沒準把打人的石頭當雞蛋吃。
糜芳傳令加急進發,天剛亮,大軍就來到了宛州城下。還沒等糜芳吩咐攻城,城裏三聲炮響,城門開放,一隊人馬衝出來,為首的正是小李廣花榮,還有豹子頭林衝。
糜芳一心想要報仇,就免去了來將通名那一套,不由分說上來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想要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可是對手是林衝,三板斧輕鬆躲過,糜芳就不敢輕敵了,有板有眼地和林衝戰在一起。另兩員一同前來的將領和花榮鬥在一起。
時間不大,鞏州派來偷襲的軍隊也到了,城裏留守的呂方郭盛領兵出城迎敵。
又有探馬報告,說是均州來偷襲的兵馬到了北門。留在城裏的都是年老體弱的傷兵,一聽說大軍壓境,立刻慌亂一團,就來到帥府打聽消息。留守的蕭讓就吩咐,趕緊把北門打開,開的越大越好。大家一聽,得了,這位書生認清了形勢,知道自己守不住城池,想要盡快投降獻城啊。
立刻眾人分成兩個派別,一夥人佩服蕭讓識時務,另一夥人罵蕭讓不忠義。
蕭讓就說:你們誰也不許出城,每人手拿一麵旗幟,在城裏走動,不許停。我一個人到城樓上迎接敵軍。
蕭讓就吩咐給自己抬一把撫琴上城樓,再給自己預備一把羽毛扇。
大家更不理解了,心說蕭讓很怕別人搶了他獻城的功勞,讓我們手舉旗在城裏等待,他一個人上城樓迎接敵軍進城。
蕭讓沒時間解釋,急忙忙登上城門樓,稍微裝扮了一下,就坐在了城牆邊。蕭讓告訴身邊的一個老軍說:給我弄點濃度高點的酒,我要定定神。
老軍說道:怕死就別投降啊,投降不就是為了保命嗎?
蕭讓就說:你這個老頭,說話夠損的。等我退掉敵軍再和你算賬。
老軍說:你要是能退走敵軍,我就從城牆上跳下去。看在你快要死了,就給你弄點烈性酒吧。
再說均州來偷襲的將領,離老遠就看到宛州城北門大敞四開的,就懷疑走錯地方了。大隊人馬來到城門前幾百米處,就停住了。
帶隊的將領名叫季三思,倪震,還有十員偏將。
季三思就問倪震說:你看城門開放,城牆上沒有旌旗,更沒有防護的兵士,隻有城門樓上一位書生撫琴,難道他就是梁山軍師吳用不成?
倪震說:我觀城裏旌旗搖動,仿佛好多人馬埋伏,你我還是觀察一下,不要中了詭計才好。
城門樓上的蕭讓害怕呀,心說,咋還不退走啊,再不退走,我就要崩潰了。蕭讓隻好一杯接一杯地喝烈酒,給自己壓驚。酒精原因,蕭讓手指尖強力地撥動琴弦,透出一股股殺氣來。季三思和倪震感到一波接一波的強勁內力穿胸而過,戰馬踏踏後退。
就在這個時候,城門裏跑出一位手裏舉著旌旗的老兵,一邊跑一邊喊道:我受不了啦,拚了吧!一
段二大將軍被王慶派到了山南州城來鎮守,統領水陸兵馬五萬。糜芳是王慶臨時派到隆中山駐紮的,不歸段二節製,所以兵敗後跑到段二大元帥這裏來借兵。
段二一看糜芳的熊樣就來氣了,打了敗仗就跑到我這裏訴說宋江如何難敵,向我借兵,要是打了勝仗,早跑到楚王那裏請功去了。
段二一拍桌子說道:大膽糜芳,別看你不歸我節製,可是,就憑你損兵折將,我照樣殺你。
段二吩咐人把糜芳推出去斬首示眾。
這時出來一人說道:糜芳殺不得。
段二一看出來的人,是楚王王慶臨時派來的謀士,名字叫左謀。
段二就問了,為啥殺不得呀?
左謀說:我有一計可破宋江,糜芳勇猛過人,連斬兩員敵將,此次偷襲任務非他莫屬。就讓糜芳戴罪立功吧。
左謀的話一出,段二和糜芳都高興了,正好給兩個人台階下了。糜芳立刻表態,保證完成任務。
段二就問:謀士什麽妙計呀?
