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位偉人說過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會有反抗,這是人的本性也是曆史的趨勢,中國的百姓自古都是容易滿足的,但這不代表百姓就不會反抗,中華上下五千年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所有的朝代更替無一不是農民起義推翻或者瓦解了那個腐敗王朝的統治基礎,鮮血澆築而成的曆史證明了一點就是真要把老百姓逼急眼了也會跟你玩命。
大漢王朝在十常侍的專權之下,許多清廉為民肯辦事能辦事能辦成實事的官員都落得淒慘收場,那些花了大價錢新上任的各種新官抱著抓住機遇往尋求發展逮著就往自己手裏摟錢的同一個目標紛至遝來走馬上任,更得加緊搕詐百姓,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賄賂出去謀取官職的本錢給撈回來。那些沒有被剿滅幹淨的黃巾賊們,昔日裏還能跟著大神棍張角混口飯吃,現在群賊無首,一些頭目也是糾結人手,各處作亂。泱泱大漢最淳樸最厚道的百姓,一麵要飽受朝廷的剝削壓榨,一邊還得忍受著亂賊的欺淩,更是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易子而食者有之,慘不忍睹。
這些日子,靈帝連早朝都懶得去上也沒工夫理會朝政了,忙著數錢呢,朝政多數事物直接讓張讓和趙忠兩人去打點,兩人更是跋扈,百官怒不敢言。這日朝上,靈帝竟然在一夜後宮中的翻雲覆雨之後托著自己虛弱的身子上了早朝,最近劉宏服用了十常侍眾人給他不知道從哪個方士那裏淘換來的所謂仙丹靈藥,精神頭十足房事也生猛了許多,劉宏還以為自己的第二春到了心血來潮竟然上朝了,卻不知道那些藥物隻是激發人體能力的虎狼之藥,現在的也許是那將死之前的回光返照也說不定。
見了難得的麵聖機會,眾官也都紛紛啟奏,講述自打十常侍買賣官職以來,全國的混亂局麵,可是靈帝對這些奏言早就習以為常再說幕後老板就是劉宏自己,你跟主謀告從犯能有效果嗎?劉宏一聽不是什麽火燒眉毛的大事,也不多加理會,隻讓他們各自安撫民眾。
眾人一看是這番情形,心裏也是涼了半截。正在一片沉寂之時,一人洪聲說道:“啟奏陛下,近日得報冀州有亂賊張飛燕糾結閑散之人,本有萬餘之眾,賊勢發展迅猛,收降服當地不少黃巾殘部,號稱黑山軍,當地無以抵抗,現張燕號稱數十萬眾,現今已經開始擾亂河內,進逼京師,如此下去,定會危及朝廷,還望皇上早日除之,不然黑山軍所害比起黃巾之亂有過之而無不及。”
尋著聲音看去,此人正是那剛被封為西園校尉的袁紹,不知是年輕氣盛,還是因為有些家底,在大殿之上說起話來也中氣十足。
要說靈帝不願理會這些煩心的事物,但是一聽造反這事卻得打起幾分精神,畢竟這黑山軍這般發展起來,日後恐威脅到自己的大漢江山,不能不重視,劉宏還沒徹底昏透。
靈帝眉頭一鎖,麵帶煩憂之色,問道:“那張燕如此勢大,眾愛卿可有破之良策?”
果真是好基友,見了袁紹所奏之時終引起靈帝重視,曹操度勢也上前回道:“陛下無須擔憂,臣有所耳聞,那黑山軍號數十萬眾,實則僅十萬餘人,且皆為黃巾殘黨以及地方少年,一群烏合之眾聚集起來為非作歹,隻需派遣三萬精兵配合冀州官軍,即可破之。”
靈帝見自己所慮之事在眼前這個年紀輕輕,三十左右的壯士口中竟然如此簡單,遂大悅,隨即問道;“這位將軍乃是何人?”
