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通過努力使得張燕繼續造反的念頭開始動搖看那意思有接受招安的想法,隨即聽張燕篤定的說朱儁大軍凶多吉少,趙銘此刻心急如焚一點也沒了奸計得售的勝利喜悅,不知是否應該相信這位反賊頭子的話,不過他還是寧願選擇堅信有袁義在那裏定會化險為夷的想法。雖然趙銘是個無神論者,但是急來抱佛腳的事他常幹。心中默默祈禱了半天才想起找人前去接應,於安排朱山領著一千兵馬,急急忙忙的出發了。


    張燕自知若是朱儁大軍命喪在此,自己和朝廷的疙瘩可就真的解不開了,那時候就隻能硬著頭皮打下去了,這年頭反賊可不好當,一麵受著朝廷的打壓,一麵背負罵名,還時不時吃不上飯。老劉家大漢王朝的這塊金字招牌一天不倒,那就能轉換出源源不斷的錢糧兵馬,朝廷雖然腐敗無能,但那個時代是講究大義名分的,隻要朝廷能給個體麵的名分地位,有的是地方豪強大哥上趕著騎兵給朝廷賣命比如說黃巾起義中崛起的大耳劉皇叔。張燕雖然草莽出身但並不是無知蠢輩,個中利害他還是能掂量出輕重的,張燕也從未想過推翻這劉氏江山改朝換代,一時衝動扯旗造反,沒想到發展越來越大,張燕一直沒有仔細想過出路。如今隻能聽天由命,祈求那朱儁一行多福自保了。他自信真定一戰定能大勝,實則對自己偶得的良才軍師十分信任,若是意料之中,朱儁此時不是命喪黃泉也已落魄敗逃。


    朱儁領著敗軍借著許褚斬殺李大目敵住王當殺開血路突圍而出,拖拖拉拉摸黑跑了半夜,期間還經曆過幾波堵截的黑山軍的連番亂戰。後來眾人連累加餓,實在跑不動了,也隻能讓其原地歇息。袁義心裏擔心著黑山軍再次追來,絲毫不敢懈怠,強打著疲憊的身軀帶人巡查,此刻他期盼著趙銘所率的幾千兵馬能趕緊前來接應,先吃了飯再談別的不遲。再這樣下去,所剩不多的將士也都要被餓死在這曠野當中,更別提不一定什麽時候就冒出來的黑山軍伏兵的打擊了。


    朱儁受了李大目挑釁,急於行軍追擊,卻把身後不遠的趙銘的隊伍撇了下來,此時餓的前胸貼後背才悔不當初應該聽那袁義的忠告。


    這真定周邊地形錯綜,朱山受趙銘之命領著一千人馬沿著進往真定縣城的小路行進,忽然朱山見得遠處有大軍行來,以為終於迎上朱儁大軍,遂命眾人加速前進。但兩方人馬走近之時,朱山這才發現這支部隊不是大漢官軍,而是一個個衣衫不整,赤膀露臂的黑山賊軍。朱山知道趙銘已經跟黑山軍領導談妥,對方應該不會攻擊自己了,想通這點之後才心中大定。


    這群黑山軍正是奉了軍師之命前來追擊朱儁敗兵的,領頭的將軍正是王當,看見眼前還殘餘著千餘漢軍,心中大喜,李大目慘死讓王當憤怒不已,老子大半夜尋你們尋得得辛苦,你還自己送上門來找死。於是率眾直衝朱山軍中。


    朱山大驚失色,還沒來得及大吼一聲:別打自己人。王當就已經氣勢洶洶的衝殺到了近前掄棍就砸根本不給朱山說話的機會,朱山無奈隻得硬著頭皮挺起長槍與那來將王當交起手來,兩人你來我往,十幾個回合過來,誰也沒沾到多大便宜。兩邊的士卒也已戰在一起,寂靜的荒野之上,瞬時兵戎相接,殺氣澎湃。


    朱山軍卒人數不多,但也苦苦支撐,雙方傷亡不在少數,慘叫連連,雙方不停地有人慘死倒地,這時小道之上幾騎黑山軍士卒策馬奔騰而來。朱山和王當戰了半天未分勝負,朱山眼裏甚好遠遠看見是白繞來了,朱山心中頓生長出一口氣。朱山一直跟在趙銘身邊自然記得白繞就是張燕的信使。自己這千餘人要是不明白死在這裏豈不窩囊。


    “住手!都住手!張燕將軍有令,不得再與官軍交戰,張將軍佩劍在此,眾人務必聽令!”這一行人馬正是張燕派來下停戰令的頭目白饒。白繞從張燕那領了命令後,一行人快馬加鞭不敢懈怠,連續到了幾處黑山軍伏擊地點下達停戰命令,王當領兵追擊,一直沒能接到通知才有了剛才那場大戰,白繞緊趕慢趕終於在這尋到正在跟朱山血戰的王當。王當自然認得白繞,見他急三火四的跑來大喊停戰住手,心中很是奇怪。隻得提拉著鐵棍迎上白繞,心中暗暗提著小心,王當這廝粗莽無比此刻到時挺有心眼。