左謀說:宋江的糧食輜重全部留在了宛州城,宛州城裏兵馬稀少,隻要我們聯絡鄰近的鞏州,均州兩處人馬偷襲宛州,我們在派出一隊精兵,悄悄地出城,悄悄地抵達宛州城下,迅速拿下宛州城,宋江就會後撤去救宛州,到時元帥在出城夾擊宋江,定會大獲全勝。
段二一聽在理,雖然自己是混混出身,不懂兵法,可是聽起來好像是那麽回事。
段二就問:何人帶兵前往?
左謀說:糜芳將軍最合適。
段二就說:本帥準你戴罪立功,如不成功,殺你個二罪歸一。
糜芳胸有成竹,悄悄地帶領隊伍出發了。
宋江也沒閑著,和軍師吳用商量如何進兵。
吳用就說:山南州北鄰漢江,南鄰襄水,水路發達,天時地利人和都對我們有利,不如我們就來個水門事件。
宋江一聽,這個主意好,一聽就有創意。梁山兄弟一直都是在陸地上作戰,水軍的威力始終沒有發揮出來。向來都是攻破城門,還沒有一次從水門進去的。
宋江就想細聽,可是吳用又把話頭打住了。宋江泄氣了,心說又來了,天生就是這個毛病,一到關鍵時刻就拿把。自己還是耐心點吧,著急也沒用,把你急死了,他也不會改變自己的臭毛病。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嗎,皇帝不急太監急,到我這裏反過來了,軍師不急皇帝急。
吳用吩咐,六百裏加急,把水軍頭領李俊立刻找來,有機密大事安排。
李俊接到命令,快馬加鞭,一個時辰就趕到了。李俊也很興奮,知道這次肯定用上我們水軍了。我是水軍主帥呀,自從開戰以來,我帶領的水軍在江河湖海之間穿梭,就是沒機會打仗,各種各樣的鹹淡魚倒是沒有少撈。
李俊興衝衝地來到宋江的中軍大帳,見到宋江陛下行禮,又給軍師行禮。
宋江就說:讓軍師給你布置水門任務。
李俊一聽,水門任務,有水字,一定和水軍有關係,立刻樹立靜聽。
軍師吳用咳簌一聲,清清嗓子,嚴肅地說道:我和陛下準備派你們水軍做主力,聯合步兵一起製造一起水門事件,具體實施方案是這樣的。
吳用就把自己的安排告訴了李俊,李俊崇拜滴看著軍師,激動地往外就走,一著急腦袋磕在了門框上,立刻起了個大包。
宋江等李俊走了,迫不及待地問吳用:軍師對李俊說啥了?
吳用就說:我講了半天,陛下沒聽進去,你都幹嘛了?
宋江說:我光顧看李俊連連點頭了,把我的腦袋都點暈了。
吳用就說:還是讓戴宗跟你說吧。[.超多好看小說]
宋江就問:與戴宗有什麽關係呀?
吳用一招手,等在門外的戴宗進來,急切地說道:陛下,據探馬來報,昨夜從山南州偷偷地出來一支人馬,看方向是偷襲我們的大後方,宛州城去了。
宋江媽呀一聲就站起來了,對吳用說:軍師你心也太大了,敵軍都打到後院了,你還在這裏炮製水門事件呢!
吳用沒有理會宋江,對戴宗說道:戴院長你繼續說。
戴宗又說:還有遠處探馬報告,說是鞏州和均州出來兩路人馬,悄悄地往宛州城去了。
宋江一下子跳起來,說道:一定是偷襲,趕緊回去救援,派馬靈趕回去給城裏送信,他不是有風火輪嗎?你們兩個比,誰跑得快?
戴宗一看宋江真急了,就說:送信也來不及了,偷襲的可是三路人馬啊!
宋江就說:那咋辦好?咋辦好啊?
宋江一看吳用不說話,就來氣了。宋江說:軍師啊,平時你要個範,拿個把,端個架啥的我能理解體諒,可是如今火燒眉毛了,你還不著急。糧草斷絕了,喝西北風去呀?
吳用看到宋江急的直轉圈,再也沒法沉默了,就問道:宛州城裏哪位頭領鎮守啊?
宋江一聽,這不是廢話嗎?誰在宛州城裏鎮守你應該知道啊。
宋江就說:花榮,林衝,呂方郭盛幾員頭領鎮守。
吳用就說:這不就結了嗎,宛州城裏偷襲的敵軍,花榮,林衝兩個人就搞定了。
宋江又問:那麽鞏州偷襲的敵軍誰來抵擋?
吳用說:呂方郭盛二人足以。
宋江又問:均州來的敵軍咋辦?
吳用說:城裏還有那位頭領啊?