“末將曹操,現任西園校尉。”一副落落大方的樣子,但是黑矮挫的外部形象直接影響了劉宏對曹操的直觀印象。
“曹操?”靈帝眼珠一轉,似乎在腦海中找尋關於曹操的印象,但是實在想不起這個人來,倒是袁紹介紹道:“陛下,此乃曹騰養子太尉曹嵩之子,與在下一同跟隨皇甫嵩將軍討伐黃巾眾賊,剛回京不久。”
袁紹幾句話看似簡簡單單的把曹操在靈帝麵前一番介紹,但是偏偏有意無意的提及曹操的軟肋,人家越是避諱,他越是揭人家底。袁紹表麵若無其事,但是心裏聽了剛才曹操的稟奏,知曉他想借機請得率軍討伐黑山軍,立下大功。袁紹不傻,這樣的功勞怎能眼睜睜讓你曹操得了,揭了人家不光彩的老底,心中已經在竊喜了:你這宦官靠上來的關係,還想跟我四世三公的家底比厚薄,這美差我是要定了。不過袁紹是想當然了,曹操的這個軟肋隻是要強的曹操自己的心裏陰影,滿朝文武從來就沒因為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而鄙視他,更不可能鄙視曹操,人家曹嵩是曹騰養子的身份大家都是知道的,根本不是啥新聞,再說曹騰一生為人還算靠譜待人接物也中規中矩沒什麽劣跡,曹操的父親曹嵩性情敦厚,為人忠孝,剛入仕途就任司隸校尉,漢靈帝當朝主政之後,還曾提拔曹嵩幹過大司農大鴻臚等文化底蘊十足的官職,後來更是代崔烈為太尉,位列三公之一地位尊崇。百官議論紛紛也是奇怪風度翩翩的太尉曹嵩怎麽能生出這麽醜陋的兒子來,那些喜歡八卦的官員此刻腦子裏很快就形成了數個不同版本的曹太尉戴綠帽子的狗血橋段,一時間眉飛色舞猥瑣不堪。
靈帝聽完曹操的話,點著腦袋,看曹操見識不凡卻容貌醜陋劉宏心中不喜,不過看在是太尉曹嵩之子,祖父又是大宦官曹騰的份上,心中才多少生出幾分親近之感,劉宏是愛屋及烏,他信任太監就覺得跟太監有關係的都應該是好人,很傻很天真。百官們有些認識曹操的早已知曉,那些剛剛聽說的已經在私下裏麵嘀咕議論了,“哎呀這個就是那個當過洛陽北部尉的曹操啊,我兒子當年還因為欺壓百姓挨過他的打呢!”曹操當年被舉孝廉當過洛陽北部尉,現在相當於北京某個區的城管局長,曹操公正嚴明,不少世家大族的紈絝子弟挨過曹老大的大棍子伺候,許多官員雖然家中子弟被曹操收拾過,但那時候人們大都還是厚道的並沒多少人怨恨,有的正直之士還覺得曹操是難得的人才呢。
曹操不知滿朝文物議論的內容,以為大家是因為祖父曹騰宦官的身份而鄙視自己呢,心裏麵開始暗暗的在問候袁紹祖宗十幾代了,但是還是麵帶微笑,朝著袁紹微微點頭,貌似還有感謝袁兄介紹自己的意思,心理素質確實過硬。
靈帝思索片刻,征詢著眾人的意見,出征伐賊之事並非兒戲,現今盧植已經罷職,皇甫嵩剛被張讓他們說的一文不值,靈帝也無意再用。靈帝正在為難之際,郭勝倒是想起一人來,這人正是與盧植,皇甫嵩一道率軍剿賊的鎮賊中郎將朱儁。黃巾起義剛剛爆發之時,朝中公卿都推舉他率軍出征,起初他領兵跟黃巾將領波才交鋒,大敗,後來皇甫嵩合兵出擊,破了波才所部,而未奪朱儁一絲功勞,朱儁就此揚名,郭勝悄悄附在靈帝劉宏耳邊嘀咕了幾句,靈帝心想現今朝中除了此人確實無能能擔此重任,其實劉宏錯了,朝中不乏有才能的人,隻是他這皇帝當得不行,好人都給禍害完了,如今劉宏心中還在哀歎國之棟梁恨少,真是名副其實的昏君二杆子。可偏偏不巧,此時朱儁正領軍在外清剿黃巾餘賊,還在發揮能力為漢室江山穩固而東奔西跑的到處砍人呢,如此緊要關頭,隻得下令將其召回。