    王當鬥的正酣,見白繞竟傳張燕令自己停止攻擊漢軍,心下當然會疑惑,他很懷疑白繞是不是投降了朝廷。但上前接過張燕佩劍仔細打量,的確不假,也隻能鳴金停手。朱山見王當鳴金收兵,也吩咐下去漢軍停在攻擊,雙方戒備的各自拉開了距離,隻留下地上幾百具雙方兵士的屍體。受傷倒地的都被自己方抬了回去。雖然雙方都停了手,朱山心裏可是沒底,自己人少,萬一對方突然翻臉自己這幫人吃不了還得兜著走,朱山心道此地還是不宜久留的,於是衝著白繞王當拱了拱手說了番後會有期之類的場麵話之後就趕緊勒馬掉頭,準備率眾繼續去尋那朱儁大軍。轉念一想茫茫曠野到哪去尋隻得裝著膽子催馬上前詢問。


    聽了白繞詳細敘述,王當也大為驚訝,那張牛角不是早就在那廣宗城裏死了嗎?怎麽偏偏在這個時候又出來了。白繞取回張燕的隨身佩劍,高高舉起命令眾人傳達下去,不得再與朱儁人馬交戰,違令者殺,見自己老大的命令下來,眾黑山兵士盡管心中不解,也隻得照辦。


    朱山上前問王當道:“不知朱儁將軍現今何處,我等還須前往與之回合。懇請這位將軍能夠告之。”


    王當冷笑一聲,答道:“你家姓朱的將軍所率大軍被我們圍在真定一把火燒的險些送命,僥幸逃了出來,我也是追擊至此,現在也不知道他們出溜到哪去了。”


    朱山聽完心中一驚,朱儁大軍果然在真定縣城裏大敗而歸,好在聽對方說朱儁領著敗軍逃了出來,才稍微放了點心,朱山恐怕王當不說實話還要再繼續追問白繞。


    王當仿佛看透了朱山的想法大咧咧的說道:“我若追上還能在此遇到你們不成。”王當話裏帶滿針刺,打了勝仗果然就神氣了三分。


    朱山壓著心中的怒氣,領軍去告辭,前去尋找朱儁去了。


    剩下王當所領的黑山軍會同白繞一起去將張燕的命令回去傳達開來。留下那些剛才交戰中陣亡的雙方士兵靜靜地躺在這荒野之上,秋風吹過,不覺帶來一絲蒼涼之意。真是亂世人命如草芥,白骨棄野無人問。同是漢家好兒郎,你死我活所為甚。這些人,死的冤呐。


    且說朱儁一行急急如喪家之犬一路敗退,在逃到一片無名小樹林的時候終因人困馬乏實在難以支撐,天也漸漸黑了下來,隻好冒著再次被黑山軍襲擊的危險原地休整。看著一個個士卒疲敝不堪,有些身上戴著累累傷痕,此時也都一個個橫七豎八的倒地便睡,袁義卻強打著十二分的精神替大家守候,若是不然,黑山兵追上來把這幾千腦袋摘下來他們都不知道。本來袁義心中對那朱儁不聽勸告擅自專行心裏很是厭惡,但見此時他如同一個做了錯事的孩子一樣,沉默不語,鎧甲不整的坐在石頭上,完全沒了往日裏的大將風範,也是覺得可憐。隻是此刻袁義心中不是淒涼,反而略過一絲欣慰,若是討賊之事讓朱儁手到擒來,自己何以亂世揚名,隻要逃過眼前之劫,日後必定柳暗花明,袁義心中琢磨著下一步的打算。


    可是眼前情況卻也袁義那一直繃著的神經略顯疲憊,心裏想著不知趙銘他們現在如何了。


    一絲涼風吹過,把有些倦意的袁義吹的精神了許多,起身走了一遭,看見遠處亮著星星點點的火把,心中咯噔一下,難道追上來了?仔細看去,對麵人數總共幾百,這點人也敢追的這麽緊,想搶功勞想瘋了吧。


    袁義不敢大意,立即把還在睡夢中的兵士們叫醒,讓眾人做好準備。一個個漢軍將士睜開惺忪的睡眼,提起刀槍,聚在一起。袁義看著一個個無精打采的樣子,心裏歎了口氣,如此低迷的士氣,若是打起來,還不見得是誰送死。連番敗退逃亡讓這支百戰精兵的殺氣消磨殆盡,獅子變成了喜羊羊。


    朱儁真定縣城撿回一條命,已經有些恍惚,指揮一事全權交給袁義處理,現在認識到袁義卻是個年輕有為的將才,隻是晚了些,若不然豈能這般下場。


    雖然朱儁軍中沒有亮著火把,但是人數眾多,嘈雜之聲也已將來人驚動,對麵一行人中有人高呼:“前方何人?”