宋江想了想,說道:還有聖手書生蕭讓。
吳用一拍雙手說道:妙啊,蕭讓可頂百萬雄兵。
宋江一聽,噗通就坐地下了,說道:要是你沒瘋就是我瘋了。要是讓蕭讓去參加書法比賽準能拿第一,可是讓蕭讓上前線退敵,一定是有去無回。
吳用就說:陛下安心休息,等待捷報傳來。
宋江說:趕快給我披掛,我要親自去解宛州之圍。
吳用一看宋江不消停,一時還平靜不下來,就對戴宗使了個眼色,戴宗對準宋江後背就是一掌,宋江頭一歪,就倒在了床上。
戴宗有點害怕,就對吳用說道:軍師我可沒打陛下呀。
吳用說:我是沒看見你打陛下,是陛下操勞過度,突然暈厥。不過你要立刻趕到宛州城去,給蕭讓送信,告訴他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戴宗立刻綁好甲馬,飛身竄出老遠,消失在夜幕裏。
話說糜芳領命,帶領二萬兵馬夜襲宛州城。糜芳心裏暗暗憋著一口氣,對張清瓊英兩口子暗器傷人行為憤憤不平。不就是會飛石頭嗎?總是趁人不備往人麵門上打,算啥能耐?幸虧謀士左謀給我出了這麽個主意,讓我們偷襲宛州城,既然你們來陰的,我們就給你們來個暗的。這叫一報還一報,等我們拿下宛州城,搗毀了你的糧庫,你沒吃的,餓暈你,看你還玩石頭不?沒準把打人的石頭當雞蛋吃。
糜芳傳令加急進發,天剛亮,大軍就來到了宛州城下。還沒等糜芳吩咐攻城,城裏三聲炮響,城門開放,一隊人馬衝出來,為首的正是小李廣花榮,還有豹子頭林衝。
糜芳一心想要報仇,就免去了來將通名那一套,不由分說上來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想要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可是對手是林衝,三板斧輕鬆躲過,糜芳就不敢輕敵了,有板有眼地和林衝戰在一起。另兩員一同前來的將領和花榮鬥在一起。
時間不大,鞏州派來偷襲的軍隊也到了,城裏留守的呂方郭盛領兵出城迎敵。
又有探馬報告,說是均州來偷襲的兵馬到了北門。留在城裏的都是年老體弱的傷兵,一聽說大軍壓境,立刻慌亂一團,就來到帥府打聽消息。留守的蕭讓就吩咐,趕緊把北門打開,開的越大越好。大家一聽,得了,這位書生認清了形勢,知道自己守不住城池,想要盡快投降獻城啊。
立刻眾人分成兩個派別,一夥人佩服蕭讓識時務,另一夥人罵蕭讓不忠義。
蕭讓就說:你們誰也不許出城,每人手拿一麵旗幟,在城裏走動,不許停。我一個人到城樓上迎接敵軍。
蕭讓就吩咐給自己抬一把撫琴上城樓,再給自己預備一把羽毛扇。
大家更不理解了,心說蕭讓很怕別人搶了他獻城的功勞,讓我們手舉旗在城裏等待,他一個人上城樓迎接敵軍進城。
蕭讓沒時間解釋,急忙忙登上城門樓,稍微裝扮了一下,就坐在了城牆邊。蕭讓告訴身邊的一個老軍說:給我弄點濃度高點的酒,我要定定神。
老軍說道:怕死就別投降啊,投降不就是為了保命嗎?
蕭讓就說:你這個老頭,說話夠損的。等我退掉敵軍再和你算賬。
老軍說:你要是能退走敵軍,我就從城牆上跳下去。看在你快要死了,就給你弄點烈性酒吧。
再說均州來偷襲的將領,離老遠就看到宛州城北門大敞四開的,就懷疑走錯地方了。大隊人馬來到城門前幾百米處,就停住了。
帶隊的將領名叫季三思,倪震,還有十員偏將。
季三思就問倪震說:你看城門開放,城牆上沒有旌旗,更沒有防護的兵士,隻有城門樓上一位書生撫琴,難道他就是梁山軍師吳用不成?
倪震說:我觀城裏旌旗搖動,仿佛好多人馬埋伏,你我還是觀察一下,不要中了詭計才好。
城門樓上的蕭讓害怕呀,心說,咋還不退走啊,再不退走,我就要崩潰了。蕭讓隻好一杯接一杯地喝烈酒,給自己壓驚。酒精原因,蕭讓手指尖強力地撥動琴弦,透出一股股殺氣來。季三思和倪震感到一波接一波的強勁內力穿胸而過,戰馬踏踏後退。
就在這個時候,城門裏跑出一位手裏舉著旌旗的老兵,一邊跑一邊喊道:我受不了啦,拚了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