於是靈帝下令道:“速速傳朕旨意,將鎮賊中郎將朱儁召回,率兵討伐黑山軍。”
此令一出,大殿之上滿朝文武開始小聲議論,曹操如此胸有成竹的對靈帝所講之話,隻不過是想求得一沙場揚名的機會,但還是沒能輪到自己出頭,曹操心中恨不得大喊一聲首戰用我,用我必勝了。曹操自己這立功的機會定是雞飛蛋打了但是轉念一想袁紹也沒得著啥便宜,心裏還是很平衡的。這對表麵上的好基友不知道何時已經暗暗的互相別著苗頭了。
這時靈帝身邊一直沉默著的張讓也是有了自己的打算。這些時日何進籠絡滿朝官員,又竭力保薦趙銘,袁義,韓浩進入禁軍中,隻不過是想發展自己勢力,跟十常侍抗衡,雖說左豐掌管著西園新軍,但是眼見何進一夥勢力日益壯大,心中早有擔憂。如今黑山軍賊多勢重,恐怕不會像曹操所言率三萬精銳便可擊破那樣輕易,倒不如借此機會,把何進剛剛培養起來的勢力送上戰場,這刀劍無眼的,指不定一場血戰下來,能活著回來多少。哪怕真是萬一退了黑山軍,功勞也是那朱儁的,怎麽落不到何進頭上。心裏暗自佩服著自己能想出如此妙計,於是對一邊的靈帝講道:“皇上,此次討賊事關重大,朱儁將軍一人恐怕無助,前些日子協同左豐破得廣宗城的三位將軍神勇非凡,倒不如跟著一起前往,朱儁定能如虎添翼。平賊之事指日可待,皇上也可高枕無憂了。”
張讓一通話讓靈帝心中的擔憂放了下來,但何進本來見本來事不關己,一下子要把趙銘三人派往戰場,心裏一邊咒罵著張讓,當時邀功之時,你這張大太監可是把那餡餅都給了左豐,現在卻提起趙銘他們破城有功了。於是開口請奏道:“陛下,趙銘,袁義,韓浩三人現今掌管禁軍事務負責洛陽的穩定和治安,前往討伐黑山軍,恐京中軍務無人管理,不如另選賢能。”
“混賬!”何進的話還沒說完,靈帝便已龍顏大怒。“現今社稷危難,正是用人之際,三位將軍昔日能破廣宗之賊,定有本事,京中軍務可讓左豐打點,如若誰在推脫,朕必當治罪。”
何進趕忙跪下,不敢說話。看著他那狼狽的樣子,張讓得意的笑著。
眾卿見靈帝心意已決,也不去幹那費力不討好之事,於是靈帝即刻下旨傳朱儁速速回京,作為討賊主帥,趙銘,袁義,韓浩三人作為副將一並前往。
這下來,倒是苦了袁紹和曹操,兩人誰也沒撈著好處,隻能眼睜睜看著朱儁成了主帥。心中不甘,但也隻能日後再想他法。
趙銘正在帳中跟袁義喝著酒,一邊抱怨著這樣的生活太過無聊,忽然二豬慌慌張張的進來了,一邊報著:“趙將軍,毀了毀了,剛才何大將軍派人前來通知,讓你和袁將軍,韓將軍整點兵馬,待朱儁將軍回京之後,一起前往冀州,討伐黑山軍。”
“黑山軍?哪裏又冒出個黑山軍?還讓不讓人過了?憑啥讓我去啊?”趙銘苦著臉道出了一連串的疑問,不情不願的中心思想暴露無遺。這些時日好不容易進了洛陽,準備安心尋找那扳指的下落,另外老長時間不近女色了,趙銘也有點憋得慌了,還打算籌劃著讓栓子二豬去譙縣把自己那嬌滴滴的老婆甘倩接來同住呢,誰知又出了個黑山軍,趙銘大歎計劃不如變化快啊!