    這聲音咋這麽熟悉呢?這來人正是朱山所領眾人前來尋朱儁大軍的,袁義一聽是朱山聲音,高聲答道:“我乃袁義,對麵來人可是朱山?”


    朱山一聽,心中大喜,可算是把你們找到了。剛忙應道:“正是朱山,是趙將軍托我前來報訊的。”


    朱山上去見過朱儁袁義,按照趙銘的吩咐把趙銘遇到黑山軍賊酋張燕的襲擊差點全軍覆沒,幸虧有位常山真定人氏趙雲趙子龍領兵相救才能逃出重圍這係列謊話說了一遍。張燕有投靠朝廷的意思,但是趙銘人微言輕此事還不一定能做得了準隻能見機行事,另外張牛角的身份也不宜被人發現,故而編了個謊話讓朱山代為傳達。朱山雖然一直跟在趙銘軍中,但是趙銘跟張燕等人得談話內容朱山卻了解的不多更別提張牛角的具體身份了,隻知道黑山軍有投降的念頭了,趙銘吩咐朱山撒謊騙人,朱山認為趙銘這是想自己獨吞大功,想來一旦成功到時候定不會虧待了自己,於是朱山很忠實的履行了趙銘的安排,這廝倒是能說會道,不僅把趙銘的意思表達的清楚還添油加醋的詳細解說了一番慘烈的戰鬥。朱儁等人終於得到了糧食,誰有功夫聽朱山在那吹牛打屁,軍中士卒用朱山帶來的鍋煮熟了香噴噴飯食,正在狼吞虎咽的的往嘴裏塞。朱儁一邊聽朱山這位本家在那雲山霧罩,一邊心中悲哀此次出征全麵慘敗,一世英明毀於一旦,一邊狠狠的往肚子裏填著糧食,真的是餓的狠了。袁義聽完,心裏雖是驚訝,但聽趙銘安然無恙,心裏頓時踏實許多。而且剛剛聽那朱山說趙雲前去相救,自己也頗為驚奇,這三國著名的常勝將軍到底是何模樣,自己還真是想見見。


    一番驚擾,眾將士吃飽喝足之後,隨即倒頭大睡,等天光大亮之後,朱儁這才聚齊殘餘兵馬,在朱山的帶領下,朱儁的大軍起行前去與趙銘回合。這支敗軍才算稍微緩過來點勁,人得食馬得喂,腹中不餓,人也精神了許多。


    隨著一縷陽光的灑落,趙銘帶領的將士紛紛醒來,連同昨天還殺個你死我活的黑山兵馬各自埋鍋造飯了當然黑山軍吃的是趙銘分給他們的糧食,張燕與張牛角久別重逢,昨夜也是促膝而談,直到天亮。趙銘心裏卻是擔心著朱儁大軍的安危難以入睡,好歹熬到了天明,還未見朱山和張燕派去傳令的頭目回來,心中也是著急。待眾人吃過早飯,趙銘找到張燕,仔細的聊了半天之後,張燕惜別了子的好大哥張牛角帶著自己的兵馬撤走了。招安的事情還需要趙銘回去仔細想一個圓滿的計策,畢竟趙銘現在隻是個雜牌將軍,更摸不準那昏君漢靈帝的想法,於是把大部分糧草都分給了張燕,以安齊心,也顯示自己的誠意。就衝趙銘肯把大部分糧草分給自己,張燕也覺得趙銘這樣的人,是個值得追隨的人物。張燕被張寧教給牛角的話誤導了,他現在認為趙銘是個雄心勃勃的野心家意圖收攏自己壯大實力,根本不是鐵了心給朝廷賣命,這正合張燕的胃口。但是趙銘此刻還沒有那種野心,一片心思全是單純為了少死點人而已,至於以後會不會有那爭霸天下的野心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朱儁生死在趙銘眼裏並無多大幹係,本來就與自己非親非故,然而朱儁有難袁義也難以幸免,心裏哪能不去擔憂。再說若是朱儁有個三長兩短,這張燕恐怕真難從良了,就算他想,朝廷未必給他這個機會,雖說大漢朝早已苟延殘喘,危在旦夕,但是威嚴還是有的,你殺我官軍,滅我大將,還能容你,那自己臉麵何存。


    一身銀甲的趙雲本是來救趙銘,卻見自己來的有些多此一舉了,也不再理會人家這些恩怨是非,美美的睡了一覺剛剛醒來。


    趙銘心裏雖然等的焦急,但是也沒忘下這虎將趙雲,待送走張燕之後,見他醒了便過來閑聊。心裏無非是想加深下感情,知道趙雲這人不僅武藝無雙,為人更是忠義兩全,在這亂世之中,說不定日後需得他幫助,再說人家昨日裏冒死來救自己,一片心意,豈能不理會。如今趙雲年紀輕輕,還未從軍,自己萬萬不能見他跟那史書所講,看他一步步淪為那虛偽的大耳賊的部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權謀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藏了隻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藏了隻貓並收藏三國之權謀天下最新章節