大漢王朝在十常侍的專權之下,許多清廉為民肯辦事能辦事能辦成實事的官員都落得淒慘收場,那些花了大價錢新上任的各種新官抱著抓住機遇往尋求發展逮著就往自己手裏摟錢的同一個目標紛至遝來走馬上任,更得加緊搕詐百姓,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賄賂出去謀取官職的本錢給撈回來。那些沒有被剿滅幹淨的黃巾賊們,昔日裏還能跟著大神棍張角混口飯吃,現在群賊無首,一些頭目也是糾結人手,各處作亂。泱泱大漢最淳樸最厚道的百姓,一麵要飽受朝廷的剝削壓榨,一邊還得忍受著亂賊的欺淩,更是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易子而食者有之,慘不忍睹。
這些日子,靈帝連早朝都懶得去上也沒工夫理會朝政了,忙著數錢呢,朝政多數事物直接讓張讓和趙忠兩人去打點,兩人更是跋扈,百官怒不敢言。這日朝上,靈帝竟然在一夜後宮中的翻雲覆雨之後托著自己虛弱的身子上了早朝,最近劉宏服用了十常侍眾人給他不知道從哪個方士那裏淘換來的所謂仙丹靈藥,精神頭十足房事也生猛了許多,劉宏還以為自己的第二春到了心血來潮竟然上朝了,卻不知道那些藥物隻是激發人體能力的虎狼之藥,現在的也許是那將死之前的回光返照也說不定。
見了難得的麵聖機會,眾官也都紛紛啟奏,講述自打十常侍買賣官職以來,全國的混亂局麵,可是靈帝對這些奏言早就習以為常再說幕後老板就是劉宏自己,你跟主謀告從犯能有效果嗎?劉宏一聽不是什麽火燒眉毛的大事,也不多加理會,隻讓他們各自安撫民眾。
眾人一看是這番情形,心裏也是涼了半截。正在一片沉寂之時,一人洪聲說道:“啟奏陛下,近日得報冀州有亂賊張飛燕糾結閑散之人,本有萬餘之眾,賊勢發展迅猛,收降服當地不少黃巾殘部,號稱黑山軍,當地無以抵抗,現張燕號稱數十萬眾,現今已經開始擾亂河內,進逼京師,如此下去,定會危及朝廷,還望皇上早日除之,不然黑山軍所害比起黃巾之亂有過之而無不及。”
尋著聲音看去,此人正是那剛被封為西園校尉的袁紹,不知是年輕氣盛,還是因為有些家底,在大殿之上說起話來也中氣十足。
要說靈帝不願理會這些煩心的事物,但是一聽造反這事卻得打起幾分精神,畢竟這黑山軍這般發展起來,日後恐威脅到自己的大漢江山,不能不重視,劉宏還沒徹底昏透。
靈帝眉頭一鎖,麵帶煩憂之色,問道:“那張燕如此勢大,眾愛卿可有破之良策?”
果真是好基友,見了袁紹所奏之時終引起靈帝重視,曹操度勢也上前回道:“陛下無須擔憂,臣有所耳聞,那黑山軍號數十萬眾,實則僅十萬餘人,且皆為黃巾殘黨以及地方少年,一群烏合之眾聚集起來為非作歹,隻需派遣三萬精兵配合冀州官軍,即可破之。”
靈帝見自己所慮之事在眼前這個年紀輕輕,三十左右的壯士口中竟然如此簡單,遂大悅,隨即問道;“這位將軍乃是何人?”
“末將曹操,現任西園校尉。”一副落落大方的樣子,但是黑矮挫的外部形象直接影響了劉宏對曹操的直觀印象。
“曹操?”靈帝眼珠一轉,似乎在腦海中找尋關於曹操的印象,但是實在想不起這個人來,倒是袁紹介紹道:“陛下,此乃曹騰養子太尉曹嵩之子,與在下一同跟隨皇甫嵩將軍討伐黃巾眾賊,剛回京不久。”
袁紹幾句話看似簡簡單單的把曹操在靈帝麵前一番介紹,但是偏偏有意無意的提及曹操的軟肋,人家越是避諱,他越是揭人家底。袁紹表麵若無其事,但是心裏聽了剛才曹操的稟奏,知曉他想借機請得率軍討伐黑山軍,立下大功。袁紹不傻,這樣的功勞怎能眼睜睜讓你曹操得了,揭了人家不光彩的老底,心中已經在竊喜了:你這宦官靠上來的關係,還想跟我四世三公的家底比厚薄,這美差我是要定了。不過袁紹是想當然了,曹操的這個軟肋隻是要強的曹操自己的心裏陰影,滿朝文武從來就沒因為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而鄙視他,更不可能鄙視曹操,人家曹嵩是曹騰養子的身份大家都是知道的,根本不是啥新聞,再說曹騰一生為人還算靠譜待人接物也中規中矩沒什麽劣跡,曹操的父親曹嵩性情敦厚,為人忠孝,剛入仕途就任司隸校尉,漢靈帝當朝主政之後,還曾提拔曹嵩幹過大司農大鴻臚等文化底蘊十足的官職,後來更是代崔烈為太尉,位列三公之一地位尊崇。百官議論紛紛也是奇怪風度翩翩的太尉曹嵩怎麽能生出這麽醜陋的兒子來,那些喜歡八卦的官員此刻腦子裏很快就形成了數個不同版本的曹太尉戴綠帽子的狗血橋段,一時間眉飛色舞猥瑣不堪。
靈帝聽完曹操的話,點著腦袋,看曹操見識不凡卻容貌醜陋劉宏心中不喜,不過看在是太尉曹嵩之子,祖父又是大宦官曹騰的份上,心中才多少生出幾分親近之感,劉宏是愛屋及烏,他信任太監就覺得跟太監有關係的都應該是好人,很傻很天真。百官們有些認識曹操的早已知曉,那些剛剛聽說的已經在私下裏麵嘀咕議論了,“哎呀這個就是那個當過洛陽北部尉的曹操啊,我兒子當年還因為欺壓百姓挨過他的打呢!”曹操當年被舉孝廉當過洛陽北部尉,現在相當於北京某個區的城管局長,曹操公正嚴明,不少世家大族的紈絝子弟挨過曹老大的大棍子伺候,許多官員雖然家中子弟被曹操收拾過,但那時候人們大都還是厚道的並沒多少人怨恨,有的正直之士還覺得曹操是難得的人才呢。
曹操不知滿朝文物議論的內容,以為大家是因為祖父曹騰宦官的身份而鄙視自己呢,心裏麵開始暗暗的在問候袁紹祖宗十幾代了,但是還是麵帶微笑,朝著袁紹微微點頭,貌似還有感謝袁兄介紹自己的意思,心理素質確實過硬。
靈帝思索片刻,征詢著眾人的意見,出征伐賊之事並非兒戲,現今盧植已經罷職,皇甫嵩剛被張讓他們說的一文不值,靈帝也無意再用。靈帝正在為難之際,郭勝倒是想起一人來,這人正是與盧植,皇甫嵩一道率軍剿賊的鎮賊中郎將朱儁。黃巾起義剛剛爆發之時,朝中公卿都推舉他率軍出征,起初他領兵跟黃巾將領波才交鋒,大敗,後來皇甫嵩合兵出擊,破了波才所部,而未奪朱儁一絲功勞,朱儁就此揚名,郭勝悄悄附在靈帝劉宏耳邊嘀咕了幾句,靈帝心想現今朝中除了此人確實無能能擔此重任,其實劉宏錯了,朝中不乏有才能的人,隻是他這皇帝當得不行,好人都給禍害完了,如今劉宏心中還在哀歎國之棟梁恨少,真是名副其實的昏君二杆子。可偏偏不巧,此時朱儁正領軍在外清剿黃巾餘賊,還在發揮能力為漢室江山穩固而東奔西跑的到處砍人呢,如此緊要關頭,隻得下令將其召回。
於是靈帝下令道:“速速傳朕旨意,將鎮賊中郎將朱儁召回,率兵討伐黑山軍。”
此令一出,大殿之上滿朝文武開始小聲議論,曹操如此胸有成竹的對靈帝所講之話,隻不過是想求得一沙場揚名的機會,但還是沒能輪到自己出頭,曹操心中恨不得大喊一聲首戰用我,用我必勝了。曹操自己這立功的機會定是雞飛蛋打了但是轉念一想袁紹也沒得著啥便宜,心裏還是很平衡的。這對表麵上的好基友不知道何時已經暗暗的互相別著苗頭了。
這時靈帝身邊一直沉默著的張讓也是有了自己的打算。這些時日何進籠絡滿朝官員,又竭力保薦趙銘,袁義,韓浩進入禁軍中,隻不過是想發展自己勢力,跟十常侍抗衡,雖說左豐掌管著西園新軍,但是眼見何進一夥勢力日益壯大,心中早有擔憂。如今黑山軍賊多勢重,恐怕不會像曹操所言率三萬精銳便可擊破那樣輕易,倒不如借此機會,把何進剛剛培養起來的勢力送上戰場,這刀劍無眼的,指不定一場血戰下來,能活著回來多少。哪怕真是萬一退了黑山軍,功勞也是那朱儁的,怎麽落不到何進頭上。心裏暗自佩服著自己能想出如此妙計,於是對一邊的靈帝講道:“皇上,此次討賊事關重大,朱儁將軍一人恐怕無助,前些日子協同左豐破得廣宗城的三位將軍神勇非凡,倒不如跟著一起前往,朱儁定能如虎添翼。平賊之事指日可待,皇上也可高枕無憂了。”
張讓一通話讓靈帝心中的擔憂放了下來,但何進本來見本來事不關己,一下子要把趙銘三人派往戰場,心裏一邊咒罵著張讓,當時邀功之時,你這張大太監可是把那餡餅都給了左豐,現在卻提起趙銘他們破城有功了。於是開口請奏道:“陛下,趙銘,袁義,韓浩三人現今掌管禁軍事務負責洛陽的穩定和治安,前往討伐黑山軍,恐京中軍務無人管理,不如另選賢能。”
“混賬!”何進的話還沒說完,靈帝便已龍顏大怒。“現今社稷危難,正是用人之際,三位將軍昔日能破廣宗之賊,定有本事,京中軍務可讓左豐打點,如若誰在推脫,朕必當治罪。”
何進趕忙跪下,不敢說話。看著他那狼狽的樣子,張讓得意的笑著。
眾卿見靈帝心意已決,也不去幹那費力不討好之事,於是靈帝即刻下旨傳朱儁速速回京,作為討賊主帥,趙銘,袁義,韓浩三人作為副將一並前往。
這下來,倒是苦了袁紹和曹操,兩人誰也沒撈著好處,隻能眼睜睜看著朱儁成了主帥。心中不甘,但也隻能日後再想他法。
趙銘正在帳中跟袁義喝著酒,一邊抱怨著這樣的生活太過無聊,忽然二豬慌慌張張的進來了,一邊報著:“趙將軍,毀了毀了,剛才何大將軍派人前來通知,讓你和袁將軍,韓將軍整點兵馬,待朱儁將軍回京之後,一起前往冀州,討伐黑山軍。”
“黑山軍?哪裏又冒出個黑山軍?還讓不讓人過了?憑啥讓我去啊?”趙銘苦著臉道出了一連串的疑問,不情不願的中心思想暴露無遺。這些時日好不容易進了洛陽,準備安心尋找那扳指的下落,另外老長時間不近女色了,趙銘也有點憋得慌了,還打算籌劃著讓栓子二豬去譙縣把自己那嬌滴滴的老婆甘倩接來同住呢,誰知又出了個黑山軍,趙銘大歎計劃不如變化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